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能源帝国"俄罗斯在20世纪90年代进行的经济改革过程中,形成了俄罗斯石油、卢克、尤科斯、苏尔古特油气等垂直一体化的股份制石油公司.这些大型石油公司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参与和影响政府的能源外交决策,并配合国家的能源外交战略,在政府的支持下成功地推行公司自身的能源"外交政策".俄罗斯大型石油公司在能源外交方面的实践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 本文试图从俄罗斯外交政策的演变过程、近期俄罗斯外交的重大举措及俄罗斯外交前景展望三个方面对处于变革时期的俄罗斯的外交进行一些研析。一、俄罗斯外交政策的演变过程综观俄罗斯独立以来的外交历程,其对外政策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推行亲西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俄罗斯外交政策是在继承原苏联“新思维”外交政策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对其作了较大调整和发展,从“苏美缓和”发展为亲西方一边倒。这是由独立后的俄罗斯的当前利益及长远利益决定的。俄独立之后,国内面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其眼前任务是摆脱危机,迅速实现经济、政治制度转轨;而长远目标是“融入”西方,同西  相似文献   

3.
文章阐述了新普京时期俄罗斯外交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普京面临的外交困境,探讨了新普京时代下俄罗斯的外交战略走向。认为俄罗斯为了保证国家利益和大国地位将继续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俄罗斯与美国的关系将在斗争中持续发展,与欧盟的关系将稳中有升,同时大力推进独联体一体化,这是其外交政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印度的外交政策在莫迪政府主导下似乎开始实施一项独特的国际政策,一些学者将其定义为"莫迪主义",而有些学者则认为莫迪政府的外交政策只是"间歇性和偶尔性的变化"。但是,重要的是要关注印度目前基于多协调的外交政策而不是传统的不结盟方式。印度在莫迪政府的带领下不断在外交领域开辟多个方向,如"西联政策"、"东进政策",同时印度还突破意识形态的约定俗成般的外交政治束缚,不断巩固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伙伴关系,试图把自己在中美俄之间的战略三角关系转化为中美俄印的战略四角关系,不断尝试将国际事务的重要参与者转变为国际议程的制定者和国际事务的领导者。种种迹象表明,印度外交政策在莫迪领导下确实发生着动态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作为前苏联的最大继承者,一直奉行亲西方(主要是亲美)的外交政策。总统叶利钦甚至公开主张把俄罗斯完全“融合到西方文明社会”中去。但是,从去年3月份开始,俄的外交政策发生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重要变化,它开始把眼光移向东方,积极发展同东方各国,主要是亚太国家间的关系。叶利钦本人也多次表示要调整俄的外交政策,重视“东方因素”,并在此后提出并逐步实施新的东方政策。在这一背景下,俄对华政策也进行了重大调整。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大幅度调整对西方国家的外交政策,对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北约东扩以及美国在中亚驻军等问题,采取西方国家所谓的"镇定、理智和负责任"的态度,不但使西方国家许多人感到意外,而且也令俄国内许多政治家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7.
冷战结束以后,俄罗斯外交百废待兴,总统叶利钦开始在外交领域构筑更大更广阔的交流平台,试图通过外交领域重新寻回俄罗斯的大国形象,但出于俄罗斯自身原因和国际环境的影响,叶利钦并没有给俄罗斯带来更多的发展契机.普京继任后,开始构筑普京式的外交政策,即打造崭新的俄罗斯的同时根据国家利益,以灵活务实的态度调整当前的外交政策.在外交领域,体现出整体收缩的态势,这虽然与前任总统形成很大的对比,但显然更适应俄罗斯当前的国内外形势.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对外政策调整评析安月军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奉行亲西方的“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但结果并未给俄带来预期的政治和经济利益,相反,俄国家战略利益受损,大国形象日益不佳,国际地位不断衰落。自1993年底以来,俄开始重新调整其外交政策,旨在维护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9.
在考察美国外交政策演变周期时,一些美国学者从公众内敛与外向情绪的变化、干涉主义-非干涉主义范式转换、情绪与利益张力等视角进行了相关解释。这些理论解释虽然提供了探究美国外交政策周期演变的不同视角,但存在情绪决定论、代际宿命论、片面强调国家利益与公众情绪间的内在张力、偏重"高级政治"、对府会关系解释简单等诸多不足,缺乏从美国国内更广泛的政治与社会联系的角度来解释美国外交周期变化的深层次动力。作者通过引入以美国国内经济、政治、文化生态为基底的地域主义变量,用地域主义视角解释美国外交政策"收缩与扩张"的周期性演变规律,有利于克服既有理论解释力不足的缺陷,丰富和深化对美国外交政策演变周期的研究。通过考察美国地域间在外交政策竞争上的组合模式,作者发现,美国东北部、南部和西部地域间的分化与合作推动了美外交政策史上五次收缩与五次扩张,在某种程度上,地域间组合的变化是驱动美国外交呈现收缩与扩张周期性演变的深层次动因。  相似文献   

