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3 毫秒
1.
国内外旅游声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声景作为旅游研究的新兴方向,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文章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关于旅游声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国内外旅游声景研究的差异,并指出了未来中国旅游声景研究的主要方向.主要结论包括:(1)在研究内容上,国内学者主要关注了声景资源的识别与开发和旅游地声景的评价等内容,而国外学者则关注了从安静声景的价值判断到旅游噪音的影响和治理,从声景视角下的旅游体验到新兴快速发展的音乐旅游等多个层面的内容;(2)在研究视角上,国外相关研究引入了文化人类学、民族音乐学、声学生态学、文化地理学等多种理论视角,实现了旅游声景研究的多视角融合,而国内基于地理学或旅游学视角的研究尚不多见;(3)旅游目的地的声景建设与改善、基于声景视角的旅游体验、声景变迁及声景遗产的开发与保护等是中国未来旅游声景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旅游生态效率的一个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军  马勇 《旅游学刊》2017,(9):47-56
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使得旅游可持续发展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从旅游生态效率视角探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文献还不多见.文章通过梳理生态效率概念的提出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认为生态效率是对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测度.在回顾旅游生态效率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发现既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旅游生态效率的测度与评价;第二,旅游生态效率在目的地管理当中的应用.基于以上研究现状,文章从旅游生态效率的概念、研究领域、研究方法与研究时间段4个角度对既有成果进行了总结,并认为目前旅游生态效率研究的特征与趋势表现为4个方面:(1)旅游业碳排放估算对旅游生态效率的测度至关重要;(2)旅游生态效率测度方法较为单一;(3)旅游生态效率影响因素是目前研究的空白点;(4)数据包络法、随机前沿法等的应用将使旅游生态效率的研究更为深入.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市居民旅游需求差异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滕丽  王铮  蔡砥 《旅游学刊》2004,19(4):9-13
旅游需求分析是旅游开发的基础。旅游需求差异分析有利于认识旅游市场特征。本文认为差异问题可以转化为分类问题,于是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Kohonen网络对中国39个城市居民的旅游需求分类,然后考虑了收入、旅游消费占收入的比例、区域旅游供给强度和交通条件4个因素,对各个类型的城市居民旅游需求特征信息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得到的认识是:(1)从出游率和消费两方面衡量中国城市阃居民的旅游需求的确存在类型差别,并且在不同程度上与人均收入有相关关系。(2)人均收入与旅游需求存在相关性,但是不同地区(城市)的人均收入只影响其部分旅游需求。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我国旅游研究大多基于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或是社会学、人类学的视角,而从伦理学的角度研究,不论从著作成果、影响力或是实际从事研究的学者数量上看,所占比例非常少。究竟,从伦理学视角研究旅游即旅游伦理的研究重要不重要呢?笔者认为旅游伦理的研究(尤其对中国的旅游发展而言)相当重要,原因在于当今旅游发展的现实困境及旅游伦理理论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5.
罗浩  冯润 《旅游学刊》2019,(11):116-123
目前,旅游学界对旅游景区、旅游产品、旅游资源、旅游吸引物等概念经济性质的理解较为混乱,存在以下误区:将旅游景区与旅游产品混淆,将旅游产品与旅游体验混淆,将旅游景区与旅游资源混淆,将旅游资源与旅游吸引物混淆。文章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尝试剖析旅游景区、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的经济性质,继而延伸到对若干相关概念的经济性质的界定,试图厘清以上误区。研究结果认为:旅游景区是(景区业)旅游产品的生产单位和生产场所;旅游产品是由旅游吸引物、设施(硬件)、人员(软件)的组合所营造出的一种综合性服务,是景观服务、设施服务、人员服务的有机组合;旅游资源是原赋的旅游吸引物,是一种特殊的自然(原赋)资源,是旅游业所特有的一种生产要素;旅游吸引物是指一切具有旅游吸引力并可为旅游业利用的事物,包括旅游资源和人造旅游吸引物,后者本质上是资本和/或劳动,而不是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6.
