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外商投资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我国关于利用外资的争论不断演绎,大约每隔7、8年就会发生一场大规模的利用外资争论。20世纪80年代初,围绕着中国是否应该利用外资、以市场换技术是否必要,展开了激烈争论;1988年前后,在“治理整顿”中围绕着利用外资是否扰乱了经济秩序、外资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中国是否被外资利用等问题,展开了新的争论;1995年前后,在“软着陆”期间,围绕着外商投资是否威胁了国家经济安全、垄断了中国市场、挤跨了民族经济和民族品牌等问题,掀起了又一轮大规模争论;随着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短缺经济结束,人均GDP超过一千美元,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从无到有,再到外资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外资已和我国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一路走来,我们对外资的认识也是几经波折。学术界对是否需要利用外资,如何利用外资,怎样利用外资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和争论,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3.
外资并购的分歧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跨国公司并购我国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的案例增加,关于装备制造业利用外资的争论就不断升温。尤其是凯雷谋求并购徐工机械,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外资并购是否威胁到国家经济安全、瓦解自主创新体系?外资并购是否导致了市场垄断?是否应该对外资并购设限?在外资并购中是否存在国有资产贱卖、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政府在外资并购中应该充当什么角色?这些问题都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佚名 《现代商业》2013,(19):36-41
2012年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出现减速,围绕中国经济是否具备保持较快增长的潜力,经济学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相似文献   

5.
近期,有关方面围绕是否应当调整中高档消费品进口环节税收政策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问题在于,下调进口环节税收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实际影响、对不同收入群体消费行为的影响效应。以及税收下调后中高档消费品的售价是否相应降低等。对此,本文认为,  相似文献   

6.
《中国海关》2010,(7):47-47
企业内资本、管理、劳动间的权利是平等的,资本并不具有优先性。最近不少企业发生了停工事件。在华人哈耶克学会、燕京青年经济学社电子邮件组中,在陈志武和薛兆丰之间,围绕着工人是否可以结社、罢工,展开了激烈争论。争论背后涉及一个根本问题:企业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二十多年来我国的发展实践证明。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发展对外贸易。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过程中两个重要的方面。有效地提高了我们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能力。但近期出现了关于外资的争论。有人提出我国利用外资规模是否太大了。外资作用有限。本文认为利用外资和发展外贸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2012年的渐行渐近.围绕“诺亚方舟”和“船票”的话题总是会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是否真的存在“诺亚方舟”如今依旧被争论不息,然而,对于健康产业的栩关从业人员而言,他们更为重视的是行业这艘大船如何才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相似文献   

9.
广宁 《农机市场》2004,(5):14-15
近来,舆论界围绕中国是否应该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汽车工业一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这场争论给人留下一种印象:旁观清,当局迷。因为“旁观”说得多,而“当局”大多选择了沉默。  相似文献   

10.
中国饮料业对外资开放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然而在中国加入WTO五年之后,围绕着碳酸饮料是否需要进一步开放的争论,却愈来愈激烈:是进一步开放,还是维持历史遗留的限制政策?  相似文献   

11.
用科学发展观丰富利用外资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本文针对目前就具体政策和实践层面的问题而展开利用外资的争论,指出利用外资是一种中国式的新的发展观,而这种发展观仍需不断丰富和完善,并要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作为创新外资理论的指导思想。最后,文章指出了今后实现利用外资新发展的障碍以及提出解决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经济化趋势日益加深的背景下,我国外资的引进和利用方式呈现新的特点,如投资方式多样化、投资产业结构化以及投资趋势向中西部蔓延等特点。但与此同时,我国利用外资也存在着诸多的困惑,以徐工并购案为例,即可分析出我国是否应控制利用外资规模、外资的大量引进是否挤走了民营资本、外资参与国企的改革是否威胁国家安全等困惑。由此提出应进一步完善法制建设、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将优惠政策与产业结构相结合,对外资实行普遍的国民待遇;地方政府应摆脱外资情结,地区外资政策应统一,各地区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国际金融危机已过去整整六年,但围绕着公允价值会计是否导致了此次危机的争论却始终没有停息。后危机时代如何反思和重构公允价值会计,是当前学术界和实务界都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为切入点,回顾了公允价值会计的定义,分析了顺周期效应的产生原因及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逆周期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4.
几乎所有的人现在都同意,中国经济正进入一个新的扩张或者说增长时期。问题在于,学界和政策部门对于上行期的中国经济增长形势判断各异,特别是围绕着中国经济是否过热的焦点,争论激烈,进而影响政策的出台。可以说,不同的形势判断将导致不同的调控政策,而不同的调控政策不仅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本轮经济的走势,  相似文献   

15.
黄以平 《大经贸》2009,(8):76-77
7月30日,围绕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是否该落户南沙而持续长达两年的争论终于尘埃落定。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当天在接受境外主流媒体采访时表示,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各方一致同意该项目迁出南沙。  相似文献   

16.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应答有关利用外资的一些争论赵秀臣政策利用外资是资本的一种跨国界流动,是资本运动的一种方式。资本运动的基本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的竞争中,等量资本有获得等量利润的权力。比如一笔资本是投在中国还是投在外国,是投在中国东部...  相似文献   

17.
财政属性与范围问题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馨 《财经论丛》2002,(3):27-32
本介绍了财政属性和财政范围问题,它们曾经在我国财政理论争论和教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财政属性问题围绕着政治与财政的关系展开,其争论的核心是政治有无成为财政活动的因素。这是中国式的公共选择问题的探讨。财政范围问题的争论,反映出对于计划经济时期和体制转轨时期财政与经济关系认识的分歧。回顾这些理论争论,对于构建中国式的公共财政论是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18.
1 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以来,对于中国人口形势的认识逐渐出现分化,在生育政策调整问题上的争论也逐渐增多。每年全国“两会”期间围绕着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争论不绝于耳。而易富贤先生的《大国空巢》一书的出版更是将这种争论引向高潮。  相似文献   

19.
我国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财政支出增加是否有利于经济增长,一直是国际学术界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尤其是在广大发展中国家,政府公共支出占GDP的比重平均为26%,在过去15年间上升了大约8个百分点。但是与此同时,各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水平和增长速度却大相径庭。这使得围绕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争论更加激烈了。一种观点认为,政府公共支出往往是生产率较低的,为融通政府支出而形成的高税收又会对私人部门的消费和投资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最近,国内经济学界又开始了一场关于经济形势的争论,与2003年的那场争论不同的是,这次争论的焦点不是经济是否已经“过热”,而是是否会“趋冷”。虽然争论的内容不同了,但同样对宏观调控政策的走势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