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央行试图阻止人民币贬值的时候,国内货币紧缩就将重新抬头。现在就是。前不久,基于对中国经济基本面的担忧和短暂的货币投放。人民币开始贬值,对美元汇率一度从6.12附近,贬值到6.20附近。央行不愿看到人民币贬值,于是开始干预。明手是以人民币中间价升值引导市场,暗手则是收紧货币。  相似文献   

2.
在解释人民币贬值原因时,中国央行就被不少分析人士描述成应用题中的“化工厂”:一方面,中国央行有意引导人民币汇率走弱,那就要以一个低的汇率价格大举买入外汇,抛出人民币,是在“注水”;另一方面,截止到2月27日央行连续在公开市场进行正回购交易,且正回购的规模保持在500亿-1000亿元左右,是在“排水”。  相似文献   

3.
人民币贬值的幅度会有多大,这完全取决于中国央行对各国货币汇率关系的评估与取舍,市场根本就不用过度解读。最近“人民币贬值”成了一个热词,这个“贬值”主要是指人民币兑换美元的贬值。就目前人民币与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关系来说,尽管政府希望人民币汇率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均衡汇率,但是仍然无法摆脱主要是与美元汇率挂钩的路径。没跳出央行掌心这波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是1月22日欧洲央行  相似文献   

4.
进入2014年以后,人民币贬值趋势表现得相当明显,贬值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央行主动干预人民币升值的结果,但是国外机构带来的影响也是不能忽视的,同时人民币贬值也带来巨大影响。本文主要就进入2014年以后人民币贬值的原因以及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美国退出QE会推动美元走强,加剧人民币贬值预期。但是由于中国经济基本面较好、中外货币利差较大及央行汇率管理较严等积极因素,人民币不会出现大幅贬值。我们应利用美元走强、人民币预期贬值对出口贸易的有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支持企业扩大出口,推动辽宁出口贸易的发展。利用委托贷款等市场化的外汇储备运用方式,支持辽宁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和并购,提升辽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周行长此番言论明确排除了人民币一次性贬值的可能。针对近期人民币汇率市场空头盛行,恐慌情绪升级,春节期间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通过媒体专访形式传达了央行对待人民币汇率走势的看法。在笔者看来,重点信息包括:人民币不会采取一次性贬值;资本管制不会增强;人民币汇率改革与国际化会持续推进,但会更注重改革时机的选择;以及加大沟通等。毫无疑问,央行加大与市场沟通,对于缓解恐慌,降  相似文献   

7.
2015年最有可能的情形是人民币汇率在一定区间内波动,并在2015年末维持在约6.15的水平。从1月16日至29日的10个交易日中,人民币对美元贬值1%,市场价已接近每日交易区间下限。人民币如此大幅震荡并非首次(2014年初和2014年末人民币曾出现类似波动),但此次行情引发市场猜测人民币会否转入贬值通道。投资者猜测央行会否在近期会扩大交易区间或允许人民币对美元大幅贬值。  相似文献   

8.
美元的稳定贬值和欧元区的主权债务危机对各国央行官方储备中的通货比例影响有限。不过,由欧元和美元组成的双寡头局面正在结束,而主要的挑战者正是中国的人民币。最近中国当局采取了一系列策略,与一些外国央行签订了本币互换协议并鼓励以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同时促进人民币的主要离岸市场在香港地区的发展。外界猜测中国已准备好用人民币取代美元,人民币可能一开始是作  相似文献   

9.
【美国《华尔街日报》7月18日】我们应该记住历史的教训:1994年1月1日,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并轨,央行将牌价汇率由1美元兑人民币5.8元贬值至1美元兑8.67元,人民币贬值50%。此前的中国经济高度发烧,通胀最高超过了20%。当久违的通胀再次让我们担惊受怕的时候,人民币实际上已经开始走向高估的道路,而通胀因素在以前则一再被我们轻视。在人民币继续升值的呼声中,我们难道要眼睁睁看着人民币持续走向高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需要鼓励民间资本流出,只要出现双向资本流动,人民币的波动幅度就会自然增加,这也真正有利于央行获得调整货币政策空间。人民币的走势引发了市场的关注。作为一个长期以来走势十分稳健的货币,人民币在农历新年之后突然开始贬值,对美元汇率在两个星期的时间内1:6.05附近一路贬值至1:6.12附近。这样的表现与一般认为的"基本面"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尽管此前新  相似文献   

