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电视新闻语言是写作的艺术,电视语言配合画面和其它电视元素形成的电视新闻受众的感官。电视新闻必然要以一定的新闻观念、新闻理论为指导进行采访报道,这就决定了电视新闻语言的写作应当具不同于与广播、报纸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刘慧 《魅力中国》2011,(7):258-258
画面是构成电视新闻诸元素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与广播、报纸新闻相比,非常直观生动的可视画面,也就是电视的视觉语言,以其视听结合、以视为主的基本特征。是电视新闻最显著的特征和优势,同时也是它区别于广播、报纸等大众传媒工具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李亚强 《魅力中国》2013,(13):308-308
新闻电视画面不单是为了通报消息而进行的简单组合,而是在对所拍摄的画面的技术处理和艺术构思的剖析下进行的系统工程。把握电视新闻画面的构成。从艺术和技术的角度认识电视新闻画面,以其为依据探讨新闻电视画面拍摄的技术要领和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4.
在电视新闻实践中,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技成为电视新闻电子编辑得心应手的能够丰富电视画面、增加电视新闻信息、加大电视新闻报道力度的主要手段之一。一些电视新闻编辑常常把合成画面、色键技术、叠加、划变等特技手段综合运用,最大限度地利用电视画面的空间,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多时空地向观众叙说新闻。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技手段被电视新闻电子编辑所用,更应善于巧用,应从新闻实践出发,遵循相应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以可视的画面形象和可听到的声音、音响语言同步结合进行视听双通道传播,它传递的符号是多元的。视觉通道可以利用丰富的细腻的无声语言符号,传递出图像的某种"言外之意"来扩充和丰富解说的内容,延伸并深化主题。视画面是电视新闻表现的基础,电视新闻要凭借具体形象说话。电视画面语言主要是形象语言,它是以一种人们惯有的、熟悉的、能被大家识别和认可的动作、表情来传达一定的内容的。电视新闻不是文艺作品,不是经导演、表演而还原生活真实的艺术。电视新闻在于真实、客观地传播新闻事实,直接展示生活,如实反映事实的本来面目,让屏幕前的观众身临其境地看到新闻事实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代军 《魅力中国》2014,(12):296-296
电视新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新闻采访作为电视新闻的基础,决定着新闻的质量。电视新闻离不开“文字、声音、画面”三点因素的相得益彰,所以电视新闻报道更具事实张力和社会影响力。电视新闻要“厚重”于其他媒体新闻,这对电视新闻记者的要求也更高。笔者结合十年来电视新闻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体会,谈谈个人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7.
陈雨新 《理论观察》2010,(1):159-160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大量的、最常见的、与受众关系密切的是时政新闻。然而,一些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内容狭窄、单一.其报道手法、切入角度、报道口径以及画面、语言的风格都非常雷同,似曾相识,千篇一律。这种毫无生气、枯燥乏味的时政新闻不免使受众产生疏离感,传播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8.
黄建玲 《发展》2008,(7):79-79
电视新闻的文字稿是对电视画面的说明、阐述,它与电视画面相辅相成,共同发挥着作用。电视新闻文字稿的结构和写作方法,具体到口播新闻、图像新闻、现场报道各有不同的要求和特色。  相似文献   

9.
安耀忠 《发展》2013,(5):97-97
电视新闻摄像在电视新闻制作与传播中起重要作用。与其它媒体相比,电视新闻在制作流程上多了新闻画面剪辑这一环节而落后于其它的媒体。因此,在新闻制作中,为了抢时间,必须要求新闻摄像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清楚事件来龙去脉,明晰制作意图,熟悉画面技术构成,在新闻事件现场采取无剪辑的拍摄手法。  相似文献   

