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革工作尚未完成(一)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革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革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以2002年11月18日原国家经贸委等八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859号文件)为分水岭,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02年之前主辅分离被作为改善国有企业绩效的手段,改革重心落在“增效”上,强调主辅分开、减员增效,操作中常采用“冷冻”、“隔离”的做法,没有实现主业与辅业在人员、资产、业务、财务上的真正分离,存在辅业分而不离、离而不立的现象。2002年底以来,国有大中型企业在保证主业规范化、市场化运作的前提下侧重于搞活、放活辅业,强调主辅分离、改制分流,目的是从产权上、财务上、资产上和人员上解开主辅业之间藕断丝连、非市场化的关系纽带,  相似文献   

2.
2002年11月有,国务院8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859号文件),在总结汲取前一阶段国有企业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政策上明确提出鼓励国有企业通过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利用“三类资产”(非主业资产、闲置资产和关闭破产企业的有效资产)创办各类产权多元化经济实体,分流安置企业富余人员,集中有限资源做大做强主业,最终实现主业精干化、辅业专业化和后勤服务社会化。  相似文献   

3.
马晓军 《产权导刊》2008,(10):44-44
“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是我国中央企业改制的一项长期重要内容,目的在于调整国有资本配置、做强主业、减员增效,同时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从经济学角度看,主辅分离的实质在于产权的重新配置和有序流动。  相似文献   

4.
申联滨 《发展》2008,(5):53-54
一、国有技术型企业进行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背景主辅分离是国有企业出于深化改革的需要,由辅业与主业分别推进改革的过程性措施,“主”指亟待改制改组的主业核心业务及相关资产;“辅”是相对“主”而言的非核心业务及相关资产,包括辅助生产经营活动、配套生产经营活动及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社会性服务职能和部分社会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5.
王道军 《上海国资》2009,(12):54-57
<正>聚焦主业,分离辅业,优化管理层级为了响应上海市国资委的三年行动规划(三年行动规划主要涵盖五方面内容,分别是深化战略定位、做强做大主业、收缩行业分布跨度和企业层级、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和完善体制机制),华谊集团已经形成了《集团公司主业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集团公司主业辅业现状和主辅分离的举措》的初步方案,并在有序推进。华谊集团的主业发展是很明确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的产权配置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本文对国有企业目前产权改革的现状做了概括,其改革的现状是构建多元化的股权结构,主业和辅业分离并进行股份制改造,减少国有股,已经探索管理层收购(MBO)。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股东治理模式和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对国有企业产权的重新配置提出了几条建议,主要是把国有资产分类并进行相应的产权主体改造。经过重新配置后,可以减少代理成本。  相似文献   

7.
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有利于企业精干主体、做强主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扩大和促进再就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人员多、政策性强、操作难度大,需要精心设计、合理组织、稳妥实施。本文重点对实际  相似文献   

8.
国资动向     
《上海国资》2004,(12):63-63
辅业改制要确保国资不流失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近日表示,国有企业辅业改制涉及产权关系和劳动关系,是国企最深层次的改革,关系到改制员工的切身利益,而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国企辅业改制成功的基本要求。 --来源:中国纺织网  相似文献   

9.
7.改制企业如何实现产权多元化?国有企业中的大量辅业,一般都属于竞争性行业,没有必要继续保持国有独资的性质。按照859号文件规定,实施主辅分离的改制企业应该按照《公司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改建为产权多元化的公司制或股份合作制等企业形式。企业要实现产权多元化,一般可通过国有存量资本  相似文献   

10.
刘建群 《中国经贸》2015,(11):107-108
加强国有企业辅业改制单位监管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大量的国有资产的流失。所以本文首先分析了强化国有企业辅业改制单位监管的必要性;其次提出了国有企业辅业改制过程存在的不足;再次提出了关于如何加强国有企业辅业改制单位监管的几点措施;最后对全文进行了简单的总结。旨在与同行加强业务之间的交流,不断强化监管成效,夯实国有资产。  相似文献   

