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鱼是水中魂     
《中国招标》2015,(48):41-41
他俩的爱情,差一点点就夭折,这在很大程度上受了她母亲不幸婚姻的影响。她母亲是个出身卑微的女子,父亲是高干子弟,地位的悬殊没能阻挡爱情的脚步,但结婚后的母亲受尽公婆的凌辱,父亲也在外面养起了情人。母亲在绝望中喝毒药自杀了,临终前告诫她,找老公一定不要找比自己强的,女人需要爱情,更需要尊重。  相似文献   

2.
J.D.塞林格的成名小说《麦田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霍尔顿是一著名的文学形象,人们对他的性格特点各持己见无法达成一致。在精神分析学家阿德勒的自卑情结理论观照下,霍尔顿的真实内心得以展现,他是一个典型的具备自卑情结的人物,他缺乏对他人的兴趣,躲避现实世界,追求凌驾于他人之上的优越感。导致霍尔顿产生"自卑情结"的原因在于他威权式的父亲,软弱不可依赖的母亲以及父母对另外两个孩子的偏爱。  相似文献   

3.
这几日,我的心绪烦乱极了。看着越来越沉默、越来越消瘦的母亲,我的心痛如刀绞。父亲去世已有半年多了,和父亲相伴近30年的母亲从此再没露过一丝笑容。我非常爱父亲,也深知父母在风风雨雨几十年中的相濡以沫、恩恩爱爱。因此在父亲去世后的这些日子里,我总是小心地绕过父亲的话题,深恐哪个不经意的字眼会碰破母亲心灵的创口,希望时间能慢慢减轻她无言的疼痛。然而,母亲与我交谈得也越来越少了,下班后,她总爱独自呆在卧室里,默默地缅怀过去。“这样下去,她挺不了多久的!”母亲的老友常常焦急地提醒我。谁来助我替母亲挣脱她无尽的痛苦?我心烦…  相似文献   

4.
李睿 《魅力中国》2013,(19):108-108
童年经验包蕴着最深厚、最丰富的人生真味,是一种深刻的生命体验,具有普遍的人生意义。斯丹达尔说得有理:“童年时代不会完结”。25在小说《情人》中,母亲、兄弟、河流、负债、赌博和死亡,童年的种种创伤性体验造就了女主人公永恒的人性隐痛,并成为她与“情人”爱情悲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5.
崔丹丹 《魅力中国》2009,(36):176-177
露斯是《所罗门之歌》中一位独特的女性形象,她是中产阶级黑人女性的代表。本文主要运用波伏娃和弗洛伊德的相关理论,从露斯的他者地位及恋父情结两方面来分析她的悲剧人生,进而探讨她的形象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岩 《沪港经济》2006,(2):28-31
走进泰泓花园售房大厅,我马上就注意到了眼前这位学生模样的"女孩",身着牛仔裤、脚踏运动鞋、丝毫不着脂粉的她,就是今天女主人公的"千金之一"--方婷.之所以称为"之一",是因为她还有一个孪生姐姐.方婷从英国回国后放弃去其他大公司工作的机会,主动帮母亲打点家业,她将这种行为视为"支持母亲的具体行动":"说良心话,干这么大的事业不容易啊,我理解母亲.母亲很辛苦,做子女的应该为她分担一些.何况,我是来泰泓学习的,虽然我在国外也是学工商管理的,但实际的东西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7.
梁枝文 《中国西部》2014,(35):124-127
<正>曾经有一个同学向我抱怨,她有一位美丽的母亲,而父亲却长相平平,两人站在一起,难免相形见绌。同学们都在私下议论:"真是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听到这些话,那个同学总是尴尬地低下头,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本来以为这件事早就被我遗忘了,一次我坐她们家的车,开车的人就是她父亲。  相似文献   

