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关美利 《魅力中国》2014,(8):103-103
《穆桂英挂帅》是中国豫剧一代宗师、马派艺术创始人马金凤先生的最具代表性的演出剧目,是我们洛阳豫剧院演艺有限公司的打炮戏、看家戏、保留剧目,是中国豫剧的一部经典之作,是我最下功夫从马老师那里学来的一部流派名剧,是我最喜欢主演的一部作品,是观众最喜欢欣赏的一部好戏。  相似文献   

2.
李斌 《魅力中国》2009,(9):70-70,65
为了纪念人民艺术家、中国豫剧表演艺术大师、中国豫剧的代名词、河南省豫剧一团的创始人常香玉老师,我们河南省豫剧一团决定排演一部反映常老师一生的大型现代戏《常香玉》。本子写好后,团里决定由我来饰演剧中的主要角色陈宪章先生。  相似文献   

3.
李文革 《魅力中国》2012,(29):11-11
2011年,河南省豫剧二团成功地推出了一部中国豫剧舞台上的鸿篇巨作——新编历史剧《苏武牧羊》。这部巨作的问世,在河南戏曲界产生了强力的反响,旋即也在全国戏曲界产生了轰动效应。这部作品的横空出世,完成了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李树建的j部曲,也标志着了豫西调李派艺术在中国豫剧界的完美确立。  相似文献   

4.
为了纪念人民艺术家、中国豫剧表演艺术大师、中国豫剧的代名词、河南省豫剧一团的创始人常香玉老师,我们河南省豫剧一团决定排演一部反映常老师一生的大型现代戏<常香玉>.本子写好后,团里决定由我来饰演剧中的主要角色陈宪章先生.  相似文献   

5.
范春丽 《魅力中国》2014,(17):91-91
作为济源市戏剧艺术发展中心主工青衣行当的演员,我还特别喜欢丑角戏。在中国戏曲的四大行当中,丑行被排在最后一位。虽然说无丑不成戏,但是在一部大戏中丑角往往都是配角,很少有领衔主演的大戏。根据豫剧传统旧剧改编而来的豫剧古典戏《唐知县审诰命》则是一部以官丑领衔主演的具有喜剧色彩的剧目。这部戏推动了豫剧丑行的发展,奠定了丑行在豫剧行当中的重要位置,为豫剧行当的平衡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也丰富了豫剧丑行的声腔艺术和表演艺术,为中国豫剧的人物画廊增添了一个光彩照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6.
牛利如 《魅力中国》2013,(14):102-102
豫剧古典戏《三哭殿》是一出中国豫剧的经典剧目,中国豫剧一代宗师、唐派艺术创始人唐喜成,豫东红脸王刘忠河,河南省豫剧三团五大主演之一王善朴,当代中国豫剧领军人物李树建,都曾领衔主演过这部戏。其中,艺术成就最高、艺术影响最大、观众最喜欢看的还是河南省豫剧院二团唐喜成大师的演出版本。我们济源市豫剧团任家波老师师承于豫剧大师唐喜成,曾将此剧较好地继承了下来,又传承了下去。  相似文献   

7.
李文殿 《魅力中国》2010,(22):44-44
豫剧和其他剧种的最主要区别在哪里?应该是音乐。中国豫剧的主弦是什么呢?应该是板胡。在一出豫剧演出剧目和一段豫剧唱腔中最为鲜明的特色是板胡声和梆子声。可见,板胡在豫剧伴奏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姚荣 《魅力中国》2014,(6):88-88
开封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戏曲之乡,尤其是豫剧祥符调的发祥地。开封市豫剧院作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豫剧祥符调的代表和传承享誉华夏大地。开封市豫剧院以其独有的艺术风格—豫剧祥符调,主城中原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开封市豫剧院位居与河南豫剧一流院团之列,豫剧皇后、豫剧祥符调创始人、著名表演艺术家陈素真、马金凤、桑振君、王素君、关灵凤、朱巧云等表演艺术家名噪一时,红遍省内外。  相似文献   

9.
曹会敏 《魅力中国》2013,(10):75-75
中国豫剧常派名剧《大祭桩》是在豫剧传统旧剧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整理而成的一部经典名剧。我的恩师虎美玲师从于爱国艺人、人民艺术家、中国豫剧一代宗师、常派艺术创始人常香玉先生。虎老师不仅继承了这个常派代表性演出剧目,而且还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使这部古典名剧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时代更加好看、好听、耐品,焕发出了新的光彩,彰显着新的艺术魅力。作为虎老师的人室弟子、常派艺术的第二代传人,我特别喜欢这部唱念做舞四功并重的吃功戏,所以在跟着老师学这出戏的时候,  相似文献   

10.
吕颖果 《魅力中国》2014,(12):76-76
由《家》、《春》、《秋》三部长篇组成的《激流三部曲》,是我国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巨制之一。《家》不仅是巴金文学道路上的赫然标杆,也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现实主义杰作之一。作为以善演现代戏而驰名全国的河南豫剧院三团中的一名青年豫剧演员,在潜心承继老一辈艺术家精华的前提下,我始终不忘沉淀文学素养,继而为诠释丰满精准的舞台形象蓄势待发。豫剧《家春秋?鸣凤之死》遂为我备战河南省第七届青年戏剧演员大赛而精心演绎的一折戏,着力多角度,多层次强化彰显鸣凤个性,为观众提供了对名著新的理解视角,进而实现不断超越自我的蜕变。  相似文献   

