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全面认识长三角地区近年来转型发展的进展情况,文章依据现代化的发展诉求,构建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确立两个评价指标:转型发展水平和转型发展指数,分别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对长三角转型发展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横向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的转型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前列,尤其社会转型和生态转型方面;纵向结果表明,自2000年以来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总体呈现良好的变化趋势,但是各领域的转型尚不够协调,主要是经济增长效益与经济结构优化进展较慢,今后需要加大转型力度。  相似文献   

2.
经济转型是时下用的较多的一个术语,包括体制转型和结构转型,当前更多是指包括技术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结构调整等的经济结构转型。在我国的经济转型中,政府一般起主导作用。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的博弈,对经济转型的效率、成败影响重大,文章以一个简化的博弈模型,介绍了经济转型的演化机理。以淮南市为例,探讨经济转型的路径对整个安徽省的经济转型具有重大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阜新市是2001年12月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首个资源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本文详细阐述了阜新进行经济转型试点的由来,转型试点的基本思路,由"试点"转入"示范"的晋升过程,重点阐述了阜新产业集群的产生规律与演化规律,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一个资源型城市如何转型的总体脉络。这不仅对辽宁、对东北,而且对全国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赵恒德 《理论观察》2014,(11):159-160
"学院转型"源于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正向反思。三种新建本科学院的首要矛盾不是要不要转型,而是如何转型和如何实现转型。在新建本科"学院转型"中的"课程转型"是最具有操作性的实质问题,要把学院转型落实到课程转型之中,构建新的课程模式。公共基础课程要向培养学生的一般能力方面转型,专业基础课程要向培养职业能力方面转型,专业课程要向凸显职业技能方面转型。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产业结构转型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我国很多装备制造企业把服务转型作为重要的战略选择。然而,当前有关服务转型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服务转型概念、服务转型动机、服务转型能力、服务转型模式等领域,服务转型效果评价的研究明显滞后。依据已成功转型企业的案例和平衡计分卡等绩效评价思想,设计了从财务、客户、内部过程、学习与成长、其他利益相关者等五个维度评价装备制造企业服务转型效果的指标体系,企业可以将其作为评估服务转型效果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段利 《特区经济》2009,(6):117-118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经济形势的变化,相当数量的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这使得民营企业必须进行全面的转型和提升。本文在阐明产业转型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民营企业转型的诱因和转型的方式,并提出民营企业转型的风险和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李学鑫 《特区经济》2012,(3):248-250
基于产业转型的内涵及类型分析,论述了区域中心城市产业转型能力的形成动力,解析了其构成要素。认为中心城市产业转型能力形成的根本动力在于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直接动力是转型压力,包括与原始创新相关的转型压力、与二次创新相关的转型压力、政治-制度转型压力和区域外生的转型压力。静态地,区域中心城市产业转型能力包括产业的应压能力、察压能力、进入能力和退出能力;动态地,主要由马歇尔集聚外部性、雅各布斯外部性、城市化经济、相关多样性和区域人力资本等5个演化要素构成。  相似文献   

8.
张芸茹 《中国经贸》2013,(10):24-25
论文通过分析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我国宏观经济运作的特点,指出我国经济现状及其转型和转变的必要性,对我国宏观经济转型的方向进行分析,同时为我国宏观经济转型设计相关的转型路径,从强调灵活价格、公平竞争、明晰产权、稳定货币供给等四个方面为我国国民经济转型提供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转型成长是经济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 ,是对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和地区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时期经济发展特征的概括。中国在转型成长中创造了很多奇迹的同时 ,正面临着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难题。本文通过对转型经济学和经济转型的区域特征两个方面的分析 ,对落后地区如何实现“双重转型”给出了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0.
于金卉  王欣 《科技和产业》2022,22(8):167-171
养老机构数字化转型由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养老机构发展的局限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对养老机构数字化转型进行文献梳理,结合企业、养老行业等的研究,从养老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内涵、阶段划分、实现路径、面临障碍分析视角和策略等维度构建养老机构数字化转型研究的基本框架,总结现有研究的不足及未来转型的发展方向,为推动养老机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煤炭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枯竭、经济缺乏动力、生态恶化等问题,在转型过程中,分析转型成本是其中的一项重要问题,通过分析,确定其成本和收益,从而确立最佳转型路径与时机。  相似文献   

