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袁群 《经济师》2015,(4):93+95
刑事诉讼证人保护制度的构建是刑事司法制度的重要内容。2013年1月1日实施的《刑事诉讼法》对我国刑事证人保护制度进行了修改,在强制证人出庭、证人出庭范围和证人保护措施等方面有所突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刑事证人保护制度存在的不足,但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为了构建适合我国的行之有效的刑事证人保护制度,需要从扩大刑事证人保护的范围、明确刑事证人保护的程序及扩充刑事证人保护制度的措施三个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2.
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率低是刑事司法实践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既有证人自身原因,也有制度规定的缺失,更有司法实践的不足。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关系到司法公正、审判公信、人权公义。基于此,新刑事诉讼法在修改和完善过程中对这一制度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创立和完善。纵观新刑事诉讼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目前我国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可分为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的核心制度、保障制度和程序制度。在这些制度中,确立证人强制出庭制度和限定应当出庭证人范围是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题中之义,完  相似文献   

3.
周静 《时代经贸》2012,(24):63-63
证人出庭作证是法庭审判的重要环节。证人有出席法庭审理才能将影响证人证言证明力的各种因素予以澄清,诉讼活动才能得以正常进行。然而,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存在着证人出庭率低、证人作证难的普遍现象,影响了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鉴于刑事证人在诉讼中的重要作用,要求刑事证人出庭作证不仅必要而且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4.
在刑事诉讼中,证人证言作为一种经常运用的证据,有其独特的特色和意义.但在实践中,证人不出庭、证人到庭但拒绝作证、证人作伪证的现象却经常发生,证人不出庭作证不利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法院正确查明和认定案件事实,不利于打击犯罪.其中,证人受到打击报复这一现象已严重妨碍了中国的司法公正,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格格不入.所以为响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也为了查明和认定犯罪事实,完善证人保护制度刻不容缓.本文拟从我国证人保护的必要性、现状、原因及相关对策这几方面来浅谈我国证人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证人出庭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缺乏有效的证人保护制度.立法上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实体性和程序性规则,机制上缺乏经济补偿和人身保护等保障.解决证人出庭难问题,要构筑证人保护法律框架,完善证人经济补偿等保障机制,并在制度上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6.
王劲松 《经济师》2011,(10):71-74
证人不出庭作证是我国当前审判实践中十分突出的问题,且在三大诉讼中带有一定的共性,特别是在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率极低,已严重影响庭审质量。证人拒绝出庭作证既有文化心理上的原因,也有诉讼价值层面和制度层面的原因,有社会原因也有证人自身的原因,证人拒绝出庭作证是在中国独特文化背景和司法制度下衍生出来的一种现象。面对我国的现实国情,要解决证人拒绝出庭作证这一问题,必须采用综合治理、多管齐下的方式,才能在一定限度内遏制这一现象,使其不至于影响审判公正。文章试从我国的传统文化、思想道德以及风俗人情等方面另辟蹊径,找出刑事证人拒绝出庭作证的原因,提出一些符合实际的立法建议和司法措施。  相似文献   

