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区域产业创新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璞 《现代财经》2003,23(10):43-47
区域要发展,产业要发展,其关键动因是产业创新。本文论述了培植良好的产业创新环境的重要性以及营造创新环境的两种渠道和四种方法;在分析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发展理论和产业管理理论的基础上,论述了具体构建产业创新体系过程的组织创新、结构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以及应该注意的几个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创新能够带动某一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在对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进行系统论述的基础上,从对影响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因素的分析着手,结合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现状,提出了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群发展与区域创新体系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志红 《经济师》2006,(7):64-66
产业集群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区域创新体系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根本动力,两者存在必然的联系。目前我国产业集群发展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尚未形成完整的区域创新体系,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需要,必须加快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推动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洛阳市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洛阳市现有科技资源现状的调查,基于区域创新体系理论,首先提出了创建洛阳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思路,对各创新主体提出了具体的建议,还特别对发挥基础保障作用的政府提出了3条原则建议和11条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虽然区域创新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在诸多方面存在一致性和互融互动性的联系,但其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子系统,不仅在创新要素构成的层次与边界,而且在创新活动的功能与定位等方面都与国家创新系统存在明显的差异。目前,陕西区域创新体系却存在着简单对应和复制国家创新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缺乏互融互动和区域内空间布局不均衡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陕西区域创新效益的提高,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调整。  相似文献   

6.
制度创新是构建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本文运用系统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了制度在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性,相关实证研究也显示了制度的重要性,而当前的行政体制是制约我国区域创新的深层制度因素。最后,本文借鉴高绩效区域创新体系的制度安排,提出区域创新体系中制度创新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7.
我国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战略重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战略重点研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重要转型期的需要;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构建有中国特色区域创新体系的需要。我国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战略重点包括了区域创新体系创新主体建设、要素流转建设和区域创新环境建设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地区科技、经济部门和有关机构之间相互协调、良性互动,促进创新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融创新执行机构、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创新要素于一体的系统,是提高科技竞争力和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的必要载体,是科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郊区,作为大都市区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经济、社会和科技特点,其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也有自己独特的规律。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在对基层创新体系的内涵、特点及功能分析界定的基础上,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梳理大都市郊区基层创新体系的建设实践,并对推进宝山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作为国家层面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必须加速推进区域创新,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才会具有可持续的竞争力,示范区规划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0.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5,(3):F002-F002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是一项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命题。本书收录了有关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领导讲话、重要文件、区域合作协议和各地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成果等,是一部关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较为全面的文集。  相似文献   

11.
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物流竞争力的动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观音  左泽平 《经济地理》2012,32(3):107-113
在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2005年和2010年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物流竞争力进行了动态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海西城市物流竞争力总体较弱,城市间呈现"洋葱头"型的不平衡结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局面并没得到根本扭转,但具有后发优势;不同层级的城市在挖掘物流潜力和提高物流产业效率上具有差异性;提升城市物流竞争力函需大力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业和第三产业;海西物流人力资源匮乏,已不能适应城市物流发展的需要。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2.
赵智杰 《发展研究》2009,(11):12-14
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提出五年来,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正逐渐成为各种市场要素融合聚集、产业集群迅速发展的新兴经济带。改革开放以后,长三角、珠三角创造了区域发展的奇迹,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最快、投资环境最佳的发展区域。客观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运行特点及其与长三角、珠三角之间的差距,对于汲取两地经济发展经验、明确发展思路、迅速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整体实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将构建“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作为海西经济区的四大战略定位之一予以确认,随着“十一五”规划的逐步完成及“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实施,海西经济区对外开放综合通道的建设事实上迈向了新的台阶。为此,本文拟立足于海西经济区之独特的资源秉赋和发展态势,以此生发出建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的可能线索。  相似文献   

14.
基于RS和GIS技术,解译获得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土地利用数据,参照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表,确定海西区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2008年海西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08年海西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1.43×1012 CNY;各类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对总价值的贡献率差异显著,森林的贡献率最高,荒漠最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构成中,土壤形成与保护价值最高,食物生产价值最低;海西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空间差异明显,西部内陆地区服务价值高,东部沿海地区较低,各生态系统类型服务功能价值分布也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上升到国家战略,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如何评价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实施效果,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设计了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发展的总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水泥业为代表,评价和回顾了福建水泥在全国的定位与发展绩效,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福建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精神,进一步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新一轮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从福建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机遇、挑战和优劣势分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转变;进一步把握好整合、集聚、优化、升级"四个关键"、做好"加减乘除"四篇文章、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注意搞好"四个结合"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加快"海西"跃升式发展做了全面论述。  相似文献   

17.
海峡西岸经济区自主创新实现产业升级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娱 《技术经济》2009,28(3):17-21
本文分析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情况;依据现代新增长理论,对海峡西岸经济区通过自主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9位,产业结构已实现由"二、一、三"向"二、三、一"跨越,工业主导经济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最后,提出建议: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加快创建协调高效的自主创新体系,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以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闽台产业合作共建台湾海峡经济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台湾产业结构互补等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产业合作,共建台湾海峡经济区,将是两地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尽管目前福建市场容量还不够大,台湾对大陆的政策仍然不利于两岸合作的顺利开展,但闽台产业合作已经取得可观成就。随着两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及相关政策的改进,闽台在产业合作上将迈上一个新台阶,最终建成台湾海峡经济区。  相似文献   

19.
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有利于促进两岸和平发展,有利于为两岸和平创富搭建重要平台。作者通过对海西发展战略规划的解读,阐述了福建跨越发展与两岸互利共赢的关系。希望能借助当前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实现两岸共同跨越发展,共建“共同家园”。  相似文献   

2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重点要在促进经济方式转变上下功夫,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孙舂兰书记鲜明地提出,福建省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国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体,承担着转变国民经济发展方式的繁重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