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打开荧屏,时下,选秀节目“奇招”频出:“煽情比惨”、“导师作秀”、“下手孩子”…… 不同于这样的选秀节目,重庆卫视每周六晚十点播出的《奇迹梦工厂》,让人眼前一亮. 这是国内首档影视表演类真人秀节目,在全国各大卫视唱歌类节目泛滥之时,重庆卫视可谓独辟蹊径,它为中国影视界选拔优秀人才,拒绝煽情、恶搞,重视选手现场秀表演功底,强调节目本身的艺术感,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2.
张卓  郑鑫 《魅力中国》2014,(26):35-35
本文从由中央电视台、国家及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全国第一档原创形态的汉字听写教育类电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入手,通过对节目的设计初衷、特色、意义的探讨,深化对汉字发展现状的认识,联系汉字及汉字书写的意义与价值,明确汉字书写在当下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真正实现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3.
这个夏天,居高不下的除了天气外,还有各大卫视歌唱类选秀节目的热度.选秀节目最为集中的时段为周五,不但有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湖南卫视的“快乐男声”,还有江苏卫视的“全能星战”;周日档有东方卫视“中国梦之声”和湖北卫视“我的中国星”.其他时段还有周六北京卫视的“最美和声”、周三广西卫视“一生所爱·大地飞歌”以及周四山东卫视的“中国星力量”. 据索福瑞全国网收视报告指出,浙江卫视21:10档的“好声音”杀出重围,稳坐收视第一宝座.  相似文献   

4.
文劲松 《魅力中国》2010,(29):14-14
2010年各大卫视的相亲节目异常火爆,拉开今年相亲节目序幕的首先是山东卫视的《爱情来敲门》,接着是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但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却后来居上,是它引爆了电视相亲节目,一时成为全民热点。随后,各电视台跟风者不断,浙江卫视的《为爱向前冲》,东方卫视的《缘来是你》…一时间电视台都争着当红娘。其实电视相亲节目早已有之,不过在这之前这类节目都是不成不淡的,为什么2010年却突然如此火爆?透过繁荣的表象看本质,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上都暴露出很多问题。节目的内容暴露了很多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拜金、恶俗、炒作、价值观缺失…节目的形式则是各电视台抄袭之风非常严重,形式雷同,环节设置几乎一模一样。盲目跟风、缺乏创新将会很快耗尽电视相亲节目的生命力。电视相亲节目如果想走得长远,首要的是在内容和形式上创新,其次还要找节目的定位。  相似文献   

5.
高峰 《东北之窗》2014,(11):9-9
正"最强大脑",无非就是生活中那些大脑灵活、谋略过人、记忆超群的"牛人"近期,江苏卫视新推出一档大型科学类真人秀节目——"最强大脑"。这档集智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电视节目,自开播之日起就掀起收视狂澜,一直好评如潮。笔者以为,该电视节目受到观众如此关注的原因,既不是节目形式有多么新颖、多么别致、多么独到,也不是其娱乐性有多么强烈,而是人们热衷于欣赏节目中各路好手所表现出不同寻常的"最强大脑"。  相似文献   

6.
稀有的逆转     
杨道立 《东北之窗》2012,(13):11-11
稀有而不被轻易发现,正是天下宝藏的共同命运。 喜欢夜里看电视。夜里看电视,没人参与议论,也不用体谅别人的感受委屈自己;沿各频道胡乱溜达,随意。随意溜达当中,发现了内蒙卫视一档访谈节目《马兰花开》。  相似文献   

7.
武茜 《新西部(上)》2012,(12):109-109
东方卫视在2010年推出的《中国达人秀》是具有代表性的“真人秀”节目,这档节目的主要创新元素是叙事者创新——平等的地位拉近受众的心理距离;叙事策略创新——灵活的设置带给受众的独特体验;叙事结构创新——精巧的安排吸引受众的持续关注,从而有效地激起了受众的共鸣,获得了良好的收视率和广泛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薛峰 《东北之窗》2013,(20):40-41
大连是文体之乡,文化和体育活动是市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城市性格的形象识别。文体频道总监徐放认为,创新文化和体育节目样态,不仅是丰富和满足市民文体生活需求的必须。也是展示城市精神的媒体责任。一档档新颖新意的文体节目。就成了这座城市365天的节日。  相似文献   