海峡两岸境外团体套装旅游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团体套装旅游是亚洲许多国家及地区的主要海外旅游形式,本研究探索性地研究了海峡两岸境外团体套装旅游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方法通过对台湾(台北)与大陆(北京)两地共30家经营境外团体套装旅游的旅行社高级管理者进行深度访谈后,通过分析得到419项类别目(台湾214项;大陆205项),归类过程信度值均超过0.8.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海峡两岸的境外团体套装旅游发展具有相似性;第二,海峡两岸旅行社将朝"大者恒大、小者转型"的方向发展;第三,海峡两岸团体套装旅游产品的包装及营销手段将更趋向消费者导向;第四,在定价趋势上,大陆将朝"参考同业定价"与"需求导向"发展,台湾将以"低价竞争"发展,等等.本研究结果从应用价值上,可为海峡两岸经营境外团体套装的旅游管理者提供重要参考,从理论价值上,可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系统性市场调查与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7.
梯田与旅游——探索梯田可持续旅游发展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世代演化,稻作梯田已成为代表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文化景观。作为一种生产性景观,其存在的永久性取决于其农业利用(农业生产活动)的可持续性。然而,梯田景观也会因其本身的特征成为基本的旅游吸引物,一些特殊案例已引起联合国注意。文章对比分析巴厘南部中心地区(Parawisata Budaya)对文化旅游的重视和红河丰富的梯田景观与文化,从资源与可进入性、市场和营销、规划等方面提出红河哈尼梯田旅游发展的措施建议,并且探讨了梯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此外,提出要增强当地居民的旅游参与度,不仅能确保他们从中获益,更重要的是体现其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梯田旅游最终还需依赖他们的农事活动和其他文化表现。  相似文献   

8.
虚拟集群式旅游供应链模型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基于旅游供应链理论研究动态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态势,提出以信息拉动式为特征的在线旅游供应链(e-tourism supply chain)的理念。从集群式供应链视角,分析了虚拟集群式旅游供应链建立的动因,构建了虚拟集群式旅游供应链理论模型。文章通过创新旅游供应链研究视角,借鉴产业集群与供应链管理耦合研究理论,试图在赛博空间(Cyberspace)里,构建起虚拟集群式旅游供应链的理论框架,可分成4个部分:(1)旅游者信息链,是围绕着每个旅游者需求信息的一条"信息拉动式供应链",在此基础上形成旅游企业旅游服务大规模定制链;(2)旅游服务定制链,旅游企业在以"旅游者"为中心的信息链上提供即时响应、即时采购、即时生产、即时销售的敏捷制造服务,同业性旅游企业合作服务于旅游者;(3)信息共享平台,包括旅游者需求汇集、统计、分流平台,旅游企业沟通平台和旅游评价平台;(4)专业化辅助企业,具有弹性专精的优势,缓解大规模标准通用化服务提供和市场的定制化随机要求(stochastic demand)之间的矛盾,满足了旅游者对定制化旅游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9.
一、旅游营销的人文解读旅游产业与其他经济产业不同,旅游产品开发与市场开拓结合得十分紧密。随着旅游业的提升,特别是旅游发达地区已经从单一的景区开发转到了旅游目的地建设,旅游的文化营销显得尤为重要。所谓旅游营销的人文化,主要是对一个区域进行总体文化策划与包装。旅游营销的人文展现,可以是一句响亮的口号。如“诗画江南,山水浙江”(浙江)“,动感之都”(香港)“,上海精彩每一天(”上海)“,一山一水一圣人(”山东)等,都已深入人心。但有些口号可能由于时间仓促,缺少斟酌,如有一个省前几年提出的口号是“中国酷省”,不够大众化,也难…  相似文献   

10.
