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四川粮食供需平衡研究四川省农调队产量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迅猛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粮食生产已经达到或接近低水平的平衡。但是应当看到由于人口增长,耕地减少,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压力越来越大。作为全国首屈一指的农业大省,有一亿一...  相似文献   

2.
2000年四川粮食总量平衡问题研究报告四川粮油集团信息部四川省粮食局政策体改法规处四川省统计局农调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迅猛发展,粮食生产与消费已经达到或接近低水平的平衡、但是由于人口增长,耕地减少,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压力越来越...  相似文献   

3.
人多、地少、底子薄,人口、资源、环境、粮食生产同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近五年来,我国的粮食总产量虽然在4000亿公斤左右徘徊,但是,由于总人口增加了7000多万,人均占有粮食却下降37%左右。这种情况,同迅速发展的工业生产,以及人民生活的改善很不适应,造成重大的工农发展比例失调,并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使我国农业突破自然资源日益紧缺和人口持续增长的限制,摆脱基础脆弱、后劲不足的困境,走上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道路,就成了目前全党和全国人民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加入WTO以后,国外优质廉价的粮食将大量进入我们的市场,这必然对我国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和粮食的长期安全造成较大的冲击。形势逼人,时不我待。从1999年起,四川省粮食系统启动“川粮优化工程”,深入进行商品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倡导通过“公司+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以带动农民增收来实现企业增效。三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有很多经验及教训值得认真总结。一、顺应市场粮食形势,开辟助农增收新路四川是全国人口大省、农业大省,也是粮食生产大省,全省总人口位居全国第三,农业人口位居全国第二,粮食产量也位居全国第三…  相似文献   

5.
素有“天府之国”称号的四川是一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资源大省,也是一个粮食大省。四川素有“粮猪安天下”之说,粮食生产历来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四川是我国西部最可靠的粮食和副食品生产基地,种植业中粮、油、棉、麻、蔗、桑、菜、果、茶、花、药、烟等均具有相当的优势。四川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的7.3%,列全国第三;作为畜牧业大省,四川省的生猪出栏头数居全国第一,每年近7000万头。生猪的养殖、畜产品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而民以食为天,不管是什么样的一个时代,人们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农业发展的支撑.而如今,人口资源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也越来越大,如何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农业发展有足够的空间,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首要问题之一.粮食的生产是农业得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是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直接原因,而土壤的质量则是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本文就针对当前土壤肥料问题进行分析,并总结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粮食生产现状和增产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是我国西部唯一的粮食生产区,在国家粮食给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四川粮食生产及增产潜力以指导粮食生产及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有重要作用.对四川省1990~2007年粮食生产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四川地区的粮食生产呈现明显的波动上升趋势,但粮食生产总体波支较大.四川省粮食单产潜力,技术进步潜力,农业机械化潜力,土地规模经营潜力,使得四川省未来粮食增产的潜力巨大,实现粮食的持续增长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8.
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是增加农业产出极为有效的方式,这在世界各国已是普遍共识。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人均资源稀缺,依靠增加投入来增加产出的作用十分有限。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耕地资源、水资源进一步减少,而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对农业产出的需求却是越来越大。今后,我国农业增长无疑将更多依靠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9.
德阳市是四川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建国以来,每年均有大批余粮外调支援全国各地.但从1985年起,粮食生产长期徘徊,而建市以来的这五年间,社会粮食消费量却急剧增加,商品粮基地变成了缺粮区,粮食供销矛盾日趋尖锐,直接影响到全市经济的发展.问题与思考粮食产销矛盾突出原因很多.本文拟从现行粮食购销体制和农业税赋两方面进行一些思考:1.国家对粮食减购、提价的措施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粮食生产继续徘徊.国家  相似文献   

10.
据专家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增加到15.2亿,按人均消耗粮食460公斤计算,需要粮食7亿吨,如何依靠现有14亿亩耕地来满足未来粮食的需要?我们只有依靠农业科技进步,生产更多的粮食和产品,这就要求面向全国国土,广开农产品资源,发展“三色农业”。绿色农业在陆地上依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生产食物和纤维的农业。白色农业利用无污染的生物技术进行微生物蛋白和其他生物源生产资料的工厂化生产农业。主要包括:微生物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微生物肥料、微生物农药和兽药、微生物能源、微生物食品、生态环境微生物清洁剂、食…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水稻生产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 粮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本农产品,它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粮食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作为我国主要产粮大省之一,湖北的粮食生产成为本省农业经济的基础,总产占全国总产的4.9%,居第十位.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是科技型农业,经济增长的方式主要是追加农业生产资源,特别是现代生产要素投入的同时,通过依靠现代化农业科技,优化资源配置而导致的要素生产率提高.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的中国将面临人口膨胀、资源衰竭和粮食短缺三重挑战,我国要以占世界7%的耕地来养活世界25%的人口,主要依靠知识资源来实现农业的持续增长。因此,我国大力发展知识农业具有深远的意义。一、应加大农业科研投入。我国目前农业科技投入约占农业总产值的0?..  相似文献   