11.
钮文新 《发展》2014,(8):16-16
正拉高利率逼迫人民币升值,高利率和升值吸引过多热钱流入,进一步推高人民币汇率。这个一直困扰中国经济的恶性循环是不是已经"寿终正寝"了?好像是。今年2月份之后,央行开始引导货币市场利率下行,而这一动作的直接结果就是人民币升值预期受到压制。此时,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创下6.04峰值,而此后一路贬值。而3月中旬汇率扩波幅后,人民币贬值幅度继续扩  相似文献   

12.
为缓解次贷危机对中国出口的负面冲击,不排除央行通过人民币对美元贬值来促进出口的可能性。2008年12月初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跌停可能反映了人民币汇率政策方向的变化。然而,以贬值促出口可能收效甚微,并可能进一步加剧价格扭曲与资源错配。刺激经济不能以放松结构调整为代价。  相似文献   

13.
同业     
《西部论丛》2008,(11):9-10
明年美元或继续强势 2009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发布的发改委、国家信息中心专家撰写的《中国重点行业深度分析报告》预计,2009年人民币升值速度将明显放缓,预计全年人民币升值1%-2%。明年美元可能仍保持强势,不排除人民币出现阶段性贬值的情况。近期,美国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美元却保持强劲势头。受其影响,近期人民币升值速度放缓。有分析人士指出,美元中长期贬值将是一种趋势。随着美国大量发行国债,美元将不可避免会贬值,但目前企业出于避险需求增持美元导致美元阶段性走强。  相似文献   

14.
张帅 《环球财经》2014,(4):77-79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扩大人民币双向浮动区间”。人民币汇率2月下旬展开了一波快速贬值,这是央行主动引导,还是市场趋势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15.
10月11日,美国会参议院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中国政府和中国央行分别表态,坚决反对。 态度当然是正确的,但关键是行动。为什么央行一方面反驳人民币币值大幅低估等错误言论;一方面又允许人民币汇率没完没了地升值,而且美国对人民币一施压还加速升值?这是不是给了全世界“人民币汇率不由自主”的信号?是不是给了人民币投机以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16.
10月11日,美国会参议院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中国政府和中国央行分别表态,坚决反对。 态度当然是正确的,但关键是行动。为什么央行一方面反驳人民币币值大幅低估等错误言论;一方面又允许人民币汇率没完没了地升值,而且美国对人民币一施压还加速升值?这是不是给了全世界“人民币汇率不由自主”的信号?是不是给了人民币投机以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17.
拉高利率逼迫人民币升值,高利率和升值吸引过多热钱流入,进一步推高人民币汇率。这个一直困扰中国经济的恶性循环是不是已经"寿终正寝"了?好像是。 今年2月份之后,央行开始引导货币市场利率下行,而这一动作的直接结果就是人民币升值预期受到压制。此时,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创下6.04峰值,而此后一路贬值。  相似文献   

18.
【美国《华盛顿观察》12月17日】2008年12月初,人民币对美元汇价突然急挫,跌0.5%,创出自2005汇改以来最大单日跌幅。之后几天,人民币仍然持续出现大幅贬值。今年下半年全球唯一对美元保持强势的货币突然失去重心下滑,令市场上充斥了关注和不安的情绪,各种猜测漫天飞扬。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于,人民币为什么突然走低?人民币是否应该贬值?人民币贬值的后果如何?这是否代表着中国终于在金融领域对美国说“不”?还是中国在乘美国“危机”落井下石,“点美国死穴”?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最大的优势在于战略,中国应继续将强势人民币作为加大改革和再平衡努力的动力。放眼全球,货币战争肆虐,而中国可谓首当其冲。过去几年,人民币大幅升值,出口出现下滑,通缩风险日益增加。在这样的环境下,许多人认为中国货币政策改弦更张,转而促使人民币贬值是最合乎逻辑的做法。此种说法大错特错。事实上,随着中国开始实行旨在确保持续发展的结构改革,强迫本币贬值可谓下下策。对于全球经济而言,人民币贬值也十分不妥。表面上,当前的局面确实令人担忧。根据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市长徐匡迪院士就人民币当前所以不能贬值,从经济角度提出了四条理由:其一,人民币贬值并不利于扩大外贸。徐匡迪认为,人民币贬值确实能在一段时间和某些品种上刺激出口;但是,由于全球贸易的格局近期不可能有大的变化,因而通过货币贬值来刺激外贸出口的弹性是非常有限的。比如对美国和欧洲市场的出口都是有配额制度的,你再便宜,也不能多拿配额。这是一种反倾销的手段,它与你贬不贬值没关系。而对东南亚的出口,你现在再贬值也贬不过它了,它反正买不起了,因为已经贬值了百分之六七十。你难道准备人民币贬值百分之六七十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