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新型农村社区是现代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次触动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层次重大变革,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财政部门的重要职责。围绕上述命题,我们对安阳、新乡、鹤壁、平顶山等市、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实地察看、入户访问、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方式,了解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制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财政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吴艳芳 《时代金融》2013,(14):264-265,267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中国城镇化的关键环节,在保持中国经济整体增长水平、提高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金融业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作用机制和路径,提出了政府、企业和监管部门共同努力,通过增加网点设置、创新金融产品和提高服务质量来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融资、投资和保险等金融支持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有效支持,社区金融服务水平也影响着社区的建设及发展水平。目前,新型农村社区的金融服务发展滞后、供给不够,难以满足新型农村社区农民生产生活的金融需求。探讨并分析新型农村社区金融服务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以河南为例,分析了当前新型农村社区发展中的金融需求,指出了金融供给以及金融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以创新金融服务来满足新型农村社区金融需求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农民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为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提供了发展活力和动力.而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离不开金融系统的支持,本课题组从金融服务角度出发,研究金融机构对赵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支持情况.通过调研,发现赵县存在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少、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服务不到位、非正规金融无序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滞后以及金融满意度较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新型农村社区金融保险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5.
魏志甫 《中国财政》2012,(16):65-67
近年来,河南各级财政部门不断加大支持力度,积极创新投融资机制,以中心城市、县城和新型农村社区为重点,推动城市新区、中心城市组团、县城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城镇的综合承载力、集聚力和辐射力明显提升,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态势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6.
娄季春  王崇杰 《征信》2021,39(9):89-92
基于自组织治理视角发现,ZH集团以唯农、知农、为农的发展逻辑为支撑,面对农产品源头质量、土地集中、粮食利用等难题创新提出土地流转、粮改饲种养结合与农产品加工、新型农村城镇化社区建设的"以农为本"型产城一体化乡村振兴路径,催生土地、新型农村社区、农企关系、政企关系等四项制度创新.政策启示在于:尊重企业行为,支持而非制约;优化创新环境,激励而非阻碍;适时提供服务,合作而非主导;总结推广经验,借鉴而非复制.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客观分析当前我国粮食安全面临新形势的基础上,提出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需要在"粮田"基础设施建设上下足功夫,用好地方政府债券方式有效支持"藏粮于地"战略。  相似文献   

8.
新型农村社区作为新型城镇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保证其快速发展成为城镇化建设的重点.本文通过对海西州金融支持农村社区服务发展情况的分析,探索金融支持农村社区服务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樊敏 《时代金融》2013,(21):206-207
本文总结了2009年以来天津市财政支持农村"三区"建设的主要成效、做法和作用,结合新时期"三区"建设发展需要,就调整财政政策支持重点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12年12月1~3日,由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和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河南省财政厅政策研究室共同举办的“城乡统筹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专题研讨会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国内著名专家、学者马海涛、刘道兴、杨灿明、王永苏、张馨、杨照南、孙开、申长平、张占仓、蒙丽珍、陈荣、温来成等出席会议,与会者就“城乡统筹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及相关财税政策展开学术研讨和交流。专家们各抒己见,观点新颖,既有财政理论与政策方面的创新性思考,又有对来自城乡统筹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践鲜活材料的客观分析和总结。本刊编辑部整理了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在此一并刊发,以期对推进我国城乡统筹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1.
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现有资金合作组织存在的问题,并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推导出资金合作制度运行的稳定条件,以此为线索,分别从合作机制创新、支持方式创新两方面重点论述了新型农村资金合作体系制度建设,指出新型农村资金合作组织可以通过拓展合作范围、建立联合社体系,形成规模效应;通过整合现有支农资源、创新支持方式,保障制度创新初级行动主体的净收益,限制搭便车行为。只有将这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保障新型农村资金合作体系的稳健运行。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中国方案,着力打造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开放合作平台,促成强大资源合力和互利共赢的价值链.利益多元化时代背景下,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正处于主体利益诉求复杂化不断加剧的趋势.世界各国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战略方案表明,加强合作是实现共同利益和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选择.正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跟踪访谈等方式,真实全面了解农村社区治理水平,尤其注重研究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的发展现状,并根据实地调研的结果,借鉴共建理念,尝试在新型农村社区多元主体中构建的新协同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社区管理是一个很复杂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只有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探索,科学发展,才能形成符合城市化特点的新型农村社区。本文简要介绍了周口川汇区新型农村社区管理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农村城市化社区管理的研究实践历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提出了加强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工作的基本对策,侧重对我国社区管理的研究,提出了目标任务、管理原则等。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随着中央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实施,给河南省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为此,适时调整完善财政政策,支持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经济社会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一、近年来财政支持"三农"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5.
张蕊 《中国财政》2012,(2):33-35
近年来,宁波市财政部门不断强化资金保障,创新投入方式,注重发挥财政政策资金的引导作用,着力支持文化体制改革,有效促进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推动宁波由"富裕之城"向"文明之城"、"幸福之城"迈进。创新管理手段支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龚新燕 《中国外资》2013,(15):23+2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主要用于解决农民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这项制度在缓解农民"因贫致病,因病返贫",保障农民就医基本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筹资水平还比较的低下,基金还常常出现不安全、不稳定、使用不合理等问题,这会对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性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进行有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欠发达地区金融在支持三农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介绍福建省大田县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经济发展措施和成效,分析了当前农村地区金融支持三农经济发展遭遇的体制和政策"瓶颈",提出通过重构和深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培育新型农村金融市场,加快信用环境建设,开展金融产品创新等举措,进一步助推三农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12月20日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按照”低门槛、严监管”原则.引导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随后.全国各地纷纷进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建设工作.陆续组建了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19.
基层之声     
<正>周志勇(等):小额贷款公司遭遇"玻璃门"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周志勇、邱少珍2010年10月11日来稿指出,为了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中国银监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但是小额贷款公司却遭遇着"玻璃  相似文献   

20.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解决"三农"问题、破解二元结构,推进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和职责。本文客观揭示当前中国城乡一体化及财政政策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近中期运用财政政策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思路。本文的主要政策建议:一是突出重点解决好农民工的基本公共服务,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二是着力完善支持现代农业的财政政策体系;三是创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体系;四是完善公共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