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富强 《特区经济》2024,(3):152-156
“和合”思想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身具多种特性的边疆文化也一直将“和合”思想作为自身文化基石。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中国需要一种普遍熟知更为宏大的思想进行审视和分析,而“和合”思想就具备这一特质。因此,研究和弘扬边疆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芳  丛蓉 《理论观察》2007,(6):72-73
“和合“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孔子“和合“思想是对古代“和合“思想的概括和阐扬;孔子“和合“思想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不同文化间的“和合“关系;弘扬孔子“和合“精神对于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和合大同"思想体现着中国儒家文化地基和架构价值和精华,自11世纪起就在维吾尔族麦西来甫的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并在麦西来甫的音乐歌词、舞蹈等里有着明显的表现方式.在木卡姆套曲里,维吾尔族人民在传唱流行的词曲里,表达着对一个仁爱大同、和谐、秩序井然的社会的向往.在麦西来甫舞蹈的"刀郎"和"赛乃姆"中,美丽优雅热情豪放且洒脱潇洒,体现着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追求和合.和合大同思想用一根若有若无的线将儒家传统文化和维吾尔族麦西来甫文化相结合,在历史长河里供人们欣赏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最有活力的一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传统和合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当今社会发展所用.本文从传统和合思想的释义及内涵着手,详细说明习近平对传统和合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实践,最后得出习近平和合观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姜丹丹 《黑河学刊》2013,(10):108-109
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积淀厚重,精深博大,在五千年悠久的华夏文化传承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高校作为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阵地,应充分理解传统和合文化的伦理内涵,找到和谐校园文化与和合文化的伦理契合点,使和合文化在推进和谐校园文化育人的践行中得到有力的价值体现,使中华民族的和合思想在推动高校教育健康和谐发展、效力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中所包含的优秀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对于社会长治久安和国家的安定团结、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对于维护社会和平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拟对中国传统和合文化及其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简要探究其对当代中国发展进程中的正面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华和合文化源远流长,站在新世纪全球文化视点上,重新审视和挖掘中华和合文化,可以发现现代管理学的精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者相连接所构成的中华和合管理文化思想结构,经过现代转化,能够获得如下启示中华和合管理文化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社会资本;“五和”原则是处理现代企业劳资关系及价值分配关系的重要基础;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对传统供应链管理具有融合优化意义;现代世界各派管理文化思想,通过和合创新,可以洋为中用。  相似文献   

8.
黄彬 《魅力中国》2010,(7X):30-30
中华和合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和合"思想及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人际关系与群己关系、身心关系及个人与文化关系、辩证法的方法论四个方面。其丰富的思想、高超的智慧、宝贵的价值,对于我们今天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解析了《滕王阁序》的思想意识.认为《滕王阁序》是一篇包含儒道思想和合的文学作品.王勃从儒家的志趣方面和儒家的节操方面进行了描述;同时也有道家情感的渗透,作者在道家的风骨方面和心境方面进行了阐述.《滕王阁序》这篇文章体现了儒、道和合的思想,这种思想表现在前者为进的同时后者则为退,前者为显的同时后者则为隐,前者表现为入世的同时后者则表现为滋养.  相似文献   

10.
和合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代表性元素,蕴含着“天下为公”“同舟共济”等思想内涵,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成与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在应对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作出的积极尝试,开辟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新道路。针对和合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内涵开展细致研究,深入理解相互之间的共通点,再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和合文化层面得到启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给予有力促进。  相似文献   

11.
董婧 《魅力中国》2011,(5):124-124
协商民主的发展离不开文化思想的支撑作用,弘扬“和合”思想对协商民主的推进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我们应从中借鉴合理的主张,为构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服务。本文简要介绍了协商民主的概念,指出了在实践中遇到的挑战和困难,最后论述了“和合”恩想对协商民主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中华和合文化源远流长,站在新世纪全球文化视点上,重新审视和挖掘中华和合文化,可以发现现代管理学的精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者相连接所构成的中华和合管理文化思想结构,经过现代转化,能够获得如下启示:中华和合管理文化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社会资本;"五和"原则是处理现代企业劳资关系及价值分配关系的重要基础;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对传统供应链管理具有融合优化意义;现代世界各派管理文化思想,通过和合创新,可以洋为中用.  相似文献   

