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世界,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十分重视再生资源利用问题。在管理模式上,基本上有两种:一是计划经济;另一是市场经济。我国就是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管理再生资源的国家。废钢铁是一种再生资源,当然在计划管理之列。然而,1987年,国家放开了废钢铁市场,打破了几十年来的计划管理模式,使废钢铁的流通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废钢铁市场  相似文献   

2.
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计委、经委《关于改革废钢铁计划体制的通知》指出:从1987年起,取消上交废钢铁的指令性计划,开放有组织、有领导的废钢铁市场,国家不再上调废钢铁,重点钢铁企业所需废钢铁,由企业用钢材自行串换和采购解决。为了完成“七五”计划期间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进一步缩小指令性计划范围,扩大和发展生产资料市场,全国统配产品已由256种减少到  相似文献   

3.
1987年国家对废钢铁计划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取消了废钢铁上交指令性计划,要求“逐步形成一个有组织、有领导的废钢铁市场。”也就是说要把过去作为统配物资的废钢作为一种商品,通过市场形式来调节供求关系,组织流通。因此,建立一个与当前改革相适应的废钢铁市场体系和管理制度,尤为必要。本文试就废钢铁市场的形式和管理谈一谈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对废钢铁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取消了废钢铁上交指令性计划,实行市场调节和扩大发展废钢铁市场.关于如何建立废钢铁市场,谈几点设想:一、废钢铁上交计划的放开是符合商品经济规律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一些人乘“开放搞活”之机,大搞投机倒把活动,钻营  相似文献   

5.
经国务院批准,从1987年起,废钢铁计划管理体制予以改革:取消回收上交废钢铁的指令性计划,开放废钢铁市场,国家不再上调废钢铁;钢铁企业所需要的废钢铁,由企业用钢材自行串换或采购解决。这是物资流通领域中的一次重大改革,目的是为了调动地方、部门和企业  相似文献   

6.
废钢铁是国家特殊的生产资料,是发展钢铁工业不可缺少的原料,有人称之为“第二矿业”,“地上矿源”。长期以来,废钢铁一直列为国家的统配物资。1987年国家取消上交废钢铁的指令性计划,把废钢铁纳入商品经济轨道,各地废钢铁市场应运而生。在废钢铁的经营活动中,已经引进商品经济观念、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逐步建立有组织、有指导的废钢铁市场,完善市场机制,是全面改革我国废钢铁计划流通体制,适应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废钢铁是整个生产资料商品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拟就建立和发展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充满生机的废钢铁市场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8.
国家取消废钢铁指令性上交计划,开放废钢铁市场,已有6个年头了。这项改革的实质是:废钢铁由国家统配物资的地位变为市场调节商品,运用市场机制支配社会废钢铁资源的枢纽地位,政府部门不再通过行政命令的形式直接干预企业的废钢铁销售权和采购权;而是通过非指令性的形式,即运用价格、税收、利率和产业政策等经济杠杆来调节、引导、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  相似文献   

9.
国家取消废钢铁指令性计划,实行市场开放已一年有余,实践证明有利也有弊:冶金企业反映市场放开不再受计划限制,可自由选购,废钢铁质量好,货源充足,基本上解决了因供不上炉料而“饿肚子”的问题,生产相对有了保证;金属回收企业反映取消计划打破封闭僵化的流通格局,资源收购范围扩大,价格随行就市,并能优择选择销售对象,或按需串换钢材,自身经营方式开始多样灵活,社会与自身的经济效益都有提高。因此,国家首先取消  相似文献   

10.
1987年我国改革废钢铁计划管理体制,取消各地区、各部门上交国家的废钢铁指令性计划。这是生产资料计划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市场。一、改革废钢铁计划管理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建国以来,我国的废钢铁管理工作长  相似文献   

11.
1987年国家取消了废钢铁的指令性计划,全面开放有组织、有领导的废钢铁市场,物资系统的金属回收公司首当其冲,成为第一个没有任何指令性计划的物资企业。赵总理指出,在“七五”期间,要基本完成经济体制改革,奠定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1987年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初步形成生产资料市场和短期的金融市场,提高国  相似文献   

12.
国家为搞活经济,要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故取消废钢铁上交计划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废钢铁市场的开放给废金属市场带来了活力。我们必须广泛采用现代化管理方法。探索出多元化发展的新路子,利用竞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国家决定从1987年起“取消回收废钢铁的指令性计划”、“逐步形成了一个有组织、有指导的废钢铁市场”。废钢铁计划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给我国金属再生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研究课题。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初步拟订了1987年的研究计划,供全国金属回收  相似文献   

14.
1987年,国家取消废钢铁上交指令性计划,改为用钢材串换废钢铁。河南省金属回收公司就如何适应改革后的新形势,建立有领导、有组织的废钢铁市场,发挥物资部门在市场调节中的主导作用,为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提高经济效益,于元月15日至17日在郑州召开了全省十七个地市金属回收公司经理会议。国家物资局金属回收局领导委托计划处处长陈荣庠同志一行二人专程从北京赶  相似文献   

15.
国家取消了废钢铁的法令性上交计划,给废钢铁市场带来了勃勃生机。金属回收部门,作为废钢铁商品的经营者,必须适应市场形势需要,围绕市场搞经营,在市场竞争中求得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一、提高对商品经济的认识,尽快实现企业的转轨变型。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入,我国的生产资料市场正  相似文献   

16.
国家决定取消上交废钢铁指令性计划,开放废钢铁市场。这一改革,大大促进了钢厂生产和废钢铁回收行业的发展。为了适应新形势,我公司在深化企业改革、推行经济责任制、开展废钢铁串换钢材、搞活物资流通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开放市场的第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1987年国家改革了废钢铁计划管理体制。取消了指令性上交计划,开放了废钢铁市场。这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废钢铁市场开放后,我市计委系统、物资系统和供销系统分别进行了调查,并且召开了市直属机械行业部分需用钢铁的企业进行座谈。结论是:取消指令性计划是正确的,但管理不能放  相似文献   

18.
赵紫阳总理在“七五”计划的报告中指出,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商品市场,逐步完善市场体系,不断扩大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是“七五”期间经济体制改革的三个主要方面之一。废钢铁作为生产资料,从今年开始,改指令性计划为市场经济,这是适应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发展需要的。国家计委和经委在“关于改革废钢铁  相似文献   

19.
今年,国家对废钢铁实行计划体制改革。如何适应改革的形势,发挥废钢铁流通领域的主渠道作用,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但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单位的积极支持下,全公司上下较快地转变了思想,提高了对改革的认识,积极参与市场调节,坚持“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思想,较好地完成了今年的各项任务。废钢铁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1987年1~8月份收购废钢铁19750吨,为前年同期的136%;组织各类钢材参与市场  相似文献   

20.
随着废钢铁计划管理体制的改革,废钢铁市场如何建立?我认为需要探讨的中心问题应该是废钢铁流通的市场模式问题。本文就此作一些粗浅的议论。一、市场模式的特殊性问题市场是商品交换过程中所有供应和需求之间经济关系的总和。对于一般商品经济说,任何市场都要符合价值规律并遵循供求平衡原理,这是无疑的。但是在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下的商品市场之间、在生活资料市场与生产资料市场之间、在废钢铁市场和一般生产资料市场之间,其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