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到十月,中国的媒体、出版业都开始关切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归属。200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英国戏剧家品特,总算让我们松了一口气。因为此公不像前几年的几位那么陌生,在八十年代大家追捧荒诞派戏剧的时候,品特就被介绍到中国来了,我们对于他还是有所了解的。但我还是可以  相似文献   

2.
桎楠  张勇 《中关村》2004,(11):81-82
谷启珍,1931年出生,曾任黑龙江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外国文学教授,西方文化学者、电影评论家。1954年至1957年成为中国第一批外国文学研究生。上世纪80年代参与编写了《外国文学大辞典》,1988年至1989年到法兰西第七、第八大学访学。  相似文献   

3.
中国软件业已经有了二十年的发展,在经历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体制创新、九十年代的产业化后,国际化正在被越来越多中国软件企业视为新的创业机会。但是就目前中国软件业现状来看,国际化不是仅仅简单的在美国创新模式、日本定制模式、印度外包模式中作出选择就可以解决问题。核心技术和产品、产业规模、以及海外资产经营能力建设等种种问题都是企业国际化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信息产业报道》2004,(12):14-18
一、3G难产 中国3G的难产可以说体现在各个方面,从技术标准的制定、产品开发、运营商牌照发放,一直到主体业务的确立,当然起决定性因素的还是技术标准。大概其,大唐的TD—SCDMA就是我们所想要的中国标准了吧,却又一直不够成熟,在一些颇具实力的外国企业已经基本放弃了在国内推行其标准和产品的前提下,却迟迟得不到国家主管部门的正式认可。  相似文献   

5.
张颐武  CFP 《中关村》2006,(1):132-134
我们到了一年的终结时,总要说时光荏苒,一年就这样过去了。但书其实还是照样出,文章也还是照样写,但一年毕竟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时间量度,它既体现我们生命的成长,又体现事物的变化的踪迹。  相似文献   

6.
郭可尊 《中关村》2009,(10):76-77
中关村—中国IT业的发源地,高科技企业和信息技术的摇篮和心脏,世界人眼中的中国硅谷。从熙熙攘攘的电子产品集散地到如今现代化写字楼的摩肩接踵。中关村无疑经历了脱胎换骨的蜕变。而这种巨变,对于我们这些中国的科技工作者和身在园区的企业来说,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和振奋。  相似文献   

7.
《中关村》2009,(7):7-7
经过30年改革开放,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我们开始进入了满足精神享受的文化娱乐新时代。想一想当年8亿中国人只有8个样板戏,到今天内容多元、形式海量的全民文化娱乐时代,真是一个天翻地覆的大跨越!  相似文献   

8.
张越 《中关村》2012,(4):108-110
城市的迅速崛起,带动了环境艺术设计的快速发展。中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才开始有“装修”的概念。进入九十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城市步入极速发展时期,以上海市为例,在过去十年中,新建的摩天大楼,比整个美国西海岸全部摩天大楼的总和还要多。大量建筑的横空出世,让环境艺术设计真正成为全民要求的开始。  相似文献   

9.
李善友 《中关村》2012,(8):74-74
看起来很漂亮,做起来很残酷,这就是创业。创业的成功是极其偶然的,失败却是必然的。我们看到的是极少数功成名就者的辉煌,看不到的是不可计数的失败者的惨淡和悲凉。2004年,中国创业公司的平均存活时间是3.7年,到了2011年,这个数字下降为2.9年。在中国可以活到3年以上的企业不到10%。  相似文献   

10.
张颐武 《中关村》2014,(11):96-97
时势造英雄,因缘际会,中国在那个历史时刻选择了邓小平;英雄造时势,邓小平无愧于中国和时代的选择。最近,电视剧《转折时代的邓小平》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切。人们通过这部电视剧重新回顾了八十年代邓小平的功绩,也重新认识了中国三十多年发展的深刻的意义和价值。这其实既是对于过去的重温,也是对于未来的期望。从今天历史所到达的"点"上"回溯"邓小平为这个国家所做的一切,我们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他所开创的道路对于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也能够被人们所理解。  相似文献   

