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承人作为民族技艺的传承主体,具有延续民族文化和乡土技艺的特殊作用。本文认为少数民族技艺传承人当前面临的困境包括:虽有国家扶持但却无法避免自生自灭的状态、虽愿意传授技艺但却面临人去艺绝的无奈、虽尽力保护技艺却面临青黄不接的危局、虽有现代抢救技术但却赶不上失传的速度。解困的路径主要有:第一,尊重民族技艺传承人意见,培养知识产权意识;第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传承人和受承群体进行界定和资助;第三,制定国家、政府、高校及成立民族技艺协会"四位一体"的培养方案;第四,对技艺类型分类,倡导群众"业余爱好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了当前戏剧研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婺源徽剧传承人江裕民影像口述史的个案研究,讲述了婺源徽剧艺人个人生活史、婺源徽剧传承史、技艺传承及文化史。通过田野调查与访谈口述整理,获取一部分徽剧传承人社会生活经历,对进一步了解婺源徽剧传承与中国戏剧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分析了当前戏剧研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婺源徽剧传承人江裕民影像口述史的个案研究,讲述了婺源徽剧艺人个人生活史、婺源徽剧传承史、技艺传承及文化史.通过田野调查与访谈口述整理,获取一部分徽剧传承人社会生活经历,对进一步了解婺源徽剧传承与中国戏剧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人亡艺绝的窘境,阐述创新非遗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客观剖析当前人才培养存在问题,提出开辟多元教育类型,形成活态传承典型样式,探索代际传承"大师工作室制"培养路径,创新工艺美术非遗传承人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苏州漳缎技艺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却处于后继乏人的困境。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发扬漳缎技艺,培养漳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应该在高职院校纺织专业开设"提花织物设计等""非遗"相关课程,并将其嵌入课程中。学生从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学习漳缎技艺,从而达到传承技艺并创新产品的目的。通过嵌入式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漳缎织机原理、漳缎纹样、意匠、组织设计及织造技艺,并在此基础上创新产品。通过在纺织专业学生中开展漳缎技艺等"非遗"的课程教学可以传承、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6.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是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统手工技艺方面的典型代表,具有文化历史、审美、经济等方面的旅游开发价值。文章在分析苗族银饰锻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实地调研所获取的资料及相关文献,提出了建立苗族银饰锻制技艺资源库、培养传承人、构建认证机制、开发多样性旅游产品、创新营销手段等旅游开发对策,以期能够使苗族银饰锻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村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王店大装"是极具民间特色的一项中华传统技艺,它具有历史传承悠久、人文及社会价值深厚、观众认同感强等发展优势,但也存在人才短缺、资金不足、宣传不到位、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保护与传承措施不合理等问题.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通过完善民俗文化传承的法律法规、多渠道培养技艺传承人、挖掘新内涵开发新题材、利用新技术新平台传播"老艺术",为传统民间技艺构建了良好的发展生态,让"老艺术"焕发出新的光芒,助力美好乡村家园建设.  相似文献   