10.
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国际因素和国内因素只有经过实际的外交决策过程,才能产生最终的外交政策结果。对外交决策过程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微观模式:对决策者认知和个性研究的模式、小集团思维模式、组织过程模式和官僚政治模式等。但是,这些模式存在信息的不充分性、应用的普遍性以及解释力的不完备性等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对外交决策过程的研究需要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选择不同的外交决策模式,如基于外交决策所涉及问题的性质的分析思路、基于最高决策者的分析思路和基于决策单位的分析思路等。  相似文献   

11.
外交决策的微观分析模式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国际因素和国内因素只有经过实际的外交决策过程,才能产生最终的外交政策结果。对外交决策过程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微观模式:对决策者认知和个性研究的模式、小集团思维模式、组织过程模式和官僚政治模式等。但是,这些模式存在信息的不充分性、应用的普遍性以及解释力的不完备性等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对外交决策过程的研究需要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选择不同的外交决策模式,如基于外交决策所涉及问题的性质的分析思路、基于最高决策者的分析思路和基于决策单位的分析思路等。  相似文献   

12.
媒体速览     
全球最有影响力500人中的38个"好脑子"李彦宏成唯一入选"全球好头脑"的中国人尔言美国《外交政策》2013年5/6月刊从政治、媒体影响、军事、财富、智力、善恶等多维度,挑选出控制世界运行的500个最核心人物。这500人中,因聪明才智入选的仅有38人。其中,27人来自美国,4人来自英国和日本,中国、俄罗斯、韩国各贡献1人;男性35人,女性3人;企  相似文献   

13.
由陆南泉、左凤荣、潘德礼、孔田平主编的《苏东剧变之后对119个问题的思考》在新华出版社于2012年8月出版。本书从俄罗斯政治与社会、俄罗斯教育与文化、俄罗斯经济、俄罗斯的对外战略与外交政策、中亚、乌克兰与原苏联地区的其他国家、中东欧国家六个方面对俄罗斯各个领域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精辟的分析。本书共59位各个领域的专家对俄罗斯解体后的政治、经济、教育与文化、外交、后苏联空间的国家的现状等共119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堪称一本关于俄罗斯问题的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中国外交政策经历了几次大的转变,从建国初"一边倒"外交方针到20世纪70年代的"一条线",从"一条线"到"韬光养晦",从"韬光养晦"到和谐世界。在《概论》课教学过程中,从大国关系视野分析中国外交政策演变轨迹,加强学生对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认识和掌握。  相似文献   

15.
老挝人民革命党1955年3月22日成立,提出了"在平等互利原则基础上,与尊重老挝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各国家建立友好关系"的外交政策,带领老挝走和平中立道路,奉行和平共处5项原则,与周边国家及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1975年12月2日,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形成了向社会主义国家"一边倒"的外交政策。随着20世纪80年代冷战结束后,国际和地区形势的深刻变化,老挝实行全方位外交政策。经过60多年的外交实践,老挝对外交流与合作迈出新步伐。在中老建交55周年之际,全面回顾和总结老挝人民革命党的外交政策与实践,有利于中老共同打造牢不可破的"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对外贸易是当前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内容,但既有研究尚没有系统考察这一因素存在的外交影响力。作者提出中国同相关国家双边贸易额度或比例的增加可以提高两国外交政策相似度这一核心假设,并利用联合国大会的投票情况衡量国家间外交政策的相似程度,基于国际关系研究中的现有贸易数据,运用大样本统计方法,以世界上大多数中小国家为分析对象,对这一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冷战后中国同期与一阶滞后的双边贸易总额、贸易份额与贸易依赖的增加可以有效提高相关国家同中国外交政策的一致程度,但这一效应会因具体议题而有所差异:在巴勒斯坦议题上中国贸易相关变量具有较强解释力度,在人权议题上这些因素与政治制度因素一起发挥影响作用,但在军控裁军议题上中国对外贸易因素的解释力度比较低,而美国对外贸易相关因素与美国盟国因素却存在显著作用。由于贸易变量可能与外交政策一致程度存在内生关系,作者进行了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内生性检验,进一步确认了上述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外交与外交学"、"外交与外交政策"、"外交政策与对外政策"、"对外政策与对外战略"、"外交学与国际关系学"这几组重要概念做出辨析,以期对我国外交学学科发展稍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8.
自冷战结束到进入21世纪,中国在俄罗斯整体外交战略中的地位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对俄罗斯对华外交政策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作者将普京就任俄罗斯总统后的对华政策作为分界点,在考察了20世纪90年代俄中关系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在进入21世纪之后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中国经济、政治影响日益扩大的情况下,普京总统对华外交哲学理念的变化和现实政策的调整。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驻华大使拉佐夫近日表示,希望通过举办"俄罗斯旅游年",可以使俄罗斯成为中国游客最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拉佐夫说,俄中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应建立在两国普通民众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因而深化双方互信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之一。为此,两国采取广泛措施,相继举办了"国家年"和"语言年"等一系列持续时间长、涉及地域广、内容丰富的大型活动。俄中互办"旅游年"则是这些活动的延续。  相似文献   

20.
<正>引文东正教作为基督教的独特分支,它的确立是俄罗斯文化形成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弗拉基米尔大公时期,俄罗斯尚处于"宗教虚无"和"多神崇拜"阶段,由于对外交流的广泛,使得俄罗斯开始寻求宗教上的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