8.
我的母亲     
父亲曾在一个很偶然的时机,向我描绘过母亲年轻时的形象。听着父亲娓娓动听的描述,在我脑海浮现出母亲的形象:圆圆的脸庞,微红的嘴唇,垂腰的长发、瘦小的身材。这是我对母亲最初的印象。她是1976年,在物资行业参加工作的,性格活泼的母亲很快担任了团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9.
正前两天父亲打电话说后院的豌豆角成熟了,他摘了一些新鲜的让我带到县城去,"挺嫩的,你们都好多年没吃了,就是尝尝鲜。"挂电话前,生怕我不来取,他还这样特意叮嘱。多年来,每次给父亲打电话他都说挺好的不让我操心,不知道为什么,听到年迈多病的父亲安慰的话语时我那些不争气的泪水总会沿着眼角慢慢渗出。母亲一直在县城给我带孩子。她是从特殊年代过来的人,总是嫌城里的菜价太高,我也知道她是怕花钱太  相似文献   

10.
关于“容貌歧视”的政治经济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文忠 《特区经济》2003,(12):54-56
"容貌歧视",这是一个由"悦目情结"所引出的理论--实践问题. (一) 笔者之所以撰写这样一个易于引起遐想的题目,是由<上海经济报>上的一条新闻话题所引发的.这则话题讲:张静是天津市一位25岁的未婚姑娘,父亲多年前患脑溢血、脑中风,母亲患有尿毒症,张静是家中唯一劳动力.但是因为容貌有点欠缺,张静去用人单位面试千次竟无一成功.她最近向社会呼吁"给个生存的机会".张静的遭遇,可以说是"悦目情结"和"容貌歧视"问题在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极致表现范例.有过这种遭遇的并不止她一个人.英文里有一个词叫look lsm,意思是"容貌歧视",我们这个社会如何看待look lsm?  相似文献   

11.
乡下的母亲     
在那山环水绕的小山村里,有我的母亲。她与她生长在那个时代的大多数母亲一样,不认识字。然而她总是做出连认字的母亲们也未必能做到的事情。 我们四个儿女都没见过爷爷、奶奶,听父亲讲,爷爷是早年的八路军,被人告密遇害,奶奶一气之下,撇下父亲一个独子早早地去了。至今,每到年节,父亲总把爷爷奶奶的像挂在堂屋,讲一些爷爷为革命工作的事,教育我们好好工作,好好作人。记得前几年每到八一节,乡里、大队就送一些慰问品,这每每勾起父亲伤心的回忆,就被父亲一次次给拒绝了。  相似文献   

12.
俄狄浦斯情结使母亲成为儿子的情人,儿子在感情上畸形的依恋母亲,他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全身心地爱一个杷所爱的女人,不能使两性关系达到精神和肉体自然、和谐的结合,而只能在不同的女人身上得真爱的全部内容:情爱和性爱。他与另一个女人之间,总站立着他的母亲。这种畸形依恋注定是一个悲剧。  相似文献   

13.
人物     
《中国报道》2012,(9):10-10
“1984年父亲参选州长时,有人问我‘长大后想不想当州长’,我说不想。后来母亲参加总统选举,当时我仍然说我不从政。可是,现在我不敢这么说。”8月,曾经的美国“第一千金”切尔西·克林顿接受媒体专访时称,她也许会同父亲成廉·杰斐逊·克林顿和母亲希拉里·克林顿一样,走上从政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阿丽 《改革与开放》2012,(17):47-48
<正>家乡的蓝天沙滩,给了她"最初的开阔"阿梗原名潘丽萍,出生在广西北海,父亲是军人,母亲是一个财会人员,没有遗传给她任何"绘画基因"。3岁开始,阿梗就一边唱童谣,一边自己抓木炭,在厨房的墙上画画:香烟盒上的鹤、房子、电视剧里古装打扮的美女。"画画对我来说,好像就是一种本能。"上小学时,父母一度害怕爱画画的阿梗会耽误学业,便干涉她作画。"所以我一直努力将成绩保持名列前茅,才可以继续画下去"。  相似文献   

