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曲芳芳 《魅力中国》2013,(32):199-200
现在中学生厌学英语的现象较为突出,已严重的影响了英语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本文分析了英语厌学的类型,并提出了矫正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2.
英语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英语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态度等心理状态以及在课堂中的不良表现方式。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与之对应的教学质量和教学配套设施的相对落后.以及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导致了大学生英语厌学现象的产生。我们从学校、学生、社会等多方面提出了些建议,希望能改善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提高大学英语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3.
聂景辉 《魅力中国》2014,(5):204-204
现在有些学生存在着英语“难学”的想法,并产生了“厌学的”情绪,不及时矫正,就会严重地影响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本文提出了矫正厌学心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当前高职高专医学院校英语厌学现象做了认真调研,分析其成因,并指出从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深化英语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师生交流与沟通、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等方面来不断改善外教环境,标本兼治,则英语厌学现象将会很快得到扭转.  相似文献   

5.
杜艳 《魅力中国》2011,(7):67-67
当今中学,许多学生存在着因认为英语“难学”而产生的“厌学”情绪,各小学英语教学相差严重,有的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学英语,而有的小学只学过几天英语。如此基础极不均衡的初一教学,势必造成不少学生“弃学”的不良后果。如何扭转这种局面,已经引起广大英语教师的重视。本文试从怎样使学生学习英语从“厌学”、“弃学”转化为“想学”或“好学”方面做些探索,进而促使学生从“不会学”到“会学”,从“学得死”变为“学得活”,最终从“厌学”转化为“好学”。  相似文献   

6.
陈卓琳 《魅力中国》2014,(18):199-199
随着高中外语教育的发展和高中课程英语体系的形成,高中英语在教学中具有多重社会和人文意义。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同时高中生厌学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厌学已成为中学教育中存在的棘手问题。我们要从教和学两方面进行着手,让学生厌学变为乐学。  相似文献   

7.
杜琳 《发展》2009,(6):93-93
如何帮助英语厌学者走出困境?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做出以下分析,以供借鉴。 一、认真分析“病因”。做到对症下药 厌学的种种“病因”:一些中学生性格内向,在英语学习遇到困难又没有能力解决时,不愿向老师、同学倾诉衷肠,内心产生一些不愉快的阴影,使他们陷入痛苦、忧虑之中,表现为抑郁;  相似文献   

8.
隋丹婷  李金燕 《新西部(上)》2009,(11):211-211,213
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一直存在着怕学和厌学心理。为了改变此种现状,本文主张将英语视听说课程作为过渡性课程,以培养学生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进一步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等,使学生的英语水平稳步持续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沈月娥 《魅力中国》2010,(8X):32-32
<正>怎样帮助、指导学生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变厌学为乐学,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从而扭转两极分化现状,已成为每位英语课教师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那么如何才能改变现状,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呢?作为教师又该如何协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的有效性呢?  相似文献   

10.
侯继松 《魅力中国》2010,(6):184-184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尊重教育规律,以人为本,使学生用轻松活泼、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的主动学习的方式方法去学习。但在目前在农村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普遍厌学英语。而对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说,小组竞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各高校对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许多外语研究者和教育家都认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语言教学的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策略是:增强学生自主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我评估能力;为学习设置学习目标;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转变学生厌学心理;丰富自主学习材料。  相似文献   

12.
王键 《魅力中国》2011,(14):219-220
中学生厌学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其自身的发展,也严重影响了祖国的未来。本文从厌学现象出发分析出厌学的原因,根据态度转变理论,从而分析出转变中学生厌学措施。  相似文献   

13.
听、说、读、写是语言教学中最基础、很必要的一个技巧.要想掌握好一门语言只有不断的练习才能熟能生巧.过去学生光背单词不练习阅读往往变成"哑巴英语".严重的降低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对外语产生了"厌学"的倾向.中国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与人交流的都是汉语,即使学了英语,也是"哑巴英语".因为平时几乎不说,更谈不上运用.  相似文献   

14.
钱征 《魅力中国》2011,(1):271-271
学生厌学问题由来已久,但现在影响越来越大,已有向广泛化、低龄化发展的趋势。学生从本质上来讲都愿意学习,那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学生厌学仅是学生的问题吗?学生厌学有学生的原因,也有家长、教师、学校和社会的原因。我们要解决学生厌学问题,要从哪方面入手呢?最好的方法还是各方面共同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15.
惠莉君 《理论观察》2004,(5):115-116
近年来,随着各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尤其是预科生人数的增加,使英语教学面临许多新问题。众所周知,预科学生大多是艺体特长生,比正常录取的大学生降段一、二百分。因此,英语基础普遍薄弱,厌学风气严重,学习动力不足,自我约束力较差。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尽可能地缩小预科学生与正常录取的学生之间的差距?怎样提高预科生的信心,进而提高英语成绩,使他们顺利通过四、六级考试?为此,我进行了如下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6.
初中阶段,英语,作为一种新的语言,走进了课堂.初一学生刚接触到这门课,有一定的好奇心,随着课程内容的增多,难度加大,就会有一些学生把这门课当成负担,到初二出现分化,部分学生厌学.作为英语课任教师,应该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  相似文献   

17.
田丽瑞 《魅力中国》2014,(12):179-179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加,学习难度的加大,一些学生常常会产生厌学心理,导致了成绩下降,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灵活的引导方法,激发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对矫正厌学心理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厌学的类型,并提出了矫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多艳 《发展》2011,(6):151-151
当前学生的厌学现象相当普遍,主要表现为对学习感到乏味,提不起兴趣,上课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消沉、不安、逃学、懒学并想辍学。厌学现象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和成长,而且也严重阻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消除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厌学现象,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就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达文照 《发展》2010,(12):142-142
学生厌学是当今中小学学生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厌学现象的存在直接影响学生健康成长,而且也严重阻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那么,为什么许多孩子学习一段时间后就会厌倦学习呢?  相似文献   

20.
高职学生学习困难的情况并不少见,这就极容易造成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从心理学角度对此种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探索学生厌学情绪的疏导方式,才能让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才能让学生的发展越来越好。本文就高职学生厌学情绪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索"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厌学情绪心理疏导路径,希望可以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