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文兰 《潮商》2021,(2):70-71
俗话说"清明食叶",在春天的潮汕,绿色让人们感到无限欣喜,而朴籽棵则成为很多人感知春天的一种方式,被称为潮汕人清明特有的"抹茶蛋糕". 朴籽棵味道甘甜,口感细腻,不仅是祭祀祖先、表达思念的食物,更是百姓餐桌上、手里的春日糕点.近日,记者走访发现,临近清明,散发着青草香的朴籽棵特别畅销.  相似文献   

2.
陈文波 《潮商》2016,(1):1-1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转眼间清明时节又将翩然而至,远在异乡的潮汕游子都会千里迢迢归家寻根,缅怀祖先。清明,是一柱香、一捧土、一份思念,是对遥远故土的一抹淡淡的乡愁。  相似文献   

3.
清明,江南,斜风细雨,垂柳依依,草长莺飞,百花争艳,风光无限好。每每到这个时节,我的小心肝总会蠢蠢欲动,满脑子都是烟花三月下江南的种种畅快和惬意。对的,我是爱着江南的美好的,正如我此时思念青团的心情一样真切。清明,江南,斜风细雨,垂柳依依,草长莺飞,百花争艳,风光无限好。每每到这个时节,我的小心肝总会蠢蠢欲动,满脑子都是烟花三月下江南的种种畅快和惬意。对的,我是爱着  相似文献   

4.
孙书振 《数据》2012,(7):54-55
正中华民族是一个慎终追远的民族,在长久的家族绵延中,中国人形成了敦亲睦族、行孝敬祖的优良品德。因此,要在清明、端午这样的节日,给先人献上一束鲜花,献上一瓣心香,以此来追怀祖宗,感念先人,寄托思念。  相似文献   

5.
一年一度清明到,一朝一夕思念浓。转眼间,母亲已和我们天地相隔18年了。透过被轻风吹斜了的雨丝,朦朦看见柳树摇曳的翠绿。我的眼前渐渐浮现出两个美丽的女人,就是我的母亲和大姨。  相似文献   

6.
清明絮语     
费城 《上海房地》2011,(4):64-64
清明,清明,年年清明,今又清明。关于“清明”,我始终觉得这是一个代表着过去的词汇,因为祭奠和怀念。  相似文献   

7.
又再见你     
又是草长莺飞的春天,一个人走在风荡鳞湖的绿岸边,想起以前,想起旧日的你。世情不知的岁月早已过去,现在拥有的只是淡淡的忧伤和微微的寂寞以及顾影自怜的悲哀,你的笑容竟是这么不可及,我伸出手,抓住的却是虚空无数。记忆不肯放过我,思念吞噬着我早已麻木的心,今  相似文献   

8.
花好月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在这金秋送爽的十月,我们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将欣赏到皓月当空的美景,当仰望苍穹时,脑海中定会浮现起那优美的诗句。时不时地还会吟诵出声,我知道不仅是这首诗铭记在脑海,更是一种思念——对亲人的思念、一种寄托——寄情于明月。又是一年佳节到,内心的这种情感像米酒一样更加沉香,内心的这种思念像牛郎和织女望穿银河一样  相似文献   

9.
《经营者》2008,(1):57-57
2007年,思念被推上郑州速冻食品的龙头老大的宝座。统帅着全国速冻市场的半壁江山。 作为主打饺子、汤圆、粽子等速冻食品的企业,在这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思念率先在海外上市并联姻北京奥运会,相比行业内的保守打法,思念的勇敢冒险使其冲出了行业的传统圈。一度创造了年销售增长135%的“思念速度”。  相似文献   

10.
清明节史话     
清明节史话清明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即明洁的意思。每年阳历4月5日(阴历3月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时开始。这一天草木萌芽,万物复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一书中说:“三月节,物到此节,皆以洁齐而清明矣!”这时我国大...  相似文献   

11.
思念如酒     
思念的种子在心底_发酵成酒-我把它小心地装进爱的信封密密地封存着离别的日子越长酒的深度愈精纯香醇无数个黑夜里我轻轻舔吮它常常在不经意间倒下月亮星星的眼睛朦胧着- 小抑或是我自己的视线模糊了 ~~ ,思念的夜里我们都醉了升温(摘自人本报)思念如酒@楚逸  相似文献   