11.
王玲玲 《魅力中国》2013,(19):120-120
中国豫剧一代宗师、常派艺术创始人、人民艺术家常香玉在解放前曾以六部《西厢记》而唱响河南开封,可谓声名鹊起,红极一时。在解放后。她领衔主演的《拷红》更是红遍了河南,传遍了华夏,成为中国豫剧艺术宝库中的一部经典之作。同时,这部中型戏也成为了常派艺术最具代表性的演出剧目,至今依然盛演不衰,保持着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  相似文献   

12.
李文殿 《魅力中国》2010,(19):62-62
豫剧是中国戏曲艺苑中一朵绚丽的奇葩、一颗璀璨的明珠,自清代中叶产生之处至今已有三百余载的历史。占据全国大半个河山、备受几亿人民推崇的中国豫剧有着独特的音乐风格,因此才有着无穷的艺术魅力和旺盛的艺术生命力。豫剧属于梆子腔系统,因此,凡梆子腔所共有的艺术特色,它都同样具备。但是豫剧在音调变化方面也有它独特的一面,自成一统的。  相似文献   

13.
黄胜利 《魅力中国》2010,(2):131-131
一谈起中国当代的戏曲,必谈起一个大的地方剧种豫剧,一谈起豫剧必谈起河南省豫剧三团,谈起现代豫剧中最具代表性的精品佳作《朝阳沟》与《小二黑结婚》。《朝阳沟》多年前已被文化部列为中国百年精典剧目,《小二黑结婚》也曾被多个剧种所移植。二者都堪称豫剧和现代戏曲中的上乘之作,也是被各界观众和专家学者所公认的,当代豫剧中的名片。  相似文献   

14.
黄胜利 《魅力中国》2010,(4):131-131
一谈起中国当代的戏曲,必谈起一个大的地方剧种豫剧,一谈起豫剧必谈起河南省豫剧三团,谈起现代豫剧中最具代表性的精品佳作《朝阳沟》与《小二黑结婚》。《朝阳沟》多年前已被文化部列为中国百年精典剧目,《小二黑结婚》也曾被多个剧种所移植。二者都堪称豫剧和现代戏曲中的上乘之作,也是被各界观众和专家学者所公认的,当代豫剧中的名片。  相似文献   

15.
李红晓 《魅力中国》2013,(17):95-95
河南豫剧是中国的五大剧种之一,居全国地方戏之首,在中华民族戏曲艺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也为我国民族艺术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说河南豫剧,不能不说豫剧音乐,更不能缺少在豫剧音乐伴奏中占有半壁江山的豫剧锣鼓,也就是打击乐。因为打击乐是戏曲乐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可以说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6.
李金玲 《魅力中国》2014,(22):98-98
开封是中国七大古城之一,更是河南豫剧祥符调的发源地,称为豫剧母调,从这里诞生地是中华民族文化豫剧的瑰宝之乡。众多的豫剧大师灿烂之地。隶属开封市人民政府重点扶助单位。剧目建设精益求精。常年在外演出,多次代表中央和省市到边疆部队慰问演出多次进京为老一辈革命家汇报演出。  相似文献   

17.
王昌全 《魅力中国》2014,(20):135-135
今年是豫剧大师、唐派艺术创始人唐喜成九十诞辰。是南阳市豫剧团演艺有限公司的一名生行演员。特别喜欢唐派艺术,尤其是对唐派的经典之作《三哭殿》非常感兴趣。 在豫剧一代宗师唐喜成众多的演出剧目中,根据越调《哭殿》移植而来的《三哭殿》最具代表性,并且因为有豫剧大家吴碧波、张桂花、杨索真、杨发互等的联袂主演,不仅使该剧成为原河南省豫剧院二团的看家戏,而且也成为豫剧的一部经典名戏,流传至今,久演不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相似文献   

18.
王军芳 《魅力中国》2014,(23):261-261
豫剧起源于河南,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因其音乐伴奏用枣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称之为豫剧,具有鲜明的河南地域特色的优秀戏曲剧种。  相似文献   

19.
赵全民 《魅力中国》2011,(1):101-101
在2010年12月25日,现代中国人普天同过的西方圣诞节里,我收到了一份十分贵重的礼物——《中国豫剧唐派艺术演出剧目选》一书。这本书是由我的师弟、中国豫剧唐派艺术第二代弟子、唐派艺术研究者、河南省优秀青年剧作家、《魅力中国》杂志社的编辑/记者董顺卿历经两年的时间编辑,并自筹资金出版的一本唐派艺术方面最具价值与权威的珍贵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20.
中国豫剧古典戏精品剧目《三哭殿》在上世纪六十年之初移植于河南越调,由豫剧一代宗师唐喜成饰演唐太宗李世民,豫剧一代宗师、人民艺术家常香玉饰演银屏公主。该剧一经首演便轰动了整个郑州,后经河南省豫剧院二团复排演出,可以说是唱响了整个河南,传播到了大半个中国,其中主要原因便是众多艺术大家的强强合作,如唐喜成饰演李世民,吴碧波饰演詹翠萍,张桂花饰演公主,杨素贞饰演长孙皇后,杨发互饰演詹宏纪,谢巧官饰演小秦英,轩玉亭饰演老家院,最佳的演出阵容将才此剧推向了顶峰。也正是这一演出版本才将该剧推上了中国豫剧最具代表性的经典剧目之一的地位,同时也成为了中国豫剧唐派艺术最具代表性的演出剧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