13.
邢伟  ;俞海山 《特区经济》2009,(1):277-279
本文在分析晋商、徽商等中国传统商帮的经营文化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和气生财,合作致胜"是中国传统商帮文化的精髓。阐述了中国传统商帮文化对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和竞争战略的影响,诠释了当代苏商、浙商、粤商对和合之道的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4.
"通"是中国古代哲学一个重要的概念。包含了贯通、变通、通达之意,一方面"通"是一种静止状态,另一方面又是一种动态的运动和过程。从"和合学"来看,"通"是实现"和合"的一种状态、一个过程,和合"是"通"的结果。自然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只有实现"通"才能达到"和合"。  相似文献   

15.
"和合文化"是内涵深刻的民族文化、大众文化和先进文化.以"和合文化"为底蕴,可以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和合文化"为旗帜,可以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以及协调更广泛的国际关系,促进和维护21世纪世界的和平与合作.  相似文献   

16.
“和合”是中华化的精髓。本试图通过分析,总结出正确弘扬中华和合化,对于解决冲突,化解矛盾,对于推动世界和平与化的多样化发展,推动社会的长治久安以及推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都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7.
《和合加速论:当代民族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深入探讨了当代民族经济发展问题.精辟地分析了后发民族经济体与发达民族经济体的三大差异特征.重点研究推进工业化后进民族经济体、从属民族经济体和少数民族经济体发展的路径.寻求协同差异、融合冲突的规律。和合加速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是民族经济体内部或民族经济体与外部该要素在冲突融合过程中.形成良性互动.并实现超常规发展。其中.和合与加速发展的关系是互相作用、互为因果的.和合是加速发展的前提.民族经济体内部及民族经济体与外部各要素不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加速发展不可能实现。同时,加速发展是和合目标和效果的集中体现.没有加速发展。和合状态也不可能出现和保持。读书并在此基础上概括了民族与民族和合。加速共同发展;民族与社会和合,加速全面发展;民族与自然和合.加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命题。即“三个和合、三个加速”。这个理论探索和创新,考虑了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兼顾了广泛性与深入性、普遍性与特殊性、主体性与客体性,对于指导欠发达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积极、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和合理念不仅符合当今世界的价值取向,还与当代旅游消费者追求内心和谐的要求相吻合。浙江天台山和合文化遗址丰富,独具特色,其整合有利于提升旅游品牌的核心形象,以此确定“和合文化圣地,浙江天台山——关注生命的本原”的旅游意象定位。  相似文献   

19.
廖文杰 《中国经贸》2007,(11):48-51
和合思想以群体为本位,注重从整体上掌握事物,是整合的系统思维模式。商品营销过程的和合思维,必须以人和、利和、势和的战略思想为指导,在对消费心理、消费习惯、消费文化进行认真考量的基础上,一方面综合考虑多种主体、因素的力量和利益,以制定适应于不同的环境、文化的商品营销计划;另一方面,综合考察目标市场的文化环境因素,以文化亲和力影响消费者行为,制定文化与商品巧妙融合的营稍方案,利用文化魅力创造消费需求,推动企业的商品营销工作。  相似文献   

20.
非传统安全维护的“边界”、“语境”与“范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传统安全为安全理论研究的拓展提供了新的视域。如何突破传统的主客观二维度安全界定,探究“主体间”维度的安全新理解,对认识非传统安全的边界有着重要的意义。作者在对安全重新界定的基础上,比较了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在诸多方面的异同,确定了非传统安全的基本定义与边界,考察了“全球安全”、“共同安全”、“协商合作安全”以及“霸权安全”等不同形式的非传统安全维护的国际语境,提出了致力于“和谐世界”目标的非传统安全维护的“和合主义”理论范式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