9.
戚蕊 《魅力中国》2014,(11):274-274
在网络通信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电视这种相对较为传统的媒体传播方式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各大省级卫视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如何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成为了各大卫视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合理的编排首播剧,使其能够发挥最大的吸引力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收视率提升方法。现本文就主要探讨了省级卫视的节目编排策略,来研究如何充分发挥首播剧的效应,分析提高卫视收视率的创新途径。希望能够为相关同行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周周 《中国西部》2013,(25):115-117
2013年夏天,无论是大荧屏还是小荧屏,都足够吸引人的眼球! 荧屏上,各大卫视的选秀节目繁多,包括《中国好声音》《快乐男声》《中国梦之声》在内的10多档声音选秀节目轮番上演。可以说,竞争如此惨烈的情况,尚属首次。仅周五晚上.就有湖南卫视的《怏乐男声》、浙江卫观的《中国好声音》、天津卫视的《天下无双》。面对此种情况,观众到底该如何选择呢?又是谁在这样的惨烈竞争中拔了头筹? 随着7月24日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发言人称,为避免电视节形态单一,为观众提供更多的收视选择,总局将对这类节目实施总量控制、分散播出的调控措施。这也意味着同一时段、同种类型的选秀节目集中轰炸的局面将有断改善。但各大卫视纷纷回应:“未受影响” 6月至8月,中国电影市场迎来暑期黄金档,以往暑期档国内院线主要由好菜坞大片占领,但在近几年,随着国产片质量以及票房收入的大幅提升,国内的影视巨头也参与到暑期档的争战中。据报道,去年暑期档三个月,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为41亿,据市场预计.今年仍会维持在40亿左右的水平。高票房带来了高收益,但是不一定会收获高口碑,以《小时代》为例,《小时代》10天票房过4亿,8月8日上映的《小时代2:青木时代》在票房上同样值得期待,但《小时代》收获的骂名更是从国内到国外,从微博网友到《人民日报》。那么,对一部电影而言,到底是票房重要还是口碑重要呢?又是什么原因让今年的国产电影普遍能够收获高票房,但是业内评价呈现两极分化的呢?  相似文献   

11.
王哲 《中国报道》2014,(7):98-99
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殷墟甲骨文距离现在3000多年,3000多年来,汉字结构没有变,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去年,首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中央电视台热播,一时间,全社会汉字听写风潮涌起,很多国人甚至全家总动员"研究"汉字。"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这句话不仅是这个节目的宣传语,也道出了近年来中国人对传统文化及中国文字传承的危机感。  相似文献   

12.
前阵子偶然看到王鲁湘主持的《文化大观园》.其主持之风虽有拿腔拿调之嫌,但仍保持着“万金油”的做派.让人捉摸不透他肚子里究竟灌了多少种墨水。《文化大观园》是凤凰卫视2006年新推出的一档节目.其涉猎范围之广.上达天文,下至地理.中间竟可百花竞艳.完全一档“文化菜篮子”节目。  相似文献   

