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现代商贸工业》2004,(Z1)
<正>市场的严酷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对于做到相当规模的企业来说,是通过迅速的繁殖产生更多的不同变异体,从而获得新环境的生存条件呢?还是集聚能量保持低调,尽量回避环境的杀伤?这些都是很值得人们思量的现实问题。前者的难度在于需要保持企业与社会之间在能量交换的均衡,后者的危险可能在未来失去获取生存资源的能力。据说,某大企业关于"产融结合"的战略就是为2007年外资银行大举入境,混合经营成为趋势而量身定做的。然而,由于在时间上的跨度太大,所以,这家企业所需要的巨大能量支撑,只能选择以空间来换取时间。因此他们选择的不断做大规模,已经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做大了。他们已经不能遵循"知己知彼"、"把握大势"的一般市场规则,而是要遵循"相对论"--"大者不死"的规则,被动地去做大,等待时间收益来置换空间成本。遗憾的是,他们终于没有摆脱"地球引力"。 相似文献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企业创新人员的享受观和名利观及其他 欧美流行一句话,一心想得到诺贝尔奖的人得不到诺贝尔奖.这句话很有哲理性.有人曾问过李远哲先生,他说他从来就没想过能得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14.
当前产融结合发展中的监管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与重视。目前我国产融结合监管至少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产融结合监管法律法规不健全;二是金融领域监管主体多元;三是企业内部监管的动力不足且作用有限。本文认为目前应从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框架,以及构建产融结合监管指标体系等方面,来考虑改进和完善现阶段我国的产融结合监管。 相似文献
15.
16.
产融结合:大企业集团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融结合是指产业部门和金融部门通过股权关系相互渗透 ,实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相互转化直接融合。一、中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实践概况(一 )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初步实践企业集团的产融结合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东风汽车工业财务公司成立。1986年底东风汽车联营公司向国务院打报告 ,提出要建立产业银行。后经中国人民银行变通批准成立企业集团内部的金融机构———财务公司。1987年5月东风汽车工业财务公司成立 ,这是企业集团进行产融结合的最早实践。经中国人民银行1992年《关于同意华夏银行开业的批复》,以首都钢铁公司为母体设立的华夏… 相似文献
17.
对于悖论思维的研究现已成为学者对企业进行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主要从三家逆潮企业入手,分析管理者的悖论思维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特别是战略制定与选择的方面.并通过对多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悖论思维产生的原因与未来值得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正>在职业化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是产品、技术、市场、人才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的竞争。但这种基于产融结合的商业模式,在环境巨变的拐点,崩塌了。如果把企业的"企"字解开,就是人、止——人到此为止。所以在讨论制度的时候,要把企业家和企业本身分离开,不要把我们当前发生的危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思维误区主要包括战略经营的思维误区和人才战略的思维误区。企业家深受特定生活、工作经历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基本上都形成了自己惯用的、格式化的思维方式,这种惯性的思维方式常常导致企业陷入思维的误区之中。企业应走专业化、精细化、稳健型的发展道路,适当加大研发投入的力度;关注员工满意度和员工忠诚度,建立"技术"和"管理"岗位的双通道职业发展路线;选择技术跨度小、研发周期短的项目,有选择性地进行产品的后期开发。 相似文献
20.
提到李友,大多数人可能并不熟悉。他曾是资本市场一度的风云人物。2001 年,李友加入方正科技,开始安安静静地做起了职业经理人, 2003年之后,更升任方正集团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掌管上千亿的资产规模,他却打趣自己做的是保姆的活儿。转眼间,李友淡出江湖已十载有余。10 年前的资本江湖可谓风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