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先从理论上对影响贵州省保险需求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保费收入受地区生产总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物价指数、受教育程度、人均储蓄余额几个变量影响的结论.接着,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证实了所选变量确实对贵州省商业保险需求产生重大影响.最后,根据模型结果给予经济解释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先从理论上对影响贵州省保险需求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保费收入受地区生产总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物价指数、受教育程度、人均储蓄余额几个变量影响的结论。接着,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证实了所选变量确实对贵州省商业保险需求产生重大影响。最后,根据模型结果给予经济解释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保险公司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分红性质的寿险产品,覆盖了养老、少儿、人身意外、健康保障等各方面需求。2004年分红保险的保费收入为1760.49亿元,占人身保险保费收入的55.03%,虽然2004年以来分红保险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但仍占据人身保险收入的半壁江山,对我国保险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保费收入、贵州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口总量、教育水平与人身保险需求的关系.本文通过对贵州省2006年到2016年人身保险市场需求状况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来探寻影响人身保险市场需求的因素,并通过这些研究进行回归模型的拟合,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保费收入、贵州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总量的增加会使人身保险的需求增加. 相似文献
5.
李春燕 《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3,(4):32-35
新疆人寿保险市场近几年有了迅猛的发展,然而,与国内保险业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制约和影响新疆人寿保险市场需求的因素有很多,本通过实证分析列举了其中的一些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收入差别对投资需求影响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入总量对投资的影响,在投资理论中已有广泛论述。而收入差别对投资的影响,虽已受到经济学家们的关注,却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本文拟从数理分析的角度,探讨收入差别对投资需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童品德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5,(22):14-14
一、影响寿险业需求因素
分析保险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有支付能力和保险利益的社会组织及个人对保险经济保障的需求量。它是整个社会的保险产品消费水平的基础,也是保险业赖以发展的基础。保险业的健康发展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提供强人的支持和保证。本文试图从影响寿险保险业发展因素着手.定量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社会网络这一变量引入Eeckhoudt和Kimball的模型,从理论上推导出收入波动会显著增加家庭商业保险需求,而这种影响会受到社会网络的调节,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5年和2017年平衡面板数据的微观检验进一步印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在微观检验中,本文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收入波动对家庭商业保险需求的影响以及社会网络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收入波动显著增加了家庭商业保险需求.从家庭层面来看,以"送礼支出占比1"衡量的社会网络显著降低收入波动对商业保险需求的正向影响,且该影响主要存在于低受教育水平和未接触互联网的家庭中;以"兄弟姐妹数量1"衡量的社会网络也显著降低收入波动对家庭商业保险需求的正向影响.从社区(村)层面来看,以"送礼支出占比2"和"兄弟姐妹数量2"衡量的社会网络也显著降低了收入波动对家庭商业保险需求的正向影响.本文拓展了背景风险影响保险需求的研究视角,为保险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11.
文章分析了1999、2001及2004年洲际保险业的发展格局,并就各大洲的保险业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世界保险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北美洲与非洲分居世界保险业两极、洲际间保险业发展水平差异显著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分析二十年来贵州省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结构的变化特征,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双对数模型,测算了贵州省城镇居民对各项消费的需求收入弹性,结果表明:贵州省城镇居民随着收入的不断增长,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消费支出不再仅满足于生活基本需求,而逐渐转向享受、发展型消费,生活水平正在由小康向富裕迈进. 相似文献
14.
“十五”时期,是青海省发展历程中的最好时期,这五年,时逢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我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全省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全力推进“消除贫困、富民强省”和“深化改革、创新体制”两大历史任务,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2005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43.2亿元,年均增长12.0%,人均10043元。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17亿元,年均增长20.9%。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3.3亿元,年均增长1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58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165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分别增长8.4%和5.5%。五年城镇新增就业15.2万人,减少农村牧区贫困人口77万人。“十五”时期是全省经济快速增长、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是发展质量最好、城乡面貌改善最明显、人民安居乐业、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 相似文献
15.
黎利权 《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2,1(5):45-47
本文从储蓄恒等式的理论出发,对我国近年来储蓄转化为有效需求的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定量地分析了积极财政政策在储蓄转化为有效需求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积极财政政策淡出以后的储蓄转化格局作了初步的预测。 相似文献
16.
上海居民的消费作为宏观经济变量,决定着产品的需求,影响到生产和就业,以及整个上海的经济发展。本文从上海市近年居民人均消费、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费价格指数等数据入手,运用计量经济学相关方法,考证影响上海市居民消费支出各因素的作用,并根据结果提出了一系列适合上海市现阶段发展情况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上海居民的消费作为宏观经济变量,决定着产品的需求,影响到生产和就业,以及整个上海的经济发展.本文从上海市近年居民人均消费、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费价格指数等数据入手,运用计量经济学相关方法,考证影响上海市居民消费支出各因素的作用,并根据结果提出了一系列适合上海市现阶段发展情况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
我国消费率呈不断下降趋势,不仅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消费率的下降主要表现为居民消费率的下降。本文阐述了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现状,探讨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在人均收入持续增长情况下呈现增长不足的原因。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出我国住宅、教育、卫生医疗支出及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进行计量模型分析,最后提出扩大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其增长率远远超过收入增长率,而对房地产价格波动率的研究很少.本文根据2004年各省相关横截面数据,运用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建筑成本增长率、空置率三因素对房地产价格增长率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模型结论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