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假证风波     
表弟阿丰来这里找工作,临时住在我家里。工作不好找,他每天早出晚归,忙了一个星期还没有着落。后来总算有了一点眉目,有一家公司初步确定聘用他,让他回来等通知。阿丰告诉我,他很喜欢那份工作,他的条件也很适合在那里工作,他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笔试,面试也给经理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看来是十拿九稳了。哪知过了几天,我接到那家公司打来电话,说他们不能聘用阿丰,原因是他们去公安局核对过,他的身份证是假的。阿丰回来了,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有一天把身份证丢了,后来就花了100多块钱找人办了个假证。没有身份证没法找工作,假证一查准露馅,这是没  相似文献   

2.
《大众标准化》2010,(10):54-55
<正>学会运用质量管理到了1959年,我开始问自己,为什么公司经理需要叫公司外面的人来为他们改变长期存在的质量浪费现状,来帮他们解决其他质量方面的问题呢?公司经理肯定对技术很了解——材料、流程、工具等等。在这些方面,他们是专家,我是个外行。公司经理也很聪明。每个经  相似文献   

3.
张继星 《秘书工作》2014,(12):71-71
正"认真比聪明更重要。"这是一位市委领导多次对市委办公厅干部职工强调的一句话,我视之为人生座右铭,并在工作中努力践行。什么叫认真?简单地说,就是严肃对待不马虎。我认为,这里包含的不仅有精神状态和工作态度,还有价值取向和职业素养。做人不认真,就不可能有成功的事业;做事不认真,就不可能有圆满的结果;一个团队不认真,必然是败事有余的乌合之众。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正是凭着这种认真的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同志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铝土矿公司在实际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以研究人的基本生活,基本需求为目标;以人性化、亲情化管理为手段,以教育人、启迪人、理解人、尊重人、满足人、关心人为基本形式,全方位促进企业的和谐稳定,如何做好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呢?我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5.
"你见过周鸿祎吗?"春节回家时一个亲戚问我,这是做记者几年时间里她第一次主动提起与我工作有关的话题。在得到肯定的答复以后她很兴奋,接着问我:"他能记住你是谁吗,他记性是不是特别不好?他去《天天向上》把汪涵认成汪峰了。"类似的对话在之后的几场聚会中陆续出现过。我尝试问他们这场节目除了周鸿祎表现的娱乐价值之外,还记不记得他是什么公司的,公司的产品是什么,有什么用途。问过的人中年纪最大的女性40岁,认为判断智能机的标准就是是否触屏,年纪最小的男孩15岁,知道智能手机的三种操作系统以及软件需要下载和升级。意外的是,基本上每个人都能说  相似文献   

6.
日常工作生活中,有的人整天忙忙碌碌,却常常抱怨“时间不够用”,而做事最少的又恰恰是这些人,别人一天就做完的事情,他们也许要几天才能完成。我们也看到一些先进的审计人员,他们常常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轻松地完成工作任务,以至于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总结审计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看来似乎很悠闲,实际上已经进入了下一步的工作。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工作效率、工作方法、审计手段等方面的原因。一个审计能力强、审计手段先进、工作效率高的审计人员,即使同时应对几项工作也能胜任。他们精明审计,豁达做人,时时比人悠闲,事事干得漂亮。只有他们可以自豪地说:我“懒惰”,但是我先进。  相似文献   

7.
这就是生活     
我和两位伙伴一同去城里打工时,村里的人都看好我将是最有出息的一个,因为三人中数我文化水平高,且能写善画。可是几年后我们三人一同回村结婚,他们两人都衣着光鲜,出手阔绰,婚礼场面搞得比我大得多。在我们这个地方,有春节请新媳妇的风俗。村里人那年摆宴三个媳妇一块请。那两位都打扮得珠光宝气,得意洋洋地吹嘘自己的丈夫在外面如何发财,惟独我妻子素面朝天。回到家,妻子无不羡慕地说:“看人家在外面是咋混的?你又是咋混的?也跟着人家学着点儿!”我告诉妻子:“要不我辞了工作也去扒火车?”妻子说:“违法的事儿咱不干。”其实妻子了解我这…  相似文献   

8.
我去江西一个知名度很高的乡镇采访。结束后,乡长邀我共进午餐。几杯酒下肚,我俩便热乎起来,便问弄发否?我摇头而笑。乡长道:"其实发财也不难。我讲个身边的事,也许对你有所启发。"我们这里有丰富的大理石资源,怎么把这些石头变成钞票?乡里领导一合计,觉得办个水磨石厂很有前途,但苦于没有资金。就在这时,一个温州人找上门来:"磨石厂让我办。""可以,但我们什么都没有。""地皮有吧?公章有吧?能盖得起几间厂房吧?""当然。"温州客说:"那不就行了。不过,你们得答应两个条件:一是我当厂长;二是利润五五分成。"乡党委书记道:"四六分成也行,你六,乡里四。"温州人很义气:"五五就成,但咱们得签个合同。"书记说:"都是自己人,以后再签好了。"  相似文献   

9.
经理箴言     
把员工做大让领导做小在企业当中,我们经常有很多、很多的讨论,我们经常自我反思、自我调整,我们内部形成了自我否定的文化。但很多人却说:“海尔肯定是不行了,连他们自己都说他们不行了。”这就是一种劣根性的表现,是一种悲哀。其实呢?如果你自己都不敢承认,或者看不到你自身的问题,那你怎么进步,怎么和别人竞争呢?甚至有的企业直到倒台的那一天,还在强调理由,还说“不是我的问题”。《世界是平的》一书说把客户  相似文献   

