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迎红 《公司》2002,(3):34-35
麦当劳成立40多年来,少年儿童一直是其核心顾客。有资料表明,美国13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每周平均吃7.9个汉堡包,是13-30岁青少年的3倍和60岁以上老年人的6倍。在美国7岁以下儿重的快餐市场中,麦当劳已获得了42%的占有率。 可以说,麦当劳从一个靠卖热狗奶昔的路边汽车餐厅发展成为年营业额逾百亿元的世界一流跨国公司,其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得益于其准确的目标市场定位──少年儿童。麦当劳进行过详细的调查研究,他们发现,美国平均每4个家庭外出用餐,就有3家由孩子决定在哪儿吃。因此,麦当劳将营销的重点、市场…  相似文献   

2.
说起快餐店,人们自然想到肯德基、麦当劳。然而,在香港也有一家叫佐丹奴的服装连锁店,专门出售男性便服、T恤、牛仔裤。由于在营销中的各个环节突出一个“快”字,顾客平均滞店时间仅10到15分钟,大约相当于吃一个汉堡包的时间,因此,佐丹奴服装连锁店被人称为服装零售业中的快餐店。  相似文献   

3.
汪继峰 《企业活力》2000,(11):28-29
1948年,美国加州的迪克·麦当劳和麦克·麦当劳两兄弟开设了一家快餐店。店里只出售汉堡包和炸薯条等 9种食品。也许当时谁都不会想到, 52年后的今天,麦当劳会在全球拥有 25000家连锁店,把汉堡包销到了除南极洲以外的每一片大陆。   一个小小的汉堡包竟然能够卖 50多年,而且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快餐”,其中肯定有它的过人之处。  相似文献   

4.
麦当劳在全球有很多连锁店。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愿意开麦当劳分店呢?因为可以做老板。又能赚到钱。麦当劳的每个分店都有自己的老板,而这些老板原来并不一定会做汉堡包和炸薯条,为什么可以做出一模一样的汉堡包和炸薯条呢?原因是它有一套系统,可以复制的系统。[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八十年代后期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各种洋快餐纷纷抢滩登陆,并迅速以咄咄逼人之势吞食中国快餐市场。如今,在繁华的都市街头,人们总能看到麦当劳那著名的红色“M”标记,而汉堡包、比萨饼、加州面更是到处可见。洋快餐已成为都市生活的新景观,吃麦当劳、啃肯德基更是最新时尚。那么,在中国市场上,洋快餐何以能成如此气候呢?首先,洋快餐极重视企业外在形象,它们以独有的标志和鲜明的色彩强调经营特色,斥巨资作广告并形成统一规范的形象。其次,洋快餐采用标准化制作和工业化生产,所有环节都采用统一标准,以保证食品质量,同时批量生产和规模经营使其不但统一了产品,而且降低了成本。三是洋快餐供应快捷,饮食环境洁净,服务彬彬有礼。它所提供的环境在节奏上与都市人的心态合拍,许多人吃洋快餐其实是“吃环境”。另外,对儿童来说,餐厅门口的麦当劳叔叔、汉堡神偷等卡通人  相似文献   

6.
廖保平 《财会月刊》2013,(7):I0016-I0016
从前,越是富裕的人身体越发福是很正常的事。穷人则吃不饱饭,结果呈骨瘦如柴的可怜状。于是当听到“在美国,上层人士都苗条,只有穷人像吹了气般胖嘟嘟”时,我真有点想不通。后来,有机会到北美生活后才知道确实如此,亲眼观察到麦当劳等出售高热量快餐的地方顾客都是中下层人士,一人轻松吃两三个汉堡和一大包薯条。  相似文献   

7.
你想喝可乐的时修,会不会立刻想到可口可乐?你想吃汉堡包,麦当劳会否是你的首选?其实可乐和汉堡包也有众多牌子可供选择,为什么我们即时想到这些品牌呢?是什么令我们的决定如反向动作般快速和特定呢?这就是成功建立品牌的威力!  相似文献   

