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永 《魅力中国》2010,(32):178-178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从传统数学重知识、重结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学生在学习中重思维、重过程、重方法、重实践,将学生变成一名探究型学习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中学数学课程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数学是训练人的思维的工具,而数学思维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它能启迪人们领悟数学,运用数学。如何数学思维方法让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和思维的培养有机地联系起来是至关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的研究,自古有之且不断发展。本文在阐述了数学思想方法及数学思维的内涵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调查研究了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差异、思维障碍的成因。探讨了中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策略,最后重点对策之一:从探究型学习出发讲一讲它对数学思维方法培养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敏 《新西部(上)》2012,(11):177-177
中学作文分数占语文考试总分的近半壁江山,要指导学生在作文中写出新意,应教会学生三种思维方法,一是反弹琵琶,引发逆向思维;二是旁敲侧击,引发侧向思维;三是纵横驰骋,引发多向思维。  相似文献   

3.
王忠霞 《魅力中国》2010,(9):85-85,87
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点燃学生思维火花,其中调动学生思考的情趣,培养思维情感,训练应变能力,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史晓辉 《魅力中国》2014,(17):220-220
思维方式与方法是学生分析与解答历史问题的关键。一些学生解题能力低的主要原因是思维方式,思维方法不当。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对他们加强思维训练.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他们解题能力。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陈江丽 《魅力中国》2013,(5):286-286
正确的思维方式对初中物理学习至关重要。很多同学的物理成绩不理想,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表现都比较好,为什么会出现效果与动机的明显反差呢?这就促使我们不得不从学习方法尤其是思维方式、方法上寻找原因。原因是他们存在一些错误的思维方式。对于教学活动的主体一一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是深化物理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要使学生明确为什么学、学什么,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学,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排除日常生活经验的干扰,克服心理定势峋消极影响,是当今搞好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王智萍 《魅力中国》2011,(21):269-269
本文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运用类比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巧设探索性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答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思维素质,而数学思想方法就是增强学生数学观念,形成良好思维素质的关键。如果将学生的数学素质看作一个坐标系,那么数学知识、技能就好比横轴上的因素,而数学思想方法就是纵轴的内容。向学生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课标的基本要求,是数学课改的新视角,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是数学教学的精髓。  相似文献   

8.
雷娟妮 《西部大开发》2011,(10):124-124
数学教学既要注重知识与解题方法的传授,更要以数学为载体,充分发掘学生内在潜力,全力营造发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培养研究型人才提供良好的思维基础。正确的处理好师生关系、发挥教师的组织才能、抓住学生思维认知发展规律、恰当处理获取知识与发展思维的关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我们应该利用学科的特点充分发挥其教育的功效,着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实现推进人类向更高科学领域发展的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9.
刘小明 《魅力中国》2013,(22):156-156
在数学教学中“有益的思考方式,应有的思维习惯”应放在教学的首位。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的纽带,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是培养学生数学意识(观念)、形成优良思维素质的关键。学生只有领会了数学思想方法,才能有效地应用知识,形成能力,在解决问题,进行数学思维时,也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数学思维方法。因此,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在教学中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必然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深化数学教育改革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黄秀云 《西部大开发》2010,(2):162-162,145
创新人才的培养,有赖于教师的创新教学。创新教学的目的是实现学生认知的发展,核心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雏,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创设富有创新思维的情境、氛围、环节、方法、过程,激发学生创新勇气,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裴生军 《发展》2009,(10):101-101
一、学生数学思维受阻的主要原因 一是数学思想方法缺乏。在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中,初中学生掌握得最好的是方程思想,知道并会应用的占84.02%;观察与试验的方法、类比与联想的方法,知道并会运用的分别占25.68%和24.52%,不知道的分别占42.02%和34.44%。二是思维惰性造成思维模糊。思维指向模糊主要表现在对关键信息感知把握不准,思维指向性模糊,出现思维的惰性。观察只停滞在感知表象中,即使撞上关键信息,也不能加工形成有价值的反馈信息,致使思路受阻,从而懒于动脑,久而久之,养成了思维的惰性。  相似文献   

12.
陈时旸  袁媛 《发展》2013,(12):125-125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知识是必要的,但是向学生传授掌握知识的方法,即思维方法更为重要,不仅要“给以鱼”,更要“教以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就是“教以渔”,对其提高学习能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段廉洁 《魅力中国》2014,(2):209-209
数学思维是思维的一种思维成分。它是人们对数学问题的间接概括过程。数学教师非常看重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不仅是因为人们对数学问题的概念、原理、解决方法等相关方面的更深层次的加工和重新概括是数学思维的主要表现,而且也为完善其他思维奠下基础。近年来,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启发和培养的教学内容越来越吸引大众的目光。本文阐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和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课堂教学过程,并对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马英 《魅力中国》2014,(6):161-161
随着当今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的解题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学生思维日益活跃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需要。它不仅不能够对学生思维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甚至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产生消极的阻碍作用,制约着学生思维的延伸和拓展。为了贯彻“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理念,教师必须提倡和探索解题方法多样化。  相似文献   

15.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学好辩证唯物主义,具备辩证思维方法,就能较好地为创新思维的培养打下扎实的基础。只有实施开放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使他们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那么,思想政治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造就更多的创新人才呢?  相似文献   

16.
董字 《魅力中国》2013,(17):157-157
素质教育强调要充分开发智力潜能,而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所以培养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语文学科,更应开发思维,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灵魂,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17.
张正屯 《魅力中国》2010,(4):144-144
我国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指出:“只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学教学要求,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能,又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思维能力是认识能力的核心,一个人思维能力的强弱,不仅与其知识及理论水平有关,而且与其所采用的思维方法有很大关系,化学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引导学生正确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彭毛措吉 《魅力中国》2014,(26):190-190
所谓问题,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问题是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的基石,是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的保证。所以,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让学生主动寻找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真谛,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和认识世界,增强数学素质,促进科学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郑丽 《魅力中国》2011,(1):266-266
一、培养学生思维动机、激发学生思维 数学概念有些是由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有些是由数学自身的发展与需要而产生的,许多数学概念源于生活实际,但又依赖已有的数学概念而产生。根据数学概念产生的方式及数学思维的一般方法,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通过创设数学概念形成的问题情景。  相似文献   

20.
李彦其 《魅力中国》2013,(13):138-138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教师应把创新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力求在活动中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