8.
扬州雕版印刷技艺是一种民族特征鲜明、传统技艺高度集中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针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以扬州雕版印刷技艺为切入点,深入分析雕版印刷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重要性,探索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具体途径,最终为扬州雕版印刷技艺的传承保护以及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9.
"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每分钟都在逝去,民间文化每一分钟都在消亡".传承的压力让"非遗"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生长于大众生活的"非遗",大多散落在民间,仅靠传承人以年迈之躯苦苦支撑着手里的技艺.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活化石”,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密码留住这些非遗项目,就是留住我们民族传统的“根”,文化的“魂”要保护好非遗项目,前提是保护好那些非遗传承人,他们才是大地文化的制造者、承载者、传播者。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壮族织绵技艺的历史沿革着手,梳理了壮锦技艺的现代发展困境,并围绕目前存在的设备与技术、技艺传承人、产品研发、政府保护扶持力度等多方面问题,提出应从加强国家政策支持、搭建政企合作桥梁、构建壮锦文化多元化教育体系3个方面不断完善政府职能和社会运行机制,突显壮锦文化传承保护的制度优势,提升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合力效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宁波城市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传统戏剧、传统美术、民间文学、曲艺、传统技艺等有着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价值。近年来,市文化主管部门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秉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理念,以国家级项目保护为重点,以濒危项目抢救为优先,以传承人保护为核心,以整体性生态化保护为方向,因地制宜,大胆创新,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传承、传播工作取得了创造性进展。目前,宁波市拥有浙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认为云南苗族服饰图案是民族历史传承的载体,从云南苗族服饰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角度出发,探讨云南苗族服饰图案的民族文化传承和当代设计的原则:现代传承对云南苗族服饰图案元素的创新,要对"母题"进行二次改造,进行新元素的转化;云南苗族服饰图案元素的现代性应用,不能简单的拼凑和挪用,而是需要对云南苗族服饰图案的元素在遵从民族文化和民族情感的同时加以重构及适当的转换,以保障云南苗族服饰图案中文化和民族技法的传承。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由于经济社会的进步、政府管理职能的缺失以及少数民族自身意识淡薄,黑龙江省少数民族物质文化资源日趋减少,非物质文化也面临危机。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要使用现代技术手段,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要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苏佳录 《特区经济》2022,(12):90-94
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从硖石灯彩“活态”传承的现实出发,剖析其传承谱系和五大传承困境,指出海宁非遗及传承人的内在关联。从理论角度对比非遗人才的重要性,从整体与局部的辩证思路出发,基于八大技法和灯彩传承人进行互构,突破硖石灯彩传承人危机,为海宁非遗探索优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海宁乡村振兴与非遗传承人的相互赋能,不仅保护了海宁文化的多样性,更为海宁文化振兴提供了不竭的生产动力,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6.
正根据《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指数评估指标数据(2016年度)》,截至2016年底,全省国家级非遗项目已达到217项,传承人数量为122人,省级非遗项目达到1076项,传承人数量为936人。就宁波市来看,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自2004年启动以来,以机制为先导,坚持从规范、管理、制度入手,卓有成效地开展非遗保护的探索与实践,使传承保护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当前非遗工作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桂北红瑶由于其独特的居住环境及历史发展,生活中应用广泛的织锦成了红瑶文化的一种特殊符号,其独特的织造技艺、明艳的色彩与精美的图案让人记忆深刻,这些符号也因此成了我们了解红瑶文化的一个有形窗口。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桂北红瑶织锦工艺的生存却日渐式微,工艺传承面临困境,传承人的老龄化、传承方式的变迁等无疑成了影响传承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红瑶织锦工艺系统的分析,提炼其典型意义的特征,以期在方寸之地梳理其工艺变迁并深层挖掘其悠远的文化内涵,为桂北红瑶织锦工艺的研究及传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榜上宁波     
正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公布宁波新添7位"国宝"级传承人:文化和旅游部日前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宁波又有7位传承人入围。他们分别是布袋和尚传说传承人张嘉国、四明南词传承人陈祥源、唱新闻传承人叶胜建、董氏儿科医术传承人董幼祺、余姚土布制作技艺传承人王桂凤、前童元宵行会传承人童  相似文献   

19.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目前世界的共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之源,是国家和民族文化发展的一部分,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资源,有利于文化生态的平衡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荥经县荥经砂器烧制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荥经县政府为荥经砂器发展做出了巨大努力,然而笔者在实地调研中,仍发现存在许多问题:传承人培养不足;品牌影响力不足;政府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帮助荥经砂器发展。  相似文献   

20.
展恩华  魏伟 《走向世界》2022,(14):76-78
有一种独特的表演技艺,仅靠一张嘴就能模仿自然界的万千声音,它就是口技.清代著名文学家林嗣环脍炙人口的《口技》一文,便记载了当时口技艺人的一次表演过程.如今在山东省济南市,有一位口技表演艺术家,将钻研口技视为毕生事业,为这项技艺的传承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他就是山东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口技项目传承人苗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