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严欢 《沪港经济》2010,(11):75-75
录制贝多芬的全部大提琴奏鸣曲——这一全面考验大提琴家艺术水准与修养的试金石,对大提琴家秦立巍而言,应该是早晚的事。在他看来,如果说巴赫的《无伴奏组曲》是大提琴音乐中的"圣经",那么贝多芬的这些奏鸣曲,对演奏家而言,无疑就是一部不可或缺的"字典","内中充满着不同的技法、结构、和声和对位,活似一部大提琴的工具书"。他如是说。  相似文献   

2.
唐龙 《魅力中国》2013,(26):107-107
斯特拉文斯基,20世纪最有影响的作曲家之一,西方现代音乐的代表人物。本文所研究的《三首单簧管小品》是斯特拉文斯基创作风格由“原始主义”向“新古典主义”过渡时期的作品:它融合了爵士音乐的特点。这首作品对斯特拉文斯基本人而言虽不够成熟,但对现代单簧管作品创作风格来说却是开风气之先的作品。本文不仅对斯特拉文斯基创作这首作品进行了背景、风格等进行了分析,还对这首作品的演奏及自身演奏时的体会进行了分析及总结。  相似文献   

3.
许长海 《魅力中国》2013,(32):90-90
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是一首完整声乐作品的两具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与作品的演绎成功与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声乐作品中,单单有人声部分的旋律是无法全面表现作曲家的创作思想,而伴奏部分的出现增加了整首作品的感染力,起到了一个有效补充作用。钢琴伴奏是一首完整声乐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作品的思想感情的缩影,与声乐歌唱一起,呈现给大家音乐美的享受。“就像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歌唱与钢琴伴奏两者也应是既有各自的特点,又必须具备统一平衡关系,只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才能表达出完整,具有艺术高度的音乐”。  相似文献   

4.
蔡莉 《老区建设》2009,(6):52-53
中国风格的花腔声乐作品创作相对薄弱,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尚德义先生对这一领域进行了大胆尝试和探索,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以《火把节的欢乐》此首花腔女高音作品为例,从风格与演唱两方面对其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5.
王咪娜 《魅力中国》2010,(17):199-199
德彪西是印象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传统音乐及浪漫主义的影响下,大胆地运用了丰富的想象,逐步运用色彩来表现了印象派与众不同的音乐效果。德彪西的钢琴前奏曲《帆》是他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音乐创作之一。本文从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结构分析及演奏要点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6.
李玉峰 《魅力中国》2013,(13):106-106
《平湖秋月》这一古曲作为广东音乐的代表,凭借自身的优美旋律,深受人们的青睐。其流畅的旋律、优美的音色在其艺术魅力上具有着迷人的芬芳。而钢琴作为一种外来乐器在演奏《平湖秋月》这首古曲时,既保留了我国民族音乐的元素,又将钢琴这种多声部、多层性、宽音域的乐器的优势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极大的满足了观众的欣赏需求。这部作品不仅将中国文化特色体现在了钢琴音乐作品之中,并且运用西洋钢琴演奏技术使之成为一首玲珑别透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国钢琴曲作品中的精品之作。此次,从风格、伴奏、和声语言、音乐形象几个方面的内容出发,针对钢琴曲《平湖秋月》的艺术魅力。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7.
汪立三以一首陕北民歌的曲调作为基础,并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创作题材改编的中国作品《蓝花花》,运用变奏的手法以三段体结构的原则来构思全曲。分析其风格以及作品的演奏技巧,钢琴作品《蓝花花》将传统音乐与现代技法结合,用民族音乐色彩性调式和声编写,成为既有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的中国新音乐,汪立三先生为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闫璐 《黑河学刊》2012,(8):59+66-59,66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十八世纪上半叶欧洲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是巴洛克音乐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而对于巴赫钢琴复调作品的顶峰之作——《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则被认为是一部充分体现巴赫的音乐风格、音乐形象的大百科全书,是钢琴演奏者的必修课本。在这部作品中,他的复调技巧和艺术技巧都达到了最高峰。这部作品从艺术创造上证实了平均律论的优越性。他的赋格曲标志着调性功能思维的高度发展,整体曲集标志着大小调体系的完全成熟。  相似文献   

9.
马梦莹 《魅力中国》2014,(19):132-132
《斑竹泪》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孟勇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以湘昆音乐为素材进行创作,歌曲通过各种情绪的变化,诉说了舜帝和娥皇、女英二妃的爱情故事,极具湘楚韵味。在2009年的第九届“青歌赛”上,龚琳娜凭借《斑竹泪》这首歌曲获得民族唱法专业组银奖,随后的金钟奖上,该歌曲获得了最佳作品奖。通过这两场中国声乐界的最高赛事,《斑竹泪》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在全国范围内广为流传,深受广大人民喜爱。  相似文献   