8.
"垃圾食品"一词近来频频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笔者昨天在某大型超市对几位正在食品区购物的顾客进行了随机采访,大家对"垃圾食品"的理解基本相同,认为主要指麦当劳、肯德基之类的洋快餐。也有人觉得"垃圾食品"除洋快餐之外还包括那些油炸和膨化食品,比如超市里卖的薯片、虾片等。您对垃圾食品了解吗?您知道自己每天吃的食物中有多少"垃圾"吗?"垃圾食品"没有特指"垃圾食品"一词原指汉堡、薯条、可乐等快餐食品,如今在多数学者眼中,这个名词已不单纯指洋快餐了。有些学者认为,"垃圾食品"是指仅能提供热量,别无其他营养素的食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商热量、高脂肪、高  相似文献   

9.
到美国"特想咱们国"的吃食,奥运健儿得金牌有咱们"方便面"的一份功劳。在中国肯德基、麦当劳卖得特"火",陕西肉夹馍却是好吃不敢吃。面对"美式奶油大虾"没胃口,想咱们国——南甜北成东辣西酸,或许是"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面对不讲卫生的陕西肉夹馍流涎不敢食,让山姆上校、麦氏大叔站满大街笑弯腰。真是难解——"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相似文献   

10.
眼光是金     
雷克罗克在遇到一对兄弟之前已近暮年,并且一事无成,而这对兄弟改变了他的生活.因为这对兄弟有一个绝好的主意,但没有信心去做.于是他俩没要几个钱,就把自己的点子连同名字都卖给了雷克罗克.后来,雷克罗克跨人了美国最富有的阶层,身价高达数亿美元.而那俩兄弟是谁?他们是麦当劳兄弟.每当人们吃一份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汉堡包时,就不免会想起雷克罗克.他代表了一位智者的眼光、勇气和恒心,是他把麦当劳办成了一个成功的连锁企业,而不是那两位叫麦当劳的人.而今,麦当劳在全世界拥有3万家分店,每天有4600万名顾客,是世界上最大的快餐连锁企业.  相似文献   

11.
眼光是金     
雷克罗克在遇到一对兄弟之前已近暮年.并且一事无成.而这对兄弟改变了他的生活。因为这对兄弟有一个绝好的主意.但没有信心去做。于是他俩没要几个钱。就把自己的点子连同名字都卖给了雷克罗克。后来.需克罗克跨入了美国最富有的阶层,身价高达数亿美元。而那俩兄弟是谁?他们是麦当劳兄弟。每当人们吃一份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汉堡包时,就不免会想起雷克罗克、他代表了一位智者的眼光、勇气和恒心.是他把麦当劳办成了一个成功的连锁企业.而不是那两位叫麦当劳的人。而今.麦当劳在全世界拥有3万家分店。每天有4600万名顾客.是世界上最大的快餐连锁企业。  相似文献   

12.
竞争对手是什么?敌人,镜子,警钟,动力器,朋友?都是,也都不是当年麦当劳的创始人克洛克在哈佛商学院演讲的时候,问了一个问题:如果你的竞争对手掉进河里快要淹死了,你该怎么办?学生的回答千奇百怪,克洛克最后微笑着说出了自己的答案:赶快把水龙头拿过来,塞进他的嘴里……虽然克洛克对竞争对手的态度如此“狠辣”,但他并没能把所有的对手赶尽杀绝。在美国市场上,汉堡王、温迪汉堡餐厅等竞争对手紧随其后,虎视眈眈地觊觎着麦当劳的市场份额;在中国,麦当劳与肯德基的争夺战烽火不断,有目共睹。虽然我们不能说是竞争对手造就了麦当劳今天的辉煌,…  相似文献   

13.
麦当劳的培训与晋升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宁 《人力资源》2003,(2):32-33
麦当劳是全球最大的跨国快餐连锁企业,它在全球拥有3万多家连锁店,分布在六大洲121个国家。 麦当劳代表着美国文化,这已被世人公认。因此,在一些人的眼中,麦当劳连锁店就具有了美国国旗的象征意义。 “我们重视每个员工的价值、成长及贡献。我们不只是服务顾客的汉堡公司,更是供应汉堡的人性化公司。我们要成为  相似文献   