7.
犯罪嫌疑人在刑事诉讼中有辩护的权利,辩护权可以自行行使,也可以委托律师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了在刑事案件的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服务,但是对律师“刑事辩护人”的地位并没有明确.立法不利于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职能定位,没有客观体现对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护,也不符合刑事诉讼法律发展的国际趋势,因此,在我国刑事诉讼法律的修改中应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未决羁押制度是各国刑事诉讼活动中普遍适用的剥夺刑事被追诉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其具体是指有关刑事追诉机关在法院终局判决之前对被追诉人按照刑事诉讼法律相关规定予以羁押的刑事诉讼活动。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均从保障被追诉人人权角度出发广泛建立了未决羁押制度,以期通过严格的法律程序防止羁押权滥用与保障被追诉人人身自由。然而中国迄今为止没有较完整意又上的未决羁押制度,而且出现了羁押权行使没有独立的司法审查机制介入等问题。因此确有必要对中国的未决羁押制度进行完善,从而实现刑事诉讼程序意义上的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9.
朱静媛 《时代经贸》2007,5(6X):161-162
随着审判方式的深入,证人出庭作证对我国的刑事审判的意义越来越重要。本文根据我国现在证人出庭作证难的现实情况,论证出庭作证的必要性,并分析了造成出庭率低的原因,针对原因,提出了解决证人不出庭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刑事诉讼法二次修正草案在许多有关人权、公民权等问题上都有重大突破,将亲属拒证权写进刑事诉讼法是其中之一。这意味着中国强制出庭制度条款将不再适用于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反映了现代刑事诉讼理念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权相兼顾的精神,有力地促进了刑事司法制度的民主化;是对中国证据制度的完善,是以法律的形式对以人为本精神的具体落实;平衡了法律与人伦道德的矛盾,契合了世界主流意识价值观;更加有利于实现司法审判的价值目标,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击证人的证言对于刑事案件的破解和刑事诉讼活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击者的错误记忆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对案件会有不当影响,针对不同案件类型有不同的表现方式。这就需要我们对目击证人的证言在法庭鉴证、程序规则、证据链条方面更严谨细致地予以审查和判断,从而实现刑事司法的正义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2.
控辩平等是整个刑事诉讼的价值追求,它是构建科学诉讼结构、体现司法公正及保护人权的需要,这已在我国法学界和实务界达到共识,并在现行刑事诉讼法中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但在某些权力的设置上,特别是无法正确界定检察官庭审角色,影响到控辩平等原则的有效贯彻,亟需在立法中得以完善,在司法实践中加以落实。文章以此为切入点,从当事人和法律监督者两个角度,提出对检察官在刑事庭审中科学的权力配置设想,保障控辩平等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隐私权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新兴基本人权之一,英国是普通法系的代表性国家,但长期以来英国法律不承认独立的隐私权,因此造成英国隐私权法律制度发展严重滞后。英国在隐私权刑法保护方面不但条文稀少,且相对零散,难以对隐私法益形成有效保护。但英国隐私权刑法保护并非一无是处,英国刑法独特的责任制度和刑罚制度在对隐私权刑法保护中别具一格,值得予以高度评价和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林权改革拟通过确保林农的承包经营权,实现经济发展、权利保障和生态保护的三重目标。林权改革背景下的森林资源管理制度必须兼顾个人私权与公共利益,以森林资源管理制度和林木所有权为犯罪客体之盗伐林木罪的必须作出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将立案规定为侦查的启动程序,不仅不能达到限制侦查权力滥用的目的,而且还会降低侦查效率,阻碍刑事案件的输入。侦查部门提出的"初查"、"立线侦查"等理论只是想从操作层面对现行侦查启动模式行改良。而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要从立法上明确我国侦查的随机型启动模式;并将侦查划分为初步侦查和后续侦查两个阶段;将立案作为这两个阶段的分界点;同时通过对侦查行为进行具体分类和严格程序限制来确保侦查权力不被滥用。  相似文献   

16.
引渡与人权保护紧密相关,是当今国际引渡法的一大特征。在国际引渡实践中,被请求国出于人权保护的目的可以拒绝引渡。死刑犯不引渡和政治犯不引渡是出于人权保护目的的两项重要引渡例外。目前,有必要探究引渡与人权保护相联系的原因,从人权的视角研究上述重要的引渡例外制度,进而有利于我国的国际引渡实践。  相似文献   

17.
目前,蓬勃发展的民营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规范和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法制却比较滞后,其中刑事方面,立法和司法都存在着缺陷。为了保持民营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健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刑事法制的完善急需加强。  相似文献   

18.
建筑业由于其项目管理要求,就其工作性质而言具有很强的工作范围不确定性、工作内容一次性、工作地域分割性等特点,决定建筑业农民工人力资本在资本取得、价值实现、基本权益保障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文献梳理基础上,本文借鉴人力资本产权理论提出建筑业农民工人力资本产权权能结构包括所有权、收益权和发展权三种权利束.在此基础上,研究三类权利束的特征:在所有权方面表现为投资主体的非系统性、在交易过程中弱抵押性和制度失衡引起的基于所有权的基本权利受损;在收益权方面表现为先天弱势资本导致的产权主体交易能力低下、折价交易以及交易的被动性;在发展权方面表现为人力资本定价的滞后、人力资本价值折损高风险以及人力资本价值提升的曲折.  相似文献   

19.
对动物资源进行刑法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国外动物资源保护的刑事立法富有特色,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从比较法的视域加以研究,剖析我国动物资源保护刑事立法的不足,借鉴国外立法经验,进一步完善立法,是有效保护我国动物资源,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