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重庆市的非公有制经济近年来发展较快。2006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60万个。增长速度超过15%;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增长1851亿元.比上年增长18.2%。高出全市生产总值增加率6个百分点,其中增加值占全市GDP53.1%,比上年提高近1.3个百分点。到2006年11月,非公有制经济完成投资1152.84亿元,增长22%,占投资总量的59.3%;出口达到19.4亿美元,占全市出口的57.9%。2006年,非公有制经济纳税超过230亿元,增长40%以上,成为全市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非公有制经济单位从业人员新增40万人。达到605万人,占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三分之二以上,成为新增就业的主渠道。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仅2006年大旱累计捐赠就达3600多万元。实践证明,重庆非公有制经济继续以高于全市经济增长速度的水平发展,已成为重庆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对全市的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都作出了显著贡献。  相似文献   

2.
《重庆经济》2004,(8):20-21
第一,两市民营经济发展迅猛,成为经济的支撑。改革开放20多年来,宁波、苏州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企业户数快速发展到2003年的30万家和24.8万家,已成为两市经济的主导。2003年,宁波市民营实体已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1.5%;民营经济创造GDPl469亿元,占全市GDP的83%;民间投资完成425.9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0.8%。苏州民营经济从业人员136万人,注册资本近千亿元,私营个体经济上缴税金占全市财政收入的25.7%。  相似文献   

3.
2008年9月9日哈萨克斯坦总理卡里姆·马西莫夫在题为"中亚·投资机会·新丝绸之路"的研讨会上说,近5年来哈萨克斯坦平均经济增幅达10%;哈萨克斯坦占有中亚国家总GDP  相似文献   

4.
郑亮 《天津经济》2009,(6):56-60
一、分税制改革以来天津市财政收支变化情况 (一)财政收支变化情况 1.全市财政收入 分税制改革以来,天津市社会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GDP由1994年的725.1亿元,提高到2007年的5018.3亿元,年均增幅为16%:财政收入由1994年的96亿元,提高到2007的1204.3亿元,年均增幅21.5%;1994--2007年,全市财政收入年均增幅高于GDP年均增幅5.5个百分点,全市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也由13.2%提高到24%。  相似文献   

5.
工业产值明显回落 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升 市场销售平稳增长 外贸进出口大幅回落1-11月份,上海市经济继续平稳增长。工业生产明显回落,全市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3350.1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7%,增幅同比回落达5.8个百分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自1-4月到达低点后,逐月有所回升,11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加6.5%,增幅比1—10月份提高1.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工作》2005,(11):26-28
“十五”期间,是我市经济摆脱困局、积极蓄势、谋求突破的五年,也是我市着眼长远、在打基础中前进的五年。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61.79亿元,继2002年、2003年增长13.4%、10.8%之后达到25%,为近年来的最高增幅。“十五”前四年,GDP年均增长13.6%;全礼会同定资产投资年均增K33.4%;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2%;  相似文献   

7.
2003年,我国宏观经济进入了快速增长的通道。1-3季度,GDP累计增长了8.5%,全年增幅也将达到8.5%。1-3季度,全社会投资累计增长了30.5%,全年增速可能达到23%左右。如果考虑到物价因素,目前的投资实际增幅甚至高于1993~1994年的投资过热与膨胀期。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在65%,以上,与1988年和1993年的  相似文献   

8.
1-10月份,上海市经济总体平稳。10月份,工业生产增值进一步回落,全市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104.38亿元,增幅同比回落达10.8个百分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有所回升,10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加5.6%,增幅比1—9月份提高O.8个百分点;城市基础设施投资1312.4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1%。  相似文献   

