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数列问题中的构造新数列是近几年高考题的热点,根据数列已知的递推关系式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是重点,也是难点.这类题目考生不容易掌握,有时甚至无从下手.在数列求通项的有关问题中,经常遇到即非等差数列,又非等比数列的求通项问题,特别是给出数列相邻两项递推关系的题型,我们选择"构造法"进行推导,往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现通过几个具体问题的分析谈谈常用的构造数列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数列问题是高考重点考察的内容之一,在一二两个大题中重点考察两个基本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及性质,而大题则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难度较大,但第一问题常是求通项;且多数数列问题都与通项有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高中数学数列的相关内容,提出了在数列学习过程中应当带着问题,探究数列的概念、定义、公式。并通过分析一些典型例题加以解析,以此提高解题能力,巩固所学。  相似文献   

4.
关忠义 《西部大开发》2009,(11):139-142
要掌握极限的概念和方法,首先必须掌握极限的“ε-N”,“ε-δ”定义以及要了解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的不同之处,在数学中,我们把用极限的定义验证或进行有关证明的方法称为“ε-δ(N)”证题法。文中详细概述了极限的定义以及用极限概念证明题目的步骤及要注意的地方.最后列举出了证题的方法,其中包括直接证法和间接证法,而间接证法又包括了简单法、限制法、二项公式法、分段放大法、以及递推公式法五种。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就是以上这些,即通过“ε-N”,“ε-δ”定义来证明极限,通过典型例题,介绍最基本的用极限定义证明极限的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军 《魅力中国》2011,(11):392-392
本文就换元法在求值、因式分解、解无理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中的应用逐一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说明了换元思想方法在教学思想方法中有看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统计学原理》中,由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主要有四种计算方法:(1)对逐日变动的时点数列采用简单算数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即a=αn;(2)对非逐日变动的时点数列用间隔长度进行加权,采用加权算数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即a=αff;(3)对间隔相等的...  相似文献   

7.
韩宇 《中国经贸》2009,(22):250-250
时点数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是统计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解决方法是根据是否连续和间隔是否相等将时点数列分为四类,归为四象限图,不同象限采用不同方法计算。  相似文献   

8.
邓凤琴 《魅力中国》2014,(23):253-253
解数列应用题的基本方法,构造数列模型,利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讲介绍有关数列和级数的某些概念和算法,就象它们应用在数学方面的那样。数列和级数简化了商业方面和数据方面的许多问题,包括某些类似上一讲中所研究的问题。在本讲中,我们将考察数列和级数的区别,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此外,我们还将学习它们的若干性质;并且学习极限这个概念。计算级数总和的算法,也将以流程图的形式予以表示。  相似文献   

10.
对于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列问题作为高考时必考的项目之一,所占的比重非常大。数列是我们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一直困扰和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复杂多变的形式,出现在习题和考试中。如果不仔细地辨别区分,它们之间的规律,就会存在浪费时间解题的现象,降低了解题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如果想要在平常的学习中,加强对于基本数学的敏感,准确地判断数字的特征和数字之间内在的联系,就要发散性的思维和发散性的思考。采用多种解题方式,快速的在短时间内找出数列的规律,寻找解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荣彩云 《魅力中国》2010,(11):253-254
本文通过对高中第四章“三角函数”的研究,对三角与函数、三角与数列、三角与向量、三角与方程、三角与不等式五个方面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文章用连续时点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的方法,即用每日时点指标数值之和除以时点指标个数这一基本方法,在2个假定条件下讨论了间断时点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形如an-and=d(提与n无关的常数)的数列用等差数列的定义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由一道求解三角形质心的物理问题引出,然后给出了数列极限的定义和准则。通过分析该问题解的存在性,代入极限的思想,并求得结果,以期为后来极限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分析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众数理论综述 1.众数指标计算公式。众数是在总体标志值分布数列中出现的次数最多,或者说出现的次数频数最高的那个变量,可用以描述和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统计总体的一般水平。其计算公式如下:  相似文献   

16.
张红波 《西部大开发》2011,(12):100-101
规律是普遍存在的,把一个复杂的规律问题分解、转化为若干个简单的问题来处理,从最特殊的取值或起点出发,通过计算、分析,比较它们的共性和差异性,寻找出最本质的特征,从而进行归纳、概括、总结、验证,得到最普遍适用的通项公式,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数学模型,达到解决类似生活实际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别运用灰色数列预测和灰色关联分析两种数学方法对黑龙江省俄入境旅游人数进行预测和影响因素分析。根据研究结果判断黑龙江省未来5年俄入境旅游人数和对俄旅游发展态势,并对黑龙江省俄入境旅游人数的各项影响因素的关联度进行排序,明确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以能力立意是高考数学命题的指导思想,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处设计试题是高考数学命题的新特点和新动向,与递推数列有关的概率问题正是这种背景下"闪亮登场",频频出现在各级各类考试题中,由于这类题目涵盖的知识点多且传统内容与新增内容交汇自然贴切,数学思想和方法考查充分,考生普遍  相似文献   

19.
为认真落实扩大内需、拉动经济政策措施,更好地服务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今年,内蒙古阿盟计划投资3.77亿元,新建农村牧区公路693.7公里。目前,5项通乡(苏木)公路和10项通村公路建设项目正在按计划稳步推进,预计年内建成通车。  相似文献   

20.
刘倩 《科学决策》2008,(12):79-79
本文从新课程教材中挖掘新理念,从更实质方面,找数列与其它各知识的联系,特别是在程序、分割求和方面,把一个计算机解决的问题用数列的求和来完成,并能通过内容与形式上的统一归结到微积分,提早介入微分思想,为我们后面的教学埋下伏笔,体现教材编排的联系性;同时,更加说明了导数与微积分作为高中新增内容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