12.
企业转型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实施转型的前提是明确企业转型动因,而转型因子的识别是明确诱发转型动因的前提。文章定义了转型因子的概念,并从持续竞争优势分析入手,建立双层因子识别模型,通过定性分析初步识别出一般性因素和待转型因素,然后采用HMM对待转型因素进行进一步的定量分析,最终识别出企业转型因子。转型因子识别是企业转型研究的关键,对于转型决策和转型路径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胡本海 《改革与开放》2017,(24):103-104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是适应我国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增长中科技附加值的必然要求和选择。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中还面临许多问题:办学理念不清晰、学科与专业设置与老牌本科院校趋同性过高、校企合作难以深入、现行评价机制不利于引导地方院校转型。地方本科院校要顺利实现向应用型转型发展,须在政府,企业和高校三者之间寻求出路,将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围绕转型发展的学校内部建设与企业的主动参与相结合,培育特色学科专业,真正走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4.
在宁波经济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具有特定地缘特征的企业家群体——甬商的转型已经也必将继续充当推动经济转型的主体。文章回顾了宁波市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阐明了甬商转型的必要性。然后介绍了甬商的经营之道,包括经营理念、管理制度及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特点,并且总结了甬商的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接着对甬商转型升级的总体战略进行了深入探讨:增长方式的转变、发展主体的转变、积极推进开放型经济、文化战略变革与人才发展。最后以政府的视角,在总体战略的基础上,对甬商构建核心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甬商转型有助于推进宁波经济转型升级,不仅对宁波经济自身而且对整个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以成  吴鹏辉 《特区经济》2010,(12):276-278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波及世界,我国也未能幸免。虽然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的直接冲击有限,但我国的加工贸易仍然受到严重影响,加上国内转型大潮的推动,加工贸易企业亟待转型。为了更好地实施转型,企业必须对引发自身转型的动因有着深刻的认识,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实行变革。目前国内外对相关方面的研究还较少,本文认为有必要从动因的角度对加工贸易企业的转型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伴随着对古冶区煤炭资源的开采,煤炭资源日益枯竭,科学合理地进行产业转型是避免古冶区"矿竭城衰"的唯一有效途径。文章提出多元复合转型模式,并对古冶区转型中后续产业发展作简要探讨,最后通过对古冶近两年的产业转型效果的分析,从实践角度证明多元复合转型模式是一种最为合适的转型模式。  相似文献   

17.
根据转型国家在转型的目标、转型的方式、转型的顺序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差异,转型国家经济转型的路径发生了分化。分析这些转型国家转型进程,不难发现既存在使转型国家的转型路径趋同的力量;又存在着分化的力量,使得各国的转型路径不尽相同,甚至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改造传统农业经济,促进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增长轨道转型是经济发展的主题之一。本文研究认为,传统经济转型的关键在于提高人的经济价值,增强人力资本投资,在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之间形成良好的匹配。传统经济转型可以沿着多种路径展开,中国农业经济整体上正处在经济起飞前夕,而农村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各地区农业经济转型路径的差异。农村贫困的根源不是收入或消费的匮乏,而是由于教育、社会保障、健康和机会等方面的贫困而导致的“能力贫困”。  相似文献   

19.
1978年以来的中国国内转型与国际体系转型具有共时性与相关性意义。在提供一种国内-国际转型的政治经济学来分析中国国内转型的国际体系因素以及国内变迁对对外关系转型之影响的同时,作者还分析了中国国内转型与国际体系的关系,认为国际化带来的国内-国际利益联系维持了过去30年中国与国际体系的合作关系。随着国内-国际相互转型的进展,这种合作关系在将来可能受到考验,存在潜在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信息》2003,(16):45-45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赵人伟日前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期.从经济体制的角度看,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与之相适应的,还有经济学的转型和经济学家的转型.其中经济转型决定着经济学和经济学家的转型,而经济学和经济学家的转型对经济转型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