杨霞  刘晓鹰 《旅游学刊》2013,28(6):47-55
文章利用2000!2010年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从旅游流量及旅游构成两个方面对旅游发展与西部地区贫困减缓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旅游流量与贫困减缓之间呈"U"形曲线关系,存在门槛效应,只有越过门槛值,旅游流量对贫困减缓才会产生积极作用;游客平均停留天数及旅游收入对西部地区贫困减缓有显著正向影响;国内旅游比入境旅游对西部地区贫困减缓效果更显著;吃、住、行、游和娱乐对西部地区贫困减缓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旅游购物与当地贫困减缓之间却存在负向关联。(2)同时,实证数据也证实了持续的经济发展是西部地区贫困减缓最为稳健的动力和源泉。(3)最后对发现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的中国旅游研究,无论是在定性分析还是在定量分析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并有不少的研究成果是用外语发表在国外的核心期刊上或在国际论坛上进行演示的,可喜可贺!近年来《旅游学刊》上登载的各类论文也充分见证了中国旅游研究的国际化(标准)、专业化(内容)与现代化(方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保继刚  杨兵 《旅游学刊》2022,37(1):18-31
国内有关"旅游吸引物权"的研究大多止步于理论探讨,而旅游地却存在大量旅游吸引物权益缺失的发展困境。文章尝试将"旅游吸引物权"学术概念进行落地运用,通过一场持续3年的旅游减贫试验,探索出旅游吸引物权在中国制度情境下的制度化路径,解析其实践效应。研究发现:(1)旅游吸引物权的产权建构需要首先从结构层面建立兼顾分配和资源保护意义的制度规则体系,制度规则背后的核心运行逻辑是经济利益调节。(2)制度结构建立后,再从能力与文化层面建构多方主体对旅游吸引物权表达与实践的理解和认知,重点是在认知范畴上建立产权共识。(3)旅游吸引物权建构所需的制度、能力与文化培育可由多方外部主体援助完成,但援助的目的是催发原住民的主体性。发展乡村旅游不一定需要大资本进驻,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适量的资金投入、产权建构的技术援助,足以带动原住民参与旅游发展。其中,地方政府作为土地产权的决定性主体,对旅游吸引物权的理解、授权与支持是开展产权建构的根基性条件。需要指出的是,文章的旅游吸引物权建构是对各个构成物要素凝结的共有性、整体性旅游吸引价值的产权关系进行系统表达,本质上是不改变现有构成物的"名义产权"制度,利用制度多元逻辑引导多方主体改变产权认知观念与结构,在认知范畴上建立关于新增的旅游吸引价值的"事实产权"。  相似文献   

13.
儿童参与的旅游,无论是"以乐为中心"的家庭旅游模式,抑或"以儿童为中心"的亲子旅游模式,均具有鲜明的成人主义性质。文章试图从儿童的视角/声音对儿童旅游认知进行探索性研究,核心命题聚焦儿童如何定义旅游,旅游与游戏/玩有什么区别,旅游之于儿童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旅游的"儿童版本"与"成人版本"之间存在哪些差异。研究方法采用结构化的妈妈语式访谈法,研究案例地为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和玄武湖公园,研究对象主要为4岁以上、12岁以下儿童(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儿童)。研究结果显示:(1)"小小人类"远超成人的想象,多数儿童能够通过空间、速度、数量、比较、因果、抽象、逻辑以及感觉、情感类语言来描述旅游、认知旅游",旅游感"十足。(2)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变换到旅游环境,儿童旅游认知呈现出4个鲜明的主题,分别是旅游与"玩"、旅游与"爸爸妈妈"、旅游与"学习""、喜欢"与"不喜欢"。(3)旅游是比"玩""更好玩"的游戏,是和爸爸妈妈一起、离开家、去外面不一样的地方、开心尽情地玩。理解旅游的"儿童版本"将会丰富旅游学的研究内容,同样有助于回答旅游的"成人版本"。儿童研究具有趣味性,研究者需要具有童心。妈妈语式访谈法是研究早期、中期儿童相对有效的方法,但需严格遵循儿童研究伦理和实施要领。  相似文献   

14.
