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河南省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又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粮食问题是河南省农业问题的重点,如何更有效地增加粮食供给已经成为河南省粮食问题的难点。从广义上说,粮食供给受粮食政策、粮食生产、粮食需求等因素的影响,但国家粮食政策是影响粮食供给的根本因素。本文主要从国家粮食价格政策、购销政策、投入政策、生产技术政策等方面分析其对河南省粮食供给的影响。一、粮食价格政策对河南省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粮食价格政  相似文献   

2.
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土肥沃。平整后的土地片片相连,纵深广阔,很适合大型机械作业。成片的春小麦长势良好,预示着丰收的景象。这是记者日前在河南省固始县采访时看到的农业合作社粮食生产场景。  相似文献   

3.
入世正极大地加快和推动我国农业和粮食流通的市场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同时深刻地改变了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经营环境,日益市场化的经营环境、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国有粮食企业的战略性改组都给农业政策性金融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本文首先说明入世条款与农业承诺的实质,然后分析入世给我国农业和粮食流通体制以及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经营环境带来的深刻影响,最后是对做好农业政策性金融工作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4.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科学发展观在农业农村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落实,是促进粮食稳步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正很多地方将流转土地用于发展效益较高的经济作物,或用于发展休闲农业,而且随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模日趋增大,这种"非粮化"呈发展态势,令人担忧。现在,土地流转中出现的一种不良趋势不容忽视。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于今年6月中旬发布的《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查报告》指出:一般农户流转土地的"非粮"比例已经高达  相似文献   

6.
对农业产业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打破了原有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方式,向着规模化、现代化发展。不仅提高了农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而且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闯出了一条路子。可以说,农业产业化实质是农业产业的革命。本就农业产业化提出的一些见解有新意,值得从事农村工作的同志一读。  相似文献   

7.
粮食补贴该补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粮食补贴的目标是确保粮食经济安全、帮助农民增收、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为确保粮补目标的实现,必须要考虑粮食补贴该补谁。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平舆、汝南两县农村信用社支持区域经济发展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取得了成效。但也有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信息》2004,(8):36-37
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精神,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中国国务院决定采取九项措施,进一步调动农民积极性,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0.
朱行 《乡镇经济》2000,(6):59-60
基本情况印度有10亿人口,年人口增长平均1.68%。政府农业管理部门是农业部,由4个下属机构组成,即农业与合作局、农业研究与教育局、畜牧业与乳制品局以及食品加工业局。印度实行市场经济,但是政府在某些领域还实施控制。始于1991年的改革已经减少了公共领域在国家经济中的作用。目前,国家经济中约有40%为私人所拥有。农业依然是印度经济和文化结构的一个关键部分,真产值在1998-1999年度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占29%,雇用的劳动力占全国的64%,全国有75%的人口住在农村。印度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创始国之一,…  相似文献   

11.
“双千工程”是省委、省政府六届二次扩大会议上确定的一项兴晋富民的农业工程,这是一项确保粮食稳定增长,实现农业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的系统工程,是我省发展史上一项前所未有的转折,对全区粮食稳定增长和提高农民收入起到了骨干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何春阳 《魅力中国》2013,(29):52-53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河南省逐渐开放市场,河南省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是根据河南省的实际情况。分析河南省的对外开放现状,在河南省对外开放工作中,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本文就将对河南省对外开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探讨如何促进河南省扩大对外开放工作。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其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潜力巨大,但是,由于各种因素限制,河南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非常小。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主要农产品。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粮食是卖方市场,农民习惯于凭经验种植,种植什么,粮食企业就收什么,卖什么,消费者就买什么、消费什么,农业生产力提高缓慢,粮食供不应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日益增强,农业生产力大大提高,粮食出现了买方市场,总量供大于求,出现了农民卖粮难、农业增产不增收的问题。然而,在粮食总量过剩的情况下,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一些优质粮油还供不应求。因此,调整粮食种植结构,逐步实现粮油品种、品质优化,是实现农…  相似文献   

15.
李永进 《乡镇经济》2001,(11):21-22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形势喜人,已经获得历史最好水平。面对这一丰收之年,中央有关部门正在要求各地财政、银行务必早日筹措资金,切实保证原有与新增粮仓的修建以及粮食收购资金的落实工作,真正消除农民种粮的后顾之忧,为搞好今后粮食工作打下可靠的基础。为此,笔就如何进一步做好粮食工作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发展设施农业是用新的思维寻求农业发展的增长点,不仅是农业生产方式的重大改革,也是生产技术的创新,设施农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也将对生态建设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大通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9%以上,人均耕地2.36亩,是全国500家粮食大县之一,也是全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之一。但大通县的农业基础脆弱,经济效益低下,生产很不稳定。因此,发展设施农业是新形势下大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7.
回顾新阶段以来浙江农业发展的历程,是浙江实现农业发展战略根本性转变的时期,是浙江农业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进程最快的时期,是浙江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相似文献   

18.
根据组织的安排,笔者在河南省孟州市挂职锻炼。挂职期间,得知孟州市是河南省黄河小浪底水利枢扭工程移民安置区之一。所以,笔者带着河南省的移民工作对我们三江源生态移民工作有没有可借鉴、可启示作用的想法,到河南省孟州市移民集中安置区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的粮食生产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尽管连续多年增产,但依然存在着种种困境。其中,土地流转、农业金融、农田水利、农业科技等方面急需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农业增产,土地经营模式的改革应是在农民自发的基础之上,政府不适宜大规模推广某一模式。在相关的农业政策中,对于农民人力资源的投入更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我们去的地方是冀中和冀南———河南省的两个粮食主产区。拜访的是两位种粮大户———他们虽不身处一地,但却有着一样的企盼。陈玉彬:磁县讲武城镇滏阳村农民,承包地40亩。李志江:鹿泉市铜冶镇南铜冶村农民,承包地110亩。投入欠账谁来还春灌时节,田野里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对于农民来说,浇地是急活,也常常是烦心事。几天来,家里———麦田里,麦田里———家里,这“两点一线”陈玉彬不知跑了多少趟了。“那股不大不小的清泉在麦地里缓缓地蠕动着,越来越慢,最后干脆停了下来。唉,又没电了呀。”在地里焦头烂额的陈玉彬一点办法也没有,不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