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华阳 《时代经贸》2010,(24):77-78
近年来,无锡市坚持对外开放战略,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对外贸易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本文探讨了无锡市近几年来外贸发展的基本状况,对目前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客观研究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符合政策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无锡市坚持对外开放战略,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对外贸易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本文探讨了无锡市近几年来外贸发展的基本状况,对目前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客观研究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符合政策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路瑶 《经济纵横》2001,(1):19-25
本文通过对 3 0家样本企业调查 ,分析了苏南乡镇企业改制的过程、措施和实际效果 ,对企业改制过程中的一些突出特点进行了探讨 :股份合作制在实践中采用很少 ;企业改制普遍遵守“集体股退得越净越好”和“经营者持大股”两个原则。  相似文献   

4.
5.
<正> 继土地承包责任制之后稳定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新的生产力,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人们意料不到的成绩。毫无疑问,乡镇企业的产生和发展在中国是一场成功的实验。但是,乡镇企业本身是一个复杂的新生事物,它的不同类型和不同发展道路,会形成乡镇企业发展的不同模式。而各种不同模式的形成,又有很复杂的经济、社会和历史背景。在自然条件、经济和社会条件悬殊极大的中国广大狡村,不同地区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已成为乡镇企业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课题。本文探讨的即是贫困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模式问题。  相似文献   

6.
周可 《经济与管理》2004,18(6):63-65
河源地处粤北山区,属于广东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根据其所处的地域优势和拥有的资源特点,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是振兴河源经济的现实选择。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河源乡镇企业的现状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8.
乡镇 (村 )办企业“转制”和资产重组后,原先由乡镇 (村 )直接经营管理的农村集体企业转变为股份制、合伙制及“资本金”等多元化的混合经济产权结构,“转制”后的集体资产如何运行和管理,发展前景如何,备受方方面面的关注。我选择苏州地区一些乡镇 (村 ),就其中的“经营性集体资产”一块,进行了调研,对它今后发展的前景也进行了初步的估价和分析,以供讨论和思考。   一、“经营性集体资产”的含义及其存量规模和构成形态   从苏州农村来看,乡镇 (村 )企业转制后,属于“集体经济”的资产存量由三大块组成: (1)属于土地、水面…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武进市乡镇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调查表明,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后,发展高新技术的热情空前高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经济格局正在这一地区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0.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谋划十二五发展的关键之年,同时也是全面实施《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以下简称《规划纲要》)重要的一年。作为长吉图开放开发窗口的珲春市,应责无旁贷的担负起先试先行、率先发展的重任。依托17年开放开发积累的宝贵经验和经济基础,22万珲春儿女一定能在新的起点上实现产业升级、通道建设等方面的新突破,打造边境口岸城市。  相似文献   

11.
乡镇企业在一定的资源环境、市场环境、政府环境中发展。政府环境的实质就是乡镇企业在其发展中所必须面临的与政府的关系,即政企关系。乡镇企业发展的政府环境是政策环境、调控环境、服务环境三类功能环境的聚合,也是从中央到市各级政府(外层)、县、乡镇政府(内层)两层空间环境的总合。乡镇企业重点面对的是乡镇政府一级所形成的内层的政府环境空间。优质的政府环境应当是宽松的、有助的、和谐的。  相似文献   

12.
90年代以来,苏、浙、鲁、粤乡镇企业经济总量的位次排序发生了变迁。本文分析了位次变迁的主要原因,并思考了乡镇企业改革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3.
试论新时期乡镇企业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回顾了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的历史背景,认为现阶段随着宏观经济形势已发生变化以及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完成,其内涵和特征已发生根本性变化,今后乡镇企业没有存在的必要,撤消乡镇企业管理局和废止《乡镇企业法》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4.
一、引论:乡镇集体企业的产权缺陷、改制模式及评价原则自1995年以来,江苏乡镇企业增长势头明显减弱,增幅下降较多(江苏省乡镇企业管理局办公室,1998),这其中既有宏观经济形势、市场竞争格局等变化的外部原因,但最根本的内部原因是乡镇集体企业自身的产权制度缺陷越来越趋于明显,对此最令人信服的证据是横向比较的结果──近几年来以集体经济为主的江苏省乡镇企业的增势明显弱于以个体私营为主的浙江省乡镇企业(张义等,1998)。可以说,乡镇集体企业与国有企业在产权制度问题上有着基本的类同性,即都存在着政府对企业的产权介入…  相似文献   

15.
乡镇工业由农民自主决策布局,已覆盖民用工业各个产业部门。乡镇工业产业布局广中有重,各地区存在不同的重点产业、特色产业并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乡镇工业产业结构。乡镇工业产业布局正处在量的变化和质的变化两相交错的趋势之中。特色产业与重点产业正在形成中,并且不断有新的重点产业代替旧的重点产业,产业布局结构正逐步走向现代化并在这样的状态中实现量的扩张。  相似文献   

16.
17.
18.
宋鑫陶 《商周刊》2012,(21):26-31
策划前言在中国的企业丛林里,国有企业就像是根系发达、茁壮成长的大树,而民企就像是夹在石缝中生存的小草,在阳光照耀不到的地方,它们也会顽强地生长。根据全国工商联公布的调查数据,占全国企业数量70%以上的民营经济,对中国GDP的贡献已经超过了60%。85%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90%以上的农村转移就业、65%的技术创新、75%的专利,以及80%的新产品也都是由民营经济实现的。民企俨然是中国经济的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经济基本面的真实现状。但正是这一中国经济最不应该被忽视的发展力量,却遭受着诸多竞争环境领域的不公平对待。融资难、税负重、用工难……任何一点都可能是压垮一家民企的最后一根稻草。  相似文献   

19.
Alongside neo-classical supply-side analysis, there was the emergence in the 1980s of a new strand of anlysis seeking to develop a social-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 on the supply-side of modern industrial economies. This paper contrasts the views of labor market ‘flexibility’ provided by neo-classical analysts and supporters of deregulation with those of the Flexible Specialization and Diversified Quality Production theorists and assesses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Flexible Specialization in comparison to its main ‘institutionalist’ rival. It concludes that the anlysis of ‘supply-side institutionalism’ and the evidence provided by important empirically based studies, suggests that public policy directed towards: optimizing job training, promoting employee participation and inter-firm co-operation, and restricting the ability of firms to indulge in short-termism will be most productive in promoting the cause of socially progressive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goodwork’.  相似文献   

20.
This research compares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to work–family balance measures and policies in various work environments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organizational context can be a mediating variable or whether the social economy sector, with its mission and management approach (participatory decision-making) might have an influence on organizational support to work–family balance. We studied the social economy sector and compared findings with three other sectors in the public service that have a public service mission but not the same democratic or participatory management mode: a metropolitan police service, social work, and nursing, all in the same city. Our research identifies man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four sectors, essentially ow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cial economy sector. In addition to our quantitative research, we conducted interviews (36) in the sector and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pecificity of the social economy sector, i.e. mission and management mode, explain the overriding concern for work–life balance in the social economy sect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