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该文对英国作家D·H·劳伦斯的小说《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结局必然性的分析,没有强调人物所处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是着墨于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作者循着克利佛由生理残疾导致心理残疾的过程,映衬了女主人公康妮与另一男主人公梅乐士走向“伊甸园”是对真善美的追求。三个人不同个性的发展,必然导致故事的结局——康妮由了解而厌恶,最终放弃克利佛,选择与梅乐士步入幸福的二人世界。  相似文献   

2.
吕锐 《魅力中国》2010,(12):26-26
弗朗索瓦·欧容是法国极具活力的新锐导演。在他的电影中,性与欲望是不变的主题。在他网罗天下女人的影片《八美图》中,他采取了后现代的叙事手法来展现一个谋杀案中,各个女人的形象与性格。影片最特别的一点是全片没有出现清晰的男性形象,唯一的男主人公,也只是一个只有背影的男人。论文将从导演风格、表演和女性主义三方面对《八美图》进行分析,并结合后现代电影的特性,来阐释本片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3.
陈娟 《魅力中国》2009,(31):133-133
本文重点剖析了《罗生门》这部影片中的人物个性,并且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解剖了几位影片主人公的性格特征,最后对于人性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希斯克利夫是小说《呼啸山庄》的男主人公。他有着对比强烈的爱恨心理。笔者认为希斯克利夫对凯瑟琳的痴爱心理既有着爱情的因素,又与他的恋母情结有关。希斯克利夫的仇恨·心理的产生与他的孤儿生活、养子生活、奴仆生活和凯瑟琳的爱情背叛有着紧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杨玉生 《魅力中国》2011,(11):270-270
《花火》是日本第二部荣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的影片。导演北野武在电影中向观众展示了很多画,从苏珊·朗格“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的观点上来理解,这些画蕴含了主人公复杂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6.
以好莱坞励志影片《当幸福来敲门》为例,从成功的概念、成功的信念以及成功的途径三个方面,分析并探讨了美国价值观中关于成功的意识及其根源。好莱坞励志影片都展现了主人公通过个人奋斗而获得成功的主题,并且体现了美国价值观的核心,即个人主义。  相似文献   

7.
王晓慧 《新财经》2008,(8):54-57
上世纪80年代,美国有部电影《走出非洲》,影片中的女主人公卡伦因不得不离开非洲,而充满了留恋与惆怅。这里,刘建军要说的,是来自保定的一群农民如何跟随他走进非洲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19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红字》是霍桑文学思想和文学艺术的成熟代表,富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自从1850年这部小说发行以来,《红字》就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并得到文学圈中的各种评论。本文通过对男主人公亚瑟·丁梅斯代尔的圣经原型分析,见证了霍桑的宗教特质及其对《红字》的描述。而文章的分析也进一步论证了《红字》这部小说中大量的圣经原型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收藏家》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约翰·福尔斯的处女作,小说的巨大成功为他在二战后的英国文坛争得了一席之地。小说中女主人公米兰达是一位不断抗争的女性,她是通过谴责、写作与逃跑来反抗男主人公克雷戈的统治的。  相似文献   

10.
列·尼·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最著名、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他用生花的妙笔描述了安娜·卡列尼娜的充满戏剧性的命运以及喀秋莎·玛斯罗娃的生活道路。托尔斯泰作品中女主人公形象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说明成长小说的定义及其构成要素, 并以此对2009年上映的英国电影An Education中主人公的成长过程进行分析, 用事实证明该影片的主人公成长过程完全属于成长小说的基本模式, 即天真-诱惑-离家-顿悟-失去天真-认识人生和自我, 并得出结论: 青年人只有经历痛苦的蜕变才能获得精神的升华, 更好地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12.
列·尼·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最著名、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他用生花的妙笔描述了安娜·卡列尼娜的充满戏剧性的命运以及喀秋莎·玛斯罗娃的生活道路.托尔斯泰作品中女主人公形象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相似文献   

13.
《玉观音》是海岩的一部公安题材的爱情小说,从男主人公杨瑞的叙述和回忆中勾勒出女主人公安心的悲剧形象。安心是真善美的化身,一个高度理想化的女性形象,她面对命运的种种作弄苦不堪言。从悲剧美学理论着手探寻安心的性格悲剧和安心悲剧命运的具体呈现。  相似文献   

14.
光影     
《走向世界》2013,(21):115-115
<正>《致命黑兰》导演:奥利维尔·米加顿主演:佐伊·索尔达娜/迈克尔·瓦尔坦/马克斯·马蒂尼/詹迪·莫拉/连尼·詹姆斯/山姆·道格拉斯类型:剧情/动作/惊悚/犯罪上映日期:2013年6月9日小编浅谈:影片是导演奥利维尔·米加顿的第4部故事长片,讲述的是卡塔丽亚·雷斯特雷  相似文献   

15.
心灵的救赎——影片《肖申克的救赎》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桔 《魅力中国》2010,(16):77-77
《肖中克的救赎》这部影片,是根据小说《丽塔·海华丝与肖申克的救赎》改编,由弗兰克·达拉邦特在1994年导演的美国剧情片。该影片运用多种影视手法,围绕着“希望是好事,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永不消散”这一主题而展开。  相似文献   

16.
《当幸福来敲门》 上映于2006年,电影的背景是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讲述了克里斯·加德纳通过艰苦奋斗战胜了诸多挫折,从社会底层奋斗成为成功人士的故事.影片传达了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包括主人公努力进取的精神、 坚韧不拔的意志、 对亲情的重视.展示普通民众的美国梦,需要开拓精神和个人成功.  相似文献   

17.
"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这是这部优秀励志片《肖申克的救赎》中最为震撼人心的台词,其中"希望"是贯穿始终的主题,它闪耀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由的追求的光芒。影片中通过主人公安迪带着希望自我救赎和精神上对狱友的救赎,彰显了"希望"的主题和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该文运用女权主义文学理论来分析威拉·凯瑟的《啊!拓荒者》的男性形象和女性形象的关系,以及女主人公亚历山德拉对男权社会的斗争和反抗.该文旨在论证在《啊!拓荒者》中,男权开始没落,而女权开始崛起,女主人公亚历山德拉是为女权崛起进行了艰苦卓绝斗争的亚马逊女战士.《啊!拓荒者》是一部具有鲜明女权主义色彩的小说.  相似文献   

19.
曾清 《魅力中国》2014,(14):124-124
一直以来电影所涉及的主题和题材都是多种多样的。而在众多题材当中,与“青春”、“成长”有关的题材也屡见不鲜,无论在哪个国家,这类题材的影片都能够取得相当好的成绩,被众多观众所关注。毕竟,每个人都有青春,都经历过成长,那段懵懂的青葱岁月,历经的成长之苦、之乐、之欢愉都是在以后相当长一段人生历程中回味的重点。以成长青春为题材的影片中,占据多数的又都是以男性为主人公,由男性视角切入的影片。从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到北野武的《坏孩子的天空》,从施隆多夫的《铁皮鼓》到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众多享誉世界的成长青春题材影片多以男性为主角。而相反的,以女性为切入点的此类影片却相对较少。本文旨在对大陆导演的部分相关作品进行分析,专注于探讨在特定时期中的女性的生存及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20.
季威 《黑河学刊》2003,(4):96-97
长期以来,由于计生宣传影片的制作费用比较昂贵,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计生宣传影片的制作和发行。随着计算机和影视制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计生宣教影片的广泛制作和发行提供了可能。以计算机为核心设备的非线性编辑系统逐渐应用到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制作之中,使基层计划生育部门也可以制作宣传教育影片,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