11.
中关村视线     
《中关村》2012,(11):14-15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发出中国声音:我一直站在人的角度写人金秋十月,瑞典文学院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这是中国作家首次获得诺奖文学奖的殊荣。"这是莫言的喜事,也是所有中国作家的喜事,更是几代中国作家的梦想"!"既是中国文学繁荣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体现"。外电好评如潮,"以独特见解透视独特世界",中国作家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莫言是一位很好的作家,他的作品十分有  相似文献   

12.
一曲俄罗斯     
王鲁湘 《中关村》2011,(10):95-95
坦率地说,外国文学中.还是觉得苏俄文学亲切。沙俄时代的知识分子和苏联时期的知识分子,他们的命运我们感同身受,他们的思考我们能够理解,他们的悲欣我们不觉得陌生……  相似文献   

13.
《中关村》2014,(3):92-92
中国近三十年来有三件重要的大事:改革、开放和新技术革命。对于这三者的关系和意义,大部分人都在关注改革和开放,而忽视了新技术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我认为应该将“新技术革命”放在与“改革”和“开放”  相似文献   

14.
监控发展了短短20年的时间,从最早的模拟监控到现在火热的数字监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靠人来推动的,必然与人的发展紧密相连,因为只有人,才能书写历史、创造未来。以往我们在看待监控发展历史的时候,总是从技术的角度出发加以衡量和判断。然而,今天我们重新认识监控发展史的时候.应该更多地站在企业与人的角度,共同关注几代监控人所经历的风风雨雨、沧海沉浮。“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  相似文献   

15.
俞敏洪 《中关村》2012,(5):111-111
中国未来的发展,商人阶层的重要地位是不容置疑的,至少是可以位列起主导作用的最重要阶层之一的。从中国传统意义到西方的西点军校,到对于中国政府和企业以及企业家的关系态度上,我们一直在寻求一种未来中国发展瓶颈的突破,以及中国长治久安这种渴望或者需求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关注国际上ITS的发展,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将ITS介绍到中国.实际上,中国在交通运输和管理中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的工作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已经开始,当时称为交通工程.如20世纪70年代末,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与北京市公安局合作首次在中国进行计算机控制交通信号的工程试验.  相似文献   

17.
《信息产业报道》2004,(10):72-72
看一本全面系统介绍中外、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专业书籍,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有很多的借鉴辅导意义。关于SAP产品的书很多,但是针对中国实际情况的.由中国人编写的书,这还是第一本。  相似文献   

18.
《信息产业报道》2003,(4):18-21
微软鲍尔默上任以后,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要在25年内重塑微软。“对于这样的市场,中国必须成为计划的一个重点。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微软公司在这里进行研发和开发的国家,一个是美国,一个是中国。”他说。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对于微软的意义。为了配合微软的中国化,去年6月CEO鲍尔默亲自出马。一到北京,就与中国计划委员会签署了一个超过62亿人民币的框架协议。今年2月,微软领袖盖茨也亲临北京,同样这次财大气粗的微软也按中国这个礼仪之帮的风俗,携来了厚礼——“开放源代码”。也许我们还无法预测微软此次“开放源代码”将会对中国的软件业、中国国家信息安全、Linux发展和微软在中国市场格局到底带来哪些影响,但我们从微软的近期的各种行为中,至少看到了一种姿态,一种要带入中国,一种要全面每时介入中国的软件业的姿态,微软理所当然地选择了中国。  相似文献   

19.
《信息产业报道》2005,(12):40-43
2005年即将逝去,回首过去的—年,我们体会的了手机游戏从幕后走入前台所经历的辛酸,我们亲历了game-V无线娱乐平台的发布,我们见证了手机网络游戏从试探到投入运营的全过程.也经历了手机游戏从无人问津到社会关注。也许2005年对于手机游戏注定是个不平凡的一年。因此,在这新旧交替的日子里,我们完全有必要对过往的一年作一个总结.于是,《2005年手机游戏十件大事》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0.
从去年开始,IBM、Oracle、摩托罗拉等众多跨国公司纷纷加快在中国软件市场的本地化进程。微软也不例外,我们从微软的个案中可以窥视新一轮的“软件人才本地化”大战即将催化中国软件产业发生新的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