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鲍烨童 《中关村》2015,(1):88-90
未来,企业营销将通过小型聚会深入沟通来推广他们的企业和产品,而不是像以前办一个产品信息发布会。为加快实现企业资源整合,帮助企业完善团队建设,推动中小微企业发展,发挥中小微企业在行业内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强化协会创业活动品牌活动,由中关村国大中小微企业成长促进会、北师大科技园、北师大留创园携手专家汇共同主办的题为"2014中小微企业创业者分享会"于12月26日在大师咖啡举办。会员企业代表、园区企业代表、中关村企业负责人、社会团体代表、知名投资人共  相似文献   

2.
"技术"要等于"成功的企业家",中间必须加一个"商业模式"。如果没有商业模式,技术还是技术,带不来价值。"‘技术’+‘商业模式’=‘成功企业家’"的实现路径20年前的1994年8月11日,我辞掉了国家单位的工作一个人出来创业。经过20年的摸爬滚打,我深刻地体会到:一个技术派创业者要成为一个成功企业家,最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找准商业模式。现在大多数创业者都有某方面的技术,但是干着干着就不行了,结果会抱怨是因为技术不好。  相似文献   

3.
创业,这显然是一个让人热血沸腾的词汇。而以往我们在面对那些创业失败的故事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在教训总结中加上这么一句“造成最终失败的很大一个因素是他(她)对市场不够了解”。而对于市场人而言,多年在市场圈的摸爬滚打让他们成为最熟悉市场的那个群体。那是不是可以说,市场人创业的成功率,也会远远高于其他群体呢?  相似文献   

4.
明星 《中关村》2013,(9):88-90
"如果我们这600多万学生有20%左右的人能够创业的话,就能带动就业量的增长,今后创新型国家的希望应该在这批人身上。"一直以来,创业被认为是经济发展之源,是民族富裕之根,是培育新兴产业之路,也是缓解就业困境的可能途径。要想经济活跃,就需要社会中存在大量的创业者。而创业者的造就需要创  相似文献   

5.
边明 《中关村》2015,(1):78-80
创业成功是偶然的,失败是必然的,所以才会有好多连续创业者。互联网创业,不残酷也谈不上多美好在我看来,互联网创业既不残酷也不美好,创业就是创业,有什么可残酷的呢!既然你选择了,输了房子还是输了地?还是把命搭进去了?谈不上残酷两个字,没必要渲染它的可怕。创业成功可喜,创业不成功,不过是人生的一段经历,项目和产品做得足够有趣的话,跟子女分享经历的时候会觉得是一种骄傲,谁都不希望在最黄金的年龄缺少这一段精彩过程吧!大家应该用平常心看待创业。为什么说不美好呢?我不知道美好这个字  相似文献   

6.
李善友 《中关村》2012,(8):74-74
看起来很漂亮,做起来很残酷,这就是创业。创业的成功是极其偶然的,失败却是必然的。我们看到的是极少数功成名就者的辉煌,看不到的是不可计数的失败者的惨淡和悲凉。2004年,中国创业公司的平均存活时间是3.7年,到了2011年,这个数字下降为2.9年。在中国可以活到3年以上的企业不到10%。  相似文献   

7.
程桔华 《中关村》2014,(4):27-29
让小微企业直接面对资金 李明顺是一个不安分的人。尽管在好贷网之前他已经有过四次创业经历,都不算很成功,但是当互联网金融浪潮来袭,他仍然按捺不住内心的激情,加入了创业的队伍中。在互联网广告时代,李明顺创办了一家叫“广告互联”的公司;在社区浪潮下,又与戴志康合伙创办discuz!;在团购火热之时,创办了聚淘网;之后,还创办了财猫浏览器。  相似文献   

8.
马文良 《中关村》2015,(4):78-81
展望未来,在这片创新创业的蓝海中,创意、人才、技术、平台、政策共同形成完整的生态体系,为创业者提供最富创新力的环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智能硬件必将成为中关村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想要一款更酷的智能手环?想要更加智能的家居生活?甚至想要一个像"终结者"一样的智能机器人?……未来,在中关村核心区,只要你有一个好的创意,那么一切皆有可能实现。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北京  相似文献   

9.
明星  吴炜 《中关村》2014,(7):34-35
飞马旅不采用现金交易,而是让创业企业以“微股份置换”的方式,与创业者的利益构成共同体,从而加强创业企业获得服务的可能性与创业服务机构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0.
《中关村》2015,(2):31
"这是一个创业最好的年代,发挥你的想像力,投入到创业事业中来。"——邓锋"如果你有创业梦想,现在可以试一试,因为这个时候,其实陪伴你的人是非常多的。"——陈宏"这个时代为创新和创业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成功机遇和可以无限想像的发展空间。时代呼唤着创业者,时代呼唤着激情、智慧和创造。但是,创业的征程,其实还是很艰难的,会有许多的山峰需要去攀登、很多的河流需  相似文献   

11.
俞永福 《中关村》2013,(4):80-80
2006年年初,我第一次见到了今天在UC创业的两个搭档何小鹏和梁捷,当时我还在联想投资,而他们正在找投资。接到他们递过来的名片,我愣了一下:两个人名片上的Title怎么都是副总经理?我马上就问总经理是谁?他们的回答让我眼前一亮。实际上,何小鹏和梁捷就是公司的负责人。之所以都印"副总经理",有两个考虑:第一是见客户的时候,如果有些问题不好当场拍板,可以说"我们再回去跟老大商量商量"。更关键的是,他们觉得两个人都是技术出身,未来需要找到一个在战略规划、经营管  相似文献   

