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外经济评论》2005,(24):21-22
中国方面最近传来好消息.通过有选择地控制信贷,减缓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努力看来终于收到了成效.在截至今年4月的一年里,中国投资增长速度达到3年来的最低点.坏消息是,这给其他所有国家带来了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基础设施投资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地方政府债务中的绝大多数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而愈演愈烈的地方政府债务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如何在继续以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又能有效规避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极为迫切的研究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来促进经济增长的新思路,即投资由政府单主体向政府——私人双主体转变,并从现有的基础设施融资类的地方政府债务缓解和未来新增的基础设施融资类的地方政府债务预防两个方面,作了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国2011—2018年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多维度剖析各省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水平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数字金融的发展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水平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地方政府的经济治理能力在数字金融与地方债务风险之间存在反向的调节效应.表明数字金融发展为地方政府带来的融资便利并不能单纯地作为管控地方债务风险的武器,有效地提高地方政府经济治理能力,正确利用数字金融发展红利才是合理管控地方债务风险、保障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可行之策,这为应对数字时代下地方政府的债务治理问题、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了新的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国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的方式维持经济增长。虽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可观收益,但这种发展与繁荣不可维持。当前,由此产生的产能过剩、结构失衡问题愈加凸显;过度的信用创造也使得国内通胀压力持续存在、金融风险不断累积。面对当前依旧变幻莫测的国际经济形势,实体经济发展不充分、基础不坚实的我国经济也将再次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经济前景展望2014年,内地经济增长或保持平稳,我们预计GDP增长7.6%,与2013年的7.7%相若。外需改善、消费增速回升及新型城镇化等经济改革全面实施,将是经济稳定增长的主要动力。尽管地方政府因庞大债务难以保持基础设施投资的高速增长,但在中央政府承诺加快铁路、节能环保及信息产业等基础设施建设下,我们预期2014年基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将保持平稳。另外,商品房销售及保障房建设持续回升,可望带动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略为增加,但增加的速度或  相似文献   

6.
面对国际性的金融危机,我国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扩大国内需求,保持经济增长。为保证经济的平稳发展,减轻中央财政的压力,地方政府利用债券进行融资,而在地方债券资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金融发展与收入分权的联合视角,将其与地方政府债务纳入到统一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框架之下,探究了其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并利用我国2000-2018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导致地方政府债务增长,而收入分权则有利于地方政府债务的减少;从联合项来看,收入分权并未缓解金融发展导致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考虑到内生性问题,本文通过广义矩估计(GMM)的方法以及逐项增加控制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依然稳健显著.根据本文结论,分别从金融发展、收入分权两个角度提出了缓解地方政府债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投机的浪潮之后,则是投资的机会。吃苦耐劳和专注地做事,是赢取未来机会的钥匙。中国总体来说是投资过剩,大部分产业都是产能过剩,所以从这个概念来说中国是一个不缺资本的经济体。所以,资本本身不是稀缺的东西,所以它不应该有很好的回报。我们知道债券的利息比较高,是因为我们有那么多的地方政府,有托盘制,他愿意把这个盘子托住,这是经济的一个问题的体现。如果中国的经济做了调整,利息不会比其它国家高的,因为中国是一个储蓄率比较高的国家。长期来说,  相似文献   

9.
可以在适度保持总需求增长的前提下,进行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从2010年到2015年已持续6年下滑,这种状况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出现。中国经济持续下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很多人认为是中国体制机制或者结构性问题。实际上从2010年以后的经济增长下滑,更多的是外部影响,更重要的是周期性问题。这其实并不难证明,因为在短时间内,和中国处于同一个发展阶段的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也在下滑,而且下滑的幅度比中国大;此外,一些高收入、高表现的经济体,比如新加坡、台湾、韩  相似文献   

10.
《产权导刊》2014,(5):19-19
人民日报4月14日消息中国经济不会因债务问题导致硬着陆,在增长结构开始转变的同时,城市化飞速推进,服务消费增长迅速,中国经济的根本驱动力仍然强劲。城市化仍在飞速推进,国内消费尤其是服务消费增长迅速。由于服务业并不存在产能过剩的现象,因此它有足够的增长空间和巨大的就业机会。所以,虽然前路少不了磕磕绊绊,但与许多西方观察人士所声称的相比,中国将有更大的可能找到出路、克服这些挑战。  相似文献   