12.
清明时节     
在我们的传统节日中,清明或许是最值得回味的日子。这一天,天空似乎总是阴沉沉的,时不时还飘着如丝细雨,把我们的思绪渲染得格外深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真不知还有什么日子能像清明一样,如此牵扯着我们的心境。  相似文献   

13.
辛思亮 《企业标准化》2009,(9):I0001-I0001
今年木棉花盛开的时节,我在羊城小住了十天.到处可见红彤彤的棉树和遍地怒放的紫荆花,穿着短裙光着腿的年轻女子宛如花城中的又一朵奇葩,尽显南国的春意.回到故乡沈阳时,阵阵朔风刺骨,地冻天寒,与南方的油菜花金黄灿烂在麦田里相比,北方的枯树尚无发芽的征兆.盼过清明之后,虽偶感温热,随之又是雨雪交加,凉意袭人.捱过劳动节,人们脱下冬装即着夏服,全然不知春天在哪里?  相似文献   

14.
清明诗话     
“又近清明,又近清明/向阳的坡上有我的祖宗/映山红开了一溪又一溪/年年清明,年年清明/种下的乡愁长遍了四月/过了清明,又等清明/清明在乡下的小村,雨丝密密……”这是诗人笔下的清明。诗人的清明是缱绻的、惆怅的;清明的天空是飘逸的、迷离的。  相似文献   

15.
正又是一年清明时节日的菊花,似在追伤浙江奉化的逝者清明前一天,奉化一幢仅20年房龄的居民楼,突然粉碎性崩塌,造成1死6伤仙去容易,活着不易,且行且珍惜当民众仍纠结于70年期限时,"英年早逝"的房子,让人悲怀又"释怀"——相对于"折寿"的房龄,70年的土地使用权实乃"高寿"舆论担心,二三十年前的房屋,或已进入"质量报复周期"由于少有房屋活过70年,未来一段时期,"白发人"  相似文献   

16.
古人流传下来的有关清明的著名诗词很多都蕴含着对人生、世事的丰富体验,记录着当时的世态人情。今天,当我们力图重温那种心地澄静、淡泊的生命体验之时,又向何处去寻觅那“气清景明”之风呢?近年来,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总会传来某地因扫墓者烧纸不慎而引发山林火灾的消息。事实上,这种重扫墓仪式的风气,是对我国历史悠久的清明祭祀传统文化的一种误读。一些地方清明祭祀方式充斥庸  相似文献   

17.
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流泪,有一种真情让我们回味。这几天,我一直都被这种感动和真情包围着……我被那些奋战在“抗典”一线的白衣天使们感动着。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们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用默默的行动谱写着最感人的篇章。他们的脚步是匆忙的,匆忙中散发着力量,传递着必胜的信念;他们的眼神是焦灼的,焦灼中透着坚定,诉说着生命的嘱托。面对着病魔,他们是理智的,勇敢的,夜以继日中已将生死置之度外;面对亲情,他们又是脆弱的,无奈的,咫尺之隔却备受思念与牵挂的煎熬。他们说自己是普通的,只是在自己的岗位上恪守着自己的职责;我们…  相似文献   

18.
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流泪,有一种真情让我们回味。这几天,我一直都被这种感动和真情包围着……我被那些奋战在“抗击非典”一线的白衣天使们感动着。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们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用默默的行动谱写着最感人的篇章。他们的脚步是匆忙的,匆忙中散发着力量,传递着必胜的信念;他们的眼神是焦灼的,焦灼中透着坚定,诉说着生命的嘱托。面对着病魔,他们是理智的、勇敢的,夜以继日中已将生死置之度外;面对亲情,他们又是脆弱的、无奈的,咫尺之隔却倍受思念与牵挂的煎熬。他们说自己是普通的,只是在自己的岗位上恪守着自己的职责…  相似文献   

19.
清明与扫墓     
清明节在每年春分后第十五天。所谓"清明",诗大雅大明:"会朝清明"。传:"不崇朝而天下清明"。疏:"天下乃大清明,无复浊乱之政。"每年四月四、五、六日为清明。淮南子天文:"清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广雅释天:"金神谓之清明。"按法苑珠林大道篇引王子云:"金精为清明"。所谓"扫墓",祭扫先人之墓也。宋史唐恪传:"以延康殿学士知潭州,请往钱塘扫墓,然后之官,遂改杭州。"清通礼:"岁,  相似文献   

20.
《乡镇企业科技》2011,(11):93-93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