10.
从微观着手 从宏观着手 《南方企业家》:听说你是个特别注重细节的人,能举个例子吗? 丁世忠:举例说,这栋新公司大楼有不少细节都是经过我精挑细选的.其实就建筑来说,我只是个外行.盖一栋大楼,按国内的要求,要请专业公司代表公司作甲方,整体的施工也是交给他们,但国内这种公司太少,尤其是这栋新大楼也不是一个很大的项目.  相似文献   

11.
老魏是位领导,有着很好的人缘和口碑。我很纳闷,一个小科长,权不大,相不俊,竟有那么多人喜欢他?而且我发现,他的朋友,既不是酒肉朋友,大多也无求于他。虽然老魏让人感觉挺好的,但好在什么地方,我想不出来。我问老魏:你做人有啥‘道道’,让很多人喜欢你?老魏爽朗地说,有一点,  相似文献   

12.
这里需要"软技巧" 德国公司职员Bruce 都说德国公司里的工作环境很压抑,人 和人相处很刻板,但是我却没有这样的感 觉。在参加公司培训的时候,教我们的公司 老员工就很注重让我们掌握工作中必备的 "软技巧"(Soft Skills),是指有别于专业知  相似文献   

13.
<正> 被别人信服的人专注于解决问题,而非忙着责怪他人。一名总裁生气地问道:"这件事是由谁负责的?"这个问题使一家化学公司的会议室笼罩着一团乌云。这家公司刚失去一个大客户,而抢走这位客户的人是这名总裁的前任雇主。他对这件事感到十分气愤。在场的经理都显得坐立难安,而这位总裁继续说:"我要找出搞砸这件事的人,等我找到这个人,我会让他很难堪。"当这群经理离开会议室时,有人说:"我想我们今天晚上都要去准备履历表了。"  相似文献   

14.
这则逸闻很有点意思。二战期间,著名的英军将领蒙哥马利对聪明的、愚蠢的、勤快的、懒惰的四种人的组合使用,曾做过如下评价:聪明而勤快的人,我让他当参谋助手;愚蠢而懒惰的人,就让支配人的人去支配;聪明而懒惰的人,他们可居高位,因为他们往往肯动脑子而能想出好办法来;至于愚蠢而勤快的,则赶紧让他滚蛋。  相似文献   

15.
GE前董事长兼CEO杰克·韦尔奇曾说:"你最宝贵的东西不是你的资产,而是在公司替你工作的人,是他们头脑里所有的想法和他们的工作能力。我的全部工作是关于人的工作。"为此,GE建立了庞大而完善的人才培训体系,每年为此支出都在10亿美元以上。  相似文献   

16.
经营人性     
这是史蒂夫·罗斯的故事。他在26岁时,娶了殡仪馆老板18岁的女儿。有人说,经营葬仪社,是他霸业的开端,其实,看过这本书,你会明白,经营人性,才是他伟业的基础。罗斯总说:“我从葬仪业中了解人性,因为它必须在人们最伤感的时刻提供服务,你必须先了解他们的需要与感受。你必须注意用词遣句,如果对一位伤心欲绝的人说:‘我能帮你的忙吗?’他铁定回你一句:‘没有人帮得了我。’所以我总是问:‘有什么我可以效劳吗?’”  相似文献   

17.
秦姗 《中国企业家》2014,(Z1):57-60,56,10
以坐火箭的速度蹿红的小米,除了站对了台风口,还在于雷军找到了正确的人,看看小米管理层内部怎么协同工作吧有些人就是不太懂谦虚,王川就是。他有次去拜访一家公司时,看到对方办公桌上摆满了各种品牌的(电视)盒子,随口说:你对盒子还挺有研究。对方说,那些和小米盒子比起来,都是垃圾。王川回忆起来还是对人家这个回答很满意,他说:"我其实不关心竞争对手做什么,我只要把我自己产品做好,他们就去抄呗。"他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并不张狂。外表看上去也如他自己所说,就是个普通产品经理,有着温和的气质。他间或闪现锋芒,不像一般被采访者谈到竞争者时有意避讳,这并非是由于坦率或单纯,更多是出于自信。在2012年11月,小米收购了王川创  相似文献   

18.
GE前董事长兼CEO杰克·韦尔奇曾说:"你最宝贵的东西不是你的资产,而是在公司替你工作的人,是他们头脑里所有的想法和他们的工作能力。我的全部工作是关于人的工作。"为此,GE建立了庞大而完善的人才培训体系,每年为此的支出都在10亿美元以上。  相似文献   

19.
我们常听到越来越多聪明又勤奋的营销人抱怨:“我的营销策略没有错,可是公司的产品、规模跟不上,结果导致我永远成不了第一。”这样的问题是每一个踌躇满志的营销人所不能容忍的。 “第一”的诱惑力如此巨大,然而公司规模不可能说扩大就扩大,产品线不可能说延展就延展,大家是不是必须跳槽到产能、规模能做到行业第一的企业去,才能实现拔得头筹的愿望?  相似文献   

20.
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这位科学巨人,只要拥有一个"点",就可以做出常人无法想象的事情。那么,这一个点对于一个公司、一个职场人又意味着什么呢?年初,人们往往会说:新的一年,新的起点。这一个"点"意味着什么呢?我看,这一个点,就是一个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