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被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 "粮食丰产科技工程 "黑龙江玉米课题 8 月上旬在黑龙江省农科院正式启动。 此项课题是以恢复和提高黑龙江省玉米产量、提高玉米生产经济效益为目的,以高产优良品种和高效玉米栽培技术为载体,重点解决影响该省内玉米单产的耕作方式等方面的问题,推广机械化标准栽培技术、培肥土壤、病虫草害监控等技术,形成适合黑龙江省不同主产区的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课题由黑龙江省农科院、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承担,将分两个阶段实施国家“玉米丰产”重大课题启动…  相似文献   

2.
通观土壤培肥实践,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一是以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豆科作物、牧草,秸秆还田等措施培肥土壤的生物培肥;二是通过增施化肥,按比例地供给各种无机营养元素,提高土壤供素水平的化学培肥;三是利用修建梯田,平整土地,种草护坡,控制水土流失等物理调节方法,以保促养的工程培肥。无论那种培肥  相似文献   

3.
东北黑土地保护问题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阐述了东北黑土地“薄、瘦、硬、劣、减”等退化现状,分析了退化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因素,提出了玉米宽窄行交替休闲、隔年深松、高茬还田等4项治理措施和建立国家培肥耕地基金,扶植合理轮作制度等4项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家致富顾问》2013,(11):23-23
秸秆还田是一项培肥地力的增产措施,在杜绝了秸秆焚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的同时还有增肥增产作用。为了使广大农户有效利用秸秆,专家建议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越冬期间,鱼种主要靠自身积蓄的脂肪和蛋白质等物质维持生命。所以,秋季对鱼塘进行合理施肥,培肥水质,有利于鱼种追膘,是鱼种安全越冬和提高越冬成活率的关键性措施。主要应抓好以下三方面: 一、培肥水质。秋季气温适宜鱼的生长,这时可适量多施肥。一般每亩池塘10天施发酵粪肥500~750公斤,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厘米左右,这样鲢、鳙鱼种就有足够  相似文献   

6.
完善土地经营制度,关键是要找到农户与集体二者利益的聚合点,使双方在对立中求得统一.(1)"承包制"为农户经营的短期化行为与集体土地的永续利用原则之间找到了聚合点.在现有承包关系基础上,将承包期无限延长,变为永久性承包,使土地经营权与所有权彻底分离,农民可以继承和经管理部门批准转让自己的永久使用权.(2)"联系投入承包"为农户的掠夺性经营与集体土地的培肥地力之间找到了聚合点.发包时,对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进行科学测定,或通过评估对土地定等,在承包几年后或合同期满时,  相似文献   

7.
<正>一根玉米秸秆,点一把火烧掉,其实很简单。而在山西壶关县,这根玉米秸秆,先是变身为菌棒长出了食用菌,然后又演变为菌糠,生产出了有机肥,接着有机肥回归土壤,改变了土壤的板结,促进旱地西红柿的产业化发展。在这根玉米秸秆由茁壮而生到回归土地的过程中,壶关县的优质玉米种植、规模化养殖、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产非常肥农业生产历史的延续,耕地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性状都在发生变化,各项耕性指标逐年下降,加上农民对保养耕地的意识比较淡薄,在生产中只用地不养地,部分区域的耕地指标已经达到极其贫乏的程度,对生不利。这时培肥地力和改良土壤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沼渣沼液"综合利用培肥技术,有"猪一沼一果"、"猪一沼一茶"、"猪一沼一鱼"、"猪一沼一菜"四种模式。本期节目主要介绍地力培肥与土壤改良的配套  相似文献   

