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
选择好车型,缴纳完各种费用,接下来就是验车、上牌照、改装,这些程序结束后,车主就可以顺利将车开回家了.  相似文献   

2.
历来春节都是购车的黄金时节,经销商让利大促销,消费者欢心得实惠。如今车市的车价却是迷云重重,一向坚挺的国产宝马狂跌10万,而曾经暗降2万的广本雅阁、别克凯越、福特蒙迪欧等却又悄然回涨,让消费者如坠云里雾里,大呼看不懂。我们可以看到,虽然目前厂方市场指导价一降再降,但并不能代表市场的真实车价,经销商的优惠价格反而更接近产品的价格底线。我们特意收集了上海车市部分主力车型的市场优惠价格,也许不是最低价,但也可以作为消费车春节购车的一份参考!  相似文献   

3.
按照网络上的解释,汽车金融是消费者在购买汽车需要贷款时直接向汽车金融公司申请优惠的支付方式,可以按照自身的个性化需求来选择不同的车型和不同的支付方法。对比银行,汽车金融是一种购车新选择。在商用车领域,汽车金融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很多用户已经使用过厂家提供的各种金融工具。在此前走访市场的过程中,《商用汽车新闻》记者发现,不论是用户还是经销商,大家都在买卖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的谈到汽车金融。汽车金融是否是市场低迷情况下的救命稻草?本期柠檬茶座邀请了3位卡车经销商,请他们谈一谈对汽车金融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当前,国内汽车市场上普遍存在着“价格相异互残现象”,即多个经销商销售同一品牌同一型号的汽车,而售价却不相同,彼此间出于竞争和获利需要竞相压价,使销售群体利益严重受损。本文试就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作一探讨。一、价格相异互残现象产生原因1.供过于求是互残现象产生的宏观土壤。只有厂家生产能力剩余。产品过剩才有积压产品,经销商才会通过降低产品价格来吸引用户,故只有买方市场才存在价格相异互残现象。2.“薄利多销”是导致互残现象的内在起因。每一个经销商都熟知“薄利多销”的道理,但忽略了汽车产品是…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时至今日轿车价格一直保持在原来的水平,而且毫无下降迹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北京市同一品牌、同一车型的汽车销售价格相差无几。有些汽车厂家的产品一经下线就制定了严格的统一价格,任何抬高或降低的行为均视为扰乱市场经营秩序,而对那些违约经销商可能被罚款乃至取消经销资格。这样的前提下,经销商已无法用传统的价格战来进行竞争了,售后服务系统成为他们目光汇聚的焦点。汽车销售在今天成为微利行业,就算有降价的余地也极其有限,何况没有了降价的可能。为了促销产品,经销商纷纷抛出了买车送礼、买车中大奖等促销…  相似文献   

6.
《中国汽摩配》2006,(12):30-31,34
如何能用最低的营销成本,获得最高的收益,让每个经销商颇费心机。降价、免费保养、送礼之类常用的招数遇到淡季可能还会有些效果。随着消费者逐渐成熟,汽车市场逐渐规范,仅仅靠老一套就想打动消费者的心,恐怕并不容易,弄不好还会遇到无人接招的尴尬。创新无处不在,总结2006年汽车经销商的一些营销方式,我们惊喜地发现,"妙招"渐渐多了起来,今天就让我们借着年终的机会,盘点一下今年车场营销妙招。  相似文献   

7.
新帝豪亮剑     
对于连续五年没有新产品的吉利帝豪来说,新帝豪就是这样一位剑客,带着T动力和i科技扑面而来,它的到来会助推吉利在A级市场力挽狂澜吗?A级车市场里来了这样一个新家伙,年轻时尚的外观设计,T动力和i科技的技术卖点,五星安全,无论哪一样都足以让A级车市场翻腾起新的浪花。它就是让经销商苦苦等待、忠粉翘首期盼了五年的吉利帝豪最新车型——新帝豪。7月26日,吉利汽车换标后的首款车型新帝豪在济南上市。共推出两厢、三厢两种版本,15款车型,售价6.98-10.08万元。  相似文献   

8.
完全竞争模型假设消费者和厂商为价格接受者,通过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推导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因假设价格外生而不能解释均衡价格的形成.为将市场价格内生化,本文借助博弈论工具构建了一个消费者与一个厂商的完美信息价格竞争模型,与完全竞争模型相较,新模型不仅解释了市场价格的形成,更包含着各种复杂市场情形,是对传统经济理论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吴林 《汽车与社会》2011,(10):108-108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近日,笔者在当地奇瑞经销商处了解到,目前奇瑞4S店正在开展奇瑞导航版促销活动。推出的导航版车型有瑞虎、奇瑞A3、风云2三款不同级别车型供消费者选择,  相似文献   

10.
网海捞真     
朗朗:总体来说价格还算可以,配置比较高。等一年后,看看第一年用户的反应再考虑了。那时同样的车价格估计会到13万多元。不管如何,可以预见的是,这个车型和价格对10到20万元的车价格都会有所影响,特别是13~17万元左右的车。一汽还需要在经销商和售后上做到向一汽大-众学习。这样,绝对是市场霸主。狐朋狗友:不错,买一辆,就算有点小毛病也值得,比买日本车心里舒服,况且看起来还不错。为了民族振兴,就是捐款也应该,况且是性价比又这么高的汽车呢?怒发冲冠:应瞄准更高标准和新能源的发动机,在技术上要有更高的追求。一汽加油!  相似文献   