13.
武华  常青 《西部大开发》2010,(1):200-200,204
搜索时下的电视屏幕,我们会发现全国很多省市电视台不约而同地推出一种特殊的节目形态——故事型电视新闻栏目,如江西卫视《传奇故事》、四川卫视《天下故事》、辽宁卫视《王刚讲故事》、湖北卫视《故事中国》、河北卫视《天下故事会》、重庆卫视《拍案说法》、陕西卫视《华夏点击》等等。这些栏目不仅选择极具故事性和情节性的新闻题材,而且重视叙事策略的戏剧化和电视叙事手段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4.
蒋剑虹 《东北之窗》2011,(Z1):78-80
档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大型婚忑交友节目,一个令人兴奋和感动的平民交流平台,超水准的主持人,新概念的脱口秀,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的完美互动,策划人与执行者淋漓演绎。观赏性、影响力、社会效果、广告效应……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的确创造了中国电视节目的一个历史新高。一台节目是一个时代的折射,但是也是一种风气的导行。这个节目的灵魂应该是爱,是找寻我们心中神圣渴望的爱。但是,在我们观看这台节目的过程中,在那种"条件"比拼的残酷中,爱的脆弱和尴尬往往又会让我们隐隐作痛,欲说还休。许多时候,很现实的诸如有没有房子的问题足以让爱望而却步,许多在感情基础上才能够产生的美好婚姻被物化得面目全非。于是我们要问:非诚勿扰还是非钱勿扰?  相似文献   

15.
谁也不会料到,《中国好声音》会成为当今中国最火爆的电视文娱节目!超高的收视率不但让浙江台突然间一花独放,傲视群雄,亦让央视在内的其他电视台目瞪口呆,望洋兴叹!略感遗憾的是,如此精彩的节目,并非国内原创。这档引自荷兰《TheVoice》的节目,有些什么好创意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呢?  相似文献   

16.
肖鸣 《发展》2012,(11):5-5
朋友推荐看天津卫视的《非你莫属》,本是一档职场求职应聘节目,但因为张绍刚的独特主持风格,演绎出了群贤毕至、犀利交锋、才艺天生的华丽场面,这里不仅展现着求职者的慧敏睿智,而且剖析着人生职场万千气象,尤其是今年1月9日节目中海归求职者刘俐俐舌战主持人和boss  相似文献   

17.
王露晨 《魅力中国》2014,(5):153-154
汉字在中华民族的统一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重要功绩,中华灿烂文化历经五千年而屹立不倒,这也与汉字的不断传承有关。在国家不断向外树立国家形象,世界范围内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之际,文化是帮助我们走向富强的重要软实力。汉字汉语的输出是我们对外推广中华文化时首要面临的工具。由于汉字的特性和在对外教学中不合理方法的使用等原因,使得我们的汉字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瓶颈之一,影响学生学习与了解中国文化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孙旭博 《魅力中国》2013,(25):293-293
汉字,是中华民族祖先智慧的产物。在世界上,只有中国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汉字在历经了千年的文化积淀之后,已经形成了专属于我们自己的传统艺术文化风格,成为一种符号,成为一种标志。汉字本身不但具有文学性,而且艺术特色鲜明。近年来,在中国本土艺术表现中,这种充满传统文化意蕴的符号还没有得到本土艺术家们的重视和利用。与之相反的是图外众多艺术家们却是把目光投向中国,在他们的优秀作品中可以清晰地寻找到中国五千年文化的身影。  相似文献   

19.
听说浙江卫视《中国星跳跃》被有关部门"叫停",不禁好奇,上网一查,所谓叫停云云,果然有根有据。根据之一,是选手释小龙的助手,曾在训练中不幸溺水身亡,节目安全问题令人担忧。根据之二,是某位女艺人跳水时,某些部位遮掩不严,小有走光,节目格调不高。无独有偶,《中国星跳跃》播出同一时段,地方卫视三强之一江苏卫视也播出同类型节目《星跳水立方》。两家卫视,非但节目样式相似,明星阵  相似文献   

20.
时事     
重庆卫视全新改版3月1日,重庆卫视改版,不再播出商业广告,为观众提供了更好酌收视体验。以建设“主流媒体、公益频道”为目标,着着力打造自办精品文化栏目,为观众提供更好的公益电视服务和良好的收视体验。这攻改版的突出变化体现在不播出商业广告,减少电视剧和外购外包节目.增加新闻节目、自办文化栏目、公益广告和公益宣传片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