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都市农业是伴随工业化、城市化的高度发展,以城市区域为依托,服务于都市生活,具有产业多样化、产品特色化、生产高效化特征的现代农业发展形态。近年来,寒亭区充分发挥地处城郊和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紧紧抓住“三区”建设的难得机遇.以服务城市、富裕农民、促进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为核心,  相似文献   

2.
当前,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圈强势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以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特色的工业化提速,客观上为三次产业和城乡协调互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发展方向面临着新的抉择。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将农业主动融入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进程,确立城市农业新理念,对于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都市农业发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都市农业(亦即城市农业),成为风靡全球的一种农业现象。在我国“得风气之先”的上海、北京和深圳等沿海发达城市,首先引入都市农业的理念。上海市并于1994年成为我国第一个将发展都市农业列入国民经济发展纲要的城市。但长期以来,人们对都市农业的理解仅仅局限于城市及其近郊。随着城市化不断发展,特别是几千万,  相似文献   

4.
一、龙岗区都市农业结构发展现状与特点 发展都市农业是在龙岗区工业化和城市化高度发展过程中提出来的,从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相协调、相融合的角度看,建设都市农业是龙岗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和客观要求.龙岗区的农业发展经多年实践,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功能效用等方面都发生了较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卢启程 《改革与战略》2010,26(10):96-99
发展都市农业和建设生态城市是解决当前城市发展中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文章在简要回顾都市农业和生态城市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发展都市农业与建设生态城市的协同关系视角,从五个方面论述了昆明市在生态城市建设、滇池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城乡统筹过程中发展都市农业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世纪之交,上海提出了农业要加快由城郊型农业向现代化都市型农业转换发展的战略构想。本文拟从主体功能转换、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组织就上海都市农业的建设发展作初步探讨。一、主体功能转换目前,上海的市郊农业仍为典型的城郊型农业。在向都市型农业的转换发展中,农业主体功能的调整宜按两类不同地区分别进行。1、城市化和城乡结合部地区地域上包括上海中心城市规  相似文献   

7.
上海与日本的都市农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都市农业是当今人们议论的一大热点,日本是较早研究和发展都市农业的国家,以东京、大阪、名古屋为代表的日本国际化大都市在建设都市农业方面已先行了一步。一、日本都市农业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特点在日本,都市农业是特指都市内的零星插花型的农业。自六、七十年代起经过20多年的建设,日本的都市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大部分省会城市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都市农业在我国许多城市的发展规划和远景目标中,作用越发显著.文章从我国都市农业的内涵入手,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对昆明市西山区都市农业的发展进行了实例研究,并提出了空间布局的建议,最后得出各大城市必须因地制宜、依托自身比较优势,探索独具特色的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中国都市圈农业发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都市农业(亦即城市农业),成为风靡全球的一种农业现象。在我国"得风气之先"的上海、北京和深圳等沿海发达城市,首先引入都市农业的理念。上海市并于1994年成为我国第一个将发展都市农业列入国民经济发展纲要的城市。但长期以来,人们对都市农业的理解仅仅局限于城市及其近郊。随着城市化不断发展,特别是几千万,甚至近亿人口集中的城市群(大都市圈)的形  相似文献   

10.
在势不可挡的城市化、工业化浪潮中,渝北区迎来了发展都市农业的历史性机遇。抓住机遇,在加快推进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加快确立和实施都市农业发展战略,是破解“三农”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长江上游空港强区奋斗目标的战略性任务。  相似文献   

11.
发展深圳都市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都市农业循环经济对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等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主要途径是高效利用土地,防止耕地流失和污染,加强对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技术指导和监督等。发展深圳都市农业循环经济,是深圳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政府有关部门应大力做好规划、宣传和协调工作,并在资金、技术、基础设施和法律制度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随着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都市的建设日新月异,农业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经营模式。在城市的不断建设中,城市周边的农业景观也成为了建设中的一道风景线,已和城市建设融为一体。在此浅显剖析农业景观的发展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3.
都市连绵区指由在具备特定条件的地区出现的沿着特定轴线发展的巨大的、多核心的、多层次的城市系统,它是城镇化进程中高于都市圈的一个新阶段。珠三角具备了都市连绵区的所有特征,已发展成为都市连绵区。珠三角都市连绵区的生成,主要是因为香港首位城市龙头作用显著,广州、深圳中心城市地位凸显,城市聚集和扩散效应增强;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促使经济持继快速增长,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速度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进一步加快了城市化步伐。珠三角都市连绵区存在不少差距和问题,建议建立珠三角都市连绵区发展协调机构,制定珠三角都市连绵区发展战略规划,拓展珠三角都市连绵区经济腹地。  相似文献   

14.
"都市农业"在台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都市农业的基本内涵都市农业在20世纪上半叶率先出现于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它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出现的。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和现代化都市的崛起,都市区域内的农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们正在由城郊农业的低级阶段向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变。都市农业立足于生产、生活、生态的结合,利用田园景观、自  相似文献   

15.
吴德慧 《特区经济》2012,(1):190-192
都市农业具有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发展都市农业将对促进郑州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生态化、产业化,推动城乡一体化和中原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郑州都市农业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阐述了郑州都市农业的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都市农业是指以城市为基本市场,以服务城市为经营目标,能够充分利用城市中的科技、资金、信息等经济资源获取经济利益的发达农业发展形式。都市农业是经济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和交错,是城市化进程中农业的高级形态和高级表现形式。重庆市作为中国农业人口所占比例最大的直辖市,其农业经营状况关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借鉴国内外农业的发展经验,加速发展都市农业是当前重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都市农业的基本内涵 都市农业在20世纪上半叶率先出现于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它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都市农业,一般是指靠近都市,在城乡边界模糊地区发展起来的,可为都市居民提供优秀农副产品和优美生态环境的高集约化、多功能的农业。都市农业是现代都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城郊农业的高级阶段,是发达的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市农业”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休闲观光型“都市农业”,主要是指利用农业的自然属性满足都市居民休闲、观光、度假等需要的新兴“都市农业”项目,即基于都市居民回归自然的生活情趣新追求应运而生的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与旅游农业等,如江苏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马山生态农园;也可以是工厂化农业——上海浦东新区的孙桥农业开发区等。因此,都市农业是现代农业在都市(区域)条件下  相似文献   

18.
十二五是宁波深入推进城市化,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经过认真研究后认为,加快实施构筑现代都市发展战略,是进一步提升宁波城市辐射集聚功能、丰富城市发展内涵、促进城市转型升级、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城市文明成果的必由之路。宁波构筑现代都市的内涵和特征现代都市是城市演变到高级阶段所形成的城市发展新形态,是市域内  相似文献   

19.
日本东京大都市农业的现状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京都聚集了约占日本1/10的人口。东京都农业有着完全不同于一般农区的特点和问题.如农业的高自给化.依旧偏小的经营规模,以蔬菜为主的农业生产结构,人工林比率很高的城市森林结构与管理,市民农园的作用与利用等。我国城市化速度正在加快,特大城市与大都市圈已经出现或正在形成,了解东京都市农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有利于进一步探索促进我国都市农业尤其是大都市农业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柯明哲  陈标 《开放潮》2006,(4):50-51
当今的厦门,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越来越多,乡村越来越少,交通拥挤,生活工作节奏加快,生活在闹市区的居民很希望利用节假日时间到农村去欣赏自然山水风光、体验淳朴农渔家生活、回归和亲近大自然。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双休日制度的实施、私家车家庭拥有量的上升,厦门的都市休闲农业逐渐成为厦门旅游市场的又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