11.
高振华 《汽车观察》2015,(1):100-103
对于有着近百年历史传承的德国"三驾马车"来说,家族设计基因早已根深蒂固,但为了获得更大的市场,近几年他们的设计语言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家族汽车设计元素,通俗的讲就是有着非常明确并不断传承的设计基因,它几乎体现在该品牌的不同年代不同级别的产品上。对于消费者而言,成功的家族元素设计可以让消费者即使抹去车标也能够一眼认出其所属车型品牌。  相似文献   

12.
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其主要目的在于创造价值,获取相对较大的利润.某种产品要获得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并获得长久的最大利润,就要制定出该产品合理价格.企业在正常经营的情况下,利润与销售收入成正相关,某种产品的销售收入与产品的价格、销售量成正比;而同一产品的价格和销售量往往成反比.要获得最大的销售收入,就需要合理的定价,得到消费者的广泛的认可,形成相对较大的销售量.下面就三种常用的定价方法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3.
每当市场低迷,为抢夺有限的市场销量,惨烈的价格战都会成为各厂家厮杀的主要手段之一。这种厮杀不仅限于不同厂家之间,甚至在同一厂家不同品牌,或是同一品牌不同经销商之间也并不鲜见。在近期走访市场时,就有经销商向《商用汽车新闻》记者抱怨,经销商之间为争夺订单不惜血本,使得二级经销商“浑水摸鱼”,抢走了一级经销商的客源。本期柠檬茶座邀请了4位卡车一级经销商,请他们谈谈当地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7月1日实施国Ⅲ标准后,我们遇到了很多烦心事,一些过去销售并不景气的竞争车型一下子火了起来,正好和我们的主销车型抢市场。今年我们的销量预计只有200辆,比去年降低了1/3。"东北地区某福田奥铃轻卡经销商向《商用汽车新闻》记者诉苦。市场上为什么又会出现冷门车型突然热销的现象?记者特意在10月21日走访了市场,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15.
《汽车与社会》2013,(6):10-10
全新BMW3系自中国上市以来,以其无可取代的运动王者风范和双车齐发的成功市场策略,在市场引起热烈响应,获得了消费者的极高评价和热烈欢迎。其中率先国产的长轴距车型吸引了更多消费者的注意,它兼具了更胜往昔的驾驶乐趣和更高的舒适便利性.是2012年中国豪华车市场上重量级的车型。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月1日,韩国现代汽车旗下酷派、途胜、君爵和圣达菲4款车型大幅降价。同一天,多种型号的捷豹和路虎大幅降价,其中路虎“神行者”降价3万元,价格为46 8万元,捷豹×J8降至117万元……进口车价格步步走低直逼谷底,越来越接近消费购车的心理价位。随着春节购车热潮的来临,丰田佳美、尼桑风度等进口轿车价格逐渐回涨,上海进口车市渐渐有了几分坚冰初融的迹象。我们提供上海车市的热门进口车型最新报价的同时推荐值得信赖的经销商,希望对广大消费者购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不管怎么样,LNG卡车是目前国内重卡市场上难得的一抹亮色。油价高涨、运价低迷,相较于柴油车型具有更理想的运营成本,让LNG卡车走俏市场,甚至有卡车经销商认为,正是LNG车型帮助企业稳住阵脚,取得突破。事  相似文献   

18.
新款雪佛兰赛欧基于通用的Gamma平台设计制造,是国内赛欧车型的第三次改款车型。现款赛欧在车身结构和技术上都有了明显进步,虽然没有豪华的配置和亮丽的外观,但简单实用的功能和较低的油耗表现是赛欧的亮点,并且较低的价格也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9.
差别定价又称价格差异,是指企业以不同价格出售同一产品与不同购买者的行为。差别定价分析是西方国家大企业追求利润而采用的一种方法,实际是西方经济理论中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MR=MC)这一最大利润原则的应用。差别定价中的所谓同一产品,可以是完全一样的,也可以是稍有不同的。同一产品能以不同的价格出售,是因市场的不同部分对一家企业的同一产品具有不同的需求弹性。所以,实行差别定价的前提条件,一是生产者能按不同的价格需求弹性将购买者区分为两个或数个集团;二是生产者能把市场相互分隔开来。一般说来,在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之间容易实行  相似文献   

20.
J.D.Power亚太公司近日公布了2012年中国新车购买意向研究"(NVIS),对未来一年准备买车的消费者进行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对于欧系车型的购买意向率从2009年的25%稳步上升到了2012年的35%. 从2009年,J.D.Power亚太公司就开始研究中国新车购买意向,这项研究通过调查汽车品牌知名度、购车考虑因素、拒绝原因、媒体使用情况以及消费者对不同车型的看法,提供重要的消费者洞察.2012年新车购买意向研究涵盖了11个细分市场之中52个品牌,171款车型. 刚刚被任命为J.D.Power亚太公司中国区副总裁兼董事总经理梅松林博士在接受《汽车观察》杂志采访时表示,消费者的新车购买意向与汽车厂家未来一年的销量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