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期杂志中,拳刊专栏作家钮文新发表《“余额宝”们欺负的不是银行,而是你的钱包》一文,引发金融及互联网业界人士对余额宝是否应被取缔的热议。为了让读者全面了解这场争论,理清余额宝究竞有何“邪恶”之处,银行业针锋相对展开的“货币战争”又有何胜算?本期特刊发钮文新借本刊回应关于取缔余额宝的质疑,并特邀知名评论人詹国枢、文显堂对此予以点评。  相似文献   

2.
余额宝掀起的网络金融浪潮,在几个月里将传统银行冲击得手忙脚乱。互联网公司纷纷跟进,传统银行却自顾不暇,优劣对比已十分明显。去年,银行业高管们还认为,“余额宝”们还不成气候,但没想到,“狼”已经杀到跟前了。  相似文献   

3.
《环球财经》2014,(1):190-191
2013年6月,阿里巴巴支付宝正式推出了“余额宝”,引发了一轮互联网金融风暴。在一般人看来这简直就是“逆天的节奏”,明摆着和银行抢生意。很多观察家认为“余额宝”轻松地废了银行的垄断,革了传统银行的命。这一擦边球,打出的是新信息经济对于传统服务业带来的强烈冲击。  相似文献   

4.
杨苏 《新财经》2014,(3):53-55
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银行已经没有退路,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倒逼,银行只得跟进。“这是从银行抢钱。”有人这样形容余额宝对银行存款的吸引力。2013年6月末推出的余额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入侵互联网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5.
6月13日,阿里巴巴支付宝悄然上线“余额宝”存款业务。用户存留在支付宝的资金不仅能拿到“利息”,且与银行活期存款利息相比收益更高。余额宝的“利息”,是用户通过购买货币基金产生的投资收益,其运作流程为:基金公司将其基金直销系统内置到支付宝网站中,用户将资金转入余额宝的过程中,支付宝和基金公司通过系统的对接,为用户提供基金开户、基金购买等一站式服务,用户选择使用余额宝内的资金购物支付,相当于赎回货币基金。整个流程简单快捷、易于操作。与余额宝进行首期合作的基金公司是天弘基金。  相似文献   

6.
在目前的制度规则下,余额宝对银行贷款利率不可能产生实质性影响近期来关于"余额宝们"的种种说法,引起了社会上的热议。有的说,"余额宝们"推高货币市场利率,促使银行融资成本增加,导致居民住房贷款利率以及实体企业贷款利息提高;有的说,"余额宝们"的收益率高于存款利率,加速了利率市场化进程;有的说,"余额宝们"通过基金公司把90%的以上的资金投资银行协议存款。  相似文献   

7.
孙晓兵 《新财经》2014,(4):60-63
余额宝与银行之间的利益之战已经打响。面对快速发展的余额宝,银行最终采取了封杀手段。3月下旬,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陆续下调了支付宝快捷支付额度,使得通过支付宝的购买余额宝的数量变得非常有限。建行、工行用户每日购买余额宝的额度从5万元下降为5000元,每月限额均下降至5万元;中行、农行用户每日购买余额宝的额度从5万元下降为1万元。  相似文献   

8.
商裳 《走向世界》2014,(34):61-61
日前,青岛农商银行推出青岛本地银行首款余额宝类产品——“鑫易宝”,正式加入余额理财的角逐。“鑫易宝”上市不久便频传佳绩,7日年化收益率最高达到8.265%(7月3日),在同类产品中颇为突出。“鑫易宝”是青岛农商银行与通联支付网络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推出的余额理财服务。  相似文献   

9.
李倩 《中国经贸》2014,(8):123-123
余额宝的出现以及它所取得的良好的市场反馈,活期存款的大额流失,银行资金成本的变相提高,让一直是金融业“老大”的银行再也坐不住了。随着余额宝等互联金融产品的发展日渐白热化,商业银行资金面临分流的巨大挑战,从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得到发展改革自身的个人理财业务的启示,是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胡静 《中国西部》2013,(28):54-59
“屌丝”和“金融”原本是相距甚远的两个概念,然而在今年夏天,随着阿里巴巴推出“余额宝”惊爆各方眼球,“屌丝金融”也随之一夜风靡,高调逆袭银行“高帅富”!  相似文献   