12.
关邨 《中关村》2015,(2):49
中关村离开创新则失去灵魂,离开小微企业就像"安泰离开了大地"。新春伊始,李克强总理就忙着为小微企业融资找出路,不断地为草根创业者鼓劲。人们赞誉这是总理面对新常态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强国经济学"的重要内涵之一。在过去的2014年,李克强总理对小微企业尤为关注,他的声音犹言在耳:从眼前看,小微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战场",是顶住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的  相似文献   

13.
江川 《中关村》2013,(9):75-77
什么样的办公模式最适合当前企业的发展需求?这不仅是各大产业园区需要通盘考虑的规划问题,也是创业者们放眼未来发展必做的一道功课。在创业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的当下,新型办公模式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什么样的办公模式适合当前企业的发展需求?这不仅是各大产业园区在吸引各  相似文献   

14.
夏颖奇 《中关村》2004,(6):25-26
近日,由于留美博士胡晖在中关村以15万美元创办的海纳维盛公司被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以1800万美元收购, 两年增值120倍,一时被称为“胡晖现象”。这其中所引发的种种思考,说明中关村高科技研发由于海归企业的加盟进入了一个标志性的新阶段。“胡晖现象”很简单,就是一家高科技企业被美国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按照美国的游戏规则一举收购。这种现象在硅谷每天都在运作和发生。一个小公司通过自己的高科技研发和自主知识产权或者上市或者被大公司收购,进而实现投资高度增值,这是每一个创业者的梦想。胡晖的公司在中关村首开先例,其意义不仅在于胡晖们的成功,也在于中关村众多的创业者和两千多海归企业,实实在在地看到了在中关村的土地上走出来又一个成功的案例。  相似文献   

15.
根据来自美国的一项统计资料显示,自行创业的中小企业中,有40%的小老板,在创业的第一年就不得不面临关门大吉的命运,而存活下来的60%中,约有八成无法欢度五周年庆,更令人惋惜的是,能够熬过5年的中小企业主,其中只有20%能继续走完第二个五年.为什么创业成功是那么容易的事?为什么创业成功后能守住成功的人又是那么少?其实,创业者有无独特的"看家本领"核心竞争力是关键.  相似文献   

16.
王德禄 《中关村》2013,(4):81-81
北京和台湾都是全球创新的高地。吸引台湾的创业者和高新技术企业来北京、来中关村创业,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共赢的。为了更好地加快二者的融合,需要在以下几方面继续做出努力:第一,要让新的政策及时惠及台商。我们的创新政策体系并不是固定的,而是不断有新的政策出台。比如近年来出台的"千人计划"、"跨区域创业"等等。目前每年都会有很多台商带着新技术或是新的商业模式来大陆创业,我们的新政策如何惠及这些创业者?这是需要我们继续研究的。为这些创业者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不仅仅在于制定出好的政策,更在于让这些政策的时效性更加显著。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这些新的  相似文献   

17.
茅于轼 《中关村》2007,(12):108-109
当我读完《活力远东》这本书,首先让我感受到,这是一本文化价值非常高的作品。作者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诠释江苏远东控股集团成功的密码,这就是从"大多数"入手。这是难能可贵的。就目前解码中国企业的作品中,有的人从外部看企业成功,有些人是从理论角度看企业成功,而《活力远东》的作  相似文献   

18.
马文良 《中关村》2013,(3):70-71
这是一场无悔的梦,创业就是追梦的旅程。"我们希望把漫游世纪孵化器作为载体,把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分享给更多创业者,让他们少走弯路,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9.
关纯 《中关村》2006,(4):73-73
《中关村》杂志记者采访神龙汽车公司总经理刘卫东,提问“神龙”和“东风”汽车发展“龙飞凤舞的秘诀”。刘总答曰——“诚信+质量”。这是朴素的经验之谈,也确实是“神龙”“东风”两个品牌成功占领市场的根本原因。如果说这是神龙企业“龙飞凤舞”的“内因”话,那么,影响汽车发展的“外因”又是什么呢?由此让笔者想起刘总的另一番说法。“汽车人”刘卫东深知汽车消费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他作为人民代表,曾提出《倡导理性消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议案。字里行间不乏振聋发聩之语:“非理性的消费行为成为中国汽车业发展的巨大障碍。”“非…  相似文献   

20.
缔造联想     
编者按:从1984年创业到今天,联想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成功道路。由中科院投资的20万元资本变成了联想控股今天159亿元的资产,联想成了中国高科技领域中的排头兵。联想是如何从一个国有民营企业最终过渡到多种经济成份的国有制为主体的企业,是什么机制让联想充满勃勃生机?大多数中国的民营企业一是做不长,二是长不大,联想凭什么能在19年的时间跨度里保持高速发展并形成了规模?在高科技产业化的过程中,难点是技术成果转让的问题,联想是怎样形成产品规模的?怎样把技术转化成钱的?在和外企的竞争中,中国企业无论从资金、技术、管理、人才都属于劣势,联想是怎样扬长避短取得阶段胜利的?联想19年的经验教训有没有典型意义?联想是不是可以复制?本篇是柳传志“缔造联想”的实话实说。不是“私密独白”,也不是“莲花宝典”,只是一个创业者、改革家的一腔激情,一种勇于探索、不怕失败的真情倾吐。全文分为两大部分。前面较短的篇幅讲联想创业之初和发展之中的“大环境”——“淮桔成枳”留下的思考。后面较长的篇幅讲联想的管理基础——柳氏杰作“管理房图”解析。通篇讲话没有“学院派”的咬文嚼字,也没有“象牙塔”的故弄玄虚,更没有“暴发户”的豪言壮语。真理是朴素的,柳总也是朴素的。为阅读方便,编者添加了提示性的小标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