10.
夏雨 《魅力中国》2014,(10):75-75
钢琴版的《百鸟朝凤》是华人音乐的经典作品之一,它具有传统音乐的民族特色,作品不仅飘溢着一股强烈的中国特色,在演奏技巧上更无与伦比,是一首具有纯正中国特色的钢琴作品。本文从强弱、踏板、音色、装饰音四个方面探析了这首钢琴曲的演奏技巧。  相似文献   

11.
马思聪本着要将小提琴民族化的美好愿望,创作的每一首小提琴作品都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气息,他的创作在西洋作曲技法中加入了许多典型的中国民族风格、民族语言的音乐特征,具有鲜明的个性;它借鉴了中国民间乐器的演奏手法——滑指的运用,使作品富于独特的民族韵律。而且他的创作经常是从选取一个短小的民歌旋律入手,依据它的音乐内涵而引伸出整首器乐曲来,这种创作方法对于中国小提琴作品的创作发展有着广泛的指导意义。他以高超的才华和技艺谱写的精美乐曲《摇篮曲》,成为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开端时期的最重要也是最有影响的作品。  相似文献   

12.
赵元任的声乐作品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其中钢琴伴奏作品结构的重要部分,其突出特征有三个方面:1.钢琴伴奏在歌曲结构中的形态和意义;2.西方传统和声在歌曲伴奏中的应用;3.民族化旋法的伴奏处理.从这三方面认识赵元任声乐钢琴伴奏,其目的是:不仅可以从微观上认识赵元任在伴奏中的较具体的创作手法,也可以在宏观了解上世纪初我国声乐创作中钢琴伴奏的基本风貌.  相似文献   

13.
郝文新 《魅力中国》2013,(8):339-339
本文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说起,介绍了闻一多先生关于新诗的“三美”理论,分析了《再别康桥》这首诗,分别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个方面,对作品进行了鉴赏评价。  相似文献   

14.
薛蕾 《魅力中国》2010,(8):70-71
《月亮颂》是一首抒情咏叹调,本文以解析《月亮颂》的情感表达为重点,对如何以情带声发挥作品的感染力进行了分析。希望能通过对该作品的创作背景、结构、演唱风格的分析,为声乐学生今后欣赏外国作品、了解外国歌剧的演唱特点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罗爱武 《魅力中国》2011,(11):261-261,244
奥地利浪漫派音乐家舒伯特一生留下了丰富的音乐遗产,仅艺术歌曲就有六百余首,而且绝大多数作品都已成为传世佳作.声乐套曲《冬之旅》中的《菩提树》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其旋律简朴,意境深刻,创作手法简炼,艺术表现完美,本文通过对《菩提树》的结构形式、调性以及钢琴伴奏进行音乐分析,来了解该曲的创作手法及艺术表现力,并在创作背景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它所反映的深刻的社会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6.
赵元任的声乐作品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其中钢琴伴奏作品结构的重要部分,其突出特征有三个方面:1.钢琴伴奏在歌曲结构中的形态和意义;2.西方传统和声在歌曲伴奏中的应用;3.民族化旋法的伴奏处理.从这三方面认识赵无任声乐钢琴伴奏,其目的是:不仅可以从微观上认识赵元任在伴奏中的较具体的创作手法,也可以在宏观了解上世纪初我国声乐创作中钢琴伴奏的基本风貌.  相似文献   

17.
音乐作品《4'33″》以零音符作为作品的载体、以无声的表演现场传达作品创作理念。在整个人类音乐文化中仅唯一部奇特怪作,意味着偶然音乐的诞生与终结。  相似文献   

18.
音乐作品《4'33″》以零音符作为作品的载体、以无声的表演现场传达作品创作理念。在整个人类音乐文化中仅唯一部奇特怪作,意味着偶然音乐的诞生与终结。  相似文献   

19.
索洛维约夫—谢多伊是苏联著名歌曲作家,他写作了如《海港之夜》《共青团员之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一系列优秀的歌曲作品。他的创作具有很高的价值,是苏联歌曲创作中不容忽视的一位重要作曲家。他一生的歌曲作品有几百首,为电影戏剧配乐也达四十余首,多次获得苏联国家级奖项,在创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点,为人们所喜爱。  相似文献   

20.
常毅敏 《魅力中国》2014,(27):81-81
现代民族声乐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创作手段和形式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具有河南地方特色的豫歌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小香玉演唱的《河南人》以其独特的演唱风格为豫歌增色不少。通过对豫歌《河南人》的音乐艺术特征、演唱技巧和艺术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歌曲的特点提出恰当的处理方法,试图为演唱这首作品的民族声乐专业表演者或声乐爱好者,提供必要的借鉴依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