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测算了黑龙江、安徽等五省和全国征收个人所得税前后的基尼系数及其变动值,同时测算了2011年工资所得税改革前后工资所得税的平均税率.结果显示,工资所得税对个人工资收入具有明显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能够有效降低税前工资的收入分配不平等;2011年的税制调整降低了中低收入者工资个人所得税税负,也适当提高了高收入者的工资个人所得税税收负担.  相似文献   

2.
孟斌荣 《数据》2002,(1):31
在2001年7月份的全国统计执法大检查中,北京市统计执法检查大队抽查了某医院的2000年劳动情况表,对报表中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指标进行了检查.在检查中我们查看的财务科目是该单位财务的收入、支出明细帐;医疗支出的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明细帐;药品支出的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明细帐以及当年12月份的工资发放单.经过核实,该单位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数应为1369.6万元,而其上报数是920.9万元,瞒报了448.7万元,统计违法数额占实际数额的比例达32.8%.  相似文献   

3.
孟斌荣 《数据》2002,(2):27
2001年8月份,北京市统计执法检查大队抽查了某国家机关的2000年劳动情况表,对报表中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指标进行了检查.检查中,我们查看的财务科目是该单位的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障、公务费等科目的明细帐以及当年12月份的工资发放单.经过核实,该单位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数应为1666.1万元,而其上报数是1304万元,瞒报了362.1万元,统计违法数额占实际数额的比例达21.7%.  相似文献   

4.
范斌 《人力资源》2006,(10):62-64
案情简介 2004年3月,安某到某快递公司工作,与该公司签订了一年期的劳动合同.从2004年8月开始,因该公司经营不善,资金周转困难,拖欠安某9月和10月的工资共计1600元整,11月起,该公司按照合同的约定正常支付了以后的工资,但9月和10月的工资一直未付.安某为人老实,认为公司渡过难关后,自然会还给他拖欠的工资,因此,也未索要.2005年3月,双方解除了劳动合同.2005年8月,安某多次向快递公司索要拖欠的工资,该公司均拒绝支付.无奈之下,安某申请了劳动争议仲裁.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办发[2001]14号文件精神,从2001年1月起实施的事业单位工资(以下简称新工资)标准,使分配政策越来越趋于科学、合理,越来越能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本文拟以事业单位职称系列工资为例,对新工资标准和按照国办发[1999]78号文件规定从1999年7月起执行的工资(以下简称原工资)标准的异同进行一些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张者 《英才》200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三次重大工资改革1956年工资制度改革1956年,在我国工资史上进行了首次全面系统的工资制度改革,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当时职工工资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状况,同时调整工资关系,使之更为符合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要求。这次工资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1.建立11类工资区制度。具体办法是把全国划分为11个工资区,每个工资级别定11个工资区标准,工资区类别越高,工资标准越高。当时规定以1类工资区为100,工资区每高1类,工资标准增加3%,当时北京执行6类工资区标准,青海西宁执行11类工资区标准。  相似文献   

7.
冰融 《数据》2002,(4):27-27
2001年7月,北京市统计执法检查大队抽查了某事业单位的2000年劳动情况表,对报表中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指标进行了检查.在检查中我们查看的财务科目是该单位的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公务费等科目的明细帐以及当年12月份的工资发放单.经过核实,该单位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数应为231.2万元,而其上报数是204.8万元,瞒报了26.4万元,统计违法数额占实际数额的比例达11.4%.  相似文献   

8.
关于企业绩效工资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工资分配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就绩效工资制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必要性,岗位绩效工资制的管理办法,岗位绩效工资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Q 北京市去年调整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缴交基数,由原来的北京市年人均工资调整为企业本身年平均工资.这对我公司影响很大,由于我公司外籍高管较多,且其工资均很高,这就拉高了年平均工资.请问:我公司是否必须缴交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如果一定要交,外籍高管的工资,是否要计入计算基数?  相似文献   