13.
最近就四川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作了一些调查研究认,为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业,简称"科技兴农",是发展四川农业的一条路子.现就"科技兴农"讲一些认识和观点,供大家思考.农业的基础地位和战略目标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强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这既是一个关系全局问题,又是一个经济规律问题.四川是一个农业大省,如果四川农业上不去,尤其是粮食出了同题,中央扶不起,兄弟省区也帮不起,不仅四川经济不能发展,还将影响全国.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的伟大任务。完成这一历史性任务,必须十分重视粮食主产区农业的发展。粮食主产区人口数量大,农业人口的比重高,非农产业不很发达,经济资源单一,农民对农业生产尤其是对粮食生产的依赖程度高。近几年由于粮食价格低迷,主产区受到的影响最大,农民收入增长的幅度也最小;主产区粮食产量和农业生产的波动,对全国粮食及其他农产品供求平衡有重大影响。促  相似文献   

15.
分子生物技术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以高能量投入为标志的现代农业 ,正以其前所未有的规模、产量和效率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农产品 ,满足了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但是 ,现代农业注重的是向自然资源索取 ,不注重向自然资源投入 ,导致生态平衡失调、能源短缺、资源退化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 ,资源环境已不堪重负。 1 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 ,在今后几十年内 ,世界粮食体系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不仅要增加生产以满足需求 ,还要保持粮食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既…  相似文献   

16.
四川是农业资源大省,也是粮食生产和消费大省。中籼稻常年产量排全国第四位,油菜籽产量排全国第二位,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生产基地和油菜籽生产大省:水稻和油菜籽生产在四川省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中具有重要作用,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以来,在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要素驱动转换,供给侧改革等众多压力背景下,资源与环境、人口与粮食安全问题加剧凸显出来。耕地资源减少、耕地产能下降、粮食进口规模增大、农业生产积极性降低等从多个方面向粮食安全施压,并产生一系列社会、经济、生态附属问题。[目的]文章对被誉为"南疆粮仓"的塔里木河流域粮食安全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中国粮食主产区之一的新疆提供"粮食-经济-社会"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方法]该文选取塔里木河流域最大地级行政区巴州8县1市为研究对象,依据15年(1999~2014年)人均粮食变化数据构建模型,联合系统聚类,构造人均粮食时空格局分区,并引入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耕地地力OLS模型进行空间。[结果]15年间巴州各县人均粮食产量整体上升中存在两次明显波动,其中2007年各县平均降幅38.29%;尉犁县、库尔勒市其人口与粮食缺口矛盾较大,粮食安全风险较大,2007以后巴州边缘县域释放人均粮食产量升高的信号。[结论]自然状况因素、生产管理要素投入是巴州1999~2007年期间人均粮食增加的主要积极因素,而人口状况是人均粮食产量增幅的限制因素;2007~2014年,自然状况因素、生产管理要素投入不再是人均粮食产量增加的主要积极因素;巴州地区高等级耕地地力变化对人均粮食变化影响较大,8等地每增加1%,人均粮食增加176.10kg;中等、一般等级每增加1%,人均粮食减少67~488kg。  相似文献   

18.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十三大提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四川省委(1989)4号文件也指出:"农业生产要有新的突破,根本在于科技进步".我们四川省人口众多,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相对较少,全省人平耕地只有9分,仅占全国人均占有量的60%,而每年人口在增加,耕地在减少.因此,增加农作物产量,主要应走依靠科技,扩大复种,提高单产的路子.建国以来,我省粮、棉、油产量成倍增长,主要通过更换良种、改进栽培技术和改革耕作制度,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实现的.近年来,我省粮油减产,  相似文献   

19.
<正>安徽省太和县是皖北农业大县,全县现有耕地173.4万亩,人口175万。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县粮食生产连上台阶,单产、总产屡创新高,常年种粮面积突破300万亩,粮食总产超百万吨。太和已成为"安徽省小麦亩产千斤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粮食增产模式攻关试点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和"全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创新示范基地"。今天,作为一个传统  相似文献   

20.
四川是人口和农业大省,人多地少、地形复杂、灾害频繁、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根据这一特殊省情,要实现粮食稳定生产,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必须紧紧围绕抗御自然灾害,走加强农业机械发展与推广、发挥农业机械的威力和提高农业机械的综合效益道路。但是,我省农业机械的发展受到来自内外一些矛盾的制约,其作用未能正常发挥。这些困难和问题是: (一)农机发展与农业生产供求失衡,结构错位1.农机设备与能力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①我省人多耕地少,粮食增产的希望在于提高粮食单产,这就需要大力加强和提高我省农业机械的应用水平。加强农机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1990年农业中广泛应用的拖拉机配套农具,全国每千亩耕地有4.7台,而我省仅占2台;拉拖机与农具的配套比,全国为1:1.1,我省仅1:0.59。同时,我省农业机耕、机播、机收面积,1989年分别为865.9万亩、18.1万亩和4.7万亩,分别只占我省实有耕地面积9460.7万亩的9.15%、0.19%和0.04%,也远远低于与我省相似省情的安徽、山东、陕西、甘肃等省的水平,这与四川这样一个人口和农业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