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误区一:蟹塘水质越清越好 蟹塘水质应保持一定的肥度,尤其是春季,养殖塘可通过施肥来培育水体中的天然饵料,供河蟹摄食。但要注意季节施肥,要量少次多,使水体透明度控制在40-50cm左右。  相似文献   

2.
龙虾、河蟹、鳜鱼生态立体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虾、河蟹、鳜鱼生态立体养殖模式,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提高水体养殖产量,增加了养殖效益,是一种生态立体高效养殖模式。现将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在同一池塘内进行河蟹、龙虾、鳜鱼养殖,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是一种高效生态养殖模式。近年来,江苏省金湖县以"挂县强农富民工程"为  相似文献   

4.
《渔业致富指南》2003,(15):58-59
<正> 良好的养殖水环境是进行健康养殖的第一要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水体良好的理化状态,符合养殖对象的生理并能满足它们的生长繁殖所需要,另一个是良好的生态状态,水体中各种生物的种类及其比例可以维持养殖生态系统处于良好的物质、能量循环之中。  相似文献   

5.
<正> 太湖白鱼是闻名的“太湖三白”之一,其体长而侧扁,口下位,下颌坚硬而向上翘,从腹鳍基部至肛门间有腹棱,身披细鳞且鳞片排列不紧密,体背及体侧上部呈灰色,喜在溶氧丰富的水体中上层活动,杂食性,喜游动,善跳跃,生长快,肉味美,是当前新兴的水产养殖品种,其池塘养殖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6.
利用蟹、蚌、鲐栖息习性不同和水质要求相似等特点,进行种草投螺,投放鲐鱼、河蟹、河蚌,投喂新鲜蚌肉等,实现池塘养蟹优质、高产、高效。河蟹规格平均在为130克以上,每亩平均纯收入增加1500元。投放二龄鲐鱼,可使池塘中野杂鱼减少90%以上,充分利用了水体空间,进一步提高了饵料利用率。[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随着海洋资源的日益枯竭,海蜇产量越来越不能满足国内外消费者的需求,出现了海蜇价格居高不下或价格上升的现象,为解决这一供不应求的局面,养殖海蜇必将是最有效地市场货源来源。几年来,经文登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研究试验,在1000立方水体中,养成2个月即可达到商品规格,实现利润4万元,北方地区一般一年可养3茬,共可实  相似文献   

8.
<正>河蟹养殖生态系统中,水草作为生产者,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水草可为河蟹提供部分植物性饵料;水草提供河蟹不可缺少的栖息、蜕壳场所;水草维持水温稳定和水体生物多样性;增氧、净化水质和改良底质。因此保  相似文献   

9.
<正>近期,笔者在各单元渔场巡诊过程中,发现许多甲鱼养殖场、养殖户在生产中,只注重甲鱼池的温度、光照、水质,而忽略了养殖生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水体生物结构,因此常常引起养殖水体恶化,发生病害。一个合理的水体生物结构能否建立,直接关系到甲鱼养殖环境的恶化与否,水体生物结构一般由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分解性底栖微生物三个部分组成。养殖水体有光照的条件下,水体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施肥养鱼已被广大养殖户所应用,池塘、水库、湖泊等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施肥养鱼是通过向养殖水体补充营养成分(N、P等),培育鱼类的饵料生物,以提高渔业生产力,实际上是进行间接投饵,扩大养殖对象的食物资源,提高水产养殖产量。  相似文献   

11.
<正>养殖水体"水华"的发生越来越普遍,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贵州万峰湖2008年初、2011年初因冰雪灾害库区发生"水华",造成网箱鱼类死亡都在250万kg以上。如何有效预防、减少养殖户损失,是我们鱼病工作者的责任。笔者将2008年就四川省大英县"五·五"水库多年发生"水华"的处理情况介绍给大家,以供参考。一、"水华"发生原因1.水体较深,一般在10m以上。2.多年网箱养殖水体,底层沉积残  相似文献   

12.
<正>众所周知,轮虫是水产养殖动物优良的开口饵料,可轮虫对养殖生产所造成的危害,却没有太多报道。现对其造成的危害、造成危害的原因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轮虫对鱼类的危害及鉴别诊断1、危害。轮虫大量繁殖会使水中溶氧迅速下降,水中藻类、轮虫会因溶氧不足而大量死亡,使得水产养殖动物由于水质严重恶化而发生死亡,对渔民造成损失。溶氧较低时,一些鱼类(淡水白鲳、鲢等)会摄食水边的轮虫,使水产养殖动物吃食不好、溜边、浮头。轮虫摄食大量藻类,藻类生长不盛,会使水体中初级生产力大量减小。  相似文献   

13.
<正> 一、网箱选择 养殖倒刺鲃的网箱可选择聚乙烯网箱,规格一般为4米×4米×2米或5米×4米×2米,网目视投放鱼种规格而定,一般3厘米宽的网目较常用(放养体长15—20厘米之间的鱼种)。 二、水体选择 网箱养殖水体应选择有急流水,水质清新,水深大于4米以上,溶氧量大于每升水5毫克的河湾坝塘水域中。  相似文献   

14.
<正> 本区对虾养殖业自受病毒侵袭以来,一直处于低谷状态,常规虾池单品种养殖难以取得好收益。为此,我们承担了科委下达的“生态系对虾养殖模式”攻关课题,采用对虾、缢蛏混养,利用池塘水体生物群落关系,节约成本,增加产量,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相似文献   

15.
<正>水产养殖中饵料成本一般占养殖成本的60%以上,饵料投喂也有一定技巧。饵料投喂基本原则为"四定"(定质、定量、定时、定位)投喂法,在此基础上,需依养殖对象、水体环境、养殖目标等选择适合的饵料、投喂方法等技术措施。本人在实际操作中总结了几条水产饵料投喂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每当走近投放有螺蛳的螃蟹养殖池塘,常常会听到水里传来隐隐约约的"嘎嘎"、"吱吱"的声响,那些行家里手、老到的养殖户会告诉你:这是螃蟹们在笑眯眯地享用水体中"螺蛳美餐",它们吃饱了,吃好了,个儿就会越长越快,越长越壮实!  相似文献   

17.
东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养殖水体结冰厚,封冰期长,封冰期一般为100多天,所以冬季鱼类常因缺氧而造成大量死亡,同时也成为淡水养殖中一个重要问题:为此简单介绍几种“生物增氧”技术。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在池塘养殖甚至水库和湖泊水体中,亚硝酸盐含量超标相当严重,给养殖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即使有时达不到致死浓度,但由于含量超过养殖对象的忍耐程度,导致其生理机能紊乱而影响其生长或引起其他疾病的发生。一、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的形成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的形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养殖中、后期,鱼的密度增大,大量投喂饲料,粪便增多,含氮有机物多。  相似文献   

19.
<正>温室养殖属于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在封闭或半封闭的养殖生态系统中大量投饵及药物防病,造成温室池水中残饵、排泄物和药物残留增多,水体中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各类有害因子大量增加  相似文献   

20.
<正>团头鲂俗称武昌鱼,适应在静水水体中繁殖生长,草食性,人工养殖条件下易于驯化摄食配合颗粒饵料,在池塘养殖极易捕捞,首网捕获率可达60%-70%。团头鲂的抗病能力较强,成活率高,生长速度较快,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