10.
2008年,时值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3O年间,我们见证了时代开放的诸多变化. 因此,当我们追溯这30年,发现有太多的变化与劳动者息息相关.工资是劳动者最关心的切身利益,一种以人为本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正在改变着工资由用人企业主导的模式,并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孟斌荣 《数据》2002,(3):20
2001年8月份,北京市统计执法检查大队抽查了某国家机关的2000年劳动情况表,对报表中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指标进行了检查.检查中,我们查看的财务科目是该单位的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公务费等科目的明细帐以及当年12月份的工资发放单.经过核实,该单位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数应为208万元,而其上报数是177万元,瞒报了31万元,统计违法数额占实际数额的比例达14.9%.  相似文献   

12.
沈海燕 《人力资源》2013,(11):56-58
工资集体协商已经不是新话题,早在2007年,全国总工会就提出五年内要在全国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目标.2008年忽然而至的"金融危机"让这一构想被迫暂停.但是,《劳动合同法》中对集体合同的专节规定,还是为工资集体协商提供了相应的法律准备.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从1997年起,北京市建立了工资指导线制度,并首次对全市企业发布工资指导线.  相似文献   

14.
[案例]张某2014年1月1日入职于某制衣公司,双方于入职当日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约定合同期限为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试用期一个月,工作岗位为品牌导购.试用期间工资每月900元,转正后工资每月1200元.2014年7月31日,张某被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其向该制衣公司提出工资过低,不符合法律规定,但该制衣公司不予理睬.因此张某向劳动仲裁部门提出仲裁请求:(1)要求该制衣公司支付其试用期工资差额780元;(2)要求该制衣公司支付其转正后工资差额480元.该制衣公司辩称:张某的工资数额为双方协商一致后的约定,且签有劳动合同书,因此张某的请求无法律依据,请求仲裁庭依法驳回.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通过对事业单位原工资制度运行中所存在问题的剖析,多层面揭示了事业单位实行工资总量管理进行绩效工资分配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事业单位工资总量控制和绩效工资分配管理的指导思想、目标、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6.
工资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科学的工资理论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具有显著的时代价值.本文概括了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关于工资本质,工资形式,工资的国民差异,工资规律以及最低工资等理论的主要内容,并揭示了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资本质,工资运动规律以及最低工资制度几方面提供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期,湖北黄石市劳动局对市属187户企业1998年度的工资内外收入进行了调查,其调查结果很有代表性,现将有关调查分析刊出供读者参考。企业工资分配现状这些被调查的企业工资水平普遍呈下降趋势。如冶钢集团1998年人平工资7259元,同比减少942元;金铜矿业公司1998年人平工资7825元,同比减少594元;东贝集团1998年人平工资6453元,同比减少103元;美尔雅集团1998年人平工资6427元,同比减少1152元;东方集团1998年人平工资2899元,同比减少645元。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除个别企业外,工资水平呈整体下滑趋势。在工资分配领域存在以下问…  相似文献   

18.
案情:顾某,参加了某大型商业企业的招聘,经层层选拔,最后胜出.该公司副总经理张某通知顾某于2002年9月17日上班,同时告之,工资为4000,前三个月为试用期,试用工资为正常工资的60%,即2400元,试用期满后发全部工资.顾某上班后,公司没有与其签订合同,顾某因其工作较忙,也未催促公司.……  相似文献   

19.
中国劳动力需求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数据 本文中所采用的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与《中国劳动力统计年鉴》.《中国劳动力统计年鉴》是从1993年开始编写的,其中只收入了1993~2000年的工业分类别劳动力工资的数据,所以论文的数据的时间跨度只有8年,这会使论文的模型估计值有一定的不准确性.但即使《中国劳动力统计年鉴》中收入了1993年以前的数据,估计值也会受到影响,原因在于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工资一般还维持统一标准.行业与行业之间同等级职务的劳动者的工资是相似的.这样就使得不同行业之间或不同种类的劳动力的工资没有了可比性.考虑到以上问题,计算中将尽量消除小样本对模型精确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高等学校绩效工资改革方案实施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9月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0年起事业单位将全面实施绩效工资.此举旨在进一步深化高校教职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工资的激励与导向作用.本文在讨论和研究绩效工资如何发挥激励与导向作用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对高校的绩效津贴方案实施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高校绩效工资方案的顺利、有效实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