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法律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92年后,并购国有企业已成为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热点。一般来说,外国企业对东道国的市场进入方式可分为三种:新设企业方式、兼并企业方式和收购企业方式。后两者通称为“并购”。并购与新建企业相比,不仅可以节约时间,降低进入成本,迅速进入原  相似文献   

2.
从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看外资并购国有企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之一———跨国并购根据联合国世界贸发会议《世界投资报告》分析,国际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1994年为2250亿美元,1995年比上年迅速增长40%,达到3150亿美元;1996年再比上年增长10%,达到3490亿美元。1997年外国直接投资流出量为424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2000年国际直接投资达到创纪录的水平,外国直接投资增长18%,达到了1.3万亿美元。其中,跨国并购占了国际直接投资的大部分比重,可以说跨国并购促进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进入90年代中期以后,跨大…  相似文献   

3.
外资并购中政府的角色与法律规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勇 《国际贸易》2006,(6):56-60
2005年年底,我国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已达6224亿美元,外商在华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与此同时,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方式开始从合资、合作到独资建厂,发展到大规模合并、收购、接管(以下统称并购)我国重点敏感产业和龙头企业,外资并购所导致的产业安全问题日趋凸显.借鉴美加等国的立法经验和实践,建立外资并购国家产业安全审查法律制度,完善政府职能,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据商务部有关人士介绍,我国对外资并购的审查有三大主要环节:即反垄断、保护市场公平竞争审查;国家经济安全审查;国有企业并购和国有产权转让是否合乎规定程序,保证在岗以及下岗职工利益三项审查。  相似文献   

5.
维护外资并购中产业安全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顺应外商并购投资不断扩大的必然趋势,完善现行有关外商并购投资政策法规,强化对外商并购投资项目的管理和监督,在有效利用外商并购投资的同时维护产业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公众利益,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相似文献   

6.
<正>在我国积极参加经济全球化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过程中,外资并购迅猛发展,并深刻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激烈的思想碰撞。尤其是跨国公司并购我国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令社会各界深感不安,"凯雷并购徐工案"则使关于外资并购的争论达到了白热化。  相似文献   

7.
当前,外资并购已成为外商直接投资我国的主要形式。这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其中垄断问题不容忽视。本首先说明了外资并购造成的垄断现状,然后对外资并购造成的垄断危害进行了分析,最后就如何规范外资在我国进行的并购活动,从而削减其垄断控制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推动国有企业市场化改制进程,确立其完全的市场主体地位及实行现代化的企业制度。是发挥国有经济在发展国民经济中主导作用的客观需要。外资以企业并购方式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制进程,对国有经济及国有企业自身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这一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法律问题,通过分析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背景,揭示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为进一步完善国家对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法律监管,推动国有经济及国有企业自身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或买卖国有资产规定的评价及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胜利 《商业研究》2006,(20):205-207
近年来,并购国有企业或买卖国有资产日益成为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方式。实践中大量外国投资者颇感困惑的问题之一便是中国缺乏完善的、可操作性的外资并购法律规范。虽然,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些外资并购方面的法律、法规,然而与发达国家立法相比,其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对这些立法弊端进行分析,制定出完善我国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立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金萍 《国际贸易》2007,(10):49-51
一、跨国并购与国家经济安全(一)现代跨国并购的新特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并购发展迅速,日益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据联合国贸发会《世界投资报告》的统计,1994年,国际直接投资中跨国并购首次超过"绿地投资",达到1270亿美元,1999年跨国并购达到7200亿美元,占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总额8440亿美元的85%以上,所占比例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2000年,  相似文献   

11.
外资对煤炭产业的并购,问题日益凸现。面对强大的跨国资本的投资,如果不能建立有效的防范机制、法律制度,煤炭产业将会面临巨大风险,很难防范跨国公司通过并购垄断煤炭高端市场,进而削弱中国煤炭企业的竞争力,危及煤炭产业安全与国家经济安全。因此,需要尽快出台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的外资并购法律体系,建立国家经济安全事务处理机构和预警机制,规范调整和引导外资并购,提高煤炭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商务部发布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自2006年9月8日起正式实施。本次外资政策调整的目的是为了纠正偏颇的招商引资方式,为内资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同时使中国的外资利用方式迅速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随着国门的不断开放,外资的大量涌人,外资并购的比例在对华直接投资的方式中逐渐提高。凯雷并购徐工、达能并购娃哈哈、高盛并购红狮水泥等并购大案的出现开始让我们认识到外资并购中国家安全问题,我们也认识到外资并购要进行国家安全审查的必要性。在我国的《反垄断法》的第31条,“对外资并购境内企业或者以其他方式参与经营者集中,涉及国家安全的,除依照本法规定进行经营者集中审查外,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贸导刊》2008,(22):29-31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作为外商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方式,外资并购对推动我企业重组和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个别恶意垄断性并购案,引发了人们对国内产业安全的担忧。深入分析外资并购的发展情况及其影响,对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同时维护我国产业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外资并购国内企业相关的法规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充分关注外资并购这一重要投资形式 (一)外资并购国内企业占FDI的份颊在一定程度上被低估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并购占FDI的比重一直在3-5%之间徘徊。也有的国内学者分析,并购方式吸引外资一般只占外商对中国直接投资的10%左右。这些数据都低估了外资并购国内企业的份额和程度,实际情况远远超出这个范围,并购的形式多种多样,份额越来越大。除了典型的境外投资者直接并购国内企业外。还有一些变相的并购行为没有考虑进来。  相似文献   

16.
人世为外资开放了新的领域,并逐步取消对外资的歧视性待遇,从而大大改善了中国的投资环境,外资并购成为了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当然,在接受外资并购在推动我国企业实行规模效益、增强企业竞争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排挤民族产业、造成金融风险、甚至威胁我国的国家经济安全。这些问题都源于外资并购带来的垄断问题。大型的跨国公司、跨国集团在中国大肆并购在华企业,不断扩大规模,在中国的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日益下降,公平的市场秩序和中国的本土产业受到严峻挑战之际,反垄断法的实施对于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8月1日反垄断法实施,这部法律实施在啤酒行业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7.
“外资并购国内企业相关政策研究”专家座谈会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完善外资并购国内企业的政策法规,进一步创造和规范外资并购投资的良好环境,最近,国家发展改革委外资司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就“外商投资并购国内企业相关政策研究”主题召开了小型研讨会。  相似文献   

18.
周密 《国际贸易》2012,(4):48-53
外来投资不仅给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塑造着每个外资的流入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外资流入国,美国的外资政策和外国投资环境长期以来都是全球经济一面重要的镜子。2011年12月,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以下简称"外资委")公布2011年的年报,使我们有  相似文献   

19.
陈贸  徐鹏 《商场现代化》2008,(11):54-55
本文运用博弈论的理论和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外资并购国有企业中的寻租现象进行定量分析,然后根据模型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一、外资主体的行为及其影响分析外资并购是外资企业国际化的发展阶段之一,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是跨国企业的战略之举。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开放,法律的完善和软硬环境的改善,外资并购将不可回避并会更加规范,产业安全不应该通过否定并将外资并购拒之门外来实现。1.由理论分析可知,对外直接投资是企业降低成本、利用全球资源、提高效率的需要,而企业并购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最优方式之一,我国的外资并购是外资全球扩张的必然之举。美国学者海默认为,由于企业存在的垄断优势和市场存在的不完全性特征,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