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警惕个人住房贷款陷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城市房地产出现了持续高涨的局面,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被各家银行列为新的业务增长点,这势必会对房地产的开发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为了更多地获取银行贷款,利用政策上的模糊界限和制度上的漏洞打“擦边球”,给银行设置一些陷阱。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1.重复抵押风险。银行向房地产开发项目发放贷款时,开发商一般将相应的土地抵押给银行。当开发商销售或预售商品房,银行向购房发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时,购房又将所购房屋抵押给银行,这时的房屋价值已包含相应的土地价值。如果开发商未将商品房销售收入用于归还房地产开发贷款,势必造成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与房地产开发贷款抵押重复,增大贷款风险。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个人住房消费信贷经历了90年代中期前的探索阶段,1997年至1999年的尝试阶段,2000年至今的高速发展三个阶段。在全省个人住房信贷业务迅猛发展的同时,住房信贷风险日渐凸现,使住房信贷风险逐渐成为各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1.从合同内容识别。由于虚假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不是真实的购房行为,而是骗取银行信贷资金的伎俩,所以开发商不注重细化购房合同,合同内容相对简化、粗糙,相关规定不够全面、细致,合同要素往往填写不全。2.从借款人方面识别。因虚假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不是借款人亲历的行为,故若是询问借款人,就会发现大多数借款人对所购房屋的价格、楼层、朝向、厅室、户型、质量、每月还款金额、贷款利率和期限、相关费用等详情知之甚少。一般虚假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借款人都是经营极不稳定的小企业的职工,所提供的工作单位不存在或查无此人。虚假个人住房按揭… 相似文献
5.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风险及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前的房地产资金链中,商业银行基本上参与了房地产开发的全过程。在房地产信贷业务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使住房信贷风险逐步成为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个人住房按揭市场亟待规范化、法制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早已为人们熟识,操作风险作为一种被忽视的风险类型正日益受到重视.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作为当前银行资产业务的新支柱得到了蓬勃发展.这一正在成长的新业务,面临不少新的风险.本文试图对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中隐含的操作风险进行剖析,并探讨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7.
一是恶意套现风险。开发商由于自身实力不足,或项目销售、资金回笼情况不理想,就可能通过公司员工、股东、关联企业等关系人以虚假按揭贷款的形式套取银行信贷资金。二是贷款挪用风险。开发商将购房款入账后,由于经营不善或将资金挪作他用,导致楼盘烂尾,不能按时按质竣工交楼,往往引起购房人与开发商之间的纠纷,导致借款人还款意愿下降,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是高风险行业,受宏观经济环境和国家政策变化的影响很大。由于房地产业的不断发展,投入房地产业的贷款资金不断增加,其潜在的风险也必然会逐步集聚。以下三方面的风险是当前房地产开发贷款的风险集中点,应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9.
一、衡阳市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发展概况 在货币政策趋紧的条件下,在衡阳市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的带动下,2007年衡阳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自年初以来其增长速度却显著加快,月平均增速达到8.74%,12月份环比增速为22.37%,达到年内的最高值.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开发贷款是商业银行向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发放的用于其所开发的房地产项目所需建设资金的贷款,包括住房开发贷款、商业用房贷款、经济适用房贷款(原国家安居工程贷款)和其他房地产开发贷款等。这些年在我国房地产市场上,商业银行信贷资金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特别是房地产开发贷款,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整过程中,更是通过央行和银监会作为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节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12.
近年来,国家对房地产业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大中城市房地产贷款得到了有效抑制,但县域房地产企业贷款不仅没有减缓,反而大幅度上升.2007年末湖南省县城房地产贷款余额21.94亿元,比2006年末增长51.2%,比同期全省县域贷款增速高出41.3个百分点;2008年6月束贷款余额30.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3.5%,比同期全省县域贷款增速高出59.3个百分点.宏观调控背景下县域房地产企业贷款异常增长,反映出县域房贷与金融调控导向存在偏离,并暴露出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保证房地产开发贷款资金专款专用,促使房地产项目资金在银行内良性循环,商业银行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贷款实行封闭管理。房地产开发企业贷款封闭管理是指:对审批确定的房地产项目采取资金全程监控,使项目建设资金投入及租售资金回流在同一账户内封闭运行。为了确保贷款安全,房地产开发企业贷款封闭管理需要防范以下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4.
15.
2005年1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法释[2004]15号,以下简称《新司法解释》)正式旌行。《新司法解释》虽然有利于督促银行机构重视客户筛选和注重第一还教来源的分析,但也对银行机构实施风险控制和贷款管理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个人住房信贷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目的是配合住房体制改革,逐步变福利性住房消费为货币性住房消费,由于住房制度改革进程、居民收入水平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发展缓慢,90年代后期,由于我国GDP持续高速增长和城镇化加速的带动,特别是居民消费观念转变以及金融服务领域的扩大,为配合政府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商业银行再次加大力度启动并推广以个人住房贷款为主的消费信贷[1],商业银行个人住房信贷出现较好的发展势头.特别是随着我国住房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住房消费已成为当前我国城镇居民的主要消费支出,而商业银行个人住房信贷业务的发展为扩大住房消费的有效需求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通过归纳分析指出地方行政部门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软管理和预售制度的缺陷以及银行内控不力是目前个人住房贷款“假个贷”的主要成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从地方行政部门和银行的角度提出“假个贷”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以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为契机,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了,并形成了自己的市场。十几年的发展,成绩是巨大的。1979年至1995年,垒国城镇新建住房25.5亿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由1978年底的3.6平方米/人增加到1995年底的7.7平方米/人,住房质量明显改善。土地实行有偿使用,土地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但不可否认,我国房地产市场还很不成熟, 相似文献
20.
受市场自身的规律调节及宏观调控政策影响,深圳房市出现较大调整,银行房贷总体处于正常状态,但必须密切关注贷款违约率上升的情况,加强监管,严防风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