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一土地类别及耕地面积凡土地之别,有民田(民间恒产听其买卖者,为民田);有更名地(前明分给各藩之地,国朝编入所在州县,与民田一体给民为业,曰更名地);有屯田(卫所军田钱粮,有由卫所官经征者,有改归州县官经征者,皆曰屯田;其屯田有绩垦者,亦曰瞻军地;新疆科布多等处,有绿营兵及遣犯所种屯田,懋功厅有番民所种屯田);有灶地(长芦、山东、两淮、浙江、福建、广东灶丁之地,曰灶地);有旗地(盛京十四城旗人所种之地,及近京圈地征收旗租者,皆曰旗地;奉天、山西有先系旗地后给民垦种者,曰退圈地);有庄田(内务府征粮之地为庄田,近京州县及盛京各城有之);有恩赏地(国初于近京州县分给八旗马厂之地,后因坐落较远,弃置不用,  相似文献   

2.
高增厦 《经济世界》1997,(10):53-54
孙子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日火积,三日火辎,四曰火库,五日火队。行火必有因,烟火必有素具。发火有时,起火时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 轸也。凡此四宿者,起风之日也。”孙子在这里说了火攻的五种类型,同时指出火攻要有气候、地形等条件的配合,要准备好烟火的工具,一切准备成熟,方可一举获胜。 从商战的角度来说,不可能纵火烧毁对手的工厂、仓库。但也有五个方面可以思考:一是利用造势,把自己的企业形象树立得高大,如同熊熊烈火,大有烧毁、吞并对手之势,给对手以巨大压力,使他害怕你,不敢与你争市场;二是利用  相似文献   

3.
明代的役制很复杂。《明史·食货志》是这样记载的: “役曰里甲、曰均徭、曰杂泛,凡三等。以户计曰甲役,以丁计曰徭役,上命非时曰杂泛。皆有力役,有雇役。府州县验册,丁口多寡、事产厚薄,以均其力”; “役法定于洪武元年。田一顷,出夫一人,不及顷者,以他田足之,名曰均工夫。……黄册成,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里分十甲,以上、中、下户三等,五岁均役,十岁一更造。一岁中,诸色杂目应役者,编第均之,银力从所便,日均徭,他杂役曰杂泛”。  相似文献   

4.
据唐代薛用弱的传奇小说集《集异记》和《广州府志》、《番禺县志》等记载,唐代开元七年(719年)八月二十一日,广州“夜漏未艾,忽然天晓,星月皆没,而禽鸟飞鸣矣。”原因是夜空中有物“双目若日,照耀千里,毫末皆见”。这次有史可查的广州夜空奇观,与现代世界各地报道的不明飞行物现象相似,是历史上不明飞行物出现在广州的最早记录。  相似文献   

5.
一、“素封”司马迁在《史记》中列举了不事农桑而致富的人,亦可“锺鸣鼎食”后,斥之曰;“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者同乐。岂所谓‘素封’者也?非也?”今天广东还有这样以手工业、商业谋生而致富的人吗? 在广州南越国早期的1097号和1134号墓的随葬品中,相同的是既有鼎、盒、壶、钫等汉文化的“礼器”,也有瓮、各种罐、三足盒等南越地方特色的器物。均有铜器、漆器和玉器。不同的是,1097号有1枚铜半两钱、  相似文献   

6.
《论语》先进第十一篇第二十三章: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人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由广州第一橡胶厂陈运辉、戴健,化工部外事局钟永萍,天津自行车胎厂韩锡仁组成的自行车胎生产工艺及设备考察团,于1987年9月17曰至24日对罗马尼亚鲁都斯自行车胎厂进行了考察。鲁都斯自行车胎厂有职工1500人,产品有自行车内外胎,翻新轮胎,橡胶制品,橡胶机械等。该厂生产自行车胎年生产能力在300万  相似文献   

8.
湿柴     
已故名教授陈寅恪写过一首《哀金源》诗,诗中有句:“赵庄金圆如山堆,路人指目为湿柴。”陈教授自注;“粤俗呼物之无用者曰湿柴。”按:金圆,指解放前夕国民党反动政府滥印滥发的纸币——金园券、银元券。湿柴——难烧(销)兼死火,未爆已先烟。乃当时广州市民讥时泄愤的歇后语。其时,将要倒台的“国民政府”对百姓加紧压榨,猛印金圆,强制行使。人们明知所谓“法币”早晚会变为废纸一堆,谁也不予信任,故名之为湿  相似文献   

9.
目前,一部分城镇职工生活困难:吃穿乏匮者有之,无力承付子女就学者有之,患病无钱医治者有之.据国家有关部门对上海、武汉、广州等五大城市的调查,此类特  相似文献   

10.
1857年底,英法联军攻陷广州。每论及这一辱国之交,无论时人还是史家,千夫共指两广总督叶名琛为罪魁祸首,将一切都归咎于其措置失宜,冠之以一言曰:“不战、不和、不守。”其实,广州的失陷,并非叶名琛不战不和不守,它有着更深刻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1.
薛姣 《江南论坛》2008,(2):38-39
中国传统法律体系的最大特色就是礼法合一,法以礼为灵魂,若失去了礼的指导,法不但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而且还会成为危害天下的“虐法”。礼以道德为依归i法则以礼为核心。等级序列、伦理纲常则是礼法所维系的社会秩序。《说文解字》对礼的定义是:“履也,所以祀神致福也,起于神”,可见,礼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礼治共包含了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一系列有关社会经济资源分配的法律制度。如“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天子之亩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日附庸。”二是与法律制度相呼应的道德伦理观。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父慈子孝;兄敬弟爱。三是一整套合于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2.
展览     
《新经济》2012,(14):88
广东美术馆第四届广州三年展主题展"见所未见"本次主题展以"见所未见"为主题,围绕"未见之物、未见之事、未见之信、未见之城、未见之变"五个关键词来展示艺术家的作品,阐述"见"与"未见","知"与"未知"的事物。展览时间:9月28日——12月16日展览地点: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票价:免费  相似文献   

