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论语》中有27个"思"字,主要讲"思"与做人做事的关系。【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翻译】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罔然无知,只是想学好却没有学习的行动就会懒惰。"("殆"通"怠",懈怠;懒惰)【解读】学习主要是脑力劳动,脑力劳动  相似文献   

2.
赵玲 《魅力中国》2014,(20):154-154
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疑”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教师重视学生质疑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大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相似文献   

3.
马玉国 《魅力中国》2013,(11):201-201
在数学教育界有这样一个笑话,说台湾一位学者设计了这样一道二年级小学数学题:在一条船上,有75头牛,32头羊,问船长几岁?参加测试的台湾学生有2/3的人答案是43岁。测试大陆的学生时,竟有88%的人答案也是43岁;因为他们认为此题不可能加,所以只能减,而不敢写上“此题不能做。”这是一则笑话,然而作为一名有着二十八年教龄的小学数学教师,我则笑不出来,因为这则笑话的确不是“空穴来风”。我们之一代当老师的,从小当学生时,就崇拜老师、服从老师,很少敢挑战老师的权威,也不敢讲自己的思路。长大当了老师,也觉得学生服从我,崇拜我,把我讲授的内容听会,练会,考个高分,课堂纪律好,就很有成就感。比如学了“笔算除法”,老师讲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我们的学生有向老师提出:“笔算除法能从低位除起吗?”。如果还有学生再提出一个高智商的问题“老师,笔算加法、减法、乘法都是从低位算起,为什么笔算除法就一定要从高位除起呢?”这时,会不会有的老师已经很不耐烦了。会说:“你怎么事那么多,书上就是这样规定的,教你怎么算,你就怎么算。”如果真的老师这么说,试想一下,今后,这个孩子还敢“异想天开”吗?还敢“思维和创新”吗?慢慢地,在学生的心中,就会逐渐形成听老师的没错。这就是中国学生,很听话,很刻苦地去记忆、模仿,就是不敢自主地思考和质疑,没有了疑问哪会有思维呀,没有了思维就更谈不上创新了。  相似文献   

4.
甘德安 《中国高新区》2006,(11):105-107
“用人不疑”是指既然要用某人.就要对他表示信任,而不能轻易对他产生怀疑。宋朝陈亮在《论开诚之道》中说:“臣愿陛下虚怀易虑,开心见诚。疑则勿用,用则勿疑。”实际上。“用人不疑”是历代君王用人之原则.也是没有用好的原则,这一原则至今还误导着我们的人才政策。因此.我们有必要清理一下我们“用人不疑”的思维误区.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的用人之道——用人要疑、疑人要用。  相似文献   

5.
从夏娃受到蛇的诱惑,有了善恶、羞耻之心开始,叶子就不再是它自己:从早期人类用来遮羞,到作为记录信息的载体书写经书,到中国古代文人借来抒发惆怅伤感之思,  相似文献   

6.
王耀成 《宁波通讯》2005,(10):33-33
“人怕出名猪怕壮”,人一出名故事就多了,包玉刚自然也不例外。有一则故事是这样说的:1971年,从伦敦到普利茅斯的火车上,包玉刚遇到了一位英国绅士。绅士问他从事什么行业、包玉刚说我有一些船:绅士问有多少?又开玩笑地补充了一句:有奥纳西斯那么多吗?人们说航运,言必称希腊,说到希腊则必说这位大名鼎鼎的世界船王。但是这位绅士得到的回答却使他大大地吃了一惊:有奥纳西斯和尼亚科新两人加起来那么多。  相似文献   

7.
《开放导报》2005,(4):i0029-i0030
海德格尔在谈到诗与思的近邻关系中,引导我们去经验作为让物存在的词语对物的指令、主宰。当海氏让我们去倾听诗人的道说时,也引导我们返回到我们居留的地方。庄子的梓庆的斋戒、静心是一种去达到把素朴之心向着树之天然敞开的路程,是去经验向着居留之处返回的路途。  相似文献   

8.
兵法上说“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糜军,不知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孙子兵法·谋攻篇》其意是说,不知道军队是否应该前进或后退,而强令其进退者,乃出于盲目,必然縻绊军队,遭致败绩;  相似文献   

9.
《史记?平准书》云:“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所以来久远,自高辛之前尚矣,靡得而记云。”从龟甲贝壳到布刀纸钞,从黄金白银到虚拟货币,从以物易物到资金融通,作为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与金融,离我们从不遥远。  相似文献   

10.
在知识经济的到来与挑战中,越来越多的哲学家、教育家、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深切感到需要改造自己和人们的学习与思维。对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局长保罗·郎格朗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澳大利亚“可以得到的未来”组织会长彼得·伊利亚德意味深长地说:“今天你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所以,要想使自己不成为“未来的文盲”,不成为被明天遗弃的人,就必须善于学习和思维,高度重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一、知识经济的竞争在本质上是创新思…  相似文献   

