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彦  何晶 《中国报道》2008,(10):96-97
2008年是农村村民自治从萌芽到逐步发展的30周年,是第一部《村委会组织法》试行20周年,是现行《村委会组织法》施行10周年。  相似文献   

2.
陈再生 《当代陕西》2002,(10):30-31
1998年以来,陕西省按照党的十五大确定的扩大基层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在全省农村深入贯彻实施<村委会组织法>和<陕西省实施〈村委会组织法〉办法>、<陕西省村委会选举办法>的同时,普遍推行了以"九公开、四规范、一满意"为主要内容的村务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3.
江西上犹县紫阳乡长岭村委会,贯彻村委会组织法,建立和实行了村委会干部轮流值班制度,为村民群众当家理事,较好地扭转了村委会的瘫痪状态,有力地促进了村委会建设,推动了各项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4.
甘信奎 《发展》2007,(11):86-88
按照国务院颁发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我国的城乡居委会和村委会是基层群众性的自治组织,城乡居民依法实行自治.  相似文献   

5.
村委会履行职责的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三年多来,首届选举产生的村民委员会陆续届满。据调查,新生的村委会在任期内认真履行职责,推动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办了许多实事、好事,得到村民认可和拥护。但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障碍,影响其职能的发挥。一、村委会履行职责中的主要障碍村党支部揽权是村委会履行职责遇到的第一障碍。村党支部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的核心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工作条例》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有明确规定。但有的村支部有意或无意地片面理…  相似文献   

6.
永丰县富溪乡龙潭村,是省、地、县贯彻《村委会组织法》,开展“村民自治示范”活动的试点单位。1990年10月13日,该村举行了一次成功的村民直接选举。龙潭村直接选举之所以能成功,其主要做法和经验:一、思想发动阶段:坚持以《村委会组织法》为指导,注重思想政治工作,扫除干部群众中间的思想障碍。  相似文献   

7.
自《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以来,村委会在中国农村基层组织中的地位得以正名。然而,十余年来,村委会的法律定位与职能定位及权力行使的情况与立法预期的效果,却还有一定的距离。  相似文献   

8.
“不能由村委会代替集体经济组织”;“草案应明确界定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不能存而不决”。日前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草案进行了二次审议。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就正确处理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组法>)在阐述村民委员会和党支部的关系、镇政府和村委会的关系、村委会和村委成员罢免、选举村委会成员条件等方面均存在很大的漏洞.或阐述模糊,或自相矛盾,或与现实严重不符,鉴于此,改革和完善村民自治,首先必须改革和完善<村组法>.  相似文献   

10.
作为直接民主的村民自治,其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组成部分,它无须去倒逼高层民主,也无须在国家民主层面上为代议民主提供经验 作为中国基层治理经验而存在的村民自治,伴随着此次《村委会组织法》的修订,即将进入一个关键的路口。基于笔者10余年对中国乡村政治的田野调查和理论研究,此次《村委会组织法》的修订重心,应当在于如何让村民自治重回原有制度设计中的直接民主,  相似文献   

11.
村民自治,核心是自治,关键在选举。所谓民主选举,就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各地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办法》、《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等法律法规,由村民直接选举或罢免村委会干部。1、深刻领会我国村民民主选举的一个标准。我国农...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委会组织法)是一部扩大农村基层民主、保障农村基层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法律,是实现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重大举措。认真贯彻实施这部法律,全面推进村民自治,是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思想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村委会组织法正式实施以来,村民自治取得很大的成绩,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建设中均占有一定地位.但是,在贫困农村无人愿意担任村干部,村民自治成为空架子.为此,必须理顺村委会与乡镇政府的关系,提高经济收入和村干部的整体素质,才能在贫困农村实现真正的村民自治.  相似文献   

14.
全国人大常委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向《环球财经》记者表示,《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草案的三审,将在10月进行 覆盖面积超过中国半数人口以上的村民自治,目前正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简称《村委会组织法》)的修订而被热议。自2009年12月22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初次审议以来,这部法律即将在年内进入三审阶段。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是一部确认和规范村民自治的法律,"试行"到今年已整整10个年头了。随着村民自治活动的推广与村民自治实践的深入,《村委会组织法(试行)》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制定的"实施办法"自身的弱点和缺陷也陆续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16.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村生产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应运而生.1987年,全国人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经过10年试验完善,1999年<村组法>正式出台.在坚持村委会是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基础上,<村组法>进一步细化了基层民主的运作方式:民主选举村委会班子、民主决策村中重大事项、民主管理村中事务、民主监督村委会工作.  相似文献   

17.
刘侨 《特区经济》2005,(6):279-281
1998年11月4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组法》”)将村委会明确定性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相似文献   

18.
村委会干部一定程度扮演着"全能"的角色,事实上他们没有能力承担这么多的公共事务。如今,政府重新强力进入农村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工作,但是,由于农民的自主性比较差,乡村自治一般也沦为空谈;乡镇政府对乡村自治的干预较多,涉及乡村的干部选举、财政管理、资源分配等,连村委会干部的待遇也由乡镇来发放,这实际上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组织法》。  相似文献   

19.
程延 《乡镇经济》2002,(1):34-35
1998年11月4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全国农村第一次掀起了真正由人民群众推行侯选人到直选村委会当家,完全由民意来决定的“海选”热潮,广大农民选出了自己信任的、能代表自己说话的村委会领导班子。如今,群众选村委会任期已快满三年,乡村换届选举工作已在全国农村陆续展开。由此,人们不禁回眸上一次的“海选”,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作前车之鉴,搞好这次换届选举工作。  相似文献   

20.
我国自1988年颁布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来,农村的村民自治工作在全国各地有条不紊地展开并逐步深入,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但是,在目前的村委会直选中,不少地方出现贿选现象,并有蔓延之势。本文基于"经济人假设"理论,从候选人和选民二个方面分析村委会选举中贿选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贿选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