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与文化》2010,(1):21-22
在上柴公司的政工岗位上,活跃着一位女干部的身影。作为一名党员,她忠诚党的事业,始终不忘记自己应该是个“先锋模范”,积极发挥“带头”、“带动”作用:作为一名工会干部,她始终不忘记自己是职工利益的代言人,时时处处争取着职工与企业的“双赢”: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她始终不忘记自己是人民的“勤务员”,要为人民办实事为职工办好事。本  相似文献   

2.
“对于直销立法,这次两会上没人提交提案和议案,因为客观上也来不及向熟悉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反映,但这应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民族直销行业已经到了十万火急的紧要关头!”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直销业人倾倒着自己的“苦水”。  相似文献   

3.
记者近日在四川省绵阳市七曲山大庙看到 ,春节过后来此求神拜佛的人络绎不绝 ,其中中小学生占了很大比例。据介绍 ,魁星是“主管文章兴衰的神” ,所以来此叩拜的多是一些中小学生。记者在魁星楼的走廊里看到 ,整个走廊挂满了层层叠叠的旗子 ,有的写着“有求必应” ,有的写着“感谢神灵保佑”……落款直接写着自己所在学校、班级和姓名 ,或写着自己的住址和姓名。绵阳市一位教师面对此情此景感叹道 :“一个学生从小学到中学毕业 ,无数教师呕心沥血地教他们 ,可有的学生却把考上学校归功于神灵的保佑 ,实在让人不可理解。”磕头求“文星” 学…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名转业干部,回地方工作后,发现农村工作和部队工作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部队上带兵,提倡的是“以情带兵”,用兄长情、战友爱来带好兵,从而带出一个团结向上,平时拉得动、战时打得响的过硬连队。地方上工作,尤其是农村工作,也同样要讲究一个“情”字。老百姓最讲究“情义”,最通情达理,也最反感无情无义的干部。作为基层干部,只有平时和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关键时刻他们才不会让你尴尬,才不会让你难堪。那么,“感情”又该如何建立呢?笔者认为应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到功夫:一、勤走。放下架子,平时多走动,多去农民朋…  相似文献   

5.
如果我们真的需要找一个中国青年励志的典型,那面前这个有着中国农民才有的“破锣嗓子”的男人就是不二人选。因为就是这样一个换身衣裳就能下地插秧的人在自己36岁时,也就是1985年,选择携着家眷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读书;第二年,他15岁的儿子也考入了这所大学,父子俩成了校友。也许,在如今繁华而浮躁的都市生活中,只有他这样习惯“慢慢成功”的“最实干的海归”才是我们的标杆。  相似文献   

6.
企业家事业成败的关键在于识人和用人。民间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其中也道出了成就事业的一个关键性因素,那就是用人。对于企业家来说,事业要兴旺,企业要发展,始终存在着如何用人的问题。所以,一个现代企业家只有吸引更多的人才团结在自己周围,调动他们的主现能动性,才有可能在企业发展和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把自己塑造成为名副其实的企业家。为了更好地做到知人善任,企业家应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善于识别人才中国有句古话,叫“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企业家必须在发现人才上下功夫,努力使自…  相似文献   

7.
王缨 《中外管理》2011,(11):62-63
“富二代,只是个名词,它不能代表什么。”浙江五谷实业公司总经理黄立波在与《中外管理》交流时表达了他的看法。他说自己周围的伙伴更愿意提“创二代”、“闯二代”,因为:“父辈只是给了我们一个基础,给了比别人稍微好一点儿的平台,让我们去闯。至于闯得好、闯得坏,那就看你自己的水平和作为了.”  相似文献   

8.
文书我,明代的徐涛年轻时用一个特殊的方法检查自己的言行,修养自己的品格——他在桌子上放了两个瓶子,每当他做了件好事,说了句好话,或有个好念头时,就在一个瓶中放一粒黄豆;每当他做了件错事,说了句错话,或有个坏念头时,就在另一个瓶中放一粒黑豆。他用这种方法持久地更新自我,修养品行,从而使贮的‘黄豆”越来越多,“黑豆”越来越少,终于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受人赞誉的名臣。徐涛这种以“豆”记行、完善自我的做法看似简单,然而,却蕴含着一个深刻的哲理,那就是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总是要经过一定“量”的积累,才能促…  相似文献   

9.
手机作为销量最大的高科技产品,其售后服务质量尤其是保修或维修方面的服务质量,让消费者头痛不已。近日,记者调查了重庆维修市场。维修摊点起“串串”在歇台子、大坪、上清寺等地,记者发现,不少收售二手机的小商贩也经营着副业———维修手机。在歇台子,当记者假借修手机之名接近其中一个小商贩时,这名青年男子在没有看到记者的手机的情况下,就一口咬定记者要“修”的那部手机必须更换后盖,开价80元。而记者随后向专业人士咨询时得知,这种更换后盖的价格一般在40元左右。在上清寺,记者看到了一个维修摊点。一张矮凳上摆放着电烙…  相似文献   

