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地外向型经济的开发,目前存在的两种倾向;一种认为,所谓“外向型经济”就是:“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沿海战略”,与内地无关;一种认为,所谓“外向型经济”就是打入国际市场,于是,不自量力地盲目追求兴办创汇企业,盲目开发创汇产品,而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发。笔者认为,这两种倾向都有失偏颇。其实,对于内地来说,只要冲破了地域封闭,无论是参与国际市场,还是在国内市场角逐,都应被看作是“外向型经济”。这是一种有别于沿海战略要求的广义的“外向型经济”。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湖北省才提出“沿江开发,中部崛起”,而孝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发展与宏观经济变化息息相关,宏观经济战略的转变,必然带来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我国沿海、沿江、沿边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给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契机。实践证明,“三沿”滚动开发,梯度推进的战略,不仅是发展国民经济综合体的强有力的手段,也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可行模式。 一、“点——线——面”滚动开发,梯度推进是区域经济发展合乎逻辑的进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充分利用了沿海地区的优  相似文献   

3.
90年代前期,中国纺织工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滑坡,尤其是一些老纺织工业基地更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在诸多矛盾交叉影响的情况下,纺织工业发展的决策部门,在经国家批准实施压锭技术改造工程的同时,通过政策手段,以“一江春水往西流”,重组纺织工业区域布局结构,形成沿海和内地的新型分工格局。通过“压锭技改”、“东锭西移”,促使沿海地区和老纺织工业基地初级加工能力有序合理的向原料产区、欠发达地区转移,同时沿海地区成为纺织业深加工的发展区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后20年,中国经济增长“点-轴”基本上沿着经济区→经济区网络和城市网络一基地+新型乡镇+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开放城市和开放地带→经济区域、综合型经济带、综合经济圈、外向型经济区、新的经济带→“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带的路径而演化。进入新世纪之后,围绕“三纵两横”的轴线,加快新城市群建设和更具特色的经济区建设,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线。为进一步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今后在点-轴建设方面.一是应对区域板块给予重新划分;二是应尽快建立经济区或城市群政府联盟组织机构,认真落实相关规划;三是打通“断头路”。  相似文献   

5.
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历史的教训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是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又一次重要调整。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共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的西部开发,即“一五”时期和“三线”建设时期。这两次西部开发是以地区均衡发展或国防需要为宗旨。建国初期,沿海地区与内地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为使这种状况有所改观,“一五”时期工业建设重点转向内地;“三线”建设时期,为了国防安排的限额以上项目有68%分布在内地,投资额有48%投到了内地,其中“三线”地区1投资额占投资总额的30%以上。两次西部开发的基本方式,一是在内地投资新建,一是沿海地区老企业向内地搬迁。其中“三线…  相似文献   

6.
核工业调整转民以来,一些地处边远偏僻地区的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调整产品结构,在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投资兴建了一批从事民品开发、生产、经营的“民品点”,从而打破了原来封闭的企业格局。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致使这些“民品点”刚一建成就负债经  相似文献   

7.
由陈栋生、魏后凯、陈耀、刘楷合著的《西部经济崛起之路》,最近由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一部系统研究西部地区发展问题的有新意与创见的新作。众所周知,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发生了两个重要变化,一是由重工业优先转变为轻工业优先,二是区域重点由倾斜内地转变为倾斜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取向由匀衡战略转向非均衡战略。这两个转变使内地削弱了两个重要发展条件上的优势,即内地原有的重工业优势和生产布局的内地倾斜优势,使内地和沿海地区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十余年间发展差距有所扩大。因此在这个背…  相似文献   