13.
清代道光,咸丰、同治年间,广州城西有座相当规模的大花园——“荔香园”,又称“海山仙馆”.馆主人潘仕成,番禺人。他不但是一位远近闻名的富商和粵东有名的园艺家、藏书家、鉴藏家,而且还是一位大出版家。他出版了《海山仙馆丛书》56种,460卷,在我国刻版印刷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潘仕成有“藏书迷”之称,凡故书雅记,奇文杂录,广讨穷搜,甚至不惜重金购买。“海山仙馆”内有“文海馆”,藏书数万卷,罗列文橱,斐然可观,终成粤东藏书巨擘。他还以鉴藏为志,广泛戢集古金石器,  相似文献   

14.
孙子《军争篇》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合尔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这是说:与人争利,“天下之至难”,而“天下之至难”又以“知迂直之计”最难。能掌握谋划迂直关系的人就能取胜,“以迂为直”表面上走迂回曲折的道路,而实际上却是为更直接、更迅速、更有效地获得利益创造了条件,知迂直之计者而故意迂回而行,虽只投以小利或落后于他人行动,却能先期到达目标或收到别人没有收到的效果,可谓慢中有快,曲中见直也。 商战交锋,要根据外部条件和客观环境,去研究商战的方案。有时可用迂回战法,以小利诱敌,换取更大的战果,目前不少企业,在广告宣传中经常采取迂回战术,他们通过赞助慈善事业、希望工程、晚霞工程、体育、文艺、科教等活动,  相似文献   

15.
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利则胜。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以上六种地形在战争中的运用,为将者要熟知,才能在作战时获得胜利的契机。就商战而言,同样如此,经营者也  相似文献   

16.
清朝的粮价奏报与其盛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封建王朝对于粮食价格之重视无过于清朝。自康熙来,逐步形成了粮价奏报制,一直延续到一九一一年清王朝的灭亡。现珍藏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已经整理的雨雪粮价类档案有宫中档、军机处录副等数以万件。如军机处录副类,道光十九年至光绪二十五年就有一万六千余件。它给我们提供了研究清代经济史极宝贵资料。笔者近期有幸阅读了这些大量档案资料中的少量部份,仅就粮价奏报制度加以初步考察,以求教于专家与读者。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七月,一个没有地方行政之责的苏州织造李煦,作为康熙皇帝的耳目向皇帝奏《苏州得雨并报米价折》称,“目下米价亦平,粗者七钱上下,细白者九钱、一两不等。民情安堵,共庆天庥。臣无地方之责,不应凟陈,仰见皇上爱民如子,视民如伤之至意。敢就所知,谨以奏闻。”在这里,李煦有“臣无地方之责,不应凟陈”之词,可见那时尚无织造奏报粮价之制,未免有点“凟陈”之嫌。但李煦此举深得康熙的好评,他在硃批中写道,“闻尔所奏,少解宵旰之劳。秋收之后,还写奏帖奏来。凡有奏帖,万不可与人知道”。李煦禀承康熙的于“秋收之后,还写奏帖奏来”的旨意,在十月奏“幸自七月至今,雨暘时若,目下正屈秋收,苏州地方,如前所奏,旁河田地,已获全收,腹内山田,亦得六七分收割。米价陈者如故,一两  相似文献   

17.
马留     
广州人称猴子为“马留”,现在书刊多写为“马骝”。称猴子为“马留”,在古籍中可见。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第五十五卷引《桐江诗话》:“吕惠卿察访东京。吕天资清瘦,语话之际喜以双手指画,社人目之曰:‘说法马留。’又凑为七字曰:‘说法马留为察访。’社中弥岁不能对。”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三十八:“马留盖优人呼沐猴之名。”可见,现在粤语中称猴子为‘马留’,最迟在宋  相似文献   

18.
    
广州方言称人物史物为“奀”。会使用这个字的人不少,但了解其来源演变的恐怕不多。“奀”字古音读如“茫”。《觚賸·粤觚》:“粤中语少正音,书中俗字,人物之瘦者为奀,音茫。”范大成《桂海虞衡志》中“奀”读如“动”,  相似文献   

19.
    
广州民俗,每年春节之际,常造油角、蛋馓等食品为年货。“馓”字在《说文解字》中就有记录:“馓,熬稻(米长)(禾皇)也。”《急就篇》卷二:“枣杏瓜棣馓饴饧。”“馓之言散也。熬稻米饭使之发散也,古谓之张皇,亦曰其开张而大也。”作为一种油炸食品,在  相似文献   

20.
谈廉洁从政     
一、廉洁从政,历来受到尊崇。何谓廉洁?东汉著名学者王逸诠释:“不受曰廉,不污曰洁。”说白了,廉洁就是不贪污。廉洁从政就是不贪钱财,清白掌权,为民执政,不做贪官污吏。人们历来对廉洁从政者拥戴有加。《汉书·贡禹传》就有:“贵廉洁,贱贪污”的评说,《东周列国志》上也有“贪吏不可为者,污且卑;廉吏可为者,高且洁”的告诫。家喻户晓的包公曾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包公60寿辰皇上送来礼物,太监恐其不收,特意在红纸上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