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2015,(23)
本研究以凉山彝族独具特色的毕摩文化为研究对象,毕摩文化作为一种经典文化遗产,道德、哲学、文学、天文、历史无所不包,反映了彝族文化的精髓。毕摩文化的核心是由毕摩主持的,传承彝族传统文化的一种宗教仪式。毕摩是彝族人对本民族民间祭司的总称,是彝族原始宗教祭祀礼仪的主持者、是彝族民族传统文化的维护者和传播者。凉山彝族地区毕摩文化拥有举足轻重的社会地位,拥有主持祈求庇佑的各种祭祀、镶解祟祸、占验吉凶、主持诅盟、进行神判五种社会职能。凉山彝族毕摩文化的社会心理属性包括:促进了彝族民众的民族认同;促进了彝族民众心理压力的宣泄和缓解;促进了彝族民众的积极价值导向和自我约束;促进了彝族民众的凝聚力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2.
黄煌 《致富时代》2016,(4):419-420
彝族拥有几千年的历史与传统文化,彝族文化丰富,其中包括了他们的丧葬文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彝族人民的丧葬仪式也在逐渐变化,在汉文化的强大影响力下,彝族的丧葬形式逐渐具有汉族丧葬形式的迹象。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大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我们人类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加强环境保护,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八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中提出,对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走向生态文明的新时代,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也是我们构建美丽中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正>一、旅游文化生态文化是反映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一种社会文化。和谐的生态文化是生产力发达、社会进步的产物,是生活文明、社会繁荣的标志。从广义来看,生态文化就是指人类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社会-人-环  相似文献   

5.
《商》2015,(52)
云南省楚雄市双柏县地处于滇中腹地,哀牢山脉以东,金沙江与红河系分水岭南侧,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大面积的山地树林,使这里孕育出古老而悠久的历史文化。勤劳的彝族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发掘了老虎笙这种文化。老虎笙是一句彝族语,中文名为老虎舞。它是一种早期的体育舞蹈,该体育舞蹈被国内外专家学者称为彝族古傩仪的珍存"中国彝族虎文化"活化石"。[1]本文通过文献资料,调查访问方法对老虎笙文化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调查当前老虎笙开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希望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和加大人们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了解与重视。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对将来老虎笙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商》2015,(26):210-211
当代中国社会矛盾与冲突极为尖锐,自然的力量则在协调现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矛盾冲突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构建"自然的文化",让我们回归大自然的怀抱,是当代中国的文化使命之一。对于秦人子孙,秦岭山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探讨的核心是将"秦岭山水"引入西安地铁公共空间的意义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磨皮村坐落于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平甸乡,背靠彝族神圣的磨盘山,依偎在神秘隽秀的哀牢山怀抱中。数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彝族同胞们无论衣着、饮食还是信仰,都还沿袭着旧时的传统和习俗。大自然赋予村民粗犷的舞姿和豪放的歌喉,因此这里的人"会走路就会跳舞,能说话就会唱歌"。这里也是古朴威武的磨皮花鼓的诞生地。"磨皮花鼓"是平甸乡磨皮村彝族花鼓舞的专用名词,与其他民族(包括  相似文献   

8.
商业文化的生态性是在商业活动的生态适应性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表现为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形态与运行规则,具有互利共生、优胜劣汰、自然演替等特征。它作为社会文化生态结构的一部分,一方面受社会文化的影响与制约,另一方面又用商业文化的伦理精神营造健康文明的市场环境,从而保持商品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商业文化的生态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文化的生态性是在商业活动的生态适应性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表现为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形态与运行规则,具有互利共生、优胜劣汰、自然演替等特征.它作为社会文化生态结构的一部分,一方面受社会文化的影响与制约,另一方面又用商业文化的伦理精神营造健康文明的市场环境,从而保持商品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品牌》2014,(2)
彝族服饰是彝族人们宝贵的财富和精神产品,是彝族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的载体,具有研究价值也有欣赏价值。彝族服饰文化逐渐被汉族文化同化,加之彝族文化的保护意识相当薄弱,使不少的彝族服饰已经绝迹,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彝族服饰文化要显示出生命力,必须走更新、创造、发展的道路,通过创新来解决继承传统与向前发展的问题。教育是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要做好彝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必须加强课堂教育,笔者谈传承彝族服饰文化美术课堂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1.
《商》2015,(49)
彝族地区的基层社区治理因其独特的人文环境和风俗习惯而具有独特的特点。"德古"作为通晓习惯法的德高望重之人,在彝族历史的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呈现出其独有的特征。如何在现有的制度与条件下,通过对"德古"进行合法、适时地改造,让他们在彝族地区公共事务管理中,尤其是彝族地区基层社区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我们研究的重心。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彝族社会文化最为浓厚的地区,家支观念深入人心,在全国彝族地区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因此本文将凉山彝族自治州作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2.
2014年3月,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毕节市以其丰富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彝族文化,被纳入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的核心区域。由于《规划》层次高、支持力度大,为毕节彝族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因此,毕节彝族文化产业应发挥独特优势,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升级、文化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3.
在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上,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大自然是神秘的、荒凉的和残忍的,是人类的"资源",人类可以任意的从大自然那里得到自己想要得东西,因为在人类的眼里,大自然是没有价值的,是不能得到人类的尊重的。然而,罗尔斯顿却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即自然价值论,他认为对人类而言,大自然已经不再是"资源"了,而是"根源",主张人类应该遵循大自然,争取达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  相似文献   