11.
宇天 《中国西部》2013,(25):80-83
6月13日,阿里巴巴推出可将支付宝中的闲置资金用于购买某款货币基金的“余额宝”,受到用户广泛欢迎——上线仅一个月,“余额宝”汇集的资金规模即已突破百亿元. 在“余额宝”取得巨大成功之后,“金融+互联网”的模式被对手快速“复制”—— 6月26日,天天基金网推出一款名为“活期宝”的产品,用户充值“活期宝”除能享受货币基金的收益外,还可用其归集工资卡储蓄,实现“余额转卡”; 7月18日,新浪推出“微银行”服务,用户可在新浪微博的“微银行”上办理资金转账、汇款、信用卡还款等业务; 一向“低调”的微信也卷入这场“互联网金融大战”——华夏基金在微信平台上推出“小华小夏”交易账号,华夏基金用户可在微信上直接下达交易指令.  相似文献   

12.
《环球财经》2014,(5):66-71
从2013年起,互联网在中国金融领域的应用掀起了一股高潮,特别是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宝宝”们的推出和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3.
邵大力 《魅力中国》2014,(24):81-81
余额宝不仅推动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促使金融业形成了跨界经营,并且对整个银行业进行了搅动,对银行存款、理财项目等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影响。正是这样,很多研究者开始注意余额宝。本文主要分析了余额宝产生和发展,余额宝的优势,余额宝存在的风险,余额宝对银行传统金融机构的冲击影响,余额宝对我国银行传统金融机构的启发。  相似文献   

14.
张鑫 《环球财经》2013,(9):32-35
2013年6月13日悄然上线的“余额宝”,仿佛再度充当了马云口中的“金融行业的搅局者”角色。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媒体对余额宝的出现,态度大多数是善意的。从“余额宝只用了18天时间就将合作伙伴天弘基金的增利宝货币市场基金推上了中国用户数最大的货币市场基金的宝座”、“支付宝推出余额宝不足两个月,募集基金规模已超过250亿元,吸金能力让人吃惊”等描述中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贸》2014,(6):28-28
保险版余额宝8.8亿元额度被“秒杀”过后,开始遭遇退保风波。微博名为“爱在小芋头”的网友近日在微博上投诉,“虽然这次余额宝和珠江人寿的营销很成功,不过没有在页面消息上写明‘保险’两字。”还有网友在感慨,“余额宝的元宵理财原来卖的是一款一年期的万能险。”不少网友在微博上表示,得知余额宝卖的是保险产品后,正在申请退保。  相似文献   

16.
在这个被视为“互联网金融元年”的年份里,注定热闹不断。就在整个金融圈还在消化“余额宝神话”和马云那句“我们要改造银行”的壮语豪言时,李彦宏又闯进门来,而马化腾则怀揣着一手好牌在门口观望着……  相似文献   

17.
刘享 《浙江经济》2014,(5):12-12
因为央视证券资讯频道执行总编辑钮文新“取缔余额宝!”微博的推出,引爆了公众和媒体一场关于余额宝生杀予夺的激辩。这是件好事。 记得去年9月间,我曾以“互联网金融:‘体制外’健康成长?”为题,谈过载对余额宝之类金融创新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邵子洋 《魅力中国》2014,(27):286-286
余额宝是支付宝推出的一款很有吸引力的理财产品,其实质是一只货币基金,但却起到了作为民间力量打破银行在理财产品销售甚至“揽储”方面垄断地位的效果。作为金融领域的新事物,拥有巨大潜力的同时,也必然孕育着很大的风险,如何规避风险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余额宝的优势和风险等方面的阐释,来探索如何在法律层面规制余额宝等类似产品的风险,以求余额宝等产品的运营者与其客户的利益能够达到互利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詹晶 《特区经济》2014,(6):20-22
余额宝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拉开了银行业改革转型的大幕。有人把余额宝比作鲶鱼,搅活了金融业的死水,对银行提出了诸多挑战,倒逼银行开展创新转型。从现象上看,余额宝挤压了银行的利润空间,拓宽了理财产品的销售渠道,加快了银行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从深层次看,余额宝凸显了中国银行业的转型之艰,折射出中国金融业的一些问题,对金融监管部门也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20.
徐辉 《中国经贸》2014,(6):102-102
“余额宝”自2013年6月13日上线以来,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就吸纳了大量资金,对我国的金融行业造成了较大冲击。本文针对阿里巴巴所推出的“余额宝”进行介绍并分析了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最后对余额宝对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的挑战做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