14.
张云 《企业经济》2002,(7):144-145
咨询业无疑也是卖产品的,但卖的是什么产品?过去有种说法,说是"卖点子"的.如今说这话的人已经不多了,尽管有的人"卖"的还是"点子".又有人说咨询业是"卖药"的,而且是"中药",说是"药能治病,但还得看病人吃不吃,看能不能按时吃、按量吃、坚持吃".说这话的也大都是搞咨询的.还有人说,咨询业是卖"玄乎"的,他是不请自来、告诉别人早就知道的,而且其实不懂别人那一行.说这话的,是对咨询业也许有了偏见的人.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5.
再看洋快餐     
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话题,食品安全事件的"缔造者"总是迫不及待的轮番登场。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为了追求更大的市场利润,洋快餐们也加入了"缔造者"的行列,并显露出一副"当仁不让"的架势。今年8月29日,长沙市卫生局对肯德基汉堡进行抽样检测。结果显示,当日批次的汉堡大肠菌群含量超标近7倍。对此,肯德基方面以"汉堡不是面包,不能以面包标准检测"为由表示异议。肯德基的这一举动虽然使自己成功从不合格名单中脱离  相似文献   

16.
此次肯德基的"被关注",以及之前麦当劳的"面包门",味千拉面的假大骨汤,让我们不禁产生这样的疑惑:洋快餐们何以一边大把大把地掏着中国人的钱包,一边却肆无忌惮地欺骗着中国消费者?究竟,是谁宠坏了洋快餐?崇洋心理恃宠而骄不仅仅是肯德基,在中国消费者面前,近年来很多洋快餐似乎在进行着集中示丑。比如,与肯德基看上去很有"兄弟相"的竞争对手麦当劳卷入了"生肉门",同样暴露出种种令人担忧的卫生问题。肯德基与麦当劳这种洋快餐巨头出现如此丑陋的变脸,一定会让很多中  相似文献   

17.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应该有一个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包括人才晋升。麦当劳北京公司总裁赖林胜常这样告诉员工:"他们每个人面前都有一架梯子,你不要去想我会不会被别人压下来,你爬你的梯子,你争你的目标。"他还称,麦当劳人才体系像棵圣诞树,你能力足够大,就会让你升一层,成为一个分枝,再上去又成一个分枝,你永远有晋升的机会,因为麦当劳是连锁经营。在爱立信、朗讯、联邦快递等很多跨国公司,员工都有晋升的机会。朗讯人力资源部经理孙贺新,5年内晋升5次,8年前他还是一名最普通的员工。麦当劳北京公司总裁赖林胜像95%的员工一样,也是从最基本的卖汉堡包、打扫厕所干起的。欧莱雅从来不裁员,员工在这里有极大的发展空间。1997年,程蕾  相似文献   

18.
走进德克士四川内江店.明亮跳跃的装潢.轻松愉悦的流行歌曲.说着普通话的年轻店员.与麦当劳.肯德基类似的餐点和价位.如果忽略招牌上“德克士”三个字.会让人感觉这家店几乎就是麦当劳.肯德基的翻版。  相似文献   

19.
刘志明 《经营者》2002,(2):49-49
<正> 麦当劳的汉堡,每只卖到10元左右,加上鸡块、薯条、饮料等"捆绑"物,消费者人均消费一般要在20元以上。明明知道那里面的利润不薄,但那门前,总是车水马龙,消费者,总是乐此不疲。麦当劳凭什么? 它提供了超值服务——商品的文化  相似文献   

20.
麦当劳传奇     
麦当劳餐饮公司是入选美国《财富》杂志评定的世界500强企业中惟一以餐饮为主业的公司,和通用、大众等公司相比,麦当劳只能算是做“小本生意”的公司。有人曾开玩笑说,通用公司销售一辆汽车足以抵上麦当劳销售几卡车的汉堡包。但麦当劳以年销售100多亿美元、利润10多亿美元而跻身于世界500强,并且以在世界各国拥有近万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