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要素生产率是反映经济增长来源的重要指标。本文利用经典的Solow生产函数,以资本存量和就业人数代表资本和劳动投入,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生产函数进行了回归估计,测算出资本产出弹性和劳动产出弹性,并在此基础上测算出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数值及其变动率。结果表明中国资本产出弹性远高于劳动产出弹性,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过度依赖于资本要素的投入,而全要素生产率的整体水平在下降。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建立了资本、有效劳动投入、煤炭消费、电力消费和原油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参数面板数据模型,得到了这五个变量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结果说明:人均电力消费产出弹性最大,而人均原油消费产出弹性和人均煤炭消费产出弹性较小。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分析了广东省产业结构的现状及通过税收政策影响产业结构的机制,用广东省1996年到2006年经济增长、资本与劳动力投入和税收收入的数据,通过变换Cobb-Douglas生产函数构建不同产业税收收入份额的变化对资本与劳动力产出弹性的影响模型。得出广东省在现有税收制度下,第三产业税收份额的增加会增加资本要素的产出弹性,而减少劳动要素的产出弹性。第二产业税收份额则对劳动要素的产出弹性有很大影响,对资本要素的产出弹性影响不明显的结论。因此广东省应该着重调整第二、第三产业的税收比重,从而引导资本与劳动要素的投向。  相似文献   

4.
常艳  胡春龙 《商业科技》2014,(17):43-44
通过将C-D生产函数与面板数据有效地融合,解决了技术参数、资本产出弹性和劳动产出弹性不同时期差异性问题。研究发现:经济总体大致呈现规模报酬不变。经济总体中的资本和劳动对产出的贡献处于此消彼长的长期均衡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05~2015年浙江省市域面板数据为样本,依据劳动增强型的结构时变弹性模型,测算浙江潜在的经济增长率.研究结果发现,浙江人力资本产出弹性明显低于资本存量和劳动力产出弹性,三者变化的幅度不明显;浙江东北部地区的劳动力和人力资本产出弹性高于西南部地区,西南部地区的资本存量产出弹性日渐高于东北部地区;浙江实际经济增长率总体呈现波动下滑态势,增速变动不仅受潜在经济增速变动等内在因素影响,也受需求管理等外在因素影响.最后,从教育体制改革、需求管理优化和区域发展协同等方面提出相关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竹志奇  曹青  王涛 《财经论丛》2022,(12):13-25
本文通过构建TANK-DSGE模型,模拟了消费冲击、投资冲击和全要素冲击三种不同的经济冲击下14种结构性减税降费规则对经济的影响。同时,本文利用产出和负债率变量的波动情况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在分析最优减税降费规则的基础上对其特征与变化规律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经济冲击下,结构性减税降费最优规则不同:消费冲击下,结构性减税降费最优规则为提高消费税,降低劳动税、资本税和社保费;投资冲击下,结构性减税降费最优规则为提高消费税,降低劳动税、资本税;全要素冲击下,结构性减税降费最优规则是降低消费税和社保费,提高劳动税和资本税。最后,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随机一般均衡非对称两国模型中探讨了在外生冲击下,资本流动对欠发达国家汇率波动的影响.本文发现:在浮动汇率制度、资本账户开放、投资者的资产调整存在时滞等假设下,发达国家产出波动冲击所引发的投资者资产调整可引起欠发达国家货币的升值.但如发达国家产出波动冲击也引起了欠发达国家产出波动幅度的提高,则欠发达国家货币是否升值取决于欠发达国家产出波动增大的幅度是否低于发达国家.此外,发达国家居民越重视财富和社会地位,越有可能加深欠发达国家的汇率波动幅度.  相似文献   

8.
采用不变弹性生产函数法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引入完全市场竞争和生产者均衡的假设,利用资本价格、劳动力价格、劳动和资本投入及产出回归估计出分配系数、替代参数和生产弹性μ的值,从而确定不变弹性生产函数的方程式。采用1993-2006年制造业的相关数据,测算出中国制造业的生产率。  相似文献   