8.
1999-2005年中国地区工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活力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缩小我国沿海和内地的差距,是我国区域发展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自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国又相继实施了振兴东北和中部崛起战略,但这些战略的实施,始终无法使内地的经济赶超东部。借鉴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沿海地区工业结构调整的主动性是其工业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而内地由于工业结构调整的被动性以及不适当的专业化,限制了其工业的增长。内地经济要赶超沿海,必须采取新的思路,变被动调整为主动调整,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这是振兴内地经济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进入90年代以来,开发长江流域经济的喜讯不断传来,长江流域经济开发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的信息,使长江流域3亿6千万人民欢欣鼓舞,流域内各省、市领导人深思谋划,流域理论研究工作者格外激奋。笔者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重点课题《长江流域经济开发》课题组长,在课题组完成《确立沿江开发战略,加快长江经济走廊建设》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就加速长江流域经济开发,提出几点思考. 一、确立沿海开放与沿江开发齐驱战略按照我国国土开发和经济建设总体布局规划,沿海和沿江都是生产力布局的重点地带,这就是理论界常说的“T”型生产力结构。但目前的状况是:沿海一条线是发展战略上的“实线”,沿江一条线则是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拓展中西部发展的政策空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政策空间约束及其原因分析改革开放后,我国相继在沿海地区建立了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及大范围的经济开放区,并实行了财政、税收、投资、信贷、外汇、项目审批等多方面的特殊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在促进沿海地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的不平等竞争,东西部的发展差距拉大。90年代初特别是“九五”计划以来,国家明确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方针,并制定了5个方面的政策措施。但是,相比而言,目前国家加快中西部发展尚缺乏有效的手段,政策空间显得相对狭小,而且已有的政策多倾向于“给钱给物”的援助。形成这种…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走的是一条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路子,强调加快内地发展以逐步消除沿海和内地的不平衡.改革开放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出现重大的转折,形成了以不平衡发展理论为支柱的区域经济理论,特别是梯度推移理论影响巨大.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被提出并开始被广泛接受.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是依然实行沿海率先推进,再由沿海向内地逐层递推;还是国家大幅度修正其投资倾斜度,大规模增加对内地的投入,使内地迅速赶超沿海。这两种实际上都是片面发展的抉择。 (一)“梯度推移论”和“反梯度论”两种抉择的局限性 根据梯度推移论的观点,依技术经济水平的高低,我国分为发达的东部、欠发达的中部和不发达的西部三个地带,即三个大的梯度。据此,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也是由东部向中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服装行业的成就 “八五”已离我们而去,回眸“八五”期间我国服装业的发展可谓“举世瞩目”。从设备方面看,我国服装业的装备已经达到了世界中级水平。我们拥有了可以依人的意志进行服装设计和排板的高级电脑和大批装备精良的服装生产企业;从人才方面看无论沿海还是内地都拥有了一批中高级服装生产、销售的管理人员和众多富有经验的技工,年轻设计师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地区差距问题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九五”期间我国区域经济政策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调整: 一是要建立按“因素法”合理确定各省、区、市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其前提是尽快实行规范化的分税制,提高中央财政的比重,使中央有实力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扩大税收返回和转移支付的数额,支持其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构建了新型和传统基础设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中国各省(区、市)的新型和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行评价,并基于耦合协调模型测度新老基建耦合协调程度,最后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两者耦合协调度的驱动机制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2011~2019年全国各省(区、市)耦合协调度平均水平呈现稳步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差异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其中东部地区的区域内差异是造成全国整体差异的主要原因;(2)我国省域新旧基建的耦合协调等级呈现东强西弱的空间格局,且耦合协调等级的省际差异有逐年缩小的趋势;高值集聚区域全部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苏等东部沿海区域,低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新疆、西藏、青海及宁夏一些西部相对落后地区,且低值集聚区的数量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V型”变化;(3)全国各省(区、市)新老基建耦合协调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财政支出水平、市场化、城市化、产业结构及利用外资等因素均对新旧基建的耦合协调水平产生了明显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区域规划是我国发展规划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区域规划的初心主要在于引导和促进特定区域的发展。 建国70 年来, 我国区域规划实施先后经历了沿海向内地区域倾斜发展、 沿海区域 率先突破、“四大板块” 战略区域全面实施和国内外区域全面开放合作四大阶段, 虽然实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但亟需建立统一开放的多层次区域规划理论体系, 亟需耦合各级各类区域规划体系的目标和内容, 亟需对其进行系统的实施成效评估。  相似文献   

17.
论产业纵向集聚与财政横向均衡的区域协调互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中国已形成东部制造业与服务业带和中西部农业与矿业带状、点状分布的纵向产业集聚格局,这与其资源禀赋和生产力布局是相适应的;但这种产业集聚还处在高集聚、低专业、强政区、弱市场的低端时期,为促进产业集聚专业化发展和解决其财富不均的问题,必须重构区域协调互动的发展机制。主张对东中西纵向区域合纵连横,形成沿海帮助内地共同发展,中西部农业、矿业与生态贡献区和东部制造业及服务业反馈区协调互动的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和大环渤海财政横向均衡区,以区域一体化促进统一市场的形成,主要依靠市场效应来推动产业集聚走向高端专业化。  相似文献   

18.
对于全球股市来说,2006年是一个让投资者感觉愉快的一年,各大洲的股票指数纷纷创出新高,就连国内股市也一扫过去4年的阴霾,市场一派繁荣景象。其实,最近半年来国内股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A+H”的大行其道,使香港股市和内地股市的联系更加紧密。即使一家公司在香港和内地分别挂牌,但价格也会有很大分别。过去,内地上市公司A股的价格往往高于在香港的H股价格,但最近这个关系完全翻转过来,H股的价格普遍超过了A股。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香港股市和内地股市不同的估值标准。像内地银行类上市公司,内地股市的估值标准是市盈率不超过20…  相似文献   

19.
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沿海经济发展战略,是一项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战略决策。它的实施不仅将大大加快沿海地区的发展步伐,而且无疑会带动内地的经济发展,从而加速整个四化建设的进程。对于一个传统的产业部门——煤炭工业来说,在沿海发展战略的撞击面前,要思考和要做的事情很多,而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商品经济的发展步伐,实属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上,长期流行着“平衡发展论”和“不平衡发展论”两种观点。前者追求一种理想的无差异均衡。这种平均主义思想不仅表现在各地盲目追求建立自给自足的工业体系方面,而且也表现在工业投资布局和项目布点的分散化方面;后者虽然承认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的客观性,主张遵循并自觉利用不平衡发展规律,实行有区别、有重点、有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