10.
静水流深     
《中外企业文化》2011,(8):11-11
七月流火,暑气盛行,着然是个燥热的时段。 默多克的“窃听”丑闻还在风口浪尖上徘徊,听证会上突然爆发的“遇袭”事件,又给这个本就燥乱的事儿,添加了几分“动感”。西边儿在上演着“闹剧”,东边儿似乎也无法消停。我国的新疆再次发生了暴动,和田袭警案让14名暴徒的生命,画上了句号。  相似文献   

11.
“俺们是东北那疙瘩的……”一句自豪的称谓,能让所有东北人立马倍感亲切,相见恨晚。在外地谈论故乡时,他们一般不具体说自己是来自辽宁、吉林,还是黑龙江的,而齐说自己是东北人。他们总是毫无遮拦地展示着性格中固有的豪爽、倔强、热情与朴直,使“东北人”这个群体表现出鲜明的特色。[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第一字:清 不是自己劳动所得不要,不要授人以把柄,让自己掌握在别人的掌股之间,避免“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 第二字:正 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歪”,只有堂堂正正做人,才会让人活得痛快,活得自由。这是做人的第一要诀。  相似文献   

13.
卢军 《活力》2011,(20):121-121
2011年11月8日这一天。作为记者的一员.我为有一个自己的节日而高兴。可是。实事求是地说,“当记者为什么?怎样做好记者”。看似两个简单的问题,却一直让我纠结。近30年的驻站记者生涯,却使我在贴近基层、服务群众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不断转换身份和角色,时刻关注地方热点。让裤腿上永远沾着泥巴,这样才能写出关乎国计民生的热点新闻引发广泛关注.成为深受读者喜爱的记者。  相似文献   

14.
“这才像群众的父母官”,“俺这儿来过那么多包村干部,像你这样与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实在不多”──听着群众朴实的话语,我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因为我算不上什么官,只是镇里的一名普通干部,我也没有做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是做了自己认为作为一名党员应该做的事情。尽管三个月的一线工作把脸晒黑了,鞋子跑破了,穿西服打领带的习惯淡忘了,但我感到很满足,也很充实,因为自己的劳动,毕竟得到了群众的肯定。说来偶然。前一段,镇里一名包村干部因事请假,镇领导便找我谈话,想让我这个刚毕业没几年,不曾到一线工作过的办公室…  相似文献   

15.
《蜗居》,又一部引起街头巷尾热议的电视剧。看毕,明白了“热”的原因。大概是不同的人在这部电视剧中,多少能找到些自己的影子。尤其是与房子沾边的人。 是啊,现实社会中,谁能离开房子。对中国人来讲,有稳定的居所,才算是有一个家,那是收集幸福的地方。 我,大学毕业,曾经也像“海萍”一样,怀揣着理想,抱着希望,来到“大城市”。然而,一晃十年过去了,发现大城市并不属于自己,原来的小城市也回不去了。真是可笑。燕人学步的故事竟然发生在自己身上。  相似文献   

16.
美国投资界叫他“Mr.Duan”,他自称是一个“独立投资者”。除了在家办公,他在美国没有专门的办公室,他也早已习惯了不穿西装不打领带的生活。这是那个曾经叱咤中国商界的“标王”段永平吗?四年前,段永平移居美国,从经营步步高的轨道上脱身而出、令企业平稳过渡、接着又在投资与慈善领域里初试身手,这一系列尝试却让他把大多数中国“同行”抛在了后面,也在点滴重塑着中国新移民在美国主流社会的形象。就在一退一进之间,段永平更新了自己的人生设计。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冲进汽车专卖店,拿出2000块钱扔在柜台上,对店员说:“给我来辆桑塔纳”,店员惊愕不已:“买桑塔纳2000块钱怎么够呢?”,那人指着门口的促销招牌说:“你们那上面不是写着:桑塔纳2000,火爆热卖中吗?”,店员听罢方才明白,连忙指着对门对那人说:“那您还是去对门买吧,那边奔驰才500呢!”  相似文献   

18.
单之卉 《数据》2008,(9):14-15
赵晓最近辞掉了工作,成了一名从事平面设计的自由职业者。她到家所在区的人才中心办理档案转入手续时,得知这里还代办个人上社会基本保险的业务。自己的“三险”以前都是单位代缴,至于怎么交、交多少,赵晓并没搞清楚。现在,需要自己给自己上了,她这才明白原来这笔费用是和全市的平均工资水平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19.
童言无忌     
又一个“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六月属于天下可爱的孩子。在这一天孩子们都穿戴一新,兴高采烈地欢度着自己的节日。那一张张笑脸,一阵阵歌声,都充满了幸福和快乐。孩子们用他们独有的思维方式和稚气的话语表达着对各种新奇事物的理解。这些理解常常是出乎我们意料,让我们忍俊不禁的。下面就收集了一些童言,让我们来感受一次童言无忌带来的快乐。  相似文献   

20.
“空中楼阁”,是台湾作家李乐薇先生对自己理想居所的遐想,我们每一个人心中也都有一个对居住环境的梦想,长久以来就在心中勾勒着自己的理想家园;那座落在一片绿树掩映中的独立幽静的环境;那足以“举目千里”,“俯仰天地”的一望无际的视野;那清新而洋溢着芳香的空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