11.
日前,国务院国资委分配局在包头召开部分中央企业主辅分离改制分流专题研讨会,由北交所与武钢集团共同完成的辅业改制项目,推为会议首个发言并重点介绍,在两天会议中引起与会央企浓厚兴趣。在以北交所为代表的产权市场参与服务下,武钢辅业改制项目实现了进场交易推介竞价,国有资产大幅增值的目标,同时,整个过程重视改制企业发展。保持了改制企业队伍稳定。这一些成功做法被会议代表称为“武钢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通过主业机构整合,辅业分离改制等工作,经营规模大幅上升,经济效益不断好转。2003年合同额和营业额比上年增长53%和48%,比2001年翻了一番多。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高层近日决定,将2005年确定为安全文化建设年,并通过深化企业内部改革,重塑品牌公众形象。去年,东航集团公司完成运输总周转量57.32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2888.83万人次,货邮运输量83万吨,同比增长均在36%以上,出色完成了国务院国资委下达的年度经营指标。集团公司认真落实上海市和民航总局的部署,积极参与上海航空枢纽港建设,通过调整航线结构,大幅增加出入上海的航班运力,使东航集团在上海的市场占有率有了明显提高。加快推动主辅业的重组进程,实现主业合并运行,进一步深化了主业“五统一”工作,大力促进主辅业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4.
王金銮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9,(10):I0022-I0022
天津铁三院实业有限公司,是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铁三院)为精干主业,遵循国家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政策,将后勤服务系统的资产置换、职工的身份置换,整体分离后,再由员工出资,国有参股,于2006年6月组建的一个民营化、属地化、公司制的企业。  相似文献   

15.
主辅分离是国有企业在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目标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战略步骤.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为黎明公司)自1999年以来,在"发展主业,分离辅业,优化结构,转变机制"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将透平机构类产品研制确定为核心主业,抓住机遇集中力量发展;对非主业单位通过改制,由经营性的分离深入转化为产权制度与劳动制度双转变的制度性分离.通过近四年的实践,初步探索出了"整体剥离,带资分流,职工持股,内需扶持"的主辅分离改制基本模式.为建立以核心技术能力为主体的现代企业框架结构,促使黎明公司以真正的现代企业形象参与市场竞争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外资并购泰达药业是泰达集团借助外资剥离辅业、突出主业的一次有益尝试.纵观整个具有示范意义的案例可以看到,多赢效应取决于决策者前瞻性的改革思路,得益于经营者灵活的操作,是"流动"改写了效率,让企业重新焕发活力.  相似文献   

17.
《产权导刊》2004,(7):47-49
(上接2004年6月第2期第54页) 7.改制企业如何实现产权多元化? 国有企业中的大量辅业,一般都属于竞争性行业,没有必要继续保持国有独资的性质.按照859号文件规定,实施主辅分离的改制企业应该按照<公司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改建为产权多元化的公司制或股份合作制等企业形式.企业要实现产权多元化,一般可通过国有存量资本出售、引进增量资本投入等方式,引进外来法人、自然人等投资主体实现产权多元化.由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分离改制时,分流职工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用三类资产抵补,并可在自愿的基础上转换为改制企业的股份,因此企业职工持股成为分享改制企业产权多元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主辅分离改制分流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改革,涉及资产处置、产权变动、债权债务、劳动关系等深层次的问题,政策性强、操作难度大,需要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实施。为此,我们分期刊登了《国有企业主辅分离改制分流操作指南》的大部分实务性内容。这次摘登的《教你做好主辅分离改制分流的企业改制工作》, 对辅业企业改制形式、步骤、方法进行了阐述,希望对相关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外资并购泰达药业是泰达集团借助外资剥离辅业,突出主业的一次有益尝试。纵观整个具有示范意义的案例可以看到,多赢效应取决于决策者前瞻性的改革思路,得益于经营者灵活的操作,是“流动”改写了效率,让企业重机关报焕发活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张瑜 《浙江经济》2023,(3):68-69
<正>围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环节推动主辅分离,为企业自身发展壮大和嘉兴服务经济腾飞注入活力主辅分离是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将内部的辅业从主业中进行剥离并设立独立新企业的过程。在产业精细化分工水平日益提升的趋势下,主辅分离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一种常见现象,大型制造业企业剥离服务环节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近年来,随着嘉兴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少大型制造业企业因势因时因需推动分离了一大批新企业,为企业自身发展壮大和嘉兴服务经济腾飞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