QCA方法是一种结合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优势的研究方法,能够分析旅游问题的多重因果关系。通过对国内外应用QCA方法的旅游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比较发现:从研究阶段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QCA旅游研究引入期(2011—2014年)、QCA旅游研究探索期(2015—2019年)和QCA旅游研究快速发展期(2020年至今);从理论基础看,复杂性理论常被用于解释QCA方法的使用。从研究结果变量看,文献主题主要分布在旅游企业管理、旅游消费者相关、旅游宏观发展、旅游教育以及旅游社区等五个方面;从研究范式看,主要分为直接应用以及与构建模型方法的联合应用两类。据此,提出拓展研究主题、规范研究范式、尝试时序QCA以及加强与其他方法的联合应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赵刘 《旅游学刊》2017,(4):78-86
从纯粹客观论角度研究旅游世界可能会遮蔽这一重要概念的研究潜力.文章运用现象学方法,从主观视角出发研究旅游世界的时空维度经由体验而构造的问题,得出以下结论:(1)旅游世界的空间经由旅游者感知意识和旅游客体共同生成,旅游者经由"去远"使得旅游世界上到眼前,其空间呈现为一种感知场域的扩充;(2)旅游世界的时间经由内时间意识流构造而成,呈现为"期待-当下感知-回忆"三重维度的叠加融合,表现为与意识生活相勾连的延展;(3)旅游是一种独特的意向性,是人类在自由的意识状态下朝向世界的方式.旅游世界由旅游者主体和旅游客体相互作用而共同生成.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信息科技与旅游业的协作进展显著,信息科技在旅游的运作和管理等应用上愈来愈普及.自1980年起,国际旅游研究的学者一致认同信息科技的出现将改变旅游业的惯例、策略和整个行业的结构(Buhalis&Law,2008).随着信息科技迅速发展,应运而生的计算机预订系统(Computer Reservation Systems)、全球分销系统(Global Distribution Systems),以及互联网(Internet)在旅游业的逐渐普及,更进一步奠定了"旅游信息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旅游2.0:构建新的旅游服务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凯 《旅游学刊》2006,21(9):36-40
本文通过对Web 2.0在国内外旅游类网站上的应用的调研和文献研究,来介绍Web 2.0如何在旅游行业中的应用.通过对目前Web 2.0中的技术如博客、播客、维基(Wiki)、RSS等在旅游网站中的应用来说明旅游类网站在Web 2.0中的可发展性.  相似文献   

18.
在境外有关空间、地理和城市研究中,空间正义问题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作为一种阐释视角,国外同行的普遍做法是,通过正义问题将民权与空间生产联系起来,拓宽争取环境和社会生活改善的政治视野.把空间正义视角引入旅游空间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方面,能够为已经困扰旅游经济的诸多乱象,如商业欺骗、游客财产和人身安全等治理提供建设性思路;另一方面,也能为空间全面旅游化,即从资源开发向旅游环境整体建设的过渡提供战略性思路.当然,讨论旅游空间正义问题似乎特别困难.这是因为,正义本身涉及法律意义上的“是”(权益)和关乎伦理意义上的“应当”(价值),这又与对旅游行为以及旅游空间的理解有关,而后者正是有待在理论上澄清的基本问题.本文意在从空间生产视角简要地阐明正义在旅游空间建构中的独特意义及其当前重要问题,以期为这个有竞争力的新话语在中国学术空间中的生长做一些前提性澄清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一、旅游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位置杨吾扬曾经用一个示意图(见下图)来说明旅游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位置。 旅游地理学基本上偏向属于社会文化地理学(狭义的人文地理学),但与自然、经济地理都有关。从活动行为性质上讲,旅游活动具有社会文化性,因此它属于社会文化地理学。但讨论风景旅游资源时离不开自然地理学。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一部分,是一项经济产业,因此,经济地理也要研究它。就是说,作为一种人文现象,它是属于社会文化地理学的;它的风景资源的自然部分要由自然地理学来研究,而作为旅游业则是属于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范围。或者可以这样说,旅游地理学是一门带有综合性的地理学。  相似文献   

20.
在这春光明媚的季节,山西省旅游界又迎来了一场盛会--中国山西(太原)旅游推介会盛装开幕。山西省副省长宋北杉、山西省旅游局局长籍振芳、太原市副市长袁高锁等省市领导与泰国国家旅游局驻北京办事处主任周仰远出席了开幕仪式。迎风飘舞的彩旗,写有各景区景点名称的大红拱形门,热闹的音乐,无一不让人感受着旅游推介会热烈的气氛。中国山西(太原)旅游推介会由山西省旅游局、太原市政府主办,太原市旅游局、旅游时代杂志社承办,是面向全国宣传山西旅游的大型旅游交流会,是山西省品牌旅游活动,在周边省市也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从上两届推介会中尝到甜头的周边省市,也将这次推介会作为重点宣传平台,来自北京、河南、陕西、宁夏等十多个省市区的一百多家旅游企业展开了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吸引了十万多观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