9.
金融冲击是引起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采用冲击叠加的研究方法,将异质性行为人、认知局限假设和金融冲击引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框架,分析不同货币政策参数设定结构下金融冲击的短期效应,探索应对金融冲击的合意货币政策。研究表明:注重调控产出波动的货币政策具有较高有效性,但对产出波动的过度平抑反而会削弱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冲击的调控效果,注重调控通货膨胀波动会引发受担保中间部门的产出和总产出在施行货币政策后出现持续、显著的波动。因此,我国的货币政策应采用适度调控总产出的策略应对金融冲击,同时应减弱金融冲击发生后对通货膨胀目标的关注,以达到减弱金融冲击短期效应,平抑宏观经济波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魏宏耀 《商场现代化》2010,(10):114-115
新中国的汽车产业产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截至目前,已经有了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2009年,中国汽车整车产品的年产量和销售量双双超越1300万辆。在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我国汽车产业的布局日益优化,汽车产业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本文在对建国以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事实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别测算出了近一个时期来我国汽车产业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的贡献率。通过测算出的数据,笔者发现,我国汽车产业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要远远大于劳动投入的产出弹性。最后本文对该结果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了导致这种状况的发生的原因,并就我国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中国月度数据,在运用经济学理论对变量的Cholesky次序进行合理设定的基础上来设定财政冲击,然后分别研究了财政支出冲击和财政收入冲击对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我们发现宏观经济变量对财政冲击的响应大多存在一个月的时滞,对财政支出冲击而言,产出呈现出"高位波动"的特征,说明我国的财政支出冲击效应兼具增长和波动特征;财政支出冲击挤入了私人消费,表现为凯恩斯主义特征,但存在"偏城市"倾向;私人投资的波动很明显;财政政策对产出、消费以及投资的冲击存在一条利率通道;财政收入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冲击也十分显著,私人部门对税收冲击的响应十分敏感.本文的研究对财政政策工具的运用、宏观当局政策目标的实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孙梦颖 《中国市场》2014,(8):97-99,116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时变形式结合省际面板数据,测算出2001—2010年中国建筑业产业的劳动与资本产出弹性、技术进步率和技术效率变化率,以及各增长因素对建筑业产出增长的贡献度。主要结论一是劳动投入对建筑业产出的影响远远低于资本投入;二是相较于资本投入,技术进步才是中国建筑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三是资本投入与技术进步决定了建筑业发达程度的区域差异;四是技术效率的变化率与建筑业产出增长的平稳性紧密相关,政府应减少干预,增加企业自由竞争,促进技术效率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索洛余值法及C-D生产函数原理,利用19782011年全国产出、资本、劳动数据进行回归,得到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因素主要来源于资本,劳动和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小。这种粗犷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不可持续的,所以中国亟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重视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提升经济增长质量。  相似文献   

14.
李迎君 《商业时代》2012,(25):112-113
相对于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来说,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其产出波动可能对劳动投入的波动产生更大影响。本文依据1978-2010年我国服务业发展时间序列资料,建立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的方法研究了我国服务业产出波动与就业波动的互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服务业产出波动与就业波动确实存在因果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动态关系。  相似文献   

15.
基于江苏省1990—2009年的相关数据和的C-D生产函数,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运用回归法测算江苏省经济增长的资本产出弹性和劳动产出弹性,并在此基础上对江苏省生产要素的贡献率进行实证分析,找出目前江苏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和制约条件,据此提出促进江苏省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孙曙涛 《商》2014,(7):192-193
本论文基于1992——2011年的数据和科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下引入科技因素,对科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改进并建立模型,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测算浙江省科技产出弹性、资本产出弹性和劳动产出弹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结合实际情况对贡献率进行分析,判定其经济增长路径,并提出促进其经济发展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垂直型FDI框架下构建了一个国际双头垄断模型,试图研究粘性机制下汇率冲击和劳动成本冲击对出口品价格的传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粘性机制下,汇率波动对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较之弹性机制下的传递效应更为"减弱".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汇率"低传导率"现象可能与其在国际分工中的附加值较低以及价格粘性有密切关系.综合考虑内部和外部冲击,粘性机制下跨国企业出口价格的综合传导弹性在传导方向和程度上均具有不确定性,与传统的"不完全性传导"观点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2012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截面数据研究了互联网的应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数据显示,各省市区以从业人数衡量的人均GDP与互联网普及率之间有着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基于加权最小二乘估计表明,将互联网的应用看作一种"生产要素",其产出弹性是大于资本和劳动的,并且是大于1的,说明其他生产要素影响不变时,互联网普及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GDP的增长会大于一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有近百座城市是依靠矿产资源开发而兴建或发展起来的。经过几十年的运行,一些城市面临着“矿”竭城衰的现实难题。阜新市作为惟一的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工作试点城市,运用经济增长理论联系阜新市的实际,研究阜新市经济增长因素对于促进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综合要素生产率数学模型采用实际中用得最广泛、分析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C—D生产函数法。假设生产函数:式(l)其中,Y是产出,K和L是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t是时间。在式(1)两端求全微分,并简化整理得:式(2)上式中分别为资本产出弹性和劳动产出弹性;设则GY…  相似文献   

20.
通过放宽索罗模型技术进步中性以及规模效益不断的假设,在扩展的索罗模型的基础上,使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计算出1979~2009年扬州市科技的边际产出以及贡献率,发现扬州市科技的贡献率为-1.07%,而且波动很大,科技贡献率主要取决于科技的边际产出,从1998年以来科技的边际产出与GDP增长、资本投入的增长反向波动,而与劳动投入的增长同向波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