14.
《致富天地》2013,(12):2
云南省石屏县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国家文化部将石屏县命名为"彝族烟盒舞之乡",此外,哨冲镇被命名为"彝族花腰歌舞、刺绣之乡"、龙朋镇被命名为为"彝族歌舞之乡"。石屏县的彝族海菜腔、烟盒舞、乌铜走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县还有国家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学兴起于20世纪中期,作为一个文学概念被提出。近年在文学研究中也是比较受关注的领域,因为它涉及的内容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从英美文学出发,对生态文学所倡导的"回归自然"和"回归本性"两方面主题的深层内涵进行剖析,借以引起读者对生态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思考。学者王诺对生态文学有自己的认识,生态文学是在生态整体主义的基础上产生的,最终目的是要获得生态系统整体利益,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探究影响生态危机的根源。简单地说,生态文学反映人和自然之间的发展关系,这种概念虽然提及的时间短,但反映的思想却是影响深远的,观看英美文化的发展史发现,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的作品,都提倡对自然本性的尊重,题材形式各异,无论是小说、诗歌,还是文章等都体现了这种思想,真正体现了回归的思想。个人认为英美文学提到回归思想包含两个方面"回归本性"和"回归自然",这两个方面又包含多种层面的含义,非常值得探讨和深思。人类应当具有怎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点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人工制作假山盆景是依托大自然真山真水形状,采用特殊工艺精制而成。它不仅有青山,绿水,花草树木自然美景,山上云雾缭绕,亭台、楼阁时隐时现,山下还能见到鱼儿水中游动,是大自然美景在小环境中的缩影。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室内装饰的需求越来越高,除家具,家电现代化外,更需要含有自然而温馨的绿意环境。目前大家特别喜欢的也是极为流行的,当然是与大自然近似的室内假山盆景,它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正>人工制作假山盆景是依托大自然真山真水形状,采用特殊工艺精制而成。它不仅有青山,绿水,花草树木自然美景,山上云雾缭绕,亭台、楼阁时隐时现,山下还能见到鱼儿水中游动,是大自然美景在小环境中的缩影。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室内装饰的需求越来越高,除家具,家电现代化外,更需要含有自然而温馨的绿意环境。目前大家特别喜欢的也是极为流行的,当然是与大自然近似的室内假山盆景,它的存在不仅让  相似文献   

18.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类屈服于自然,而又想要驾驭自然.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对大自然的无限索取招致了自然的无情报复.于是,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成为人类关注的主题.人类不能单单依赖于自然和市场经济的自我恢复能力和自我调节机制,因为今天人类的活动范围和强度已超过自然界的承受范围.本文从生态企业、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相互联系探讨了可持续发展问题,阐述了生态社会发展、建设恢复型经济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有人类文明史以来,一切文明的共同基础是生态文明.尽管古人对人类与自然的认识尚处于直觉性的论述,但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等规律有一定的认识.尤其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兴起,文化的多元与冲突.使古人对生态的认识有显著的提高,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如"天地人舍一"、"万物平等"、"尊重生命"、"仁爱万物""生生不息"等生态循环与生态保护的思想在全球化、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今天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森林旅游是伴随20世纪70年代世界环境认识运动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旅游活动。它不采伐、不破坏森林资源,具有亲近大自然,发挥森林生态功能,保护环境和文化,倡导生态教育等特点。森林旅游业已经成为一些经济发达并且森林旅游资源丰富的国家的热门旅游形式,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