15.
母亲     
澜涛 《西部人》2005,(1):28-29
母亲只有小学文化,像小镇上其他人家的主妇一样,母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忙碌着种地、操持家务、照看孩子。凡事无争的母亲有一个特别的喜好:喜欢女孩,以至于在接连生育了三个儿子后,母亲没有尊听医生的“警告”,冒着生命危险怀上了我。当我出生后,母亲面对我这第四个男孩,掉下了泪水。无法继续生育的母亲开始给我留长发,并执拗地呼唤我为“闺女”。儿时的我并没有强烈的性别意识,并常常因为母亲的“女儿”情结而能得到三个哥哥得不到的零食和新衣服。但随着夏季的到来,一头长发就成为我比其他男孩子更容易出汗的烦恼之根。父亲几次劝说母亲…  相似文献   

16.
从1岁的"小米豆",到30岁的"大萌子",北京女孩赵萌萌的身边,总有父亲的陪伴,她的母亲则用相机记录了父女俩的30年.近日,赵萌萌将她和父亲每一年的合照上传网络,时光变迁下的父女情感动了无数网友. "大萌子"上传父女合影的初衷,在于给父亲一个特殊的父亲节礼物.将时间的重量用画面整理出来,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逐浙长大的孩子和逐渐老去的父亲."大萌子"的本意是表达对父亲的感恩和对时光的纪念,却不曾想,神奇的网络,再一次向我们彰显了其独特的力量:原本是个体的情感表达,经由微博发酵,迅速成为公共话题.  相似文献   

17.
“我竟然称自己是狗娘养的,胆子真是大啊!已经去世的母亲、父亲会怎么想呢?我想他们一定会哈哈大笑,一定会很欣赏我这么做,尤其是我的母亲。她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女人,早早就守了寡,一个人把两个儿子拉扯大。她以自己的方式与残酷的现实生活搏斗,并且让我制定自己的  相似文献   

18.
林敏 《宁波通讯》2013,(1):76-76
周日回乡下探望父母,带着父亲爱吃的猪头肉,母亲喜食的油炸带鱼,一路坐汽车倒三轮的,方回到农村的老家。年逾七旬的老母亲旱已在停车地点等候。自打父亲病了之后,周日回去探望成了我每星期的丛修课。当我从公交车上下来,母亲饱经风霜的脸上,绽放出的笑容如菊花般灿烂。她乐颠颠地说,我就晓得你会这个时候归。你爹还埋怨我出来得旱呢!母亲因准时接住了我,脸上现出如孩子般的得意之色。  相似文献   

19.
文章阐述了DH·劳伦斯长篇小说《儿子与情人》的写作背景;对父亲莫雷尔的堕落进行了分析:首先,与妻子身份地位的不同是莫雷尔悲剧人生的根源之一;其次,莫雷尔所从事的工作是他悲剧人生的另一个根源;最后,莫雷尔自甘堕落的性格是他悲剧人生的最后一个原因.这就导致本文女主人公的性格开始逐步将感情全部倾注于自己的儿子,在这样的背景下,女主人的小儿子就在母亲的溺爱和父亲的暴力之下形成了扭曲的性格无法自拔.在这篇文章之中,劳伦斯用他深厚的文学功底,以文字来探究人类的灵魂与情感,以宗教信仰那般的热情来细致的描述人类的肉体与感情.  相似文献   

20.
母亲是党员     
王东 《今日重庆》2012,(11):1-1
父亲走了,在孩子们的劝说下,母亲最终同意跟着我们进城,离开她一辈子也没有离开过的家园。汽车就要起程,母亲突然推开车门:"我不能把奖章落下了。"她快步下车进了屋,在她长年居住的房间里翻找。很快,在封闭严实的大木箱的箱底找到了那个用红绸精心包裹着的盒子,盒子里面是一枚金光灿灿的纪念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