11.
陈婉梅 《魅力中国》2014,(2):221-221
古人对学习有极其智慧的阐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对初中数学教学尤其有指导意义。新课程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倡导以“主动、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的活动,它是以教材为中心,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的相互作用,使学生获取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创新意识,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教育改革中教师是关键,学生是主体。同时,教师能力的提高及学生能力的提高,都是在实践的探究中逐步确立。由此可见擞师与学生要想发展,必须要将实践与探究融为一体,使之成为促进师生发展、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而反思则是将二者有效结合。那么应从哪些方面实现师生互动的反思模式构建呢?  相似文献   

12.
谭红 《中国西部》2012,(21):28-29
老子的《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在齐家、治国、修身、正己等方面都有着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有经文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它向我们展示了博大宽厚,济世为民,为而不争,大智若愚,恬淡自处的为人之道。作为教师,则应以智者的清醒,将‘上善若水”的境界更好地扩展与提升,拥有美好的为师之道。  相似文献   

13.
梁位亨 《南方经济》2001,142(7):18-19
“三个代表”是共产党之魂;“两思”则是我们民族之魂。“两思”在吴川的实践,富有成效,吴川人将继续努力,深化这项实践,中共吴川市委,市人民政府把调动先富起来的人努力实践“两思”思想,支持家乡文明建设兴办公益事业的积极性当作塑民族之魂的大事来抓。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产业》1996,(8):34-34
盛夏话“苦夏”"苦夏",是一种常见的季节性病症,即初夏发病,盛夏加重,秋凉自愈,多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域,临床上多表现为神疲力乏、思维迟纯、心烦口渴、不思饮食、身体消瘦等,这就是民间常说的"苦夏",医学上称之为疰夏或注夏。医学研究认为,"苦夏"是由...  相似文献   

15.
宋英 《魅力中国》2011,(1):281-281
古人云:“读书贵疑”。“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意思是,学则须疑,疑则当思,思则知进。因此,教师在授课中应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质疑,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循循善诱、启人心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正被广大教师所运用,但仍有部分教师授课如同老牛拉破车一样,可谓艰难耕耘、独唱主角。  相似文献   

16.
李问香 《魅力中国》2013,(23):258-258
在听、说、读、写四项英语技能中,写作对于中国学生来讲可能是困难最大的一项。因为听、读属于接受性技能。这些语言知识可以静止地储存在我们的记忆里,理解就可以产生。而作为产出性的说、写技能则不然,它要枣学习者不但要有丰富的语言知识储备,还要求能够将这些知识变为自己语言的一部分。学生要写出优秀的英语作文,首先需要打下牢固的语言基础。即相当程度的语言造诣、良好的语言修养和敏锐的语言感知能力。而且必须懂得写作的具体步骤。了解写作的性质,掌握写作的技巧。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学生还必须解决用英语思维的问题。不懂得英美人思维方式的人,无论语言功底有多深,是写不出地道的英语文章的。  相似文献   

17.
柳依  刘健 《民营视界》2004,(9):47-49
美国的企业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人们永远不可能通过思考而养成新的实践习惯,而只能通过实践来学会一种新的思考方式。”中国衡山也有一个“磨镜台”的故事,说的是两千多年前,一个年轻和尚每日唱念佛号“阿弥陀佛”,希望成佛,寺里的住持则每日拿砖磨石,想要用砖磨成镜子。年轻的和尚问住持:砖怎么可以磨成镜子呢?住持说:砖块是磨不成镜子的,就像你成天念佛号也成不了佛一样。所以说我们不但要有理想,不但要昭告我们有理想,还必须以行动来实践理想。  相似文献   

18.
苑怀明 《魅力中国》2010,(25):274-274
苏东坡曾说过:“文章最忌随人后”,陆游也说过:“文章最忌百家衣。”作文是思维成果的展示,作文创新首先是思维要创新。作文思维创新,能使文章思想独到、新颖而深刻。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高智能活动。它具有一般思维的性质,又具有独创性、突破性和新颖性。创新思维的结果是实现知识和信息的增值,这是一般思维所无法比拟的,这些正是我们作文所必备的。培养学生作文创新思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名牌”的延伸意识·赵玉琴记得有一位在国际上颇有名气的经济学家曾经说过:“企业要发展、壮大,离不开规模经济,而名牌延伸则是实现规模经济的一种重要手段。”这几句话乍听起来,好象属于平淡之言,但细细琢磨一下,却感到大有道理,对众多企业皆有借鉴价值。顾名思...  相似文献   

20.
李燕 《走向世界》2011,(16):18-19
读书,是历代都推崇的一件事情。《论语》开篇就表明了孔子读书的立场和态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首先认为读书学习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又说"终日而思之,不如须臾之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