10.
曲冰  李军 《黑河学刊》2003,(6):95-96
电视新闻的写作主要是指解说词的创作,它具有弥补视觉语言局限性的作用;在电视新闻中,画面、文字、解说、现场同期采访是三为一体的。文字稿写作在新闻整体编播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的地位。只有正确处理好文字与图像的关系,才能实现声画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完美的信息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1.
电视新闻根据其内容的不同形成了不同分类。任何形式的电视新闻在突出主题中都应注重优化画面结构,增强画面语言的表现力,进而提高电视新闻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2.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真实、准确、客观、公正的电视画面观众才喜欢,才能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作用。不断研究和提高电视新闻的可视性,这不仅是广大观众的要求与希望,同时也是我们电视工作者所应追求的目标。一、以新闻真实为本,提高电视新闻的可视性新闻应始终以真实可信作为提高可视性的根本,新闻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发生的过程,都必须真实可信。缺乏真实性的新闻,就谈不上可视性,而且还可能造成不良的社会效果。因此,电视新闻不能通过“导演”制造出来,只能将新闻事实记录下来,再展现给观众。但这并不意味着电视新闻记…  相似文献   

13.
李静 《魅力中国》2011,(7):253-253
电视新闻是通过电视屏幕图象和解说词相结合的形式传播新闻,是视听合一的新闻式样,直观性和真实性是电视新闻的主要特征。作为当今新闻传媒的佼佼者,它虽然是以图像为主,但文字语言所起的作用也至关重要,首先是电视新闻标题,一些电视新闻工作者对标题不重视,认为受从看电视主要是看画面、听声音,有没有标题无所谓。但笔者认为电视新闻标题的作用更大。好标题的出现可以刺激、  相似文献   

14.
李庆 《魅力中国》2008,(4):13-13
近年来,国内一些成功的电视新闻类节目,在形式和内容上均逐步走出了电视新闻“用语言表述,用画面证实”这一认识上的误区,让镜头语言的叙事和表现功能来突出情节性、故事性、悬念感,可以把这一现象称为电视新闻的故事化倾向。  相似文献   

15.
张喆 《魅力中国》2014,(26):280-280
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新闻拍摄的技术水平和效果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电视新闻画面的拍摄不但要给观众带来及时、准确的信息,还要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电视新闻画面的拍摄是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无论什么时候我们应该考虑到二者兼顾的拍摄理念。本文对于高清电视新闻拍摄手法变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刘艳秋 《理论观察》2009,(5):172-173
每个艺术门类都有各自描述客观世界和交流及表现思想感情的独特手段、方式和方法。电视的艺术语言,是靠动感画面和声音这两者有机融合的画面语言来传递。要拍出有感染力的电视新闻,必须了解和研究画面语言,正确掌握和纯熟运用画面语言。笔者就电视画面语言的重要性谈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汪平 《魅力中国》2010,(31):124-124
现象:电视新闻足通过画面、声音传达信息的,但目前许多电视新闻存在着重复画面太多,所谓的空镜头、万能镜头太多。造成了声画两张皮.包含的信息量很有限。如会议新闻一般就是主席台上的讲演者和台下的观众的头像摇来摇去;反映工业生产成就的就是企业生产流水线的镜头;事件新闻也是仅仅固定的程式——现场加当事人采访;甚至好多新闻节目中摆拍的痕迹太强,  相似文献   

18.
刘芳 《理论观察》2010,(2):172-172
电视是视觉艺术。运用好电视新闻的画面语言,使电视新闻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是打造电视品牌、名牌的重要环节。因此,电视新闻片在注意时效性的同时,应强调表现力。  相似文献   

19.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中的镜头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征 《魅力中国》2010,(21):133-134
民生新闻以其平民化的视角、人文化的表达方式、亲切活泼的叙事语言,赢得了普通老百姓的普遍关注和喜爱。然而在多年发展进程中,众多民生新闻栏目渐渐偏离原有宗旨,在激烈的新闻竞争背景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误读和迷失,尤其集中体现在作为电视新闻的重要表达手段——镜头语言的运用上。本文分析了镜头语言运用失当的诸种表现及其恶劣影响,并指出电视新闻媒体应树立正确的民生新闻理念,善待观众的眼球,拒绝庸俗、低俗、媚俗,净化荧屏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新闻信息的传播具有立体化的特点,声音和画面通过配合协调形成了电视所特有的视听空间。要实现电视新闻的立体传播,达到电视新闻的最佳传播效果,应做到:重视同期声的运用;扩展播音语言的功用;重视非语言符号信息的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