9.
2006年1-6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423.68亿元,同比增长15.96%,再次刷新了近十年来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始终低于GDP增幅的纪录,在2005年超过1.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2006年上半年又超过GDP增幅约2.5个百分点,实现了消费的持续快速增长。认真研究、深入分析这一经济现象,从中找出其背后规律性的东西,对于指导当前的经济工作,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钟平 《广西经济》2006,(6):34-36
“十五”期间,尤其是2003年自治区提出“三点一面”工业布局发展战略以后.桂林把工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和突破口,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工业发展,不但实现了量的扩张,而且实现了质的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2003—2005年,全市工业产值年平均增加100亿元,2005年达507.2亿元(见图1)。“十五”期间,全市工业增幅始终保持领先GDP的高位运行增长态势,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13.6%,增速快于CDP'2.5个百分点,比“九五”时期高1.5个百分点,特别是2005年同比增幅达20.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幅达25.4%;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由“九五”期末的26.3%提高到“十五”期末的33.5%,增加了7.2个百分点;有力地带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全市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从2000年的32.9:30.9:36.2调整为2005年的24.3:39.3:36.4,第二产业增加8.4个百分点。“十五”期间规模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以年均10.2的幅度屡创新高,2005年达146.81,较“九五”期末提高51.2(见图2)。与“九五”期末比,“十五”期末规模工业总资产贡献率11.4%,提高4.6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5.4%,提高了2.3个百分点,2005年实现利润12.8亿元,增加了2.6倍,资金周转2.0次,提高了0.9次,劳动生产率7.67万元/人,提高了1.2倍;规模企业由2002年的448户扩大到2005年的590户,3年增加了100多户。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275.14亿元,同比增长26.0%。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97.52亿元(按与经济普查衔接的方法测算,下同),逼近100亿元,较“九五”时期末翻了一番多。“十五”期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先导作用明显,县域工业呈快速增长之势,非公有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国有企业改革与引资嫁接结合成效显著,产品创新成绩突出,工业结构在发展中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11.
荆茂 《中国经贸》2009,(15):50-50
目前,中国国内有消息称,政府;陪进行新一轮的以内需为主的经济刺激计划。但是世行却不认为这是个好主意,世行的报告认为,2009年中国政府出台更多的财政刺激方案是不必要的.或许亦是不恰当的。政府投资拉动GDP达6个百分点政府推动的大量投资是世行:悔中国经济预测从6.5%上调至7.2%的主要原因。在今年的前四个月,政府推动投资增加了39%.高于2008年同期的预期值13.9%与此同时,市场推动的投资则仅增加13.6%,远低于去年的20%增长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年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出现了一个奇怪现象,就是政府税收收入大幅增加,可是人民群众的工资增幅却很有限.以广东为例,2007年的税收增加了近34.5%。比GDP增幅高得多,可广东职工平均工资只比上年增长9.4%,比GDP增幅要低。有鉴于此,广东省从今年起实施“工资倍增计划”。计划从2008年开始。全省职工工资每年递增14%以上,到2012年比2000年工资水平翻两番。打算这么做的理由是,当年日本在高速发展期的时候也遇到了相同的问题.因此日本政府在上世纪60年代曾实施过“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67年日本提前完成翻一番的目标.实际国民收入增加了一倍。  相似文献   

13.
速度加快。体现在GDP增速逐季加快,一季度增长13.5%,上半年增长14.5%,1—9月增长15.3%,预计全年可达15.5%。其中,工业增速加快起到了决定性推动作用,增长21.9%,占比提高到37%,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投资增长32.2%,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43%,内资增长5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2%,呈供销两旺势头。  相似文献   

14.
根据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统计委员会2009年3月16日提供的数据,乌2008年GDP为36.8万亿苏姆,与2007年比增幅达9%。 其中,塔什干市的GDP为6.23万亿苏姆,与2007年相比增幅达18.6%,增幅位居全国之首。其次是安吉延州,GDP增幅为14%(2.5万亿苏姆),纳曼干州——11.7%(1.42万亿苏姆),  相似文献   

15.
2004年将是我国经济继续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年。如果没有大的干扰,经济将比2003年获得更快的发展。预计GDP的增长将在9.0%~9.5%之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达到25%左右,消费增长在10%左右,外贸进出口在连续两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增幅将有所回落,进出口的增长幅度都将在20%左右;受2003年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滞后影响,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增长将达到2%左右,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将摆脱负增长的状况,达到1%左右的增长。  相似文献   

16.
《港口经济》2012,(3):59-59
2011年,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我国物流业发展取得新进展,物流专业化、社会化进程在结构调整中明显加快。2011年全年社会物流总额达158.4万亿元,物流业增加值为3.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3%和13.9%。社会物流总费用同比增幅为18.5%。与GDP的比率升至17.8%,同比与上年持平。  相似文献   

17.
1978-2002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3%,资本积累贡献率为59.9%,劳动力总量扩张的贡献率为9%,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为32%。也就是说,资本积累、劳动力总量扩张和全要素生产率分别推动经济增长5.5、0.8和3个百分点,资本的快速积累对经济的高速增长起了主导作用。从投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关系看,1995-2004年GDP年均名义增长10.2%,最终消费年均增长9.3%,投资增长年均11.2%,高于消费增长1.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时下,将钢铁业形容为炙手可热一点不夸张。据有关部门统计,2002年,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704亿元,比上年增长45.9%,2003年投资1332亿元,再增长89.2%,今年一季度,增幅再达153.7%。国家改革与发展委员会发言人公开指出,钢铁工业投资已超前5年,说明中国钢铁工业能力近年增长过快.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投资过热。  相似文献   

19.
以项目建设为支撑 促进湟中经济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计划的前三年,是湟中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的三年,是固定资产投资最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力度最大的三年。三年来,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分别为13.6%、13.4%和15.1%;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拉动GDP增长4.9、5.7和7.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增势强劲,有效拉动了全县经济发展,特别是一批重点工业项目的实施,为今后增加财政收入和加快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市投资连续以2位数的速度增长,给我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增添了活力,1995—2001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21.0%,投资对GDP的贡献率在20%—445.3%之间,由此可见,我市经济增长明显依赖于投资的增长:从投资结构变化趋势来看,一方面,政府直接投资仍是推动投资增长的主导因素;另一方面,投资自主增长能力得到增强。其主要特点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