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都渴望财富和成功,但往往缺乏坚持的勇气和毅力。沈阳姑娘佟晓萍靠着勤奋和努力,在多年的打工生涯积累了知识和经验,然后涉足冷门,三年来在洗牙行业赚钱百万。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源》2002,(1):44
担任抚顺市地矿局局长的宋惠芬,在任职的7个年头,她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勤奋、务实的作风,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荣获全国"十行百佳"妇女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3.
    
勤奋是一座无形的桥,   需要用无形的材料来筑造.   理想与恒心铸成桥的骨架,   毅力与时间铺成桥的通道.   桥的一端是起点,   桥的一端是目标.……  相似文献   

4.
春节假期回到老家,为了不使时光虚度,我特意买了三本新书带回去.看到微信朋友圈里的小伙伴纷纷晒自己的假期书单,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焦虑.于是,我尽可能挤出时间将这三本书读完.父母冷嘲热讽道:“高考时,也没见你这么用功.”讲真,看完这三本书后,我并未觉得自己有多么大的进步,反而牺牲了许多与家人相处的时光.用父母的话来讲,平时少去几次KTV,看书的时间也补回来了,何苦回家装勤奋人?你也曾像我一样,每天看起来很勤奋,却一直过着低配的生活?或许,从我们低配的勤奋开始,就注定了这样的结局吧.  相似文献   

5.
亓莉 《秘书工作》2006,(11):8-10
1942年,毛泽东在&;lt;改造我们的学习&;gt;的著名演讲中有过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他老人家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纵观毛泽东的一生,他不仅是勤奋读书的杰出楷模,更是创造性地把书本知识运用、指导于工作实践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6.
“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颗伟大的心灵对话.“我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情去读海伦凯勒的传记的.徜徉于那悲惨而又满溢热情的文字中,我的整个心灵都被震慑了.我震惊于一个女子何以有如此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斗志,这是世所罕有的.正如马克&;#183;吐温所说的:“20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是海伦凯勒.“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海伦凯勒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不仅是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更是世界人民心目中的英雄,是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  相似文献   

7.
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却有着对质监事业执着的追求;他没有耀眼夺目的光环,却深得身边同事的钦佩.从1997年迈出校园起,刘昆仑进入平原质监局这个大家庭已有16年,他一路踏实勤奋地走来,用实际行动和火热真情,谱写了一曲悠扬嘹亮的青春之歌.  相似文献   

8.
肖月的家在桂北猫儿山下,自打懂事起,她就没有见过家里过上一天好日子.母亲长年有病,一家,5口全靠父亲一个人苦苦支撑.就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里,小肖月的书却读得出奇的好,被称为村里的小才女,肖月也相信自己能靠勤奋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相似文献   

9.
基层组织的“班长”在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和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发挥中起着很重要的组织协调作用.当好“班长”,必须立党为公,严于律己,诚实守信,勤奋开拓,学习固本,才能正确履职,不辱使命.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时代》2004,(3):108-109
在中国人的印象里,“过劳死“现象始于日本.日本人的勤奋习性和拼命精神使其在职场向有“工蜂“和“工作狂“之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临近,竞争的地域性差别正在迅速淡化.竞争的无处不在和竞争的快速升级,在推动经济高速成长的同时,却直接导致了白领的亚健康问题.如果说压力是“因“,那么,亚健康就是“果“.这是我们今天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某些常用词语的本义与目前人们普遍使用的意义有一些差别,甚至截然相反.比如“呆若木鸡“这个成语就是如此.&;lt;现代汉语辞典&;gt;对“呆若木鸡“是这样解释的:“呆得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而其本义却恰恰与此相反,是用来表现一种镇定自若、胜算在胸的神态.……  相似文献   

12.
孙莉 《秘书工作》2006,(7):44-45
“差强人意“是一个在各种媒体上出现频率很高的成语,但是,对于它的理解和运用,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出现了一个颇为尴尬的现象.在&;lt;现代汉语词典&;gt;中对“差强人意“是这样解释的:“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那几幅画都不怎么样,只有这一幅梅花还差强人意.“但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多数取“不能令人满意“的意思,其实,这是对成语“差强人意“的误解而引起的误用.……  相似文献   

13.
在“天道酬勤”的信徒眼里,成功没有诀窍,唯勤奋和诚意而已。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人的快乐源于充实.詹天明就是这样一个无愧于自己的职责而活得充实、快乐的人.从他那看似简单的“三个数“中,却有着道不尽的感人事迹…………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群众对于犹太民族的关注,是出于如何赚钱,并非探究何以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或马克思的(<资本论>,却不知犹太人的非常精神和不挠毅力.  相似文献   

16.
香港富商李嘉诚以983亿港元(126亿美元)跻身全球第十大富豪。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位华人得以跻身全球十大富豪之列。花了85年,李嘉诚建立了今天的王国。走到人生第七十个年头来,李嘉诚扼要地说出成功之道。“因为我勤奋,我节俭,有毅力。我肯求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三言两语,描绘出他怎样闯过昔日的难关。同样他也坦言:“在20岁前,事业上的成功百分之百是靠双手勤劳换来;20至30岁之间,事业已有些基础,那10年的成功,百分之十靠运气好,百分之九十仍是由勤奋得来;30岁之后,机会的比率也渐渐提高;到现在,运气差不多要占三至四…  相似文献   

17.
蒋光宇 《秘书工作》2009,(12):38-38
在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的墙上有这样一句名言:“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成功来自严格的自我管理和毅力。”在诠释这句话时,哈佛大学的教授们常给学生们讲述两位成功人士的经历:  相似文献   

18.
蓝碧春 《经营者》2003,(8):28-29
<正> 据说,尹家绪时常引用邓小平的一句话告诫员工:“我们什么错误都可以犯,就是不能犯丢掉机遇的错误。”一个人能不失时机地捕捉和把握机遇却非易事。这里面除了运气的成分,可能更多的则是这个人是否拥有足够的智慧和机敏,包括果敢和毅力。尹家绪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当有的汽车制造企业甚至至今还没有建立起计算机系统和内部网络系统时,他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信息化建设经验了。  相似文献   

19.
贾可  孙铭训 《经营者》2012,(10):126-128
杨嵩认为,他们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除去营销水平的原因,东风日产的员工更有计划性,更有战略性,而且还更勤奋。  相似文献   

20.
梦想的逻辑     
《英才》2005,(9):12-12
德隆、科龙。也许我太唯心,2003年、2004年的夏天,两大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史上,轰轰烈烈的企业领军人物.轰隆隆地倒在煤体的口诛笔伐中,且身陷囹圄。两个人都是梦想燃烧型,他们都符合“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的特征。1.有宏大的目标;2.有不懈的激情;3.勤奋;4.有才华;5.有毅力。没有点聪明智慧的人,何以聚拢那么多财富?没有狂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