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唐锐涛 《品牌》2005,(7):63-64
成为国际品牌是许多企业的梦想,目前中国的许多知名企业正向这个目标迈进,如收购了IBM PC的联想、欲收购美泰公司的海尔、收购了阿尔卡特手机业务的TCL…。  相似文献   

2.
2005年初,中国联想公司收购美国IBM在全球的个人电脑业务,极大地振奋了国人.联想收购I BM不是偶然的,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产物,是我国改革开放国策正确性的证明.本文以此为基础,对这一事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IBM(中国)公司和理光公司日前宣布,将共同创立打印机系统合资公司。根据协议,在这家名为 InfoPrintSolutions Company 的合资公司中,理光占有51%的股份,并在未来的3年内,逐步从 IBM 手中收购剩下49%的股份。IBM 将在交易结束时收取7.25亿美元现金,包括收购51%股份资金、购买剩余49%股份的预付款,以及  相似文献   

4.
要刊撷英     
收购IBM,明智还是糊涂? 《经济学家》2004年12月11日中国个人电脑业的领头羊——联想仅以17.5亿美元的总支出收购了IBM的PC业务部。这一交易使联想攀升为PC业第三,仅次于戴尔和惠普。联想的创始人以及主席柳传志说,与IBM的这一交易使联想成为真正世界级的公司。IBM的品牌实力毋庸置疑,但是随着PC的日益普及,已有研究机构预测,到2007年全球  相似文献   

5.
詹文明 《大经贸》2009,(7):42-43
从TCL收购阿尔卡特和汤姆森、明基收购西门子移动业务、联想收购IBM的PCN务等等,到中国平安财务并购富通、中海油尝试收购美国优尼科、中铝意图牵手澳大利亚力拓、五矿收购澳洲OZ矿业、中石油收购新加坡石油、腾中重工收购悍马、中国石化收购瑞士Addax石油公司(创下中国海外收购最大案)、苏宁电器入主日本LAOX以及民企竞买法国服装名牌皮尔卡丹。  相似文献   

6.
若水 《三联竞争力》2005,42(8):19-19
2005年6月,联想正式完成对IBM个人电脑业务部收购。媒体对中国收购的评论余音未了,又传出海尔出价13亿美元,竞标Maytag,美国一个拥有2万名员工的家电问题户。  相似文献   

7.
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以12.5亿美元收购了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IBM)个人电脑(PC)事业部。一时间.联想“蛇吞象”、“鲸吞”IBM的新闻充斥了国内媒体的主要版面和时段.以致于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周伟焜不得不打破沉默.出面作些解释:不是联想收购了IBM的PC部门.而是联想与IBM相互帮助。  相似文献   

8.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很好地解释了联想收购IBMPC案中所涉及的国家文化差异和企业文化差异,总结了联想并购前后的文化整合策略。文化适应性分析、文化管理模式的选择和整合计划的制定是联想并购IBM跨国收购案的跨文化管理策略,中国跨国收购要本着知己知彼、互相尊重、适当妥协、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9.
联想并购IBM策略及效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2月,联想集团以总价12.5亿美元收购IBM的全球PC业务,联想集团成为年收入超过百亿美元的世界第三大PC厂商。这次收购行为,是中国IT行业在海外投资最大的一场并购,其并购过程中的策略给我们留下许多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新年的脚步慢慢走进,冬日还没隐退,犹如一声春雷,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一锤定音。12月8日上午,在人们的震惊、欢喜、诧异、疑惑中,联想宣布收购IBM全球PC业务,作价12.5亿美元(具体为6.5亿美元现金及6亿股票)。IBM高管沃德出任联想集团CEO,杨元庆改任董事长,柳传志退居幕后。12  相似文献   

11.
联想求变     
王虎  李昕  周岚 《华商》2007,(12)
并购IBM18个月之后,联想谨慎亦坚定地开始了移植行动董事长的试验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对杨元庆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收购成功不久,他在联想集团(香港交易所代码:0992)的职务从总裁变成了董事长;他举家  相似文献   

12.
直到现在,人们对于联想收购IBM全球个人电脑的评价依然反差甚大。当外国人感叹中国企业国际化速度之快,惊呼“中国人来了”时,国内多数评论人士泼了凉水,认为联想收购风险很大。国内的压力使得柳传志和李东生们在任何场合,都要受到外界关于收购的质询,而他们也只能不厌其烦地向  相似文献   

13.
国际化是近年来中国企业较为关注的一个话题。从海尔集团在全球的产业布局,到TCL重组法国汤姆逊公司;从中海油尝试竞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到联想集团收购IBM的PC业务,中国的一些先行者企业正在大踏步迈向国际化。  相似文献   

14.
朱鸥 《中国广告》2007,(10):22-24
联想以收购IBM品牌迈出国际化的步伐,但在收购后仍沿用IBM的品牌,对“联想”品牌而言,并没有质的提升,此时。联想面临一个困境:联想的营销传播活动如何转向国际化?  相似文献   

15.
《三联竞争力》2007,69(12):15-15
2007年11月1日晚,联想集团CEO威廉·J·阿梅里奥借财报电话会议的机会宣布,联想将在2008年停用IBM品牌,在全球范围内从IBM标识全面过渡到Lenovo。当然,这并不涉及原属IBM的Think及旗下Thinkpad品牌,因为这两个品牌在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部时已经一并收购,联想拥有永久使用权。  相似文献   

16.
联想以收购IBM品牌迈出国际化的步伐,但在收购后仍沿用IBM的品牌,对"联想"品牌而言,并没有质的提升,此时,联想面临一个困境:联想的营销传播活动如何转向国际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市场》2002,(9):54-54
<正> IBM近日和普华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共同宣布,IBM将收购普华永道的全球商务咨询和技术服务部门——普华永道咨询公司。随着普华永道咨询公司的加入,IBM将能够更好地整合双方的共同优势,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商务及技术咨询解决方案。 据悉,双方领导层均已签署合并协议。根据协议条款,IBM将以现金和股票形式,支付普华永道大约35亿美元的收购费用。目前,普华永道各地方公司合伙人  相似文献   

18.
近来,中国企业并购美国企业的商界大事接连不断。继联想成功地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后,海尔将竞购美国美泰,中海油更是祭出空前大手笔,斥资185亿美元,与美国的老牌企业雪佛龙一争高下,收购优尼科公司。  相似文献   

19.
马宇 《大经贸》2005,(5):44-45
2001年底,笔者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中国企业的跨国困境》,发表在《南方周末》,编者称为“跨国的冰冷理性”,它是泼向当时已被炒热的“走出去”热潮的“第一盆冷水”。三年过去了,中国经济一直在高速发展,中国企业在国际化方面还颇有些标志性动作,比如TCL收购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联想收购IBM的电脑业务,似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春天到了,中国跨国公司“横空出  相似文献   

20.
大事要揽     
《商业文化》2005,(1):4-5
中国开始全面开放零售市场;仅两成跨国消费品企业在中国盈利;联想集团以12.5亿美元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中国首次最高级别表彰非公经济人士;“小肥羊”商标身份惹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