9.
有机农业种植是指一种在农作物种植生产的过程中对农作物施用各种有机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等物质的全新种植方式,与传统农业培肥不同,有机农业种植更加重视土壤的生命性,同时施肥的目的也从以往的提高产量转变为对土壤的培育。然而,虽然我国已经逐步提高了对于有机农业种植这种种植方式的重视,但是其应用仍有一些问题依旧存在。基于此,本文对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的主要途径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当前我国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工作的一些问题指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给予相关工作人员一些指导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施用有机肥可有效改善耕地土壤结构,培肥地力。为验证帝旺牌生物有机肥在玉米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和对土壤改良的作用,2017—2018年在甘肃黄羊河集团公司进行了玉米施用生物有机肥的效果试验。通过试验分析了不同处理对玉米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生产上单施生物有机肥,具有延长生育期、改善玉米生物学性状、节约施肥成本、提高肥料经济效益、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和降低土壤盐碱危害等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位于四川盆中丘陵地区的南部县,玉米生产常受旱为害。1994年以来,该县永定镇结合坡薄土改造和“培肥地力”示范项目的实施,积极推广玉米麦草覆盖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玉米生产在遭受严重干旱情况下,连续三年夺得高产。特别是1996年永定镇3486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粮食主产区黑龙江省为例,应用计算实验方法,基于蛛网理论及农产品成本收益分析,探究"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收储政策对微观农户的种植决策以及区域种植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收储政策对黑龙江省农户的种植抉择以及区域种植结构的调整规模与方向有影响,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式因作物不同而有差异;水稻种植面积的变化与价格波动关系密切;旱作农户的种植抉择多是基于玉米、大豆的价格及利润进行博弈,其中,随着利润权重增加,玉米、大豆种植规模变动幅度增大;大豆种植决策对价格的敏感程度高于玉米,大豆种植面积变动受自身价格、利润及玉米价格的共同影响,且受玉米价格的影响大于受自身价格的影响。因此,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植补贴标准等措施,有助于实现大豆扩种计划和大豆品质提升目标。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2016年湖北省541个农户家庭的问卷数据,采用logit二元选择模型,分析了农户玉米种植面积调减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种植玉米的相对劳动强度和经济效益、作业方式、政策导向对农户种植决策的影响是显著的,种田收入占农户家庭收入比例、耕地面积和耕地类型也与玉米种植决策显著相关,但性别和受教育水平等农户个体特征以及家庭人口对于种植决策没有显著影响。为有效引导农户调减玉米种植面积,需加强实施细则设计,并努力提高与玉米竞争的其他作物的相对经济效益、生产机械化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4.
价格波动对黑龙江省种植结构影响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粮食主产区黑龙江省为例,应用计算实验方法,基于蛛网理论及农产品成本收益分析,探究"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收储政策对微观农户的种植决策以及区域种植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收储政策对黑龙江省农户的种植抉择以及区域种植结构的调整规模与方向有影响,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式因作物不同而有差异;水稻种植面积的变化与价格波动关系密切;旱作农户的种植抉择多是基于玉米、大豆的价格及利润进行博弈,其中,随着利润权重增加,玉米、大豆种植规模变动幅度增大;大豆种植决策对价格的敏感程度高于玉米,大豆种植面积变动受自身价格、利润及玉米价格的共同影响,且受玉米价格的影响大于受自身价格的影响。因此,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植补贴标准等措施,有助于实现大豆扩种计划和大豆品质提升目标。  相似文献   

15.
提高玉米结实率的四项关键措施李长林在玉米生长期间,倘若田间管理不当,很容易形成“老稀牙”,不仅降低产量.而且对品质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田间管理应抓好以下几项措施:一、追施拉肥。在吐丝期发现果穗以下四片绿叶有退劲早衰现象时,应及时...  相似文献   

16.
构建了绿色农业"玉米-牛羊-蚯蚓-鸡-肥"种养结合循环模式,以生产过程的绿色标准化为手段,通过合理加环,形成完整的绿色生态产业链,实现种植业、养殖业有机结合,使玉米秸秆、牛粪(或羊粪)、鸡粪等农业废弃物,通过秸秆青贮、蚯蚓养殖和有机肥生产等方式,得到高效循环再利用,玉米、牛肉(或羊肉)、鸡蛋(或鸡肉)等产品更加优质安全,实现生产全过程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经示范验证,绿色农业"玉米-牛羊-蚯蚓-鸡-肥"种养结合循环模式的玉米秸秆养殖利用率达到100%,减少化肥施用量20%以上,减少农业废弃物排放90%以上,农业综合效益提高58%以上,比"玉米-牛-沼-肥"模式的综合效益高22%以上。  相似文献   

17.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发布了专门针对玉米市场的七条调控措施。受核定深加工企业玉米加工量及收购农户玉米增值税抵扣暂停等措施的影响,产区部分玉米深加工企业暂停了玉米收购。国家有关部门在一系列调控措施之后再出重拳,反映了国家对国内玉米市场后期走势的担忧。  相似文献   

18.
进入5月份,国内玉米市场价格看涨气氛浓厚,特别是4月中下旬以来山东、河北等地区玉米价格的率先上涨为国内玉米市场价格的重新启动拉开了序幕,而作为国内玉米主产区——东北地区受上述地区带动,特别是五一黄金周期间农户忙于春播,玉米上市量减少等因素刺激下,  相似文献   

19.
中德财政合作安徽长防林项目社会经济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农户及项目相关人员访谈和现场考察,认为中德财政合作安徽长防林项目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影响:改善了项目区的生态环境,提高了项目区的经济效益,推动了项目区的社会进步,增强了农民和项目机构人员能力建设,促进了项目区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分析表明,项目绩效得益于“投资+管理”的双重保障,森林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文章利用测土配方施肥和耕地地力评价结果,对高县玉米种植区土地进行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在GIS的支持下,结合层次分析法与空间插值等方法,选取气候条件、立地条件、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养分4个方面10个因子进行评价。[结果](1)研究区玉米种植区可以划分为高度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其面积分别为7 4073hm2、24 9386hm2、17 1160hm2和6 8230hm2,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132%、443%、304%和121%; (2)影响该区域玉米种植适宜性的主要指标有生育期间≥10℃积温、生育期间降雨量、有机质、速效钾; (3)经实地调查核实与对比分析,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适合玉米生长区域主要在河流沿岸阶地、平坝以及缓丘、低丘区,不适合种植在中部、西南部和东南部高丘、低山区。[结论]该研究认为对于次适宜种玉米的区域应以平整土地、增厚土层、培肥地力为重点进行耕地质量建设; 高度适宜和适宜区,可以引领优质玉米发展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玉米产业带。反之,不适宜种植玉米的地区则应及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种其他作物或退耕还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