11.
中国潜在的金融风险如今已有显露的苗头.首先是各地设立的基金会发生严重的资产亏损或流失,继而引发城乡信用社的储户挤提存款,最后暴露出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这些事件表明,中国自1979年实行经济改革以来坚持的金融粗放化增长已经走到了尽头,金融增长偏离金融发展的不良倾向必须得到及时纠正.否则,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国有银行实行企业化经营以后,潜在的金融风险因素必定转化为现实的金融危机,从而使国民经济遭受重创打击.  相似文献   

12.
2009年,我国要继续保持经济快速增长、金融平稳运行所面临的困难较多,而通货膨胀压力较2008年明显减轻,甚至存在通货紧缩的可能。经济增长过快下滑和金融风险上升将成为金融调控面临的主要问题,金融调控的目标应由“保增长、控通胀”转变为“保增长、防通缩、控风险”。  相似文献   

13.
《海外经济评论》2006,(7):31-32
中国建设银行是第一个登上股市的中国国家银行 中国金融系统即将对外开放,国际各大金融集团正磨拳擦掌,准备抢滩登陆。为了在中国这个最大的经济增长市场上立住脚,这些银行已答应向中国投资二百亿美元。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不可忽略的产能过剩问题,已有文献多从"市场失灵"或"政府失灵"上寻找原因,亦有学者将研究视角转向产业政策,但从产业政策层面展开的研究未能得到一致的结论。文章利用我国2001-2015年分省份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产业政策对产能过剩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产业政策在平均意义上提高了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显著缓解了产能过剩。进一步证实了产业政策确实与产能过剩相关联的常见特征有显著关系,产业政策提高了产出规模、产销比和利润产出比,同时降低了投入产出比。文章进一步研究了地方政府压力对制造业产能利用水平的影响效应。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经济增长压力和官员晋升压力不仅引致了产能过剩,而且削弱了产业政策对产能过剩的治理效果。文章的研究增进了人们对政府行为、产业政策和产能过剩三者内在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正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在天津滨海新区考察时指出,金融和实体经济相辅相成,经济发展需要金融支撑,经济平稳运行更能创造良好金融市场。金融创新要围绕实体经济需求,才能实现双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EMBA项目主任钱军教授认为:在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我们现有的金融体系应该增加、完善对民企,尤其是中小民企的融资功能。而针对日前审计总署披露的近16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切实提高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质量,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促进政府工作的顺利完成,财政管理工作者以地方经济增长为目标,开展实践性工作研究。此项研究的开展,包括政府债务风险以及实践对策两项主要内容,对于债务风险化解质量的提升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雷珊 《科技和产业》2023,23(5):63-67
互联网金融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多种不同形式的金融风险,对政府治理提出了挑战。基于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成因,为解决互联网金融发展带来的治理问题,可以从政府与市场、政府自身及政府与社会3个层面入手,提出相应的治理策略。信息技术水平与安全因素导致了治理的信息和时机差,需要政府加强信息获取和信息分析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及经验因素导致了治理的层级差,需要政府科学划分央地权责;风险意识及信用水平因素导致了治理的规模差,需要政府建立风险评级体系和征信体系。这是金融学和管理学相融合的新的研究范式,在政府治理维度下对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的风险与治理策略的深入探究将会有效推进互联网金融治理。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取了中国2000-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探讨了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和质量,以及投资规模和效率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和投资规模具有正向的影响,而对以全要素生产率为代表的经济增长质量和以产出与投资比为代表的投资效率具有负相关关系,表明中国金融发展贡献仍有提升空间,依据实证结果提出有依据的政策建议,即保持金融发展速度同时重视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本轮产能过剩更大更严重,产能过剩已成为中国经济复苏的瓶颈,这是中国国际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对当前形势的判断。为何产能过剩屡治难改,诸多行业不断陷入沼泽?为何企业和地方政府罔顾中央三令五申的警示与禁令,依旧还要飞蛾扑火?其背后是剪不断理还乱的重重博弈,我们只有理清病因脉络,对症下药,方能消滞除痹。  相似文献   

20.
中国需要一个怎样的四万亿大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煜辉 《西部论丛》2008,(12):18-19
在出口不振、消费乏力的情况下,通过加大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是一个现实的选择。虽然政府支出不能代替市场需求,不能改变经济周期下行的趋势,但是,增加财政支出对刺激投资和经济增长的短期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